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建筑节能的意义是在建筑中合理使用和有效利用能源,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由于在建筑物加热中热流总是从热的一边向冷的一边迁移,热存储性大的墙体,在此迁移过程中从室内空气中存储了一部分热量,然后在停止加热时把这部分热量返还给室内,所以在建筑物中墙体是主要的热交换载体,因此作好墙体的保温隔热对于维护结构以及建筑节能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对建筑节能及外墙保温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建筑节能;外墙保温;施工技术
一、建筑节能和外墙保温技术的意义
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耗费了大量的能源,而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重要基础,能源是影响经济发展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近些年来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大量的建筑施工更是对我国本就能源相对匮乏的局面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尤其是建筑耗能占我国能源消耗的一半以上,能源的大量消耗在未来不久的日子里一定会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在我国单位面积的建筑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可见我国目前建筑行业能源利用率的低下程度。正因如此,目前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展开的节能能源的行动和倡导。作为耗能大户的建筑行业更是在逐步推行建筑节能技术。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不仅对建筑工程行业技术的发展和创新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使建筑工程行业技术应用水平得到了整体提升,除此之外还能有效降低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我国建筑耗能的50%以上用于采暖和制冷,我国建筑行业目前所采用的大部分是实心粘土砖,其保温性能非常低下,作为建筑耗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外墙保温技术也被提上了研究日程。采用外墙保温技术可以有效的降低建筑耗能,而降低建筑耗能、提高能源利用率可以有效的推广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未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建筑节能技术
1、注重建筑环境和体型设计
建筑师在建筑设计上,往往不把重点放在设备和技术上,而是放在了对建筑功能、生态条件和自然环境的利用上。由于建筑物表面积的增大,夏季受到的太阳辐射越多,缺乏有效的立体、综合化措施,达不到有效的“调温”的作用,从而增加能源消耗。
2、合理进行节能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和节能材料的选择
建筑围护结构是建筑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是达到建筑节能的重要手段。围护结构是指屋面,墙壁,楼板,门窗等等这些建筑围护结构和采暖通风空调通常节能率大约各为20%,照明节能率约为10%。以起到冬季采暖和夏季降温为主要手段来维持良好的室内热环境,需要依靠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来维护,假如选择的围护结构材料保温性能不好,它就不能有效地阻止了热损失,那些采暖空调设备的热能量消耗损失就大。所以在建筑的节能措施中,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是建筑节能的主要措施。在外墙和屋面应该采用的保温措施,建筑外窗应采用中空玻璃或隔热中空铝合金窗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并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工作环境。
3、充分利用新能源技术
