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浦“豫园”,南翔“古猗园”,松江“醉白池”,青浦“曲水园”与嘉定“秋霞圃”,被合称为上海五大古典园林。
春日之美在江南,江南之美在园林。
园林在中国产生甚早,早在商周时期,我们的先人就已经开始造园活动了。园林最初的形式为囿,只供帝王和贵族们狩猎和享乐之用。随着历史的发展,园林也不断改善和进步。春秋战国时期的园林中已经有了成组的风景,既有土山,又有池沼或台。园林的组成要素,到这个时期已经基本具备,和最初的园囿有所区别。中国的古典园林源于自然,高于自然,以表现大自然的天然山水景色为主旨,布局自由;所造假山池沼,浑然一体,宛如天成,充分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民族文化特色,表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宇宙观。
小桥流水,亭台楼阁,花木扶疏,四季常青……古典园林仿佛是亲近自然、感受四季最美好的一种载体。正如杜丽娘在《牡丹亭》中唱的那样:“观之不足由他遣,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这“观之不足”四字,就让园林学家陈从周先生佩服不已,击节再三。的确,一年好景在于春,春之美,不仅是桃红柳绿,万物复苏,更有着与园林相契合的咫尺江山之感,亲近自然之美。在园林中,人们感受的不仅是春意,更是浓浓的人文之情,移步换景,景随心动,天光云影,草木含情。在这里,没有人为之感,没有造作之态,自然与人文,合二为一,呈现出“造化为师”的中国式智慧。
在上海,明清以来的古典园林并不算多,但知名者却也不少。黄浦“豫园”,南翔“古猗园”,松江“醉白池”,青浦“曲水园”与嘉定“秋霞圃”,被合称为上海五大古典园林。在这些风格迥异,美不胜收的园林中,游人无不感受到春的气息,体会出大自然的别样温情。
豫园:海上名园
潘允端在《豫园记》中注明“匾曰‘豫园’,取愉悦老亲意也”。“豫”有“安泰”“平安”之意。足见潘允端建园的目的是让父母在园中安度晚年。但因时日久拖,潘恩在园刚建成时便亡故,豫园实际成为潘允端自己退隐享乐之所。潘允端常在园中设宴演戏、请仙扶乩、相面算命、祝寿祭祖、写曲本、玩蟋蟀、放风筝、买卖古玩字画等,僧尼、相士、妓女、三教九流以及食客等频繁出入豫园。由于长期挥霍无度,加上造园耗资,以致家业衰落。潘允端在世时,已靠卖田地、古董维持。潘允端死后,园林日益荒芜。明末,潘氏豫园一度归通政司参议张肇林(潘允端孙婿)所有。清初,豫园几度易主,园址也被外姓分割。康熙初年,上海一些士绅将豫园几个厅堂改建为清和书院,堂中供奉松江知府张升衢长生禄位。书院尚未修竣,张升衢遭贬黜,随即停工。园中亭台倾圮参半,草满池塘,一些地方成了菜畦,秀丽景色已成一片荒凉。
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上海士绅为公共活动之需,购得城隍庙东部土地2亩余建造庙园,即灵苑,又称东园(今内园)。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一些豪绅富商集资购买庙堂北及西北大片豫园旧地,恢复当年园林风貌。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竣工,历时20余年。因已有“东园”,故谓西边修复的园林为“西园”。园基原称广袤70余亩,据同治七年(1868年)清丈,不足37亩。
修复后的西园、东园性质上已非私家花园,成了供城邑士人乡绅们集会雅玩的寺庙园林,但规模布局还依照潘氏豫园,保留了文人宅园明秀雅洁的风貌。原临荷花池的乐寿堂已颓圮,复建西园时,在原址上建起形制高大、华丽宽敞的三穗堂。
鸦片战争时,豫园又遭破坏。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农历五月十一日,英军从北门长驱直入,驻扎豫园和城隍庙,司令部设在湖心亭。豫园“风光如洗,泉石无色”。咸丰五年(1855年)小刀会起义失败,清军驻扎豫园,香雪堂、点春堂、桂花厅、得月楼、花神阁、莲厅皆遭损毁。咸丰十年,太平军东征,清政府请洋枪队入城防守,豫园又作兵营,“西园石山,尽拆填池”,建造西式营房。
清嘉庆、道光年间,上海商业发展较快,一些商业行会在豫园设同业公所,作为同业间祀神、议事、宴会、游赏之处。同治七年西园划分给各同业公所,各自筹款修复。此后园内茶楼酒馆相继兴起,商贩丛集,荷花池西南一片空地上,一些江湖艺人,诸如相面测字、卖梨膏糖、拉洋片等在此设摊,逐渐成为固定庙市,后演变为商场。光绪元年(1875年),豫园内有豆米业、糖业、布业等21个工商行业设立公所,一些公所还设立学校,旧有古迹日趋湮没。民国时期,豫园已被一条东西小路(今豫园路)分割成南北两爿,古建筑破漏,面目全非,有些改建成民房,凝晖阁、清芬堂、濠乐舫、绿波廊分别成为菜馆、点心铺、茶楼等。香雪堂于八一三淞沪战争中被日军焚毁,除堂前玉玲珑假山石外,仅剩一片空地。所幸园中重要部分:点春堂、三穗堂、大假山和一些亭台楼阁、古树名木,仍得以保存。 解放后,豫园得到妥善保护。1956年经市政府批准,拨出专款,由市文化局直接组织专门班子,聘请上海民用设计院和同济大学建筑专家以及能工巧匠,对豫园进行了全面修复,历时5年,投资上百万元,修复重建被毁坏的三穗堂、玉华堂、会景楼、九狮轩等古建筑,疏浚淤塞的池塘,栽植大量树木花草,并把豫园和内园连接起来融为一体。修复后的豫园大门,从原东面安仁街迁至园西南。除荷花池、湖心亭及九曲桥划为园外景点外,全园有大小景点48处,大体可分成东部、西部、中部以及内园等景区。豫园恢复了秀丽典雅的名园风貌。1961年9月,豫园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中外各方人士喜爱的游览参观娱乐场所。
