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已进入第八个年头,新课程改革倡导关注学生、针对学生特点、充分利用学生资源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四基中学的教改也进行了七年,七年过去了,情况如何?我们对在校的初中三个年级(每个年级两个班)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和探索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资源的利用情况.
1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在新课程关注学生心智同步成长的相关理论指导下,结合教学一线实际情况,以学生有效学习、教师有效教学为目的,笔者针对学与教中关于学生资源利用及涉及到的内容(学生学习过程中自己已有资源经验、知识、能力、习惯等)、教师课堂教学中是否充分利用和挖掘了学生资源以及教师在讲评课中对学生已做习题、试卷、知识点等资源的利用和教学方式设计了调查问卷,并咨询了教育研究领域的专家,对调查问卷进行了修改,最终形成《四基中学学生学习现状调查问卷》.
我校现有教师85人,研究生学历2人,本科77人,大学专科6人;35岁以下20人,50岁以上11人,女教师40人,高级教师9人,中级62人,初级13人,未定级1人;初一发放问卷104份,回收104份;初二发放问卷96份,回收96份,初三发放问卷90份,回收90份.回收率100%.
2学生学习现状调查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上讲,向上是人的本能,好奇是人的天性,学习是人的本性.对中学生而言探讨问题并乐此不疲应该是教学的常态,然而当今中小学生存在着厌学、弃学、不会学的现象,那么我们四基中学的学生又怎样呢?当问到“你对学习感兴趣吗?”数据结果如表1和图1所示.
根据图表所反馈的结果来看,我们的老师不得不做出反思:
(1)图1说明我们大多数学生在进入四基中学后仍然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以至到了初三阶段厌学的学生有所减少,说明我们的教学改革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2)图2说明我们的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听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情况,从初一到初三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对多数学生而言,他们是在主动学习,但也存在着一些同学参与度不够的问题.
(3)图3说明学生的学习习惯问题,教师的教学中仍存在着为了赶时间而没有注重让学生去弄清楚知识的内涵和外延的现象,还存在着训练大于学习的问题,以至于某些学生还是记忆性学习.我们的老师如何在课堂上实现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学生的学、感悟、巩固性训练怎样才能有效结合,是我们有待解决的问题.
(4)从上面表格看到,我们的学生平时的学习习惯存在一定的问题,老师在平时“行胜于言”的教学中是如何起到示范作用的?
(5)从表格还不难发现:学生往往存在“心到手不到,手到不到位”的情况,而老师又是如何指导学生改掉这些习惯呢?
以上问题,都是我们老师在平时教育教学中值得深思的一些问题.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调查及反思
课堂是学生形成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场所.提问、追问是教师启迪学生思维、就近知识点形成新知识点的引导方式.在提问和追问过程中,通过新旧知识的对比、联系的方法,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如何利用学生元认知和心理需求,让学生产生想法,发展想法,促进想法,成就想法,形成思维,归纳总结出规律、定律和学习方法的,进行了调查.
当问到“对学生中回答问题无论对错,老师都会追问为什么?形成问题串,并由多数学生来判断对错和分析原因”时,数据显示如表5和图4所示.
从图4可以看出:初中三个年级的老师在学生回答问题追根求源,找出产生想法的原因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特别是初一和初三级,有40%以上的学生说不清楚,其实质是学生的知识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通过强化的记忆或训练达成的,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对此,我们还做了相关的调查如表6所示.
从图表反馈的信息看,我们老师是否应该反思如下问题:
(1)在课堂教学提问中,学生资源(生活经验、学习方法、知识等)是否得以充分利用?
(2)新课程提出“让学生就近知识建立新的知识增长点”,这个增长是学生通过前知识及能力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建立,还是通过老师讲授课的形式建立?
(3)对教材资源的利用?课本上的作业,看似简单,是否应与学生一起挖掘知识、情境、图像、公式、定理的内涵及解读?
(4)在公式、定律讲完后,立即讲中考题,一步到位.学生的思维真会一步到位吗?
(5)对公式、定律的文字解读中,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其内涵和外延?
