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者经历“同课异构,高效课堂”活动的始终,从亲身参与、自我观摩、专家研讨等多角度认识同课异构的新鲜火花:异样的风采,同样的精彩;精彩的课堂源于细节。对于不同的教学设计,教师要着重关注课前的导入、课中的操练和课后的作业设计三个细节,从而演绎出高效精彩的课堂。
关键词: 同课异构 精彩课堂 细节
如果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一千个老师就有一千种课堂”。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即使面对同一个教学内容,不同的老师也应立足于自身的教学经验,遵循教学的科学规律,由于自身学识、经验、个性风格等的不同必然会进行各自个性化的教学设计,最终达到同课异构、精彩纷呈的效果。
当代教育家窦桂梅曾说:“细节,往往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准,折射着教师的教学思想。”在专心聆听《牛津初中英语》7A Unit 4 Food第一课时的两节同课异构课后,我有感触于“各有千秋”这个词。在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学目标下,不同的教师进行了不同的教学设计,在不同的教学细节中演绎了精彩的课堂。
一、精彩的课堂源于课前的导入细节
一出好戏是从好的序幕开始的,一节成功的好课也是从引人入胜的精彩导入开始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的确,课前精心设计的巧妙导入必然会给一节课的精彩埋下伏笔。
案例分析:在新授以食物为话题的课堂上,A老师采取了开门见山式的直接导入,以询问学生对食物了解多少引出不同类型的食物(如蔬菜、水果、肉类等),发散性思维式地展开食物话题的讨论;B老师则利用借班上课因素,从让学生了解自身的角度出发呈现一张自我的信息卡,同时在信息卡中给出自己所喜欢的食物,从而让学生讨论他们平时生活中喜欢的食物,在介绍自我的同时自然过渡到食物的话题。鉴于两位老师的不同导入方式,我在思索中进行再优化:如果将两者巧妙地结合,是否会更加起到导入的最佳效应呢?如果在开始采取B老师的自我介绍信息卡,但是不给足所有信息,其中最喜欢的食物这一项给学生猜测,在给学生亲切感的同时通过问题的讨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呈现自己喜欢的食物并给出A老师的食物发散思维图,让学生对生活中的食物进行分类,从而为本课学习食物的话题再一次做铺垫。这样的综合,我想会使得导入起到热身、激趣和铺垫“一石三鸟”的良好效果。
二、精彩的课堂源于课中的操练细节
课堂操练是教师对所教内容的巩固和加强,有效的课堂操练能使学生真正地掌握知识,精心设计的多样化课堂操练更能从内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果将无味单一的操练变成趣味多元的操练,就会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能力,达到多维化教学目标。
案例分析:在英语教学的课堂中,操练可以分为机械性操练和意义性操练。在我所听的两节课中,两位老师在操练时注意到了不同操练方式的结合,A老师在新授单词时运用齐声操练和半班操练,在新授对话句型时运用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而B老师在前部分采用齐声操练、排行操练和个别操练,后部分则考虑到过渡性先采用替换操练,后采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和主题演讲等多种意义性操练。整个课堂操练形式大同小异,但是个别操练、替换操练、主题报告无疑为B老师的课堂操练细节增色很多,个别操练从高效省时的角度采用“开火车”形式积极鼓励学生语言课堂放声发音;主题演讲使得课堂回归生活,关爱健康,情感升华;替换操练则成为该课中的最大闪光点,在降低文本难度的同时操练了语言知识,巧妙地衔接了文本的上下文。
三、精彩的课堂源于课后的作业设计
作业是课堂的延续,是检查教师与学生之间教与学的纽带,也是帮助学生熟悉和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巩固已学知识的有效手段之一。完美的作业设计会延伸课堂的精彩,精彩的课堂源于课后有效的作业设计。如果我们将传统的机械式抄写和练习设计为有趣味性、实践性、层次性、开放性和生活化的“四性一化”式作业,还有学生会不爱上作业吗?
案例分析:在新授后两位老师进行了不同的作业设计:A老师进行了分层作业设计,所有学生课后都要认真读记语言点,并且和父母进行食物喜好的交谈,学优生还需要写一份关于如何健康的邮件给朋友;B老师在作业设计上主要从口头作业和书面作业进行不同设计,口头作业上需要学生听磁带,读记语言点,书面作业是写关于健康饮食的邮件给朋友。两位老师在作业设计上注意到层次性、开发性和生活化等,但是在作业的可行性和可检查性上需要更优化,如和父母进行食物喜好的交谈在一般家庭只能用中文达成,老师应该考虑全面,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我练习精神;建议学生在与父母交谈后自己用英语写下聊天记录,这样既从生活化关心父母、了解父母,又锻炼了英语写作能力;在写邮件方面,我想可以设计为给老师,这样可以高效地检查作业。
细节是华美乐章的一个音符,细节是鸿篇巨作的一个单词,细节是万顷波涛中的一朵浪花。如果教师注重精心的预设、细心的启发、创新的设计,那么课堂肯定是精彩的。“一滴水可映出太阳光辉”,教师的教学同样是于细微之处见精神,细节之处见真功,精彩课堂源于细节。
参考文献:
[1]牛津初中英语(七年级上)[M].译林出版社,2005.