豫园对外开放后,仍不断进行修缮。1956到1961年大修时,限于当时财力物力,玉玲珑景点虽恢复了玉华堂、会景楼等建筑,但园林仍显得较空旷,有失平衡,与整个豫园幽深曲折、小中见大的特色不太和谐,加之“文化大革命”期间明代环龙桥被拆除,周围的曲池被改建为防空洞,古园林格局遭损。1982年,大假山前的湖石假山螺丝洞及万花楼前小假山花墙又出现险情,经区政府批准,拆卸险墙两处按原样修复。同时,改变了与古园林风貌不协调的水泥路面,调整了花木布局,扩建了东园门等。共计完成较大整修项目23项,零星小项目上百项。
1986年3月,区政府决定,投资600余万元,分三期工程整修豫园。聘请园林专家陈从周教授及其博士生蔡达峰,参照清乾隆时期的豫园布局和江南古典园林特点,进行设计、指导。第一、二期工程主要是整修豫园东部景区,包括玉玲珑、玉华堂、会景楼、九狮轩周围景点。这一区域历来受破坏严重,修复工程较大,包括拆除防空洞,重建青石环龙桥,扩大水面,修建积玉假山、浣云假山、玉玲珑照壁和百米积玉廊。一、二期工程于1987年竣工。第三期工程则是修缮恢复内园古戏台。至此,今天游客所见到的豫园算是初具规模,基本定型。
豫园是一座糅合了我国明清两代园林艺术的名园,素有“城市山林”之誉,又有“奇秀甲于东南”之称。园林面积虽小,但布局曲折,有亭台楼阁、假山、池塘等,景致各有不同,具有以小见大的特色。每一处亭台楼阁,假山流水,都代表着明清两代南方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豫园还有五条浸透着精灵秀气的巨龙装饰围墙,这五条巨龙一是伏虎,二是穿龙,三、四是双龙戏珠,五是睡龙。全园40余处景观被这栩栩如生的龙墙、蜿蜒曲折的回廊以及形状各异的花草巧妙地分隔,形成一步一景、步步皆美景的特色。
除了围墙之外,豫园主要景区还有以大假山而闻名的城市山林——大假山是明代遗物,由叠石名家张南阳亲自设计建造,可算得是豫园的精华。特别值得一提的还有“点春堂”,1853年上海小刀会起义时,豫园点春堂曾作为起义军的城北指挥部,现堂内陈列着当年小刀会的武器、自铸的钱币,以及发布的文告等文物。此外,还有华林秀谷、鱼乐榭、复廊、万花楼等景点。位于园东部的水石佳境,以池塘和假山取胜;园中还有玉玲珑、积石水廊、玉华堂、环龙桥等建筑。其中“玉玲珑”是江南三大名石之一,与苏州留园的“瑞云峰”,杭州花圃的“皱云峰”合称为江南园林的三大名石。有趣的是,在玉玲珑下面烧一炷香,上面会孔孔冒烟;从上面浇一盆水,下面又会洞洞流泉,具有“皱、瘦、漏、透”等特点。此外,小巧玲珑的内园为豫园的园中之园,亭台楼阁,假山池塘,一应俱全。豫园大戏台更是豫园古建筑中的精华,也是上海现存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戏台。
古猗园:绿竹猗猗
古猗园位于上海嘉定区南翔镇,是江南名园之一,其规模为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首。它建于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公元1522—1573年),迄今有400多年历史。园内因遍植绿竹,故取《诗经》中“绿竹猗猗”之意,定名“古猗园”。
古猗园初名“猗园”,为明万历年间河南通判闵士籍所建,由明代嘉定竹刻名家朱三松设计布置,以“十亩之园,五亩之宅”的规模,内筑亭、台、楼、阁,立柱、椽子、长廊都刻有千姿百态的竹景图案。闵士籍去世后,猗园约在万历末转让给翰林李名芳之子李宜之。明末清初,猗园又先后为陆、李两姓所有。
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冬,洞庭山人叶锦购得猗园。次年春大兴土木重修和改建,乾隆十三年秋落成,因隔了一个朝代,改名“古猗园”。据清代沈元禄《古猗园记》记载,园坐广福禅院西,门对曹家浜,南临良田万顷。园中有孤山曲廊,香阁翠楼,石舫水榭,怪石假山,全是明代建筑风致。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嘉定地方人士捐款购买了古猗园作为城隍庙的庙园,香客均可入园游览。嘉庆十一年(1806年)又再次募捐整修。
咸丰十年至同治元年(1860—1862年)间,太平军同清军及“洋枪队”多次在南翔激战,园内部分建筑被毁。同治至光绪年间,南翔各行业公所陆续修复一些可用的建筑,并增建了一些作为行业集议的场所,后来还在园内开设酒楼、茶肆、点心店、照相馆,此时的庙园已名存实亡。
1932年“一·二八”事变,日军于3月3日占领南翔,古猗园被侵略军占用两个多月。日军撤退后,园内房屋倒塌,假山崩颓,树木被砍,花草枯败。直到1933年5月当地爱国人士朱寿朋、陈少芸等60人成立古猗园整修委员会,募集银元6000元进行局部修复,并新建补阙亭,独缺东北一角,以志国耻,取名“缺角亭”。此时全园的面积为1.8万平方米。
1937年“八一三”事变,南翔再遭战火,园内除缺角亭、小云兜及五老峰等假山怪石外,大部分建筑被毁,逸野堂成了日军的马厩,花木古物荡然无存。抗日战争胜利后,镇政府将其作为公园开放。当地人士又集议修复古猗园,先后筹款重修了缺角亭、不系舟(书画舫),新建了微音阁、南厅、白鹤亭,并种植了一批树木花草。
1957年,南翔镇集资5807元修缮古猗园,3月开工,当年10月1日竣工开放。一年后,上海市园林管理处拨款13万元,对公园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整修和扩建。园界向西、南两面扩展,全园面积增至5.84万平方米,并于1959年10月1日重新对外开放。同年,南翔镇政府将当地原云翔寺的一对唐代石经幢和一座宋代石塔迁入园中。此后,又将陈少芸捐赠的战国剑、诸葛鼓等一批文物交给古猗园长期在南厅展览。王鸣一捐赠了一株已逾百年的重瓣大红牡丹给公园,移植于五曲长廊北边。直到1963年,古猗园面积扩大为7.8万平方米。 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后,百废待兴,古猗园陆续进行修复,并重建了鸢飞鱼跃轩、小松岗假山、白鹤亭、南亭、缺角亭和浮筠阁。经过多次修建和扩建,如今,古猗园占地约8.7万平方米,按不同景观分为:逸野堂、戏鹅池、松鹤园,青清园,鸳鸯湖、南翔壁等六个景区,各有不同风貌。古猗园以古迹和绿竹为特色,园内植有方竹、紫竹、大明竹、笔杆竹、凤尾竹、翠竹、佛肚竹等几十个品种,猗猗翠竹挺拔端庄、婀娜多姿,三五成群、夹道相拥,形成了古猗园独具的造园艺术特色;唐代石经幢、宋代普同塔、明清建筑逸野堂、不系舟、白鹤亭、南厅、缺角亭、微音阁、小松岗等遗迹积淀出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幽幽碧水蜿蜒曲折、潋滟悦人,有曲水通幽、洞天别地的感受;花石小路依景绕行,路石花纹随景纹饰,相得益彰;楹联诗词,写景抒怀,文简意深,董其昌、祝枝山等名家书法精妙绝伦、韵味悠长。
