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历练 写改并重 学以致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lanyi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语文素养。而习作教学长期以来少、慢、差、费的状况一直是困扰语文教育整体质量止步不前的顽疾。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作了些探讨,拟在小学生习作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见论文《小学生常见习作痼疾归因》),结合多年的习作教学心得,结合钻研的一些理论和名家教育思想,谈习作教学中的五点做法和设想。
  
  一、超前准备,反复体验
  
  每写一篇作文,特别是单元要求中的习作,教师都应提前把习作内容布置给学生,一般为前1—3天,让他们作好有意观摩或资料收集的准备。而在教学起始阶段,教师还要借助一定的教学手段,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以便恢复因离开具体事物而失去的原材料的丰富性和鲜明性,形成较完整的、明晰的表象。比如在写作某一植物或记录某一场面、某个活动时,在组织课前观察的基础上,教师可制成录像或利用多媒体进行回放,让他们作二次、三次观摩,这既可丰富他们的内心体验,更可触发他们的写作“灵感”。事实证明,一些原材料只有引起他们的情感体验才能用来作文,体验愈深愈容易写出真情实感。
  
  二、以乐促学,重“学”轻“教”
  
  放眼当前,孩子对习作的兴趣被教师“教”得越来越少,并且教材常常偏向“教本”功能,远离学生的“胃口”。为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在多年的实践中,包括在教学专门的习作培训班时,笔者从不单纯依靠已有的教本,常常自编教材,精心设计每一节习作课。课前三分钟,一般做一些联想、想象训练,由“·”“─”“│”“□”等各种各样的点线图形或一个字,一种颜色等,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有目的地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思维习惯。在习作课上,我还和他们一起学骑车、吹鸡毛、玩“三条腿走路”、搞时装表演、进行厨艺比拼或做一些小实验,学生在玩中获得了写作内容,玩得开心,写得高兴。
  由占有大量的感性材料到写出文章,中间还有相当长的距离。对所获材料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判断,大脑要进行巨大而艰苦的劳动,教师要多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在习作指导中,教者不必提供大量的词语句子、开头、结尾,不必过多地分析习作要点与层次结构,应将自已置于与儿童平等的地位,提高习作思维的一些方法。小学生处于“摹本”阶段,为降低写作难度,教师应提供一定的习作范文。对于范文教师课前一定要精选,既要符合儿童的语言和思维习惯,又要确实有“范例”的价值(目前苏教版的习作例文大多价值不高,教师可另选)。至于教师写“下水文”,笔者建议,最好和学生放在同一时段中,以伙伴的身份,竞赛的形式出现,写成后,师生一起“解剖”,这样便于营造良好的习作心境。
  对于写作有困难的儿童要加强个别指导。台湾钟圣校博士强调:“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宜了解学生是否害怕写作,是否有不当的信念,(帮学生)诊断写作历程上的困难,以便积极辅导学生,使学生产生写作这个复杂的发现、探索和创造的高级心理活动。”
  “导”在需要时,“导”在困难时。
  
  三、早练多练,减少限制
  
  现行教材在三年级才有习作,二年级以“写话”形式出现,而一年级尤其是第一册没有任何习作的训练项目与要求。(这种编排有待商榷:一是书面语言训练较迟,二是在三年级出现突兀,宜减缓坡度。笔者将在另一篇论文中作专门探讨。)其实,在今天这个生活如此丰富的信息时代,一年级哪怕是幼儿园的孩子都有表达的热情与冲动,我们不妨教他们写写留言条、写写贺卡什么的。字,不会写不要紧,可以用拼音、图画代替,他们也会用稚嫩的笔写出让我们心动的文字来。
  习作的方法无非是多读多写。70多年前,叶圣陶先生就说过:“写作的历练在乎多作。”杭州四中特级教师陆鉴三认为,我国近几十年来,直到今天的作文训练,作为正式规定的课时数一直偏少,“加以执教者又未必得法,是造成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写作能力普遍低下的原因之一”。其实,小学语文何尝又不是这一状况?小学目前规定每周习作课时是2节,如果不结合平时的语文课教学也是远远不够的。陆鉴三按“从严、从难、从快,大运动量”的作文训练原则,要求每个学生每学期写50篇作文,学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累和不乐意。对小学生我们不必如此苛刻,但要求写日记,养成乐于表达的好习惯总不为过。我们不必拘泥于教科书中规定的习作,每次阅读、听话、写话训练及班、队会活动都可以成为一次练笔机会(不是有人高声疾呼砍掉作文课中的作文教学而由“生活笔记”代替吗?笔者以为有一些道理)。在学生习作过程中,教师要时时记住这样的标准:习作习作,练习写作而已,一定要以宽容的胸襟,放宽对学生的要求:命题的范围应以儿童的生活范围为准;不求长短,能写多少就写多少;有草稿亦可,无草稿直接写在作文本上也行;不必追求“三段式”结构;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不是生活真实通过自己想象出来的也可;实在写不出的,甚至可以找一篇(段)认为满意的抄也行。实践表明,学生在自由的习作心态中多写多练,收效显著。
  