目前,中国以煤炭为主要燃料,城市能源结构不合理,那些优质能源,如天然气,太阳能,地热,风能和其他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也非常低,太阳能建筑的节能效率可以达到80%,的地源热泵技术和光电建筑一体化可以实现比较高的节能效率。依靠地暖技术,使用的地暖中央空调机组比燃煤锅炉机组,燃油机组,电锅炉机组的初装费用都低,还比常规能源的使用降低了运营成本。
三、外墙保温施工技术
1、外墙内保温
外墙内保温就是外墙的内侧使用苯板、保温砂浆等保温材料,从而使建筑达到保温节能作用的施工方法。以其质量可靠,工艺简单,施工周期短,可弥补结构工程的一些缺陷等优势,近年来,在工程上也经常的被使用。但其有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冷(热)桥的存在,墙及板对应的外墙部分得不到保温材料的保护,因此,在此部分形成冷(热)桥,冬天室内外温差大,一旦室内的湿度条件适合,在此处即可形成结露现象。而结露水的侵渍或冻融极易造成保温隔热墙面发霉、开裂。由于其在技术上的不合理限制了它的应用。
2、外墻夹心保温
外墙夹心保温是将保温材料置于同一外墙的内、外侧墙片之间,内、外侧墙片均可采用混凝土空心砌块等新型墙体材料。这些外墙材料的防水、耐候等性能良好,对内侧墙片和保温材料形成有效的保护,对保温材料的选材要求不高;同时对施工季节和施工条件的要求不十分高。由于在非严寒地区,此类墙体与传统墙体相比尚偏厚,且内外侧墙片之间需有连接件连接,构造较复杂以及地震区建筑中圈梁和构造柱的设置,尚有热桥存在。保温材料的效率仍然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同时施工速度慢,故较少采用。
3、外墙外保温
(1)外挂式外保温
外挂的保温材料有岩(矿)棉、玻璃棉毡、聚苯乙烯泡沫板(简称聚苯板)、陶粒混凝土复合聚苯仿石装饰保温板、钢丝网架夹芯墙板等。其中聚苯板因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和廉价的成本,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一种外挂技术是采用粘结砂浆或者是专用的固定件将保温材料贴、挂在外墙上,然后抹抗裂砂浆,压入玻璃纤维网格布形成保护层,最后加做装饰面。还有一种做法是用专用的固定件将不易吸水的各种保温板固定在外墙上,然后将铝板、天然石材、彩色玻璃等外挂在预先制作的龙骨上,直接形成装饰面。
(2)聚苯板与墙体一次浇筑成型
该技术是在混凝土框—剪体系中将聚苯板内置于建筑模板内,在即将浇筑的墙体外侧,然后浇筑混凝土,混凝土与聚苯板一次浇筑成型为复合墙体。其中内置的聚苯板可以是双面钢丝网的,也可以是单面钢丝网的。与双钢丝网相比较,单面钢丝网技术因取消了内侧钢丝网和安装保温板前的板外侧抹灰,节省了工时和材料。
(3)聚苯颗粒保温料浆外墙保温
将废弃的聚苯乙烯塑料(简称为EPS)加工破碎成为0.5mm~4mm的颗粒,作为轻集料来配制保温砂浆。该技术包含保温层、抗裂防护层和抗渗保护面层(或是面层防渗抗裂二合一砂浆层)。该施工技术简便,可以减少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不受结构质量差异的影响,对有缺陷的墙体施工时墙面不需修补找平,直接用保温料浆找补即可。
4、外墙外保温一般要求
外墙外保温工程应能适应基层正常变形而不产生裂缝或空鼓,能承受自重而不产生有害变形,能耐受室内外气候和温湿度风载长期反复作用不产生破坏,且结合外墙装饰,细部构造做到包严交圈无遗漏部位,最好采用涂料饰面,由于大气温湿度变化以及风荷载、地震作用,往往导致面砖空鼓、裂缝,甚至出现坠落伤人事故,因此,如采用面砖饰面不应超过3层高度。
除了上述的新型节能技术,ZK-EIFS外墙外保温系统,其核心就是聚苯板的粘结剂以及聚苯板的面层的材料。这种系统除了具备外墙外保温系统的节能性质之外,还十分便于建筑物进行维修以及改造等,并且能做到在维修和改造中不影响原本的使用面积。
5、在外墙内保温中节能技术的应用
在这种保温系统中,其节能创新技术的重点就在于新型的节能墙体的开发。目前我国已经开发出了粘土性质的空心砖以及经过了各种改良的混凝土砌块等,这两种节能材料都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优点就是因为其中有许多封闭的小孔所以就具备了良好的隔热保温性能来满足墙体所需要的节能要求。在近几年还开发出了稻草般墙体,这种墙体跟之前的相比其优势在于不仅具有很好的保温功能,同时还环保且节省成本资源。
四、结束语
我国为了进一步提升建筑建设的节能降耗水平,近几年来,对于建筑外墙的保温技术投入力度逐步加强,从政策、资金、技能等方面为相关的技术研发单位提供了诸多的支持。因此,建筑外墙保温相关工作人员要抓住这一良好形势,对保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研发完善,并推动其在保温施工中的有效使用。