如今的古猗园,以戏鹅池为中心,西面建有明代的白鹤亭,北面是石舫,又称不系舟。“不系”有两层意思,一是它作为石舫,不用绳系揽;二是建园者借此寄托自己摆脱宦海,求得自由的愿望。东面有梅花厅,其建筑和厅外花街都采用梅花图案,四周种满了梅花。荷花池中建有宋代的普同塔,雕刻精美。南厅和微音阁前,各有一座石经幢,已逾千年历史。石舫对岸浮筠阁后是竹枝山。古猗园,以猗猗绿竹、幽静曲水、典雅的明代建筑、韵味隽永的楹联诗词及优美的花石小路等五大特色闻名于世。这座集江南苏杭园林特色为一园的明代古园,为上海这颗明珠镶上了绿宝石,发出熠熠光彩。
醉白池:人文宝地
松江自古以来就是一片人杰地灵的宝地。而作为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一的醉白池,就坐落在松江这片故土上。醉白池是江南著名的古典园林之一,也是上海地区五大古典园林中最古老的园林。公园面积76亩。园内古木葱茏,亭台密布,古迹甚多。
从醉白池的前身算起,已有900余年历史。醉白池的前身为宋代松江进士朱之纯的私家宅园,名叫“谷阳园”。园名的意思是:这是陆机、陆云家乡的名园。因为陆机曾有诗说“仿佛谷水阳”,说自己的家乡在谷水之阳,于是朱之纯就以名人名句来命名宅园。到了明朝末年,松江著名书画家、礼部尚书董其昌在此处建造“四面厅”“疑舫”等建筑,这里就成了董其昌与友朋们饮酒咏诗之地,声名大噪。到了清朝康熙年间,著名画家顾大申将此处列为私人别墅,他继承和发展了古典园林建筑的艺术精华,以700平方米长方形荷花池为主体,以不规则对称等园艺手法建造池岸,又以竹、梅、假山、奇石为相互配衬,融合一体,建造并命名了这座名扬江南的醉白池——园林布局以池水为主,环池三面皆为曲廊亭榭,晴雨均可凭栏赏景。醉白池之名取于苏轼《醉白堂记》,谓宋代宰相韩琦慕唐诗人白居易晚年以饮酒咏诗为乐而筑醉白堂。顾大申擅绘画,善诗文,亦慕白居易之乐,遂以“醉白”为池、园名。
解放后,醉白池多次修缮扩建,如今园内风光秀丽,景色迷人。沿着两排法国梧桐和棕榈树林荫道向东行,途中可见一座崭新的宅院,那就是迁建不久的清代雕花厅。再向前是一座拱形石桥,石桥底有一对茅亭,上桥可纵观南北开阔的荷花池。夏秋之际,湖中荷花盛开,清香扑鼻。荷花池上有曲尺形长廊和鹤亭。过桥穿过杉树林,由西边廊屋可进入内园,这就是醉白池景色的精华所在——内园占地数亩,中间一座长方形水池,四周置有长廊、云墙和楼阁,高低错落,迤逦相连;花圃水榭,石桥漏窗,小巧玲拢。池北有棵大香樟,树干有二三人围抱粗,树龄已有300余年。池西有大冬青三棵,挺拔雄伟。池东有牡丹圃。池西雪海堂后院还有金桂、银桂。池四周怪石林立,用我国明代“见石不露土”的手法叠成,精莹剔透,富有诗意。“池上草堂”横跨水池之上,堂正中挂有一块“醉白池”匾额,是出生于松江的当代海派书画泰斗程十发先生的亲笔。屋檐前乔木参天,窗北翠竹一片,屋下碧波荡漾,在此小憩十分幽雅。堂屋东面是一座四面厅,具有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
直至今日,醉白池仍保存有堂、轩、亭、舫、榭等古建筑,并保持着明清江南园林风貌,其曲栏横槛、回廊曲径,古色古香。园林布局以一泓池水为中心,环池三面皆为曲廊亭榭,晴雨均可凭栏赏景。园内古木葱茏,亭台密布,古迹甚多,有四面厅、乐天轩、疑舫、雪海堂、宝成楼、池上草堂等亭台楼阁及邦彦画像石刻、历史艺术碑廊、“十鹿九回头”石刻、《赤壁赋》真迹石刻、《难得糊涂》石刻等艺术瑰宝,还有树龄在三四百年的古银杏、古樟树,年龄在百年以上的牡丹等等,令人流连不已。可以说,醉白池既具有明清时期江南园林山石清池相映、廊轩曲径相衬的风格,又具有历史古迹甚多、名人游踪不断的特点。它以水石精舍、古木名花之胜驰名江南,无愧于历史悠久的一片“人文宝地”。
曲水园:别具一格
曲水园位于青浦,始建于清乾隆十年(1745年),原是县城邑庙的园林,故称灵园。当时城隍庙按习俗每年向每个居民募捐一文钱,或于地丁项下加纳制钱一文,称“文愿”,用作庙宇维修经费,故此园又有“一文园”之称。清嘉庆三年(1798年),邑侯杨东屏觞刘云房学使于园内,见其风水佳景,就借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曲水流觞的典故,将灵园易名为“曲水园”。清宣统三年(1911年),曲水园由庙园改为公园, 1927年又更名为“青浦中山公园”,1980年恢复“曲水园”原名。
据《青浦县志》记载,清乾隆十年(1745年)、十一年(1746年)间,在邑庙之东,建有觉堂、得月轩、歌熏楼、迎晖阁,并有花径小溪,颇有景色,然规模不大,仅供香客小坐休憩。以后逐渐添建亭台楼阁,并挖池植莲,叠山种树。规模不断扩大,景色日益增多。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王希伊在《灵园记》中曾较详细地描写了当时园景:“余自甲辰秉铎以来,见阖邑踊跃,输将托地应材,渐次就理浚池累石,桓以红莲,画以长堤,有亭曰‘涌翠’,矶曰‘濯锦’、梁曰‘喜雨’。由此而麓而巅,重峦复嶂,树木蓊郁。从九曲廊而上,凭高纵目,遥山蜿蜒,村霭墟烟,宛如米家画。又东为‘花神祠’。不几年而观厥成,佥曰灵哉,是宜名园。”“灵园”之名,就是在这时命定的。 1952年,历经兴废,曲水园迎来生机,再度东扩北延,移宋碑及刘墉、梁同书石刻作品于园内。人文厚重,古意盎然。1983至1986年,上海市政府拨款80万元对全园重新修整,新叠假山两处,在空旷处断以粉墙,通以游廊,蜿蜒起伏,精致含蓄。其后二十余年间,又几经修缮,最终形成了现在的规模与格局。
