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屈夫霍伊瑟(Kyffhuser)山是德国中部图林根州的一座小山。此山地处哈尔茨山南麓,长不过二十一公里,最高峰海拔不过四百七十七米。因为承载了一个传说,这座小山得以名扬德意志;凭借这个传说,这座山安置了一座纪念碑。这个传说就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巴巴罗萨在此长睡的故事,这座纪念碑就是威廉皇帝纪念碑,又称屈夫霍伊瑟纪念碑。一八八八年,德皇威廉一世驾崩,帝国决定建立一座宏伟的纪念碑,以资纪念。纪念碑于一八九○年开工,一八九六年竣工,乃是德国第三大纪念碑,就建在屈夫霍伊瑟山,所以称为屈夫霍伊瑟纪念碑,民间则俗称“巴巴罗萨纪念碑”。一座小山于是进入了德意志民族的文化记忆,在德国历史上甚至跻身于文化圣地之列。
这个传说的主人公是十二世纪时神圣罗马帝国施陶芬王朝的皇帝弗里德里希一世(一译“腓特烈一世”),人称“巴巴罗萨”。巴巴罗萨是意大利语,意为红胡子。这位红胡子皇帝约生于一一二三年,卒于一一九○年。但是在民间传说里,他其实并没有死去,而是率领着他的随从酣睡在屈夫霍伊瑟山的一个山洞里。山洞周围有乌鸦在盘旋,一旦天降大任之时,乌鸦将鸣叫,告知他时辰已到,届时他将重振旗鼓东山再起,还德意志以昔日的荣耀。因为这一觉已历经数个世纪,所以他的红胡子越长越长,已经长进了旁边的石桌子里。这个传说给文学创作提供了生动的题材,海涅等许多诗人都以这个传说为蓝本进行过创作。一八一七年,诗人弗里德里希·吕科特创作的诗歌《老巴巴罗萨》就是很著名的一首,而且很有代表性:
他从未死去,如今他还活在地下的宫殿里。
他隐身于殿堂,在那里沉沉睡去。
他把帝国的辉煌,也带到了那里。
有朝一日他将再度归来,带着昔日的辉煌,荣归故里。
德国历史上,最受民众喜爱的君主不是别人,正是这位人称“红胡子”的皇帝。巴巴罗萨在位时,神圣罗马帝国正值强盛期,而巴巴罗萨也称得上是一位雄才大略的“明君”。他以高超的政治手腕周旋于教皇和诸侯之间,对内极力维护帝国的统一,与诸侯的离心力进行斗争;对外则实行扩张政策,七次用兵意大利,以征服那些不愿意纳税的城市。此外,他还号召进行十字军东征。法兰克王国的缔造者查理大帝逝世后,查理大帝留下来的帝国传统到底由谁来继承,法兰西和德意志展开了争夺战,最后德意志胜出,而巴巴罗萨在这个过程中功不可没。一一七五年,巴巴罗萨促成教会把查理大帝封为圣徒,借此机会宣布查理大帝是德意志王国神圣的缔造者,这一举动堪称一步妙棋,使德意志终于在帝统的争夺战中占了上风,为德意志王国争得了光彩。这个传说中之所以由巴巴罗萨来扮演复兴者的角色,当然是因为巴巴罗萨时代的德意志是德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以巴巴罗萨来出任主角,为了德意志的复兴而时刻准备着,预示着德意志在那个时代的光荣将再现。
但是,这个传说在流传的过程中也经历了几次嬗变,沉睡者的扮演者曾三易其人,巴巴罗萨并非从一开始就被遴选为主角。起初,沉睡者的角色是由九世纪初称雄于欧洲的法兰克王国皇帝查理大帝来扮演。后来主演易人,沉睡者改由巴巴罗萨的孙子弗里德里希二世出演。他也是一位能干的君主,从其母那里继承了西西里王国,在教皇的帮助下纵横德意志,确立了自己在德意志帝国的皇位,巩固了皇权。之后,他就立其子为摄政王,自己则回到他的故土西西里岛,在那里享受地中海的阳光和研究自然的快乐,沉溺于调教老鹰的乐趣。一二五○年,他突然猝死于阿普利亚菲奥迪伦诺城堡。这个皇帝在历史上颇受民众喜爱,而他的猝死以及客死于遥远的异乡,给民间传说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所以他驾崩后谣传四起,说他实际上没有死,而是藏身于某个遥远的地方,等待着一个适当的机会以图东山再起,带领德意志再铸辉煌。