参考文献:
[1]孙立国.浅议建筑外墙保温技术及节能材料[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22)
[2]杨超.建筑外墙保温施工技术和节能材料分析[J].民营科技,2011(07)
【关键词】 建筑节能;外墙保温;施工技术
一、建筑节能和外墙保温技术的意义
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耗费了大量的能源,而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重要基础,能源是影响经济发展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近些年来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大量的建筑施工更是对我国本就能源相对匮乏的局面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尤其是建筑耗能占我国能源消耗的一半以上,能源的大量消耗在未来不久的日子里一定会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在我国单位面积的建筑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可见我国目前建筑行业能源利用率的低下程度。正因如此,目前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展开的节能能源的行动和倡导。作为耗能大户的建筑行业更是在逐步推行建筑节能技术。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不仅对建筑工程行业技术的发展和创新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使建筑工程行业技术应用水平得到了整体提升,除此之外还能有效降低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我国建筑耗能的50%以上用于采暖和制冷,我国建筑行业目前所采用的大部分是实心粘土砖,其保温性能非常低下,作为建筑耗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外墙保温技术也被提上了研究日程。采用外墙保温技术可以有效的降低建筑耗能,而降低建筑耗能、提高能源利用率可以有效的推广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未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建筑节能技术
1、注重建筑环境和体型设计
建筑师在建筑设计上,往往不把重点放在设备和技术上,而是放在了对建筑功能、生态条件和自然环境的利用上。由于建筑物表面积的增大,夏季受到的太阳辐射越多,缺乏有效的立体、综合化措施,达不到有效的“调温”的作用,从而增加能源消耗。
2、合理进行节能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和节能材料的选择
建筑围护结构是建筑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是达到建筑节能的重要手段。围护结构是指屋面,墙壁,楼板,门窗等等这些建筑围护结构和采暖通风空调通常节能率大约各为20%,照明节能率约为10%。以起到冬季采暖和夏季降温为主要手段来维持良好的室内热环境,需要依靠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来维护,假如选择的围护结构材料保温性能不好,它就不能有效地阻止了热损失,那些采暖空调设备的热能量消耗损失就大。所以在建筑的节能措施中,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是建筑节能的主要措施。在外墙和屋面应该采用的保温措施,建筑外窗应采用中空玻璃或隔热中空铝合金窗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并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工作环境。
3、充分利用新能源技术
目前,中国以煤炭为主要燃料,城市能源结构不合理,那些优质能源,如天然气,太阳能,地热,风能和其他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也非常低,太阳能建筑的节能效率可以达到80%,的地源热泵技术和光电建筑一体化可以实现比较高的节能效率。依靠地暖技术,使用的地暖中央空调机组比燃煤锅炉机组,燃油机组,电锅炉机组的初装费用都低,还比常规能源的使用降低了运营成本。
