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期是人的美术才能开始表现的时期。因此,在美术活动中,幼儿教师如何以适应时代发展、符合幼儿身一心发展特点的方法组织教育活动,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动手、动脑很值得深究。本文根据作者所经历的幼儿美术活动的过程,从两大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索:l优化幼儿美术教学活动的环节;2拓宽幼儿美术教学活动的途径。
关键词:幼儿;美术活动;优化教学环节;拓宽活动途径
为了有效吸引幼儿的注意,让幼儿美术活动充满魅力,激发幼儿对美术作品的情感体验,从而大胆地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近年来我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索。
一、优化幼儿美术教学活动的环节
(一)导入是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兴趣的钥匙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平日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发现,当孩子们对活动的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趣时,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欣赏导入法、故事导入法及情景导入法都是激发幼儿兴趣的良好手段。以欣赏导入法为例。幼儿期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一些色彩鲜艳、简洁、生动的图像动画更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因此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我经常借助现成的图片或者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幼儿进行欣赏,给幼儿直观的美的感受。在大班美术活动《海洋里的鱼》中,我制作了一个精美的flash动画,以海洋为背景,播放形态各异的鱼,并配以轻音乐。孩子们目不转睛地观察着鱼的不同特点,仿佛自己也徜徉在大海中。
(二)讲解示范是解决幼儿对美术活动重难点的关键
在美术活动中,我们改变了传统的“示范——模仿”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充分运用欣赏、讨论、演示、思考的方法,让幼儿主动画、大胆画,变过去的“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挖掘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1.引导幼儿从欣赏人手。例如:秋天到了,幼儿园的果实成熟了,因此,我们结合《金色的秋天》这个主题,带领幼儿观察果实,将幼儿绘画的内容变成了幼儿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活动中,有的幼儿画了红红的石榴,黄黄的橘子;有的幼儿用橡皮泥捏出了果实的形态;更有幼儿用采摘回来的石榴籽进行了拼画,幼儿的创造能力得到了充分体现。
2.引导幼儿从想象人手。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在美术活动中,如何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把绘画变成幼儿自由想象,大胆创作的活动呢?在小班美术活动《圆形变变变》中,我让幼儿充当一个魔术师的身份,结合已有生活经验,通过添画创造出不同的作品。孩子们的作品超乎了我的想象,变出了棒棒糖,蝴蝶结,小兔子……可谓形式各异。
(三)指导应根据幼儿的能力因材施教
幼儿的作画过程是一种精神的创作活动。教师要善于用发现的眼观去观察指导,要做到因人而异,分层指导。教师应尊重幼儿的个性表现,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采用分层指导的方法。比如在中班美术活动《风筝》中,我发现一个孩子将风筝全部涂成了黑色,我通过与他的交流对话了解到他画得是夜空中的风筝。紧接着我启发他想办法让这只夜空中的风筝变得更有特色——加上五彩的灯带,进而使绘画内容更为美观、饱满。又比如:在大班美工活动《贺卡》中,我针对幼儿的能力不同,提供了不同的操作材料。对于能力强的幼儿,我引导其自己剪出镂空图形;对于能力相对弱的幼儿,我引导其利用半边形图形进行描摹后,再进行制作镂空的操作过程。这样既提高了幼儿的自信心,又让幼儿感受到了制作成功的乐趣。
(四)评价给予幼儿再创作的动力
1.展评作品,引导幼儿相互学习。在美术活动中,我尽可能地展示所有幼儿的作品,让他们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相互介绍,相互评价,从中感受其中的乐趣,从而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增强对美术活动的乐趣。
2.教师评价的语言要有艺术性、针对性和激励性。在美术活动评价中教师应注重评价的语言艺术,应多采用鼓励、肯定的语言激励幼儿,给予其自信。当幼儿的作品很完美时,教师不应吝啬自己的语言,应及时给予肯定,多用:“你这个地方画得真好看!”“你的这幅画很有想法!”等。当幼儿的作品不尽人意时,教师应站在幼儿的角度去理解,了解幼儿的想法。当了解孩子的意图后,教师可以再启发幼儿进行适当的添画,相信这样孩子会有更大的进步。
二、拓宽幼儿美术教学活动的途径
(一)拓宽幼儿美术活动的形式
在环境中熏陶。我们利用幼儿园的各个空间,在走廊、楼梯、班级门口等地方给幼儿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主要通过绘画展的形式展示了不同风格的创作画,充分利用课间活动,饭后散步的时间供幼儿观赏、交流。同时,结合本园实际情况,我园创设了“七彩工作室”。在工作室中,我们利用更丰富的美术材料,制作了风格迥异的艺术作品,通过挂、摆、贴等形式更好地展示艺术作品的魅力,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作品的美。
(二)拓宽幼儿美术活动的场所
大自然是幼儿最好的创作场所。因此,我们应带领孩子走出班级,走进大自然,从不同的角度欣赏,为幼儿提供创作的素材,绘画的场所,开拓幼儿思维,提高欣赏美的能力。通过一次次的切身的體验活动,孩子们对美术活动充满了期待。
(三)拓宽幼儿美术活动的表现手法
利用粉笔画、铅笔画、蜡笔画及刷画等多样化的表现手法来进行美术活动,不仅提高了幼儿多方式作画的能力,还能让幼儿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四)拓宽幼儿美术活动的材料
生活中“万物皆材料”。在美术活动中,我们将各种材料加以利用,既增长幼儿知识,又为幼儿带来创作灵感。我们提供各种自然物及废旧材料供幼儿再创作。
三、结语
总之,当孩子们愿意主动发现美、探索美、创造美,能够自豪自信地说:“老师,我是一名小画家啦!”,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美术活动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