随着时间的流逝,沉睡者的主人公再度易人,从孙子换成祖父。从十六世纪开始,巴巴罗萨才正式领衔主演这出德意志历史的大戏。这个故事之所以张冠李戴,把孙子的业绩安到的祖父的头上,显示出了民众意识中的一个难言之隐。沉睡者的传说表达了德意志人盼望德意志再度辉煌的意愿,但是深得民心的弗里德里希二世却长期生活在异国他乡,远离德意志,把他树为民族英雄实在是有些牵强。巴巴罗萨之担纲主演,恰好弥补了这一缺憾。这样一来,这出历史大戏就更加圆满,更加符合德意志人的心态;这样就可以把所有的优点和强项都集中在一个形象之上,为德意志人塑造一个值得为之自豪和骄傲的榜样人物,以弥补德意志英雄人物匮乏的缺陷,激励人们不要放弃希望。
这个“屈夫霍伊瑟的传说”看起来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故事,实则微言大义,如果我们仔细品味,可以解读出几个意味深长的用意。
其一,巴巴罗萨被选作传说的主人公,说明德意志人对于历史上曾经的强大有清晰的意识,表达的是一个清晰的大国意识。如果没有这样一种辉煌的过去,也就没有这样一个大国意识,当然也就无须编出这样一个传说来安慰自己、激励人心。
其二,大国意识与德意志长期的弱国地位之间的巨大反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所以巴巴罗萨只能沉睡。巴巴罗萨的长睡不醒,实则道出了德意志人面对其历史的无奈。巴巴罗萨死后,德意志经历了亨利四世的“卡诺萨之行”,皇权逐渐衰落,老帝国长时期处于散碎、弱势、被摆布的地位,成为欧洲大国博弈的牺牲品。这样“鄙陋”的历史现实令他们难以接受,但他们却又无可奈何。于是德意志人只能把希望放在不确定的将来,等待“有朝一日”的到来。至于这一天什么时候来到,则无从知晓,所以巴巴罗萨只能一直酣睡下去。而巴巴罗萨的胡子因为沉睡时间太长,以致长进了桌子里,正是历史现实的真实写照。
其三,巴巴罗萨的沉睡,说明他还活着,并未故去。梦还在,希望就在,风暴不会永远不住,德意志人目前的“鄙陋”也不会没有尽头。困难是暂时的,前途是光明的,巴巴罗萨的沉睡预示着德意志历史进程的止跌回升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想见,如果巴巴罗萨传说把他塑造成死而复活,那么有鉴于德意志历史长期的“鄙陋”,传说又该作何解释?这样,传说与现实将会大相径庭,红胡子皇帝的形象将光彩不再,传说的号召力将会大打折扣,甚至荡然无存。
其四,沉睡中的巴巴罗萨身边有乌鸦栖居,这也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安排。一旦时机来临,乌鸦就会召唤,把巴巴罗萨从沉睡中唤醒。这就说明,巴巴罗萨的沉睡不会直到永远,更不用担心他会睡过头而误了时辰,因为到时候自有乌鸦把他唤醒。一切都说明,希望还在。
从这个民间传说中我们可以解读出许多意蕴,而它传达出的最主要的信息,莫过于一种浓厚的悲情意识,以及与此相关联的东山再起的夙愿。高扬巴巴罗萨的实际意义,在于表达了德意志人要求统一、重新恢复霸主地位的历史诉求。在这个诉求中,巴巴罗萨一则代表了德意志的强盛时期,二则巴巴罗萨本人也作为一个强势人物成了德意志的希望之星。如果没有巴巴罗萨,一定会有其他的某某罗刹来充当这个角色,因为“弗里德里希即巴巴罗萨的梦所表达的,是追求统一的渴望;这个渴望随着情况的变化而更换其主角的形象,并且牢固地附着在其他领袖人物的形象上。”(Norbert Elias: Studien über die Deutschen, Suhrkamp München 1989, S.415)