三、外墙保温施工技术
1、外墙内保温
外墙内保温就是外墙的内侧使用苯板、保温砂浆等保温材料,从而使建筑达到保温节能作用的施工方法。以其质量可靠,工艺简单,施工周期短,可弥补结构工程的一些缺陷等优势,近年来,在工程上也经常的被使用。但其有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冷(热)桥的存在,墙及板对应的外墙部分得不到保温材料的保护,因此,在此部分形成冷(热)桥,冬天室内外温差大,一旦室内的湿度条件适合,在此处即可形成结露现象。而结露水的侵渍或冻融极易造成保温隔热墙面发霉、开裂。由于其在技术上的不合理限制了它的应用。
2、外墻夹心保温
外墙夹心保温是将保温材料置于同一外墙的内、外侧墙片之间,内、外侧墙片均可采用混凝土空心砌块等新型墙体材料。这些外墙材料的防水、耐候等性能良好,对内侧墙片和保温材料形成有效的保护,对保温材料的选材要求不高;同时对施工季节和施工条件的要求不十分高。由于在非严寒地区,此类墙体与传统墙体相比尚偏厚,且内外侧墙片之间需有连接件连接,构造较复杂以及地震区建筑中圈梁和构造柱的设置,尚有热桥存在。保温材料的效率仍然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同时施工速度慢,故较少采用。
3、外墙外保温
(1)外挂式外保温
外挂的保温材料有岩(矿)棉、玻璃棉毡、聚苯乙烯泡沫板(简称聚苯板)、陶粒混凝土复合聚苯仿石装饰保温板、钢丝网架夹芯墙板等。其中聚苯板因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和廉价的成本,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一种外挂技术是采用粘结砂浆或者是专用的固定件将保温材料贴、挂在外墙上,然后抹抗裂砂浆,压入玻璃纤维网格布形成保护层,最后加做装饰面。还有一种做法是用专用的固定件将不易吸水的各种保温板固定在外墙上,然后将铝板、天然石材、彩色玻璃等外挂在预先制作的龙骨上,直接形成装饰面。
(2)聚苯板与墙体一次浇筑成型
该技术是在混凝土框—剪体系中将聚苯板内置于建筑模板内,在即将浇筑的墙体外侧,然后浇筑混凝土,混凝土与聚苯板一次浇筑成型为复合墙体。其中内置的聚苯板可以是双面钢丝网的,也可以是单面钢丝网的。与双钢丝网相比较,单面钢丝网技术因取消了内侧钢丝网和安装保温板前的板外侧抹灰,节省了工时和材料。
(3)聚苯颗粒保温料浆外墙保温
将废弃的聚苯乙烯塑料(简称为EPS)加工破碎成为0.5mm~4mm的颗粒,作为轻集料来配制保温砂浆。该技术包含保温层、抗裂防护层和抗渗保护面层(或是面层防渗抗裂二合一砂浆层)。该施工技术简便,可以减少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不受结构质量差异的影响,对有缺陷的墙体施工时墙面不需修补找平,直接用保温料浆找补即可。
4、外墙外保温一般要求
外墙外保温工程应能适应基层正常变形而不产生裂缝或空鼓,能承受自重而不产生有害变形,能耐受室内外气候和温湿度风载长期反复作用不产生破坏,且结合外墙装饰,细部构造做到包严交圈无遗漏部位,最好采用涂料饰面,由于大气温湿度变化以及风荷载、地震作用,往往导致面砖空鼓、裂缝,甚至出现坠落伤人事故,因此,如采用面砖饰面不应超过3层高度。
除了上述的新型节能技术,ZK-EIFS外墙外保温系统,其核心就是聚苯板的粘结剂以及聚苯板的面层的材料。这种系统除了具备外墙外保温系统的节能性质之外,还十分便于建筑物进行维修以及改造等,并且能做到在维修和改造中不影响原本的使用面积。
5、在外墙内保温中节能技术的应用
在这种保温系统中,其节能创新技术的重点就在于新型的节能墙体的开发。目前我国已经开发出了粘土性质的空心砖以及经过了各种改良的混凝土砌块等,这两种节能材料都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优点就是因为其中有许多封闭的小孔所以就具备了良好的隔热保温性能来满足墙体所需要的节能要求。在近几年还开发出了稻草般墙体,这种墙体跟之前的相比其优势在于不仅具有很好的保温功能,同时还环保且节省成本资源。
四、结束语
我国为了进一步提升建筑建设的节能降耗水平,近几年来,对于建筑外墙的保温技术投入力度逐步加强,从政策、资金、技能等方面为相关的技术研发单位提供了诸多的支持。因此,建筑外墙保温相关工作人员要抓住这一良好形势,对保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研发完善,并推动其在保温施工中的有效使用。
参考文献:
[1]孙立国.浅议建筑外墙保温技术及节能材料[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22)
[2]杨超.建筑外墙保温施工技术和节能材料分析[J].民营科技,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