[2]楼必生,屠美如.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许卓娅.学前儿童艺术教育[M].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责编 侯芳)
关键词:幼儿;美术活动;优化教学环节;拓宽活动途径
为了有效吸引幼儿的注意,让幼儿美术活动充满魅力,激发幼儿对美术作品的情感体验,从而大胆地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近年来我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索。
一、优化幼儿美术教学活动的环节
(一)导入是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兴趣的钥匙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平日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发现,当孩子们对活动的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趣时,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欣赏导入法、故事导入法及情景导入法都是激发幼儿兴趣的良好手段。以欣赏导入法为例。幼儿期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一些色彩鲜艳、简洁、生动的图像动画更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因此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我经常借助现成的图片或者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幼儿进行欣赏,给幼儿直观的美的感受。在大班美术活动《海洋里的鱼》中,我制作了一个精美的flash动画,以海洋为背景,播放形态各异的鱼,并配以轻音乐。孩子们目不转睛地观察着鱼的不同特点,仿佛自己也徜徉在大海中。
(二)讲解示范是解决幼儿对美术活动重难点的关键
在美术活动中,我们改变了传统的“示范——模仿”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充分运用欣赏、讨论、演示、思考的方法,让幼儿主动画、大胆画,变过去的“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挖掘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1.引导幼儿从欣赏人手。例如:秋天到了,幼儿园的果实成熟了,因此,我们结合《金色的秋天》这个主题,带领幼儿观察果实,将幼儿绘画的内容变成了幼儿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活动中,有的幼儿画了红红的石榴,黄黄的橘子;有的幼儿用橡皮泥捏出了果实的形态;更有幼儿用采摘回来的石榴籽进行了拼画,幼儿的创造能力得到了充分体现。
2.引导幼儿从想象人手。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在美术活动中,如何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把绘画变成幼儿自由想象,大胆创作的活动呢?在小班美术活动《圆形变变变》中,我让幼儿充当一个魔术师的身份,结合已有生活经验,通过添画创造出不同的作品。孩子们的作品超乎了我的想象,变出了棒棒糖,蝴蝶结,小兔子……可谓形式各异。
(三)指导应根据幼儿的能力因材施教
幼儿的作画过程是一种精神的创作活动。教师要善于用发现的眼观去观察指导,要做到因人而异,分层指导。教师应尊重幼儿的个性表现,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采用分层指导的方法。比如在中班美术活动《风筝》中,我发现一个孩子将风筝全部涂成了黑色,我通过与他的交流对话了解到他画得是夜空中的风筝。紧接着我启发他想办法让这只夜空中的风筝变得更有特色——加上五彩的灯带,进而使绘画内容更为美观、饱满。又比如:在大班美工活动《贺卡》中,我针对幼儿的能力不同,提供了不同的操作材料。对于能力强的幼儿,我引导其自己剪出镂空图形;对于能力相对弱的幼儿,我引导其利用半边形图形进行描摹后,再进行制作镂空的操作过程。这样既提高了幼儿的自信心,又让幼儿感受到了制作成功的乐趣。
(四)评价给予幼儿再创作的动力
1.展评作品,引导幼儿相互学习。在美术活动中,我尽可能地展示所有幼儿的作品,让他们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相互介绍,相互评价,从中感受其中的乐趣,从而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增强对美术活动的乐趣。
2.教师评价的语言要有艺术性、针对性和激励性。在美术活动评价中教师应注重评价的语言艺术,应多采用鼓励、肯定的语言激励幼儿,给予其自信。当幼儿的作品很完美时,教师不应吝啬自己的语言,应及时给予肯定,多用:“你这个地方画得真好看!”“你的这幅画很有想法!”等。当幼儿的作品不尽人意时,教师应站在幼儿的角度去理解,了解幼儿的想法。当了解孩子的意图后,教师可以再启发幼儿进行适当的添画,相信这样孩子会有更大的进步。
二、拓宽幼儿美术教学活动的途径
(一)拓宽幼儿美术活动的形式
在环境中熏陶。我们利用幼儿园的各个空间,在走廊、楼梯、班级门口等地方给幼儿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主要通过绘画展的形式展示了不同风格的创作画,充分利用课间活动,饭后散步的时间供幼儿观赏、交流。同时,结合本园实际情况,我园创设了“七彩工作室”。在工作室中,我们利用更丰富的美术材料,制作了风格迥异的艺术作品,通过挂、摆、贴等形式更好地展示艺术作品的魅力,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作品的美。
(二)拓宽幼儿美术活动的场所
大自然是幼儿最好的创作场所。因此,我们应带领孩子走出班级,走进大自然,从不同的角度欣赏,为幼儿提供创作的素材,绘画的场所,开拓幼儿思维,提高欣赏美的能力。通过一次次的切身的體验活动,孩子们对美术活动充满了期待。
(三)拓宽幼儿美术活动的表现手法
利用粉笔画、铅笔画、蜡笔画及刷画等多样化的表现手法来进行美术活动,不仅提高了幼儿多方式作画的能力,还能让幼儿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四)拓宽幼儿美术活动的材料
生活中“万物皆材料”。在美术活动中,我们将各种材料加以利用,既增长幼儿知识,又为幼儿带来创作灵感。我们提供各种自然物及废旧材料供幼儿再创作。
三、结语
总之,当孩子们愿意主动发现美、探索美、创造美,能够自豪自信地说:“老师,我是一名小画家啦!”,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美术活动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
[2]楼必生,屠美如.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许卓娅.学前儿童艺术教育[M].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责编 侯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