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对于国家或民族之类的大群体而言,地位下降总是让人难以接受的一个事实。欧洲历史上,力量被削弱、地位下降的国家或民族并非只有德国,西班牙、荷兰、瑞典、丹麦等国都经历过这个过程。但是这些民族本就是小民族,地位下降后经过内部消化,他们比较快地接受了既成事实,承认自己不过是一个小民族或较小的民族。而德意志的“大块头”及早期的辉煌叠加在一起,使德意志人接受地位下降的事实变得更加步履维艰。曾几何时,身处欧洲中部的老帝国也可称为欧罗巴的“天朝上国”,奥托大帝和巴巴罗萨治下的老帝国幅员何等辽阔,周边的地区大都曾经是老帝国境内的属地或属国。从一个风光无限的开端向着谷底不断的下降,使德意志着实成了一个“九斤老太”。九斤老太难以接受家道中落的事实,所以才不断地唠叨着“一代不如一代”的酸楚之言,而“九斤老太”的命运极不利于建立一种健康的、正常的民族情感。
随着老帝国的衰落,帝国边缘的各领地不断地从帝国脱落。十三世纪之后,老帝国的历史进程基本上是一个走下坡路的过程,帝国的疆域一直在不断缩小,帝国的影响力亦不断下降,使这个民族的“帝国理念”或曰帝国情结涂上了浓重的悲情色调。这个帝国情结,不仅是为帝国的辉煌而骄傲,更主要的是为帝国的衰落而感伤。当然,走下坡路的命运并非德意志的专利。但是德国历史的特点之一,诚如埃利亚斯所说,是老帝国虽然一直在走下坡路,但却始终没有达到彻底崩溃的临界点,所以这个缓慢的下降也就没有使德意志人彻底丧失希望而甘于接受衰落的事实。而且德意志民族虽然历经劫难,但却数度凤凰涅槃,即便三十年战争这样的灭顶之灾也未能使德意志彻底丧失元气,德意志犹如欧洲历史上的不倒翁,跌倒了又爬起来。换言之,虽然“九斤老太”的情结使有自我意识的德国人产生压抑和自卑感,但是这种情结始终没有下降到极点,不但使德意志民族始终抱有一种“祖上富着哩”的历史感,而且始终做着昨日重现的美梦。在很长时期内,这样一种向后看的观念构成了德意志人的民族观和历史观,在十九世纪德国民族主义滥觞之时达到登峰造极。当时,这样的观念获得了惊人的活力。因此可以说,屈夫霍伊瑟的传说也道出了德意志人历史上的一种特殊的悲情意识。当十九世纪民族主义潮流在德国大行其道之时,巴巴罗萨终于醒来,并且改换了身份。威廉一世纪念碑选址建在屈夫霍伊瑟山,过去的辉煌与今日的荣耀融为一体,巴巴罗萨的红胡子变成了威廉一世的白胡子,传说似乎终于应验。
这个故事本身就已经是一个合理的叙事,具有很强的煽情能力;如果再把德国中世纪文学中的骑士史诗《帕齐伐尔》和《尼伯龙人之歌》,以及德国的一些民间童话故事结合起来,做一个整体解读,那么这个历史文本就更加圆满、更加丰满,其中的悲情意识就获得了更强的说服力,更加可以给德意志人一个说法,即为什么这样一个曾经强大的帝国会不断地衰落,落得个九斤老太家族的命运。
《帕齐伐尔》是产生于十三世纪的一部骑士史诗,讲述骑士帕齐伐尔寻找圣杯的故事。帕齐伐尔经历了一系列的困惑、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之后,终于成长为一个真正的骑士。他寻找圣杯的过程一波三折,历尽艰辛而不得。但是他从不言放弃,一旦定下了目标,就百折不挠地为实现目标而努力。这里可以很容易地解读出一个美德,就是执著、坚韧。凭着这个美德,他终于如愿以偿,找到了圣杯,并成为圣杯国的国王。在德国人的价值观里,执著和坚忍不拔也的确是一个重要的价值。
除了坚忍不拔的性格之外,帕齐伐尔的另一大性格特点、或曰弱点是单纯。帕齐伐尔极其天真,容易轻信别人,因而总是被别人欺骗。从塔西佗的《日耳曼尼亚志》开始,“单纯”的美德便是许多人用来区分文明的罗马世界和自然的日耳曼蛮族世界的一个标志。这个主题延续下来,到了《帕齐伐尔》里就被德国化,单纯变成了德意志的美德,与法兰西和意大利的文明相对立。在这种观念里,德意志人不但生性单纯,而且喜爱这种单纯,厌恶复杂腐朽的文明世界,所以他们不屑于效仿文明,宁愿保持单纯。这样,受骗的遭遇不可避免。从这个视角出发,德意志在历史上所遭受的诸多苦难于是也就有了一个合理的解释:正是德意志人的单纯使德意志一再遭受挫折,甚至陷入灾难。但是同样从这个视角出发,问题也有圆满解决的希望:只要德意志坚忍不拔,那么最后的胜利必定是属于德意志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巴巴罗萨的长睡只不过是暂时的。这样的阐释当然非常符合长期生活在“鄙陋”之中的德意志人的心态。