曲水园起因于寺庙,所以在建筑布局上较为规则,坐北朝南。全园景物以凝和堂为中心,有觉堂、花神堂左右并峙,横向一轴三堂,是园林中少见的。三堂垣墙相隔,曲径相连,景色诱人。纵向也以凝和堂为轴,前有凝和堂,后有清籁山房,中以一大假山——“小飞来峰”,架荷花池、睡莲池为体。园景的布局是以湖区为中心,环湖而增景,堂堂近水,亭亭靠池,山架二池水,游园必绕池,故有“深深院落重重水,庭院深深深几许”之感。
曲水园整体坐北朝南,以凝和堂为中心,左右有觉堂和花神堂相伴,堂后有曲水长堤,环堤由鼎立之小濠梁、迎曦、恍对未来三景相绕。由濯锦矶畔穿行于葱茏林木和回峰叠嶂之间,可登“小飞来”;由老人峰而上,可达“九峰一览亭”。此外还有得月轩、歌熏楼,迎晖阁、岸舫、夕阳红半楼、凝和堂等建筑,布置得蜿蜒起伏,十分精致,别具一格。各个景区皆环湖而营,自然成趣,合理而具匠心。
曲水园虽然不大,历史也并不悠久,但却以小巧玲珑、典雅古朴著称。园中银杏参天,藤萝缭绕,古木林立,四季花卉长新,园内建筑以青瓦、白墙、青砖构成,树木枝荣叶茂,花繁果硕,全园共有二十四景,素有“春日樱桃争艳,夏天荷花出水,入秋金桂馥郁,冬令腊梅璀璨”,难怪有人赞曰:四季名花桂为冠,满园金栗带香归。
秋霞圃:园林佳作
上海嘉定秋霞圃,被誉为中国南方古典园林艺术的又一代表,一般认为其初建于南宋时期,可谓历史悠久。又以其布局精致、环境幽雅,小巧玲珑的特点而受到广大游客喜爱。而其建筑风格中的“小中见大”、曲折有致,吸引了广大建筑学家、园林学者们的研究,因而颇具盛名。
具体来看,秋霞圃始建于明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原是明代工部尚书龚弘的私人花园,清初龚氏子孙衰微,园归汪姓,始名“秋霞圃”。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改归城隍庙。乾隆年间,与东邻沈氏东院合并,改建为城隍庙后花园。后多次遭破坏,现存建筑多系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以后重建。“秋霞圃”布局精致,环境幽雅,小巧玲珑,景物与色彩的变化都不大,好像笼罩着一层淡淡的秋意,让人充满着诗情画意的遐想。全园以清水池塘为中心,石山环绕,环境幽雅,小巧玲珑。分桃花潭、凝霞阁、清镜堂、邑庙等四个景区。园中遍植茂林修竹、奇花异树,亭台楼阁散置其间,华池曲径通幽,低栏板桥,断岩滴泉,假山奇洞,情韵兼备。园中有园,景外有景,故有“城市山林”之美称,堪称明代园林佳作。
秋霞圃最为闻名于世的,是其独特的造园方法。该园以清水池塘为中心,石山环绕,古木参天,造园艺术独特。主体部分桃花潭景区的池上草堂,有“一堂静对移时久,胜似西湖十里长”的赞誉。堂南的一副对联:“池上春光早,丽日迟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草堂霜气晴,秋风飒飒,水流花放,疏雨相过。”此联将秋霞圃春秋两季景色描绘得淋漓尽致。
总览造园历史,始于明正德、嘉靖年间(公元1506—1522年),园内旧有“松风岭”“驾语堤”“寒香室”等十景,后添“即山亭”“迎霞阁”“碧光亭”“池上草堂”“醉月轩”“花神殿”“有物皆春”等景观。园以山取胜,池水环绕,不过8亩天地,曲折回旋,反觉幽深。明代书画家董其昌曾题额:“十亩之间”,是颇悟造园的美学意境的。
秋霞圃中心有一大池名“桃花潭”。西部是池上草堂,“舟而不游轩”建于池南一湾中,原都是饮茶、下棋和垂钓、观鱼的地方。池西北矗立一座黄石假山,临池映照水中,更显洞堑幽深,曲折盘道弯环,逶迤漂移不定,引人入胜。立在旱船头上观景,山光潭影,一片诗情画意。
黄石假山上的“即山亭”为一旧景,登临可尽览园景,也可眺望远处城堞,故前人有“陌上女郎连抉出,即山亭子探春来”之句。山后有“近绿轩”,山前水上有“扑水亭”,都是登临佳处。站亭中望水面波光粼粼、清澈见底,湖中游鱼来回穿梭于湖石之间。湖石形状各异,有的像鳌头,有的像鹰嘴,有的近似骆驼,有的状如老牛,皆惟妙惟肖,妙趣横生。
桃花潭之北,有一别致的古典建筑“碧梧轩”,为园中主厅、会客之所,俗称四面厅。厅前有月台,台左右有两棵百年历史的盘槐,枝丫虬屈,形似龙爪。厅正中高悬“静欢自在”“山光潭影”二匾。两壁和屏门上挂有名家书画。后厅有小院,置假山桂树。厅东有幽雅的“枕流漱石轩”,建于清镜塘上。绕到池东,过三曲桥沿山防水而行,过矾岸断岸,眼前又现一座小石桥,山壁上有“涉趣桥”三字,此为“嘉定四先生”之一的娄坚手书。过了石桥再往前走,便又回到“舟而不游轩”。绕池一圈游完秋霞圃园景,会感到这座古典园林建筑正体现了“小中见大”、曲折有致的特点,令人回味无穷。
可以说,秋霞圃的各个景观,都紧密有序地散置在这小小庭院之中。进门穿过别致的门楼,一条铺花小路从花坛处岔开,伸向西面一道门,粉墙石竹,托出门内的仪慰厅,这是迎宾所在,花竹遍植,一派幽雅气象。就在这花墙小院中,藏着丛桂轩,取《楚辞·小山招隐》“桂树丛生今山之幽”句意。临轩遍植挂花树,长年绿叶扶疏。坐在轩内小憩,向东远眺桃花潭水,朝南入夏有芭蕉摇曳,迎风消暑。朝西,可望一小院内花丛老桂,秋景盎然。朝北依山,青松挺秀,晴雪耀金。
1962年,秋霞圃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77年,政府拨款重新整修。1981年第一期工程竣工,1983年2月首次对外开放。1984年5月4日,秋霞圃被重新公布为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上海著名的旅游胜地。秋霞圃历尽沧桑,几经扩建,数易其主,现存有名胜古迹20余处,景色秀丽妩媚,布局精致,以清水池塘为中心,石山环绕,幽雅而小巧,无愧为明代园林的佳作。