4教师在习题教学和讲评课教学中对资源利用的调查
当今中小学教育普遍存在“教大于学,练大于教”的观点,以至于有学生和家长认为一节课没做题就等于没有学习,一天如果老师的作业是看书,就等于没布置作业,其实这是本末倒置的一种学习方式.学习的本质是“悟”.那么我们四基中学的老师在当今这种形式下又是如何处理习题、试卷、讲评的关系呢?就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调查.
当问到“老师讲评试卷方式是:归类讲,注重细节,分析仔细,板书规范”,数据显示如图5所示.
从图5可以看到:有32%的学生认为非常符合,44%的学生认为比较符合,只有2%的学生认为不符合,也就是有76%的学生是认为老师在讲评课教学中将考点,知识点归类,再将知识对应不同情境进行问题分析.当进一步追问,教学中主要是学生讨论并将所要考的知识点归类,即同一知识点不同情境的呈现形式多样化时,调查呈现的数据如表7所示.
从上面呈现的情况看,我们的老师是否应该思考以下问题:
(1)习题教学和试卷讲评中将题目回归到知识点,是否应该进一步回归到相应知识的内涵和外延?
(2)习题教学和试卷讲评中,是否应该与平时学生的练习结合起来,使其呈现的情境更多,解决的问题也多样化?
(3)习题教学和试卷讲评中,我们老师的评价是否应用发展性评价?当学生发生争论时,老师的“为”与“不为”是否真能激起学生们思维的碰撞?
(4)习题教学和试卷讲评中,本次试卷的利用,前几次试卷的应用,学生所有做过、讲过的问题资源是否有效组合,适时加以利用?
(5)试卷讲评课如何引导学生从卷面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挖掘问题、利用问题、发展问题、归纳问题、解决问题呢?
(6)在题目回归知识点,知识点回归课本的过程中,我们老师是否应该让学生回答,细细回味课本,对照课本,再次逐步深入理解课本?
5小结与思考
根据我们对四基中学每个年级两个教学班进行的较为全面的调查与分析可以看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教师教学方式、对学生资源利用,对学生心理的关注等,都存在着值得关注与反思的问题.只有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老师对各类学习资源的充分利用,才能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进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1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在新课程关注学生心智同步成长的相关理论指导下,结合教学一线实际情况,以学生有效学习、教师有效教学为目的,笔者针对学与教中关于学生资源利用及涉及到的内容(学生学习过程中自己已有资源经验、知识、能力、习惯等)、教师课堂教学中是否充分利用和挖掘了学生资源以及教师在讲评课中对学生已做习题、试卷、知识点等资源的利用和教学方式设计了调查问卷,并咨询了教育研究领域的专家,对调查问卷进行了修改,最终形成《四基中学学生学习现状调查问卷》.
我校现有教师85人,研究生学历2人,本科77人,大学专科6人;35岁以下20人,50岁以上11人,女教师40人,高级教师9人,中级62人,初级13人,未定级1人;初一发放问卷104份,回收104份;初二发放问卷96份,回收96份,初三发放问卷90份,回收90份.回收率100%.
2学生学习现状调查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上讲,向上是人的本能,好奇是人的天性,学习是人的本性.对中学生而言探讨问题并乐此不疲应该是教学的常态,然而当今中小学生存在着厌学、弃学、不会学的现象,那么我们四基中学的学生又怎样呢?当问到“你对学习感兴趣吗?”数据结果如表1和图1所示.
根据图表所反馈的结果来看,我们的老师不得不做出反思:
(1)图1说明我们大多数学生在进入四基中学后仍然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以至到了初三阶段厌学的学生有所减少,说明我们的教学改革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2)图2说明我们的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听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情况,从初一到初三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对多数学生而言,他们是在主动学习,但也存在着一些同学参与度不够的问题.
(3)图3说明学生的学习习惯问题,教师的教学中仍存在着为了赶时间而没有注重让学生去弄清楚知识的内涵和外延的现象,还存在着训练大于学习的问题,以至于某些学生还是记忆性学习.我们的老师如何在课堂上实现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学生的学、感悟、巩固性训练怎样才能有效结合,是我们有待解决的问题.
