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中国的发展仍然以经济建设为主,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物化已经成为了我们创造的物质世界的普遍现象,而物化世界又导致了人们观念的物化,即物化意识。这种由物化所带来的错误意识,在当代当大学生之中表现尤为突出。其主要表现在拜金主义、虚荣消费、利己主义等观念成为大学生生活的普遍规则。应对这些物化表现出来的错误观念,我们应该在分析物化理论的主要杰出代表卢卡奇的理论上基础上,揭示大学生陷于物化的主要表现。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帮助学生们在一定程度上摆脱物化带来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物化;大学生;消极影响;思想政治教育
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他明确的提出了物化理论,即:“人自己的活动,人自己的劳动,作为某种客观的东西,某种不依赖于人的东西,某种通过异于人的自律性来控制人的东西,同人相对立”。简单说,物化就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物与物的关系所掩盖。主要表现在人的活动与必须服从于外在的人类创造物,人失去了主体性和创造性。
卢卡奇对物化的研究虽然是以经济学为出发点,但这这并不意味着其物化理论只针对于的商品经济本身,人类的日常生活和文化同样会受到了物化的侵蚀。同样物化现象并不仅存在于西方国家的社会之中,我国社会同样也受到了物化思想的侵袭。中国探索建设道路的历史表明了落后的经济基础是无发支撑起马克思所追求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更无法使我们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所以在当前环境下我们只能借助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经济的手段帮助我们夯实基础。因而在我国经济正如火如荼的建设之中,物化也从生产和交换的物质范围逐渐渗透到了意识文化领域。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青年时期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正是价值观的形成重要时期,这也使得他们极易被错误思想左右。因此高校要合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抵御物化思想的侵袭。
一、当代大学生受物化影响的主要表现
(一)大学生的价值观向拜金主义和消费主义倾斜
拜金主义是一种“把获取金钱视为最根本的原则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而如今在社会上滋长的拜金主义使学生认为金钱可以支配社会上的一切事物,这些由金钱物化所产生的的错误思想正腐蚀着大学生正处于形成时期的价值观。消费主义要求人们 ,不要把消费只看做日常生活的一个必要环节 ,而要将其当做人生根本意义之所在。人生的根本意义就是消费,消费就是我们“精神满足和自我满足”的根本途径。这种观念导致我们在购买商品时,将商品的自然属性和物理属性放之从属地位,首要的将商品视作一种身份和权利的象征。拜金主义与消费主义对大学生思想侵染十分严重,因而“金钱至上”、“虚荣消费”行为在大学生中屡见不鲜。
(二)经验主义、实证主义成为大学生的主要思维方式
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的思维都是物化意识在思维上的表现,是只看到个别的经验事实,形成一种对别事实的崇拜,割裂了诸事实之间的普遍联系。中国教育的主要方式是“灌输式教育”,形式为把现成的知识结论传授给学生,教师主观地决定教学进程,并强迫学生呆读死记的教育方式。虽然此种教育方式在当今社会有所革新,但依然占据我国教育方式的半壁江山。这也由此也导致了很多人从接受教育开始就习惯性选择接受经验,最终导致如今的很多大学生对待学术不愿意提出质疑,缺乏对问题独立思考的精神。虽然经验主义、实证主义在一定程度下固然有其优越性,但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中坚力量,除了“呆板”的接收知识之外,更应该主动接受、感知多元的文化。
(三)致力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大学生们
“精致的利己主义”现象在大学生之中尤为盛行,精致的意思与粗糙相对,指的是对生活有着自己的追求,不是一味地追求物质价值,有自己的生活品味的一群人。利己主义者顾名思义,就是一切活动都以利己主义为核心的人。“精致利己主义者”是经过精心打扮甚至伪装的“利己主义者”。北大中文系的钱理群教授说:“今天的整个教育都是围绕着应试和就业来开展,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现实。以利己主义为核心推广开来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就是“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些人不注重集体利益或者是只将集体利益作为自我利益实现的有效途径,不再关注他人的存在、幸福。这一现象也是物化现象在大学生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体现
二、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帮助大学生摆脱物化的消极影响
(一)辩证的认识大学生中的物化现象,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展开
物化现象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它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是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的基础与前提。我们短时间内无法消除物化意识,甚至它会存在更长的时间。物化现象固然有其存在的弊端,它导致人的主体性丧失,被各种条件操纵,这就导致学生的日常生活被物所管理。但它另一方面也有激励学生的作用。因而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原则,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放在首要位置,把其他的的规则条件放在次位。帮助学生辩证的认识物化对我们的影响,克服消极的方面,发扬积极的方面,使学生能够正确的处理好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二)积极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
高校及教师应真正贯彻落实国家的号召,将思想政治的教育落到实处。习总书记在2019年思想政治教育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因此想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就要建立一支“本領过硬、素质过硬、具有家国情怀”的高水平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对于学校来说,无论是综合类院校还是工科类院校都要将思想政治纳入必修课程,这样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师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对于教育者来说要有层次、有方向、有计划的进行针对性培养。教师在课堂上也要敢于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革新,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纠正错误思想。
(四)敢于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不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创新
新的时代特点要求我们将理论教学与实际教学相结合,在教学过程应开展和组织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超越表面的简单的说价,在情境中感染学生,给予学生更多的体验。还应该结合学生特点、需求与兴趣,创造性地把科学知识、哲学、文学等知识内容有机地转化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更多的关注思政教育对学生的个人价值而不是社会价值;同时还要与时俱进,利用好现代科学技术的及时性、生动性,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网络化,打破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在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进行教育。
参考文献
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M].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李开心,刘明明.当代大学生的物化表现及其克服路径[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20,36(01):72-77.
