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物理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本,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式,要根据学科特点,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功效,开展探究性教学,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优化;创新;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2)02-0107-01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已成为广大物理教师的共同目标,更是目前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应该说,不少物理教师对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作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很多值得借鉴、推广的做法和宝贵经验。如何优化物理教学过程呢?我们要在吸取传统教学精华的基础上,敢于冲破束缚,不断探索、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一、解读课标,把握教学目标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的物理教学要“让学生在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和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中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教师要认真解读课标,一是全面、深刻地掌握物理教学的总体目标,并以教材为主线,分解成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二是根据学生实际,整合教学内容,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预设、展开教学,并将其作为检查和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说明“好学”对教育的重要性。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体现,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源泉。作为教师要做到以“趣”引路,以“情”导航。物理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情境的创设,提供问题案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教师要从学生原有基础入手,紧扣教学目标,以具有新颖性和挑战性的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宏观调控物理课堂,营造让学生主动关注的课堂气氛。如在探究大气压时,演示实验“覆纸盖杯”、“烧瓶吞鹌鹑蛋”,当学生能看到纸能托住一杯水、蛋从瓶口慢慢进入烧瓶中的过程时,心中就产生了惊奇和疑问,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愿望就会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同时教学过程中要多挖掘教材中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在“光的色散”实验前,可先简述物理学家牛顿的“在实验室偶然发现并使人们重新认识太阳光”的故事。
三、转变方式,发挥主体作用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要“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一是教师要适时引导,让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猜想。一方面要创设情境,让有效猜想应运而生,如在讲《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教学中可播放宽窄隧道分散人群等课件,使学生思维受到有效刺激后产生科学猜想。另一方面要找准激活临界点,形成认知冲突,引发问题和猜想,如在《电功率》教学时,可将220V 40W、220V 100W的二只灯泡串联在电路中让学生猜想它们的亮度,闭合开关后通过观察现象对比产生冲突。二是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物理课堂上学生的主要活动是通过动脑、动手、动口来参与思维活动,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参与,而且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进而提高物理教学效果。三是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活动”。教师要精心准备,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全过程进行探究活动,课堂上多给学生留出一些让他们自主学习和讨论的空间,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独立思考、相互讨论,并发表各自的意见,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逐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
四、精心设计,发挥实验功效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是从实际问题中抽象、概括出来的,而物理实验有助于学生对物理基本概念和理论建立的理解。教师要把握这一条主线实施课堂教学。一是要通过实验体现理论联系实际、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如在学习光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时,可带学生到学校的池塘边看倒影。二是要通过实验帮助学生总结和验证物理规律,实现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例如在讲阿基米德原理时,学生通过亲自实验、亲身体会,验证了定律,发展了认知,提高了能力。三是要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指导开展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科学实验的技能。例如要培养学生使用基本仪器的技能,掌握基本仪器的构造、原理和使用等。
五、探究教学,提高创造能力
探究教学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要求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教学内容为载体,为学生提供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参与个人、小组、师生等多层次、全方位的活动。在这一活动中,首先物理教师要正确定位自己的课堂教学角色,要做“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规范者”,要引导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获取知识,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二是要为学生倡导一种自主、合作、开放的物理学习环境,提供从多渠道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要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探究过程,特别要关注学生思维的参与度,反对空架子。三是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物理课堂的探究教学,是一种开放性的教学,学生需要提出问题、建立假说、设计方案、实验推理并得出结论。在这些环节中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参与方式,教师要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层次的要求,既要鼓励冒尖,更要扶持后进,让每一个学生都对探究活动有贡献,让每一个学生分享探究的权利和承担探究的义务。 四是要注重科学方法的指导。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对物理知识理解的同时掌握一些科学探究物理的基本方法,如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效法等,让学生知道怎样进行探究、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为物理教师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学生成长的需要,更新教育观念,以生为本,充分依据物理学科特点,创新教学方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优化;创新;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2)02-0107-01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已成为广大物理教师的共同目标,更是目前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应该说,不少物理教师对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作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很多值得借鉴、推广的做法和宝贵经验。如何优化物理教学过程呢?我们要在吸取传统教学精华的基础上,敢于冲破束缚,不断探索、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一、解读课标,把握教学目标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的物理教学要“让学生在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和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中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教师要认真解读课标,一是全面、深刻地掌握物理教学的总体目标,并以教材为主线,分解成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二是根据学生实际,整合教学内容,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预设、展开教学,并将其作为检查和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说明“好学”对教育的重要性。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体现,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源泉。作为教师要做到以“趣”引路,以“情”导航。物理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情境的创设,提供问题案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教师要从学生原有基础入手,紧扣教学目标,以具有新颖性和挑战性的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宏观调控物理课堂,营造让学生主动关注的课堂气氛。如在探究大气压时,演示实验“覆纸盖杯”、“烧瓶吞鹌鹑蛋”,当学生能看到纸能托住一杯水、蛋从瓶口慢慢进入烧瓶中的过程时,心中就产生了惊奇和疑问,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愿望就会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同时教学过程中要多挖掘教材中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在“光的色散”实验前,可先简述物理学家牛顿的“在实验室偶然发现并使人们重新认识太阳光”的故事。
三、转变方式,发挥主体作用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要“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一是教师要适时引导,让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猜想。一方面要创设情境,让有效猜想应运而生,如在讲《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教学中可播放宽窄隧道分散人群等课件,使学生思维受到有效刺激后产生科学猜想。另一方面要找准激活临界点,形成认知冲突,引发问题和猜想,如在《电功率》教学时,可将220V 40W、220V 100W的二只灯泡串联在电路中让学生猜想它们的亮度,闭合开关后通过观察现象对比产生冲突。二是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物理课堂上学生的主要活动是通过动脑、动手、动口来参与思维活动,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参与,而且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进而提高物理教学效果。三是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活动”。教师要精心准备,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全过程进行探究活动,课堂上多给学生留出一些让他们自主学习和讨论的空间,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独立思考、相互讨论,并发表各自的意见,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逐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
四、精心设计,发挥实验功效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是从实际问题中抽象、概括出来的,而物理实验有助于学生对物理基本概念和理论建立的理解。教师要把握这一条主线实施课堂教学。一是要通过实验体现理论联系实际、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如在学习光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时,可带学生到学校的池塘边看倒影。二是要通过实验帮助学生总结和验证物理规律,实现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例如在讲阿基米德原理时,学生通过亲自实验、亲身体会,验证了定律,发展了认知,提高了能力。三是要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指导开展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科学实验的技能。例如要培养学生使用基本仪器的技能,掌握基本仪器的构造、原理和使用等。
五、探究教学,提高创造能力
探究教学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要求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教学内容为载体,为学生提供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参与个人、小组、师生等多层次、全方位的活动。在这一活动中,首先物理教师要正确定位自己的课堂教学角色,要做“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规范者”,要引导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获取知识,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二是要为学生倡导一种自主、合作、开放的物理学习环境,提供从多渠道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要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探究过程,特别要关注学生思维的参与度,反对空架子。三是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物理课堂的探究教学,是一种开放性的教学,学生需要提出问题、建立假说、设计方案、实验推理并得出结论。在这些环节中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参与方式,教师要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层次的要求,既要鼓励冒尖,更要扶持后进,让每一个学生都对探究活动有贡献,让每一个学生分享探究的权利和承担探究的义务。 四是要注重科学方法的指导。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对物理知识理解的同时掌握一些科学探究物理的基本方法,如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效法等,让学生知道怎样进行探究、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为物理教师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学生成长的需要,更新教育观念,以生为本,充分依据物理学科特点,创新教学方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