(4)从上面表格看到,我们的学生平时的学习习惯存在一定的问题,老师在平时“行胜于言”的教学中是如何起到示范作用的?
(5)从表格还不难发现:学生往往存在“心到手不到,手到不到位”的情况,而老师又是如何指导学生改掉这些习惯呢?
以上问题,都是我们老师在平时教育教学中值得深思的一些问题.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调查及反思
课堂是学生形成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场所.提问、追问是教师启迪学生思维、就近知识点形成新知识点的引导方式.在提问和追问过程中,通过新旧知识的对比、联系的方法,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如何利用学生元认知和心理需求,让学生产生想法,发展想法,促进想法,成就想法,形成思维,归纳总结出规律、定律和学习方法的,进行了调查.
当问到“对学生中回答问题无论对错,老师都会追问为什么?形成问题串,并由多数学生来判断对错和分析原因”时,数据显示如表5和图4所示.
从图4可以看出:初中三个年级的老师在学生回答问题追根求源,找出产生想法的原因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特别是初一和初三级,有40%以上的学生说不清楚,其实质是学生的知识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通过强化的记忆或训练达成的,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对此,我们还做了相关的调查如表6所示.
从图表反馈的信息看,我们老师是否应该反思如下问题:
(1)在课堂教学提问中,学生资源(生活经验、学习方法、知识等)是否得以充分利用?
(2)新课程提出“让学生就近知识建立新的知识增长点”,这个增长是学生通过前知识及能力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建立,还是通过老师讲授课的形式建立?
(3)对教材资源的利用?课本上的作业,看似简单,是否应与学生一起挖掘知识、情境、图像、公式、定理的内涵及解读?
(4)在公式、定律讲完后,立即讲中考题,一步到位.学生的思维真会一步到位吗?
(5)对公式、定律的文字解读中,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其内涵和外延?
4教师在习题教学和讲评课教学中对资源利用的调查
当今中小学教育普遍存在“教大于学,练大于教”的观点,以至于有学生和家长认为一节课没做题就等于没有学习,一天如果老师的作业是看书,就等于没布置作业,其实这是本末倒置的一种学习方式.学习的本质是“悟”.那么我们四基中学的老师在当今这种形式下又是如何处理习题、试卷、讲评的关系呢?就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调查.
当问到“老师讲评试卷方式是:归类讲,注重细节,分析仔细,板书规范”,数据显示如图5所示.
从图5可以看到:有32%的学生认为非常符合,44%的学生认为比较符合,只有2%的学生认为不符合,也就是有76%的学生是认为老师在讲评课教学中将考点,知识点归类,再将知识对应不同情境进行问题分析.当进一步追问,教学中主要是学生讨论并将所要考的知识点归类,即同一知识点不同情境的呈现形式多样化时,调查呈现的数据如表7所示.
从上面呈现的情况看,我们的老师是否应该思考以下问题:
(1)习题教学和试卷讲评中将题目回归到知识点,是否应该进一步回归到相应知识的内涵和外延?
(2)习题教学和试卷讲评中,是否应该与平时学生的练习结合起来,使其呈现的情境更多,解决的问题也多样化?
(3)习题教学和试卷讲评中,我们老师的评价是否应用发展性评价?当学生发生争论时,老师的“为”与“不为”是否真能激起学生们思维的碰撞?
(4)习题教学和试卷讲评中,本次试卷的利用,前几次试卷的应用,学生所有做过、讲过的问题资源是否有效组合,适时加以利用?
(5)试卷讲评课如何引导学生从卷面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挖掘问题、利用问题、发展问题、归纳问题、解决问题呢?
(6)在题目回归知识点,知识点回归课本的过程中,我们老师是否应该让学生回答,细细回味课本,对照课本,再次逐步深入理解课本?
5小结与思考
根据我们对四基中学每个年级两个教学班进行的较为全面的调查与分析可以看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教师教学方式、对学生资源利用,对学生心理的关注等,都存在着值得关注与反思的问题.只有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老师对各类学习资源的充分利用,才能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进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