  四、立足生活,回归实用
  
  吕淑湘先生一直强调作文的实用性,强调作文的目的是形成和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写作能力,而不是培养文学家。新课程重视作文的实用性,既是对前人作文价值观念的继承,又是与国际写作教学的接轨。《课程标准》中提及“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作文”“使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流”“学会写读书笔记和常用应用文”“能根据生活写日常应用文”等,这些目标描述,无不表明作文教学“实用性”的旨归。学生在学会写留言条后,出于生活需要经常给父母写留言条;教者经常在作业本中和学生留言,作书面交流;结合节日,和学生一起写贺卡、互相写贺卡等。此外,教师还可以教给儿童写收据、打借条、写请假条、发电子邮件、写广告词、写产品说明书,甚至和他们网上聊天等,学生习作兴致盎然,他们会觉得学习让他们在生活中派上了用场,而且享受到交际、表达的喜悦。
  
  五、写改并重,以改促写
  
  我们现在的作文批改,纯属表面工作,是应付领导检查或是给家长看的,对学生的作用可以说微乎其微。到底如何修改作文,叶圣陶先生曾讲述三点,值得我们借鉴:一是要“就学生所思考而思考之”,“想清楚了再改动”。因为改作文实际上就是改动学生的思维,修正学生的思想,所以批改要从学生的思维和认识水平出发,要考虑学生为什么要这样想,想清楚学生这样写的理由再改,不能以自己的思想代替儿童的思想,以自己的思维代替儿童的思维。斯霞老师是这么主张也是这么做的。当学生写“昨天,有个法国阿姨,到我们学校参观,法国阿姨是女的,我们请她坐小汽车。”她认为完全没必要改。她说,孩子惟恐别人不知阿姨是女的,写了这一句,正是孩子特点,在儿童时期,他们对“阿姨”一词的意义还不完全理解,只要不说是“阿姨她是男的”,就没关系。二是要让学生了解老师为什么要这么改。他说,必须想种种办法使学生注意和了解他的作文为什么要这么改。如果学生对改过的地方毫不理会,那么辛辛苦苦的批改功夫就白下了。改一次作文,总要使学生多一次了解,才算不白费功夫,才算于学生有益。所以他说:无论是全班改、轮流改,还是重点改,都必须使学生真正明晓教师的用意,且能用之于今后的实践,才能说是有效。三是“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他说:“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属于作文的本人。当然改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在教师适当指导修改方法的基础上,可以自读自改,互读互改,师读众生改,众人评一人改等。但无论采取哪种形式,评改结果都一定要得到习作者的认同。学生参与习作修改的过程,对日后的习作也大有裨益。
  以上教学策略,说新并不新,它们大多是几十年前一些大家、名家的思想总结,但真正做起来,又是多么不易。习作教学,历来是众家争论颇多、意见纷呈、见仁见智的领域,但愿以上体会和建设能给语文老师一点启发,以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1]戴汝潜主编.袁浩.小学生作文教学心理研究与实践,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7.
  [2]翟启明主编.新课标语文教学论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8.
  [3]钟圣校.认知心理学.心理出版社有限公司,1990.8.
  [4]卫灿金.语文教育家思维教育思想与研究.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5.
  [5]中央教科所编.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6]活的语文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8.
  [7]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3).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04级教育硕士)
其他文献
摘要: 高等职业院校实践性教学存在实践课时较少、教材脱离实际、教学力量薄弱等问题。增大实践教学课时数的比例,重视教材与市场和职业联系,加强师资与教学设备的建设,创新实践性教学方法与手段,实施实践性教学质量评价的措施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提高实践性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 实践性教学 问题表现 对策思考    一、实践课时较少    1.问题表现  高等职业院校课程设置最大
摘 要: 在剧本《日出》中,曹禺先生塑造了陈白露这样一个交际花形象。本文旨在分析这一人物的性格及其矛盾性。  关键词: 《日出》 陈白露 矛盾性格    凡是看过曹禺先生《日出》一剧的人,大概都会对陈白露这个人物留下深刻的印象。虽然曹禺先生曾有言:“《日出》里没有绝对的主要动作,也没有绝对主要的人物。”[1],但是他又承认陈白露“在戏中具有贯穿作用”。[2]作为线索人物,陈白露无疑是《日出》结构的