春日之美在江南,江南之美在园林。
园林在中国产生甚早,早在商周时期,我们的先人就已经开始造园活动了。园林最初的形式为囿,只供帝王和贵族们狩猎和享乐之用。随着历史的发展,园林也不断改善和进步。春秋战国时期的园林中已经有了成组的风景,既有土山,又有池沼或台。园林的组成要素,到这个时期已经基本具备,和最初的园囿有所区别。中国的古典园林源于自然,高于自然,以表现大自然的天然山水景色为主旨,布局自由;所造假山池沼,浑然一体,宛如天成,充分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民族文化特色,表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宇宙观。
小桥流水,亭台楼阁,花木扶疏,四季常青……古典园林仿佛是亲近自然、感受四季最美好的一种载体。正如杜丽娘在《牡丹亭》中唱的那样:“观之不足由他遣,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这“观之不足”四字,就让园林学家陈从周先生佩服不已,击节再三。的确,一年好景在于春,春之美,不仅是桃红柳绿,万物复苏,更有着与园林相契合的咫尺江山之感,亲近自然之美。在园林中,人们感受的不仅是春意,更是浓浓的人文之情,移步换景,景随心动,天光云影,草木含情。在这里,没有人为之感,没有造作之态,自然与人文,合二为一,呈现出“造化为师”的中国式智慧。
在上海,明清以来的古典园林并不算多,但知名者却也不少。黄浦“豫园”,南翔“古猗园”,松江“醉白池”,青浦“曲水园”与嘉定“秋霞圃”,被合称为上海五大古典园林。在这些风格迥异,美不胜收的园林中,游人无不感受到春的气息,体会出大自然的别样温情。
豫园:海上名园
潘允端在《豫园记》中注明“匾曰‘豫园’,取愉悦老亲意也”。“豫”有“安泰”“平安”之意。足见潘允端建园的目的是让父母在园中安度晚年。但因时日久拖,潘恩在园刚建成时便亡故,豫园实际成为潘允端自己退隐享乐之所。潘允端常在园中设宴演戏、请仙扶乩、相面算命、祝寿祭祖、写曲本、玩蟋蟀、放风筝、买卖古玩字画等,僧尼、相士、妓女、三教九流以及食客等频繁出入豫园。由于长期挥霍无度,加上造园耗资,以致家业衰落。潘允端在世时,已靠卖田地、古董维持。潘允端死后,园林日益荒芜。明末,潘氏豫园一度归通政司参议张肇林(潘允端孙婿)所有。清初,豫园几度易主,园址也被外姓分割。康熙初年,上海一些士绅将豫园几个厅堂改建为清和书院,堂中供奉松江知府张升衢长生禄位。书院尚未修竣,张升衢遭贬黜,随即停工。园中亭台倾圮参半,草满池塘,一些地方成了菜畦,秀丽景色已成一片荒凉。
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上海士绅为公共活动之需,购得城隍庙东部土地2亩余建造庙园,即灵苑,又称东园(今内园)。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一些豪绅富商集资购买庙堂北及西北大片豫园旧地,恢复当年园林风貌。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竣工,历时20余年。因已有“东园”,故谓西边修复的园林为“西园”。园基原称广袤70余亩,据同治七年(1868年)清丈,不足37亩。
修复后的西园、东园性质上已非私家花园,成了供城邑士人乡绅们集会雅玩的寺庙园林,但规模布局还依照潘氏豫园,保留了文人宅园明秀雅洁的风貌。原临荷花池的乐寿堂已颓圮,复建西园时,在原址上建起形制高大、华丽宽敞的三穗堂。
鸦片战争时,豫园又遭破坏。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农历五月十一日,英军从北门长驱直入,驻扎豫园和城隍庙,司令部设在湖心亭。豫园“风光如洗,泉石无色”。咸丰五年(1855年)小刀会起义失败,清军驻扎豫园,香雪堂、点春堂、桂花厅、得月楼、花神阁、莲厅皆遭损毁。咸丰十年,太平军东征,清政府请洋枪队入城防守,豫园又作兵营,“西园石山,尽拆填池”,建造西式营房。
清嘉庆、道光年间,上海商业发展较快,一些商业行会在豫园设同业公所,作为同业间祀神、议事、宴会、游赏之处。同治七年西园划分给各同业公所,各自筹款修复。此后园内茶楼酒馆相继兴起,商贩丛集,荷花池西南一片空地上,一些江湖艺人,诸如相面测字、卖梨膏糖、拉洋片等在此设摊,逐渐成为固定庙市,后演变为商场。光绪元年(1875年),豫园内有豆米业、糖业、布业等21个工商行业设立公所,一些公所还设立学校,旧有古迹日趋湮没。民国时期,豫园已被一条东西小路(今豫园路)分割成南北两爿,古建筑破漏,面目全非,有些改建成民房,凝晖阁、清芬堂、濠乐舫、绿波廊分别成为菜馆、点心铺、茶楼等。香雪堂于八一三淞沪战争中被日军焚毁,除堂前玉玲珑假山石外,仅剩一片空地。所幸园中重要部分:点春堂、三穗堂、大假山和一些亭台楼阁、古树名木,仍得以保存。 解放后,豫园得到妥善保护。1956年经市政府批准,拨出专款,由市文化局直接组织专门班子,聘请上海民用设计院和同济大学建筑专家以及能工巧匠,对豫园进行了全面修复,历时5年,投资上百万元,修复重建被毁坏的三穗堂、玉华堂、会景楼、九狮轩等古建筑,疏浚淤塞的池塘,栽植大量树木花草,并把豫园和内园连接起来融为一体。修复后的豫园大门,从原东面安仁街迁至园西南。除荷花池、湖心亭及九曲桥划为园外景点外,全园有大小景点48处,大体可分成东部、西部、中部以及内园等景区。豫园恢复了秀丽典雅的名园风貌。1961年9月,豫园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中外各方人士喜爱的游览参观娱乐场所。
豫园对外开放后,仍不断进行修缮。1956到1961年大修时,限于当时财力物力,玉玲珑景点虽恢复了玉华堂、会景楼等建筑,但园林仍显得较空旷,有失平衡,与整个豫园幽深曲折、小中见大的特色不太和谐,加之“文化大革命”期间明代环龙桥被拆除,周围的曲池被改建为防空洞,古园林格局遭损。1982年,大假山前的湖石假山螺丝洞及万花楼前小假山花墙又出现险情,经区政府批准,拆卸险墙两处按原样修复。同时,改变了与古园林风貌不协调的水泥路面,调整了花木布局,扩建了东园门等。共计完成较大整修项目23项,零星小项目上百项。