德意志民族的第一部民族史诗《尼伯龙人之歌》中,同样有类似的母题。英雄齐格弗里德本就是天下无敌的英雄,而且曾经手刃毒龙并沐浴龙血,因而全身刀枪不入。但是他在沐浴龙血时,背上有一个地方被一片树叶挡住而未沾龙血,这里便成为英雄的“死穴”。正是这个死穴被阴谋家哈根所利用,打遍天下无敌手的齐格弗里德才壮烈牺牲。如果在战场上光明正大地战斗,齐格弗里德(德意志)本来是不可战胜的。但是单纯的德意志人不谙世事,不识世事之复杂,所以才会一再受到命运的愚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的保守势力一直宣称,英勇无敌的德国军队并未输在战场上,而是败在国内的犹太人和闹革命的暴徒手上,于是编织出来“背后捅刀子”的神话。这个神话不能不说与齐格弗里德之死的故事一脉相承,正是这个悲情意识主旋律的一支变奏曲。
德国的童话中,类似的母题同样比比皆是。白雪公主虽遭到王后的残酷折磨,但是最后还是被王子选中,一飞冲天成了王后;灰姑娘历尽苦辛,终于嫁给了王子;小红帽曾被大灰狼吞到腹中,最终还是被猎人解救。这些故事的结局都是圆满的,都皆大欢喜。尽管这些童话不一定都是德国的原产,但是在德意志却获得了历史意义。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童话里,最后都有一个救星出现,他将解救主人公于水深火热。数百年后,这个救星终于现身,他就是腓特烈大帝,就是俾斯麦,就是威廉二世,就是阿道夫·希特勒。在某种意义上,他们都可以理解为巴巴罗萨的转世灵童。这些童话与屈夫霍伊瑟的巴巴罗萨加在一起,也可以部分地解答,“二战”前的德国人何以企盼着一个政治强人出现,愿意听命于一个铁腕人物。“一战”结束后,对这些童话做这种解读大行其道,与“背后捅刀子”的神话相互呼应。
如果再把德意志人的另一幅自画像“德意志的米歇尔”置放到这个语境中,那么德意志的苦难又得到更加强有力的解释。“德意志的米歇尔”是一个面目可亲的男子,经常头戴睡帽、昏昏欲睡,在睡梦中梦想着一个美好的未来。他的昏睡与巴巴罗萨的长睡正好契合。“德意志的米歇尔”的故事还说道,米歇尔虽然在昏睡,但是一旦他醒来,将会奋起,令世界震惊。一旦“德意志的米歇尔”醒来,就摇身一变,成了浮士德。浮士德天性不安分,充满活力,总是在追寻,永远在行动,搅得天地翻覆。可以说,浮士德就是醒过来的米歇尔。
综合起来看,这些童话、《尼伯龙人之歌》中的齐格弗里德、《帕齐伐尔》与屈夫霍伊瑟的巴巴罗萨叠加在一起,建构了一个完整的历史叙事,给德国历史做了一个全面的解读,这就是:长睡中的德意志终将醒来;长久的历史困境之后,等待德意志的是一个光明的前途,昨日必定重现。而苦尽甘来的关键在于等候一个救星,一旦德意志的弥赛亚出现,幸福就来临了。而在救星来临之前,沉睡着的巴巴罗萨既慰藉着德意志人的心灵,告诉他们目前的困境只是暂时的;同时又给予他们以希望,告诉他们恢复帝国之雄风、重振德意志的辉煌指日可待。巴巴罗萨理所当然地构成这些历史解读中的核心,所以“没有任何一个皇帝像这一个那样,激励着后来一代又一代人的回忆和想象;到头来,沉睡在屈夫霍伊瑟山里的巴巴罗萨的传说[……]成为十九世纪初狂放的民族追求的象征;这个象征的意图不是追求真正重新建立一个施陶芬帝国,而是追求一个复兴的、实则颇具浪漫色彩的、梦想出来的帝国,以作为德意志的前途的实现”(Hagen Schulze: Kleine deutsche Geschichte, München: dtv, 2008, S.17)。