摘 要: 本文将《京华烟云》中的姚木兰与《红字》中的海斯特·白兰进行比较,阐述了中西方两种不同文化传统及不同时代背景下女性的爱情婚姻观,并进一步剖析了两位女主人公最终难以逃脱男权本位制的命运。  关键词: 姚木兰 海斯特 爱情 婚姻 男权本位制    在中西传统文化当中,女性形象总是固定于两个相互对立的模式,即传统的第一类和第二类女性形象。第一类是受歧视的女性。男人的价值总是高于女人,男性一直被赋
一、教学背景    2008年4月17日,我在本校对全区开设了一堂研讨课,教材是排球正面双手垫球和素质练习。本课以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为基础,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坚持“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采用了一点对我校来说是探索性的教学手段:实行在每堂课依次由一位学生做“5分钟实习老师”的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摘要: 在华中HNC-21/22M数控系统中,可以运用刀具半径补偿功能结合宏指令编程,实现对轮廓的倒角和倒圆,本文就其实现的原理、变量的设定、刀具的轨迹及程序的设计做了详细的说明,并介绍了在实际编程中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 华中HNC-21/22AM 数控系统 倒圆 倒角    在一些情况下,为了满足使用的要求,零件的轮廓上会设计出圆角或倒角,另外,在近几年的数控铣(加工中心)的技能比赛中
摘 要: 对教育与生命本源性的关联的认识,可以从教育源于生命、教育循于生命、教育达于生命进行分析,以加深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生命本源性的理解,加强对生命的敬畏和关怀之情,使学校认识到教育的根本是通过适当而全面的教育切入点,遵循生命规律或特点,力求生命在教育中获得最大的发展与延伸。  关键词: 生命本源性 教育源于生命 教育循于生命 教育达于生命    “21世纪的哲学将把人类的生命,尤其是它在当代活
2008年江苏高考历史卷开拓新思路,运用新情境,体现了课程改革在评价方面的要求,实现了新课改实施后江苏高考命题的转型,较之前几年的历史试题,2008年无疑获得了很大成功,其精彩之处,直逼沪粤,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一、整卷以目标立意,考查全面    过去的高考命题先是以知识立意,后是以能力立意,课程改革实行后,提出了目标立意的方向,即全面考查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摘要: 中学语文课本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乃至明清时期的诗词中撷取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成为中学生一笔宝贵的财富。然而时空的差距,使当代中学生在学习古诗文时遇到了一道障碍。教学中,如何冲破这道障碍,掀起盖在古诗文上面的这层神秘的面纱,初步培养学生诵读古典诗词的兴趣,是摆在我们中学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项任务。教学时,本文作者采用“诵读·讲解·鉴赏”创新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收到点滴成效,
摘要: 遏制隐性辍学,首先要把教育观统一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教育观上来,要把学生当成人,而不是“物”;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满足社会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都要成为教育内容;要坚持自我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要树立平等的教师观和学生观,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学生关系。其次要改革教育结构,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改革课程设置,改革政府教育考核制度。最后,法制要提供更有利
摘要: 本文从分析我国大学生、农民工的就业形势出发,提出了促进我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的措施及改革思路。  关键词: 就业形势应对措施改革思考    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千方百计地促进就业,并把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两大就业主体摆在首位,强调两大就业主体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这样便突出了当前就业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的出路问题,是国家实现“保增长,促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