石雪,董娅.西方拜金主义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思考[J].贵州社会科学,2006(03):96-98.
哈尔滨理工大学 150000
关键词:物化;大学生;消极影响;思想政治教育
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他明确的提出了物化理论,即:“人自己的活动,人自己的劳动,作为某种客观的东西,某种不依赖于人的东西,某种通过异于人的自律性来控制人的东西,同人相对立”。简单说,物化就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物与物的关系所掩盖。主要表现在人的活动与必须服从于外在的人类创造物,人失去了主体性和创造性。
卢卡奇对物化的研究虽然是以经济学为出发点,但这这并不意味着其物化理论只针对于的商品经济本身,人类的日常生活和文化同样会受到了物化的侵蚀。同样物化现象并不仅存在于西方国家的社会之中,我国社会同样也受到了物化思想的侵袭。中国探索建设道路的历史表明了落后的经济基础是无发支撑起马克思所追求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更无法使我们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所以在当前环境下我们只能借助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经济的手段帮助我们夯实基础。因而在我国经济正如火如荼的建设之中,物化也从生产和交换的物质范围逐渐渗透到了意识文化领域。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青年时期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正是价值观的形成重要时期,这也使得他们极易被错误思想左右。因此高校要合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抵御物化思想的侵袭。
一、当代大学生受物化影响的主要表现
(一)大学生的价值观向拜金主义和消费主义倾斜
拜金主义是一种“把获取金钱视为最根本的原则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而如今在社会上滋长的拜金主义使学生认为金钱可以支配社会上的一切事物,这些由金钱物化所产生的的错误思想正腐蚀着大学生正处于形成时期的价值观。消费主义要求人们 ,不要把消费只看做日常生活的一个必要环节 ,而要将其当做人生根本意义之所在。人生的根本意义就是消费,消费就是我们“精神满足和自我满足”的根本途径。这种观念导致我们在购买商品时,将商品的自然属性和物理属性放之从属地位,首要的将商品视作一种身份和权利的象征。拜金主义与消费主义对大学生思想侵染十分严重,因而“金钱至上”、“虚荣消费”行为在大学生中屡见不鲜。
(二)经验主义、实证主义成为大学生的主要思维方式
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的思维都是物化意识在思维上的表现,是只看到个别的经验事实,形成一种对别事实的崇拜,割裂了诸事实之间的普遍联系。中国教育的主要方式是“灌输式教育”,形式为把现成的知识结论传授给学生,教师主观地决定教学进程,并强迫学生呆读死记的教育方式。虽然此种教育方式在当今社会有所革新,但依然占据我国教育方式的半壁江山。这也由此也导致了很多人从接受教育开始就习惯性选择接受经验,最终导致如今的很多大学生对待学术不愿意提出质疑,缺乏对问题独立思考的精神。虽然经验主义、实证主义在一定程度下固然有其优越性,但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中坚力量,除了“呆板”的接收知识之外,更应该主动接受、感知多元的文化。
(三)致力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大学生们
“精致的利己主义”现象在大学生之中尤为盛行,精致的意思与粗糙相对,指的是对生活有着自己的追求,不是一味地追求物质价值,有自己的生活品味的一群人。利己主义者顾名思义,就是一切活动都以利己主义为核心的人。“精致利己主义者”是经过精心打扮甚至伪装的“利己主义者”。北大中文系的钱理群教授说:“今天的整个教育都是围绕着应试和就业来开展,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现实。以利己主义为核心推广开来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就是“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些人不注重集体利益或者是只将集体利益作为自我利益实现的有效途径,不再关注他人的存在、幸福。这一现象也是物化现象在大学生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体现
二、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帮助大学生摆脱物化的消极影响
(一)辩证的认识大学生中的物化现象,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展开
物化现象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它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是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的基础与前提。我们短时间内无法消除物化意识,甚至它会存在更长的时间。物化现象固然有其存在的弊端,它导致人的主体性丧失,被各种条件操纵,这就导致学生的日常生活被物所管理。但它另一方面也有激励学生的作用。因而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原则,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放在首要位置,把其他的的规则条件放在次位。帮助学生辩证的认识物化对我们的影响,克服消极的方面,发扬积极的方面,使学生能够正确的处理好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二)积极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
高校及教师应真正贯彻落实国家的号召,将思想政治的教育落到实处。习总书记在2019年思想政治教育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因此想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就要建立一支“本領过硬、素质过硬、具有家国情怀”的高水平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对于学校来说,无论是综合类院校还是工科类院校都要将思想政治纳入必修课程,这样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师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对于教育者来说要有层次、有方向、有计划的进行针对性培养。教师在课堂上也要敢于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革新,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纠正错误思想。
(四)敢于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不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创新
新的时代特点要求我们将理论教学与实际教学相结合,在教学过程应开展和组织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超越表面的简单的说价,在情境中感染学生,给予学生更多的体验。还应该结合学生特点、需求与兴趣,创造性地把科学知识、哲学、文学等知识内容有机地转化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更多的关注思政教育对学生的个人价值而不是社会价值;同时还要与时俱进,利用好现代科学技术的及时性、生动性,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网络化,打破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在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进行教育。
参考文献
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M].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李开心,刘明明.当代大学生的物化表现及其克服路径[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20,36(01):72-77.
石雪,董娅.西方拜金主义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思考[J].贵州社会科学,2006(03):96-98.
哈尔滨理工大学 1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