“二战”后的德国的确从沉睡中醒来了,但却是从另一个梦、即那个称霸世界的大国梦中醒来。醒来后的德国接受了国家地位下降的事实,告别了悲情意识,安心过自己的日子,屈夫霍伊瑟的传说终成历史。不知今日乌鸦是否还在山上盘旋,但是巴巴罗萨可以不必再被从梦中唤醒,终于可以安睡了。安息吧,巴巴罗萨。
这个传说的主人公是十二世纪时神圣罗马帝国施陶芬王朝的皇帝弗里德里希一世(一译“腓特烈一世”),人称“巴巴罗萨”。巴巴罗萨是意大利语,意为红胡子。这位红胡子皇帝约生于一一二三年,卒于一一九○年。但是在民间传说里,他其实并没有死去,而是率领着他的随从酣睡在屈夫霍伊瑟山的一个山洞里。山洞周围有乌鸦在盘旋,一旦天降大任之时,乌鸦将鸣叫,告知他时辰已到,届时他将重振旗鼓东山再起,还德意志以昔日的荣耀。因为这一觉已历经数个世纪,所以他的红胡子越长越长,已经长进了旁边的石桌子里。这个传说给文学创作提供了生动的题材,海涅等许多诗人都以这个传说为蓝本进行过创作。一八一七年,诗人弗里德里希·吕科特创作的诗歌《老巴巴罗萨》就是很著名的一首,而且很有代表性:
他从未死去,如今他还活在地下的宫殿里。
他隐身于殿堂,在那里沉沉睡去。
他把帝国的辉煌,也带到了那里。
有朝一日他将再度归来,带着昔日的辉煌,荣归故里。
德国历史上,最受民众喜爱的君主不是别人,正是这位人称“红胡子”的皇帝。巴巴罗萨在位时,神圣罗马帝国正值强盛期,而巴巴罗萨也称得上是一位雄才大略的“明君”。他以高超的政治手腕周旋于教皇和诸侯之间,对内极力维护帝国的统一,与诸侯的离心力进行斗争;对外则实行扩张政策,七次用兵意大利,以征服那些不愿意纳税的城市。此外,他还号召进行十字军东征。法兰克王国的缔造者查理大帝逝世后,查理大帝留下来的帝国传统到底由谁来继承,法兰西和德意志展开了争夺战,最后德意志胜出,而巴巴罗萨在这个过程中功不可没。一一七五年,巴巴罗萨促成教会把查理大帝封为圣徒,借此机会宣布查理大帝是德意志王国神圣的缔造者,这一举动堪称一步妙棋,使德意志终于在帝统的争夺战中占了上风,为德意志王国争得了光彩。这个传说中之所以由巴巴罗萨来扮演复兴者的角色,当然是因为巴巴罗萨时代的德意志是德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以巴巴罗萨来出任主角,为了德意志的复兴而时刻准备着,预示着德意志在那个时代的光荣将再现。
但是,这个传说在流传的过程中也经历了几次嬗变,沉睡者的扮演者曾三易其人,巴巴罗萨并非从一开始就被遴选为主角。起初,沉睡者的角色是由九世纪初称雄于欧洲的法兰克王国皇帝查理大帝来扮演。后来主演易人,沉睡者改由巴巴罗萨的孙子弗里德里希二世出演。他也是一位能干的君主,从其母那里继承了西西里王国,在教皇的帮助下纵横德意志,确立了自己在德意志帝国的皇位,巩固了皇权。之后,他就立其子为摄政王,自己则回到他的故土西西里岛,在那里享受地中海的阳光和研究自然的快乐,沉溺于调教老鹰的乐趣。一二五○年,他突然猝死于阿普利亚菲奥迪伦诺城堡。这个皇帝在历史上颇受民众喜爱,而他的猝死以及客死于遥远的异乡,给民间传说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所以他驾崩后谣传四起,说他实际上没有死,而是藏身于某个遥远的地方,等待着一个适当的机会以图东山再起,带领德意志再铸辉煌。随着时间的流逝,沉睡者的主人公再度易人,从孙子换成祖父。从十六世纪开始,巴巴罗萨才正式领衔主演这出德意志历史的大戏。这个故事之所以张冠李戴,把孙子的业绩安到的祖父的头上,显示出了民众意识中的一个难言之隐。沉睡者的传说表达了德意志人盼望德意志再度辉煌的意愿,但是深得民心的弗里德里希二世却长期生活在异国他乡,远离德意志,把他树为民族英雄实在是有些牵强。巴巴罗萨之担纲主演,恰好弥补了这一缺憾。这样一来,这出历史大戏就更加圆满,更加符合德意志人的心态;这样就可以把所有的优点和强项都集中在一个形象之上,为德意志人塑造一个值得为之自豪和骄傲的榜样人物,以弥补德意志英雄人物匮乏的缺陷,激励人们不要放弃希望。