1986年3月,区政府决定,投资600余万元,分三期工程整修豫园。聘请园林专家陈从周教授及其博士生蔡达峰,参照清乾隆时期的豫园布局和江南古典园林特点,进行设计、指导。第一、二期工程主要是整修豫园东部景区,包括玉玲珑、玉华堂、会景楼、九狮轩周围景点。这一区域历来受破坏严重,修复工程较大,包括拆除防空洞,重建青石环龙桥,扩大水面,修建积玉假山、浣云假山、玉玲珑照壁和百米积玉廊。一、二期工程于1987年竣工。第三期工程则是修缮恢复内园古戏台。至此,今天游客所见到的豫园算是初具规模,基本定型。
豫园是一座糅合了我国明清两代园林艺术的名园,素有“城市山林”之誉,又有“奇秀甲于东南”之称。园林面积虽小,但布局曲折,有亭台楼阁、假山、池塘等,景致各有不同,具有以小见大的特色。每一处亭台楼阁,假山流水,都代表着明清两代南方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豫园还有五条浸透着精灵秀气的巨龙装饰围墙,这五条巨龙一是伏虎,二是穿龙,三、四是双龙戏珠,五是睡龙。全园40余处景观被这栩栩如生的龙墙、蜿蜒曲折的回廊以及形状各异的花草巧妙地分隔,形成一步一景、步步皆美景的特色。
除了围墙之外,豫园主要景区还有以大假山而闻名的城市山林——大假山是明代遗物,由叠石名家张南阳亲自设计建造,可算得是豫园的精华。特别值得一提的还有“点春堂”,1853年上海小刀会起义时,豫园点春堂曾作为起义军的城北指挥部,现堂内陈列着当年小刀会的武器、自铸的钱币,以及发布的文告等文物。此外,还有华林秀谷、鱼乐榭、复廊、万花楼等景点。位于园东部的水石佳境,以池塘和假山取胜;园中还有玉玲珑、积石水廊、玉华堂、环龙桥等建筑。其中“玉玲珑”是江南三大名石之一,与苏州留园的“瑞云峰”,杭州花圃的“皱云峰”合称为江南园林的三大名石。有趣的是,在玉玲珑下面烧一炷香,上面会孔孔冒烟;从上面浇一盆水,下面又会洞洞流泉,具有“皱、瘦、漏、透”等特点。此外,小巧玲珑的内园为豫园的园中之园,亭台楼阁,假山池塘,一应俱全。豫园大戏台更是豫园古建筑中的精华,也是上海现存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戏台。
古猗园:绿竹猗猗
古猗园位于上海嘉定区南翔镇,是江南名园之一,其规模为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首。它建于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公元1522—1573年),迄今有400多年历史。园内因遍植绿竹,故取《诗经》中“绿竹猗猗”之意,定名“古猗园”。
古猗园初名“猗园”,为明万历年间河南通判闵士籍所建,由明代嘉定竹刻名家朱三松设计布置,以“十亩之园,五亩之宅”的规模,内筑亭、台、楼、阁,立柱、椽子、长廊都刻有千姿百态的竹景图案。闵士籍去世后,猗园约在万历末转让给翰林李名芳之子李宜之。明末清初,猗园又先后为陆、李两姓所有。
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冬,洞庭山人叶锦购得猗园。次年春大兴土木重修和改建,乾隆十三年秋落成,因隔了一个朝代,改名“古猗园”。据清代沈元禄《古猗园记》记载,园坐广福禅院西,门对曹家浜,南临良田万顷。园中有孤山曲廊,香阁翠楼,石舫水榭,怪石假山,全是明代建筑风致。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嘉定地方人士捐款购买了古猗园作为城隍庙的庙园,香客均可入园游览。嘉庆十一年(1806年)又再次募捐整修。
咸丰十年至同治元年(1860—1862年)间,太平军同清军及“洋枪队”多次在南翔激战,园内部分建筑被毁。同治至光绪年间,南翔各行业公所陆续修复一些可用的建筑,并增建了一些作为行业集议的场所,后来还在园内开设酒楼、茶肆、点心店、照相馆,此时的庙园已名存实亡。
1932年“一·二八”事变,日军于3月3日占领南翔,古猗园被侵略军占用两个多月。日军撤退后,园内房屋倒塌,假山崩颓,树木被砍,花草枯败。直到1933年5月当地爱国人士朱寿朋、陈少芸等60人成立古猗园整修委员会,募集银元6000元进行局部修复,并新建补阙亭,独缺东北一角,以志国耻,取名“缺角亭”。此时全园的面积为1.8万平方米。
1937年“八一三”事变,南翔再遭战火,园内除缺角亭、小云兜及五老峰等假山怪石外,大部分建筑被毁,逸野堂成了日军的马厩,花木古物荡然无存。抗日战争胜利后,镇政府将其作为公园开放。当地人士又集议修复古猗园,先后筹款重修了缺角亭、不系舟(书画舫),新建了微音阁、南厅、白鹤亭,并种植了一批树木花草。
1957年,南翔镇集资5807元修缮古猗园,3月开工,当年10月1日竣工开放。一年后,上海市园林管理处拨款13万元,对公园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整修和扩建。园界向西、南两面扩展,全园面积增至5.84万平方米,并于1959年10月1日重新对外开放。同年,南翔镇政府将当地原云翔寺的一对唐代石经幢和一座宋代石塔迁入园中。此后,又将陈少芸捐赠的战国剑、诸葛鼓等一批文物交给古猗园长期在南厅展览。王鸣一捐赠了一株已逾百年的重瓣大红牡丹给公园,移植于五曲长廊北边。直到1963年,古猗园面积扩大为7.8万平方米。 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后,百废待兴,古猗园陆续进行修复,并重建了鸢飞鱼跃轩、小松岗假山、白鹤亭、南亭、缺角亭和浮筠阁。经过多次修建和扩建,如今,古猗园占地约8.7万平方米,按不同景观分为:逸野堂、戏鹅池、松鹤园,青清园,鸳鸯湖、南翔壁等六个景区,各有不同风貌。古猗园以古迹和绿竹为特色,园内植有方竹、紫竹、大明竹、笔杆竹、凤尾竹、翠竹、佛肚竹等几十个品种,猗猗翠竹挺拔端庄、婀娜多姿,三五成群、夹道相拥,形成了古猗园独具的造园艺术特色;唐代石经幢、宋代普同塔、明清建筑逸野堂、不系舟、白鹤亭、南厅、缺角亭、微音阁、小松岗等遗迹积淀出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幽幽碧水蜿蜒曲折、潋滟悦人,有曲水通幽、洞天别地的感受;花石小路依景绕行,路石花纹随景纹饰,相得益彰;楹联诗词,写景抒怀,文简意深,董其昌、祝枝山等名家书法精妙绝伦、韵味悠长。