[2]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 同课异构 精彩课堂 细节
如果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一千个老师就有一千种课堂”。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即使面对同一个教学内容,不同的老师也应立足于自身的教学经验,遵循教学的科学规律,由于自身学识、经验、个性风格等的不同必然会进行各自个性化的教学设计,最终达到同课异构、精彩纷呈的效果。
当代教育家窦桂梅曾说:“细节,往往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准,折射着教师的教学思想。”在专心聆听《牛津初中英语》7A Unit 4 Food第一课时的两节同课异构课后,我有感触于“各有千秋”这个词。在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学目标下,不同的教师进行了不同的教学设计,在不同的教学细节中演绎了精彩的课堂。
一、精彩的课堂源于课前的导入细节
一出好戏是从好的序幕开始的,一节成功的好课也是从引人入胜的精彩导入开始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的确,课前精心设计的巧妙导入必然会给一节课的精彩埋下伏笔。
案例分析:在新授以食物为话题的课堂上,A老师采取了开门见山式的直接导入,以询问学生对食物了解多少引出不同类型的食物(如蔬菜、水果、肉类等),发散性思维式地展开食物话题的讨论;B老师则利用借班上课因素,从让学生了解自身的角度出发呈现一张自我的信息卡,同时在信息卡中给出自己所喜欢的食物,从而让学生讨论他们平时生活中喜欢的食物,在介绍自我的同时自然过渡到食物的话题。鉴于两位老师的不同导入方式,我在思索中进行再优化:如果将两者巧妙地结合,是否会更加起到导入的最佳效应呢?如果在开始采取B老师的自我介绍信息卡,但是不给足所有信息,其中最喜欢的食物这一项给学生猜测,在给学生亲切感的同时通过问题的讨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呈现自己喜欢的食物并给出A老师的食物发散思维图,让学生对生活中的食物进行分类,从而为本课学习食物的话题再一次做铺垫。这样的综合,我想会使得导入起到热身、激趣和铺垫“一石三鸟”的良好效果。
二、精彩的课堂源于课中的操练细节
课堂操练是教师对所教内容的巩固和加强,有效的课堂操练能使学生真正地掌握知识,精心设计的多样化课堂操练更能从内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果将无味单一的操练变成趣味多元的操练,就会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能力,达到多维化教学目标。
案例分析:在英语教学的课堂中,操练可以分为机械性操练和意义性操练。在我所听的两节课中,两位老师在操练时注意到了不同操练方式的结合,A老师在新授单词时运用齐声操练和半班操练,在新授对话句型时运用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而B老师在前部分采用齐声操练、排行操练和个别操练,后部分则考虑到过渡性先采用替换操练,后采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和主题演讲等多种意义性操练。整个课堂操练形式大同小异,但是个别操练、替换操练、主题报告无疑为B老师的课堂操练细节增色很多,个别操练从高效省时的角度采用“开火车”形式积极鼓励学生语言课堂放声发音;主题演讲使得课堂回归生活,关爱健康,情感升华;替换操练则成为该课中的最大闪光点,在降低文本难度的同时操练了语言知识,巧妙地衔接了文本的上下文。
三、精彩的课堂源于课后的作业设计
作业是课堂的延续,是检查教师与学生之间教与学的纽带,也是帮助学生熟悉和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巩固已学知识的有效手段之一。完美的作业设计会延伸课堂的精彩,精彩的课堂源于课后有效的作业设计。如果我们将传统的机械式抄写和练习设计为有趣味性、实践性、层次性、开放性和生活化的“四性一化”式作业,还有学生会不爱上作业吗?
案例分析:在新授后两位老师进行了不同的作业设计:A老师进行了分层作业设计,所有学生课后都要认真读记语言点,并且和父母进行食物喜好的交谈,学优生还需要写一份关于如何健康的邮件给朋友;B老师在作业设计上主要从口头作业和书面作业进行不同设计,口头作业上需要学生听磁带,读记语言点,书面作业是写关于健康饮食的邮件给朋友。两位老师在作业设计上注意到层次性、开发性和生活化等,但是在作业的可行性和可检查性上需要更优化,如和父母进行食物喜好的交谈在一般家庭只能用中文达成,老师应该考虑全面,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我练习精神;建议学生在与父母交谈后自己用英语写下聊天记录,这样既从生活化关心父母、了解父母,又锻炼了英语写作能力;在写邮件方面,我想可以设计为给老师,这样可以高效地检查作业。
细节是华美乐章的一个音符,细节是鸿篇巨作的一个单词,细节是万顷波涛中的一朵浪花。如果教师注重精心的预设、细心的启发、创新的设计,那么课堂肯定是精彩的。“一滴水可映出太阳光辉”,教师的教学同样是于细微之处见精神,细节之处见真功,精彩课堂源于细节。
参考文献:
[1]牛津初中英语(七年级上)[M].译林出版社,2005.
[2]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