这个“屈夫霍伊瑟的传说”看起来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故事,实则微言大义,如果我们仔细品味,可以解读出几个意味深长的用意。
其一,巴巴罗萨被选作传说的主人公,说明德意志人对于历史上曾经的强大有清晰的意识,表达的是一个清晰的大国意识。如果没有这样一种辉煌的过去,也就没有这样一个大国意识,当然也就无须编出这样一个传说来安慰自己、激励人心。
其二,大国意识与德意志长期的弱国地位之间的巨大反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所以巴巴罗萨只能沉睡。巴巴罗萨的长睡不醒,实则道出了德意志人面对其历史的无奈。巴巴罗萨死后,德意志经历了亨利四世的“卡诺萨之行”,皇权逐渐衰落,老帝国长时期处于散碎、弱势、被摆布的地位,成为欧洲大国博弈的牺牲品。这样“鄙陋”的历史现实令他们难以接受,但他们却又无可奈何。于是德意志人只能把希望放在不确定的将来,等待“有朝一日”的到来。至于这一天什么时候来到,则无从知晓,所以巴巴罗萨只能一直酣睡下去。而巴巴罗萨的胡子因为沉睡时间太长,以致长进了桌子里,正是历史现实的真实写照。
其三,巴巴罗萨的沉睡,说明他还活着,并未故去。梦还在,希望就在,风暴不会永远不住,德意志人目前的“鄙陋”也不会没有尽头。困难是暂时的,前途是光明的,巴巴罗萨的沉睡预示着德意志历史进程的止跌回升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想见,如果巴巴罗萨传说把他塑造成死而复活,那么有鉴于德意志历史长期的“鄙陋”,传说又该作何解释?这样,传说与现实将会大相径庭,红胡子皇帝的形象将光彩不再,传说的号召力将会大打折扣,甚至荡然无存。
其四,沉睡中的巴巴罗萨身边有乌鸦栖居,这也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安排。一旦时机来临,乌鸦就会召唤,把巴巴罗萨从沉睡中唤醒。这就说明,巴巴罗萨的沉睡不会直到永远,更不用担心他会睡过头而误了时辰,因为到时候自有乌鸦把他唤醒。一切都说明,希望还在。
从这个民间传说中我们可以解读出许多意蕴,而它传达出的最主要的信息,莫过于一种浓厚的悲情意识,以及与此相关联的东山再起的夙愿。高扬巴巴罗萨的实际意义,在于表达了德意志人要求统一、重新恢复霸主地位的历史诉求。在这个诉求中,巴巴罗萨一则代表了德意志的强盛时期,二则巴巴罗萨本人也作为一个强势人物成了德意志的希望之星。如果没有巴巴罗萨,一定会有其他的某某罗刹来充当这个角色,因为“弗里德里希即巴巴罗萨的梦所表达的,是追求统一的渴望;这个渴望随着情况的变化而更换其主角的形象,并且牢固地附着在其他领袖人物的形象上。”(Norbert Elias: Studien über die Deutschen, Suhrkamp München 1989, S.415)
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对于国家或民族之类的大群体而言,地位下降总是让人难以接受的一个事实。欧洲历史上,力量被削弱、地位下降的国家或民族并非只有德国,西班牙、荷兰、瑞典、丹麦等国都经历过这个过程。但是这些民族本就是小民族,地位下降后经过内部消化,他们比较快地接受了既成事实,承认自己不过是一个小民族或较小的民族。而德意志的“大块头”及早期的辉煌叠加在一起,使德意志人接受地位下降的事实变得更加步履维艰。曾几何时,身处欧洲中部的老帝国也可称为欧罗巴的“天朝上国”,奥托大帝和巴巴罗萨治下的老帝国幅员何等辽阔,周边的地区大都曾经是老帝国境内的属地或属国。从一个风光无限的开端向着谷底不断的下降,使德意志着实成了一个“九斤老太”。九斤老太难以接受家道中落的事实,所以才不断地唠叨着“一代不如一代”的酸楚之言,而“九斤老太”的命运极不利于建立一种健康的、正常的民族情感。