如今的古猗园,以戏鹅池为中心,西面建有明代的白鹤亭,北面是石舫,又称不系舟。“不系”有两层意思,一是它作为石舫,不用绳系揽;二是建园者借此寄托自己摆脱宦海,求得自由的愿望。东面有梅花厅,其建筑和厅外花街都采用梅花图案,四周种满了梅花。荷花池中建有宋代的普同塔,雕刻精美。南厅和微音阁前,各有一座石经幢,已逾千年历史。石舫对岸浮筠阁后是竹枝山。古猗园,以猗猗绿竹、幽静曲水、典雅的明代建筑、韵味隽永的楹联诗词及优美的花石小路等五大特色闻名于世。这座集江南苏杭园林特色为一园的明代古园,为上海这颗明珠镶上了绿宝石,发出熠熠光彩。
醉白池:人文宝地
松江自古以来就是一片人杰地灵的宝地。而作为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一的醉白池,就坐落在松江这片故土上。醉白池是江南著名的古典园林之一,也是上海地区五大古典园林中最古老的园林。公园面积76亩。园内古木葱茏,亭台密布,古迹甚多。
从醉白池的前身算起,已有900余年历史。醉白池的前身为宋代松江进士朱之纯的私家宅园,名叫“谷阳园”。园名的意思是:这是陆机、陆云家乡的名园。因为陆机曾有诗说“仿佛谷水阳”,说自己的家乡在谷水之阳,于是朱之纯就以名人名句来命名宅园。到了明朝末年,松江著名书画家、礼部尚书董其昌在此处建造“四面厅”“疑舫”等建筑,这里就成了董其昌与友朋们饮酒咏诗之地,声名大噪。到了清朝康熙年间,著名画家顾大申将此处列为私人别墅,他继承和发展了古典园林建筑的艺术精华,以700平方米长方形荷花池为主体,以不规则对称等园艺手法建造池岸,又以竹、梅、假山、奇石为相互配衬,融合一体,建造并命名了这座名扬江南的醉白池——园林布局以池水为主,环池三面皆为曲廊亭榭,晴雨均可凭栏赏景。醉白池之名取于苏轼《醉白堂记》,谓宋代宰相韩琦慕唐诗人白居易晚年以饮酒咏诗为乐而筑醉白堂。顾大申擅绘画,善诗文,亦慕白居易之乐,遂以“醉白”为池、园名。
解放后,醉白池多次修缮扩建,如今园内风光秀丽,景色迷人。沿着两排法国梧桐和棕榈树林荫道向东行,途中可见一座崭新的宅院,那就是迁建不久的清代雕花厅。再向前是一座拱形石桥,石桥底有一对茅亭,上桥可纵观南北开阔的荷花池。夏秋之际,湖中荷花盛开,清香扑鼻。荷花池上有曲尺形长廊和鹤亭。过桥穿过杉树林,由西边廊屋可进入内园,这就是醉白池景色的精华所在——内园占地数亩,中间一座长方形水池,四周置有长廊、云墙和楼阁,高低错落,迤逦相连;花圃水榭,石桥漏窗,小巧玲拢。池北有棵大香樟,树干有二三人围抱粗,树龄已有300余年。池西有大冬青三棵,挺拔雄伟。池东有牡丹圃。池西雪海堂后院还有金桂、银桂。池四周怪石林立,用我国明代“见石不露土”的手法叠成,精莹剔透,富有诗意。“池上草堂”横跨水池之上,堂正中挂有一块“醉白池”匾额,是出生于松江的当代海派书画泰斗程十发先生的亲笔。屋檐前乔木参天,窗北翠竹一片,屋下碧波荡漾,在此小憩十分幽雅。堂屋东面是一座四面厅,具有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
直至今日,醉白池仍保存有堂、轩、亭、舫、榭等古建筑,并保持着明清江南园林风貌,其曲栏横槛、回廊曲径,古色古香。园林布局以一泓池水为中心,环池三面皆为曲廊亭榭,晴雨均可凭栏赏景。园内古木葱茏,亭台密布,古迹甚多,有四面厅、乐天轩、疑舫、雪海堂、宝成楼、池上草堂等亭台楼阁及邦彦画像石刻、历史艺术碑廊、“十鹿九回头”石刻、《赤壁赋》真迹石刻、《难得糊涂》石刻等艺术瑰宝,还有树龄在三四百年的古银杏、古樟树,年龄在百年以上的牡丹等等,令人流连不已。可以说,醉白池既具有明清时期江南园林山石清池相映、廊轩曲径相衬的风格,又具有历史古迹甚多、名人游踪不断的特点。它以水石精舍、古木名花之胜驰名江南,无愧于历史悠久的一片“人文宝地”。
曲水园:别具一格
曲水园位于青浦,始建于清乾隆十年(1745年),原是县城邑庙的园林,故称灵园。当时城隍庙按习俗每年向每个居民募捐一文钱,或于地丁项下加纳制钱一文,称“文愿”,用作庙宇维修经费,故此园又有“一文园”之称。清嘉庆三年(1798年),邑侯杨东屏觞刘云房学使于园内,见其风水佳景,就借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曲水流觞的典故,将灵园易名为“曲水园”。清宣统三年(1911年),曲水园由庙园改为公园, 1927年又更名为“青浦中山公园”,1980年恢复“曲水园”原名。
据《青浦县志》记载,清乾隆十年(1745年)、十一年(1746年)间,在邑庙之东,建有觉堂、得月轩、歌熏楼、迎晖阁,并有花径小溪,颇有景色,然规模不大,仅供香客小坐休憩。以后逐渐添建亭台楼阁,并挖池植莲,叠山种树。规模不断扩大,景色日益增多。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王希伊在《灵园记》中曾较详细地描写了当时园景:“余自甲辰秉铎以来,见阖邑踊跃,输将托地应材,渐次就理浚池累石,桓以红莲,画以长堤,有亭曰‘涌翠’,矶曰‘濯锦’、梁曰‘喜雨’。由此而麓而巅,重峦复嶂,树木蓊郁。从九曲廊而上,凭高纵目,遥山蜿蜒,村霭墟烟,宛如米家画。又东为‘花神祠’。不几年而观厥成,佥曰灵哉,是宜名园。”“灵园”之名,就是在这时命定的。 1952年,历经兴废,曲水园迎来生机,再度东扩北延,移宋碑及刘墉、梁同书石刻作品于园内。人文厚重,古意盎然。1983至1986年,上海市政府拨款80万元对全园重新修整,新叠假山两处,在空旷处断以粉墙,通以游廊,蜿蜒起伏,精致含蓄。其后二十余年间,又几经修缮,最终形成了现在的规模与格局。