随着老帝国的衰落,帝国边缘的各领地不断地从帝国脱落。十三世纪之后,老帝国的历史进程基本上是一个走下坡路的过程,帝国的疆域一直在不断缩小,帝国的影响力亦不断下降,使这个民族的“帝国理念”或曰帝国情结涂上了浓重的悲情色调。这个帝国情结,不仅是为帝国的辉煌而骄傲,更主要的是为帝国的衰落而感伤。当然,走下坡路的命运并非德意志的专利。但是德国历史的特点之一,诚如埃利亚斯所说,是老帝国虽然一直在走下坡路,但却始终没有达到彻底崩溃的临界点,所以这个缓慢的下降也就没有使德意志人彻底丧失希望而甘于接受衰落的事实。而且德意志民族虽然历经劫难,但却数度凤凰涅槃,即便三十年战争这样的灭顶之灾也未能使德意志彻底丧失元气,德意志犹如欧洲历史上的不倒翁,跌倒了又爬起来。换言之,虽然“九斤老太”的情结使有自我意识的德国人产生压抑和自卑感,但是这种情结始终没有下降到极点,不但使德意志民族始终抱有一种“祖上富着哩”的历史感,而且始终做着昨日重现的美梦。在很长时期内,这样一种向后看的观念构成了德意志人的民族观和历史观,在十九世纪德国民族主义滥觞之时达到登峰造极。当时,这样的观念获得了惊人的活力。因此可以说,屈夫霍伊瑟的传说也道出了德意志人历史上的一种特殊的悲情意识。当十九世纪民族主义潮流在德国大行其道之时,巴巴罗萨终于醒来,并且改换了身份。威廉一世纪念碑选址建在屈夫霍伊瑟山,过去的辉煌与今日的荣耀融为一体,巴巴罗萨的红胡子变成了威廉一世的白胡子,传说似乎终于应验。
这个故事本身就已经是一个合理的叙事,具有很强的煽情能力;如果再把德国中世纪文学中的骑士史诗《帕齐伐尔》和《尼伯龙人之歌》,以及德国的一些民间童话故事结合起来,做一个整体解读,那么这个历史文本就更加圆满、更加丰满,其中的悲情意识就获得了更强的说服力,更加可以给德意志人一个说法,即为什么这样一个曾经强大的帝国会不断地衰落,落得个九斤老太家族的命运。
《帕齐伐尔》是产生于十三世纪的一部骑士史诗,讲述骑士帕齐伐尔寻找圣杯的故事。帕齐伐尔经历了一系列的困惑、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之后,终于成长为一个真正的骑士。他寻找圣杯的过程一波三折,历尽艰辛而不得。但是他从不言放弃,一旦定下了目标,就百折不挠地为实现目标而努力。这里可以很容易地解读出一个美德,就是执著、坚韧。凭着这个美德,他终于如愿以偿,找到了圣杯,并成为圣杯国的国王。在德国人的价值观里,执著和坚忍不拔也的确是一个重要的价值。
除了坚忍不拔的性格之外,帕齐伐尔的另一大性格特点、或曰弱点是单纯。帕齐伐尔极其天真,容易轻信别人,因而总是被别人欺骗。从塔西佗的《日耳曼尼亚志》开始,“单纯”的美德便是许多人用来区分文明的罗马世界和自然的日耳曼蛮族世界的一个标志。这个主题延续下来,到了《帕齐伐尔》里就被德国化,单纯变成了德意志的美德,与法兰西和意大利的文明相对立。在这种观念里,德意志人不但生性单纯,而且喜爱这种单纯,厌恶复杂腐朽的文明世界,所以他们不屑于效仿文明,宁愿保持单纯。这样,受骗的遭遇不可避免。从这个视角出发,德意志在历史上所遭受的诸多苦难于是也就有了一个合理的解释:正是德意志人的单纯使德意志一再遭受挫折,甚至陷入灾难。但是同样从这个视角出发,问题也有圆满解决的希望:只要德意志坚忍不拔,那么最后的胜利必定是属于德意志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巴巴罗萨的长睡只不过是暂时的。这样的阐释当然非常符合长期生活在“鄙陋”之中的德意志人的心态。
德意志民族的第一部民族史诗《尼伯龙人之歌》中,同样有类似的母题。英雄齐格弗里德本就是天下无敌的英雄,而且曾经手刃毒龙并沐浴龙血,因而全身刀枪不入。但是他在沐浴龙血时,背上有一个地方被一片树叶挡住而未沾龙血,这里便成为英雄的“死穴”。正是这个死穴被阴谋家哈根所利用,打遍天下无敌手的齐格弗里德才壮烈牺牲。如果在战场上光明正大地战斗,齐格弗里德(德意志)本来是不可战胜的。但是单纯的德意志人不谙世事,不识世事之复杂,所以才会一再受到命运的愚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的保守势力一直宣称,英勇无敌的德国军队并未输在战场上,而是败在国内的犹太人和闹革命的暴徒手上,于是编织出来“背后捅刀子”的神话。这个神话不能不说与齐格弗里德之死的故事一脉相承,正是这个悲情意识主旋律的一支变奏曲。
德国的童话中,类似的母题同样比比皆是。白雪公主虽遭到王后的残酷折磨,但是最后还是被王子选中,一飞冲天成了王后;灰姑娘历尽苦辛,终于嫁给了王子;小红帽曾被大灰狼吞到腹中,最终还是被猎人解救。这些故事的结局都是圆满的,都皆大欢喜。尽管这些童话不一定都是德国的原产,但是在德意志却获得了历史意义。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童话里,最后都有一个救星出现,他将解救主人公于水深火热。数百年后,这个救星终于现身,他就是腓特烈大帝,就是俾斯麦,就是威廉二世,就是阿道夫·希特勒。在某种意义上,他们都可以理解为巴巴罗萨的转世灵童。这些童话与屈夫霍伊瑟的巴巴罗萨加在一起,也可以部分地解答,“二战”前的德国人何以企盼着一个政治强人出现,愿意听命于一个铁腕人物。“一战”结束后,对这些童话做这种解读大行其道,与“背后捅刀子”的神话相互呼应。
如果再把德意志人的另一幅自画像“德意志的米歇尔”置放到这个语境中,那么德意志的苦难又得到更加强有力的解释。“德意志的米歇尔”是一个面目可亲的男子,经常头戴睡帽、昏昏欲睡,在睡梦中梦想着一个美好的未来。他的昏睡与巴巴罗萨的长睡正好契合。“德意志的米歇尔”的故事还说道,米歇尔虽然在昏睡,但是一旦他醒来,将会奋起,令世界震惊。一旦“德意志的米歇尔”醒来,就摇身一变,成了浮士德。浮士德天性不安分,充满活力,总是在追寻,永远在行动,搅得天地翻覆。可以说,浮士德就是醒过来的米歇尔。
综合起来看,这些童话、《尼伯龙人之歌》中的齐格弗里德、《帕齐伐尔》与屈夫霍伊瑟的巴巴罗萨叠加在一起,建构了一个完整的历史叙事,给德国历史做了一个全面的解读,这就是:长睡中的德意志终将醒来;长久的历史困境之后,等待德意志的是一个光明的前途,昨日必定重现。而苦尽甘来的关键在于等候一个救星,一旦德意志的弥赛亚出现,幸福就来临了。而在救星来临之前,沉睡着的巴巴罗萨既慰藉着德意志人的心灵,告诉他们目前的困境只是暂时的;同时又给予他们以希望,告诉他们恢复帝国之雄风、重振德意志的辉煌指日可待。巴巴罗萨理所当然地构成这些历史解读中的核心,所以“没有任何一个皇帝像这一个那样,激励着后来一代又一代人的回忆和想象;到头来,沉睡在屈夫霍伊瑟山里的巴巴罗萨的传说[……]成为十九世纪初狂放的民族追求的象征;这个象征的意图不是追求真正重新建立一个施陶芬帝国,而是追求一个复兴的、实则颇具浪漫色彩的、梦想出来的帝国,以作为德意志的前途的实现”(Hagen Schulze: Kleine deutsche Geschichte, München: dtv, 2008, S.17)。
“二战”后的德国的确从沉睡中醒来了,但却是从另一个梦、即那个称霸世界的大国梦中醒来。醒来后的德国接受了国家地位下降的事实,告别了悲情意识,安心过自己的日子,屈夫霍伊瑟的传说终成历史。不知今日乌鸦是否还在山上盘旋,但是巴巴罗萨可以不必再被从梦中唤醒,终于可以安睡了。安息吧,巴巴罗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