曲水园起因于寺庙,所以在建筑布局上较为规则,坐北朝南。全园景物以凝和堂为中心,有觉堂、花神堂左右并峙,横向一轴三堂,是园林中少见的。三堂垣墙相隔,曲径相连,景色诱人。纵向也以凝和堂为轴,前有凝和堂,后有清籁山房,中以一大假山——“小飞来峰”,架荷花池、睡莲池为体。园景的布局是以湖区为中心,环湖而增景,堂堂近水,亭亭靠池,山架二池水,游园必绕池,故有“深深院落重重水,庭院深深深几许”之感。
曲水园整体坐北朝南,以凝和堂为中心,左右有觉堂和花神堂相伴,堂后有曲水长堤,环堤由鼎立之小濠梁、迎曦、恍对未来三景相绕。由濯锦矶畔穿行于葱茏林木和回峰叠嶂之间,可登“小飞来”;由老人峰而上,可达“九峰一览亭”。此外还有得月轩、歌熏楼,迎晖阁、岸舫、夕阳红半楼、凝和堂等建筑,布置得蜿蜒起伏,十分精致,别具一格。各个景区皆环湖而营,自然成趣,合理而具匠心。
曲水园虽然不大,历史也并不悠久,但却以小巧玲珑、典雅古朴著称。园中银杏参天,藤萝缭绕,古木林立,四季花卉长新,园内建筑以青瓦、白墙、青砖构成,树木枝荣叶茂,花繁果硕,全园共有二十四景,素有“春日樱桃争艳,夏天荷花出水,入秋金桂馥郁,冬令腊梅璀璨”,难怪有人赞曰:四季名花桂为冠,满园金栗带香归。
秋霞圃:园林佳作
上海嘉定秋霞圃,被誉为中国南方古典园林艺术的又一代表,一般认为其初建于南宋时期,可谓历史悠久。又以其布局精致、环境幽雅,小巧玲珑的特点而受到广大游客喜爱。而其建筑风格中的“小中见大”、曲折有致,吸引了广大建筑学家、园林学者们的研究,因而颇具盛名。
具体来看,秋霞圃始建于明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原是明代工部尚书龚弘的私人花园,清初龚氏子孙衰微,园归汪姓,始名“秋霞圃”。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改归城隍庙。乾隆年间,与东邻沈氏东院合并,改建为城隍庙后花园。后多次遭破坏,现存建筑多系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以后重建。“秋霞圃”布局精致,环境幽雅,小巧玲珑,景物与色彩的变化都不大,好像笼罩着一层淡淡的秋意,让人充满着诗情画意的遐想。全园以清水池塘为中心,石山环绕,环境幽雅,小巧玲珑。分桃花潭、凝霞阁、清镜堂、邑庙等四个景区。园中遍植茂林修竹、奇花异树,亭台楼阁散置其间,华池曲径通幽,低栏板桥,断岩滴泉,假山奇洞,情韵兼备。园中有园,景外有景,故有“城市山林”之美称,堪称明代园林佳作。
秋霞圃最为闻名于世的,是其独特的造园方法。该园以清水池塘为中心,石山环绕,古木参天,造园艺术独特。主体部分桃花潭景区的池上草堂,有“一堂静对移时久,胜似西湖十里长”的赞誉。堂南的一副对联:“池上春光早,丽日迟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草堂霜气晴,秋风飒飒,水流花放,疏雨相过。”此联将秋霞圃春秋两季景色描绘得淋漓尽致。
总览造园历史,始于明正德、嘉靖年间(公元1506—1522年),园内旧有“松风岭”“驾语堤”“寒香室”等十景,后添“即山亭”“迎霞阁”“碧光亭”“池上草堂”“醉月轩”“花神殿”“有物皆春”等景观。园以山取胜,池水环绕,不过8亩天地,曲折回旋,反觉幽深。明代书画家董其昌曾题额:“十亩之间”,是颇悟造园的美学意境的。
秋霞圃中心有一大池名“桃花潭”。西部是池上草堂,“舟而不游轩”建于池南一湾中,原都是饮茶、下棋和垂钓、观鱼的地方。池西北矗立一座黄石假山,临池映照水中,更显洞堑幽深,曲折盘道弯环,逶迤漂移不定,引人入胜。立在旱船头上观景,山光潭影,一片诗情画意。
黄石假山上的“即山亭”为一旧景,登临可尽览园景,也可眺望远处城堞,故前人有“陌上女郎连抉出,即山亭子探春来”之句。山后有“近绿轩”,山前水上有“扑水亭”,都是登临佳处。站亭中望水面波光粼粼、清澈见底,湖中游鱼来回穿梭于湖石之间。湖石形状各异,有的像鳌头,有的像鹰嘴,有的近似骆驼,有的状如老牛,皆惟妙惟肖,妙趣横生。
桃花潭之北,有一别致的古典建筑“碧梧轩”,为园中主厅、会客之所,俗称四面厅。厅前有月台,台左右有两棵百年历史的盘槐,枝丫虬屈,形似龙爪。厅正中高悬“静欢自在”“山光潭影”二匾。两壁和屏门上挂有名家书画。后厅有小院,置假山桂树。厅东有幽雅的“枕流漱石轩”,建于清镜塘上。绕到池东,过三曲桥沿山防水而行,过矾岸断岸,眼前又现一座小石桥,山壁上有“涉趣桥”三字,此为“嘉定四先生”之一的娄坚手书。过了石桥再往前走,便又回到“舟而不游轩”。绕池一圈游完秋霞圃园景,会感到这座古典园林建筑正体现了“小中见大”、曲折有致的特点,令人回味无穷。
可以说,秋霞圃的各个景观,都紧密有序地散置在这小小庭院之中。进门穿过别致的门楼,一条铺花小路从花坛处岔开,伸向西面一道门,粉墙石竹,托出门内的仪慰厅,这是迎宾所在,花竹遍植,一派幽雅气象。就在这花墙小院中,藏着丛桂轩,取《楚辞·小山招隐》“桂树丛生今山之幽”句意。临轩遍植挂花树,长年绿叶扶疏。坐在轩内小憩,向东远眺桃花潭水,朝南入夏有芭蕉摇曳,迎风消暑。朝西,可望一小院内花丛老桂,秋景盎然。朝北依山,青松挺秀,晴雪耀金。
1962年,秋霞圃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77年,政府拨款重新整修。1981年第一期工程竣工,1983年2月首次对外开放。1984年5月4日,秋霞圃被重新公布为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上海著名的旅游胜地。秋霞圃历尽沧桑,几经扩建,数易其主,现存有名胜古迹20余处,景色秀丽妩媚,布局精致,以清水池塘为中心,石山环绕,幽雅而小巧,无愧为明代园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