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要求教师重视对丰富互动课堂的构建。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式学习现象仍旧较为常见,导致课堂互动效果难以达到预期。基于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通过互动式课堂教学实践,以学生课堂互动實际需求为主,不断丰富互动形式,拓展教学内容,从而为课堂有效互动提供更广阔的空间,确保教学实效性有效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有效互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离不开有效互动。小学数学教师通过有意识创设课堂互动空间,能够将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参与积极性调动起来。这是激发学生深层思维发展,与全面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同时对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实现师生共同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根据学生实际,来进行课堂有效互动的探索,从而实现课堂的优化,确保学生课堂学习现实需求能够得到满足。
一、当前小学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现实情况
通过课堂有效互动能够切实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目前,小学数学教师对课堂有效互动的作用及其重要性认识得到了很大提升,但其实际教学仍旧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以教师讲授为主,忽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现阶段,小学教学中,教师应用传统教学方式实施课堂教学的情况仍旧较为常见,尤其是农村小学,学生学习被动性较强。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很多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会在备课阶段将知识点进行罗列,在课堂平铺直叙的传递给学生。这种方式下,教师虽然能实现知识点较为全面的讲授,但并没有融入与学生互动的环节,学生课堂参与程度不高,学习积极性也难以被有效调动。尤其是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传统讲授式教学难以使学生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教师也难以抓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点,不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课堂互动形式单一,难以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教育改革的深化推进促使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很多数学教师已经能够有意识在课堂中展开互动。但在课堂互动实践中,难免会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情况,课堂互动仍旧是以单一的“教师问、学生答”的模式。这种情况下,很多教师会感到课堂互动像是追着学生回答问题,反而增加了师生课堂互动的负担。此外,在课堂互动中,还存在互动单一性问题,单纯是师生互动,缺乏对生生、学生自我互动的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独立思考等能力的培养不到位。
二、小学数学课堂有效互动教学的实践路径
切实有效的实现高效互动数学课堂的创建,要求教师做到以生为本,根据学生实际课堂互动需求进行课堂互动设计。充分考虑适应性较强的互动形式与内容,为学生开拓出一片广阔的互动空间。同时,教师需要通过拓展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丰富性、多层次的互动层面,进而有效提升互动水平,满足互动教学需求。
(一)立足学生实际,了解学生课堂互动实际需求
构建小学数学有效互动课堂,要求教师立足于学生实际,充分了解学生对课堂互动的实际需求。在小学数学课堂实践中,教师应当从群体与个体两方面考虑,既要了解课堂中学生作为群体的一致性,也要关注个体对课堂互动的实际需求。具体来说,从群体角度来看,教师课堂教学需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将其放置于与自己平等的地位,合理放手,还给学生最大发挥空间的课堂,激发其学习探究的主动性。从个体教学来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学生的观察,充分了解学生个体,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例如,进行分组教学,确保分组合理性,采取学习能力较强和较差的学生搭配的方法分组,组织其开展合作探究,发挥学习能力较强学生的带动作用;教师通过分层次设置问题,进行差异化提问,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与其能力相适应的答题机会,并给予积极鼓励性评价,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增强其数学学习自信心。
(二)丰富互动形式,拓宽学生课堂互动空间
现代创新教学手段为教师丰富互动形式提供了条件,其中情境教学是拓宽学生课堂互动空间的有效教学模式,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高其课堂互动参与的积极性。例如,教师为学生创设数学生活化情境,以“我知道”作为情境主体,为学生创造有话说的条件,激发其参与积极性。
教师在进行“生活中的负数”一课教学时,就可以提问“我们知道除了温度,生活中的负数还有什么?”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每个将讨论出的结果记到本子上,然后小组轮流“说一说”,要说别的小组没有说过的,看看哪个小组生活经验最丰富。小组讨论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每个人都会有话说,并且加入小组竞赛机制,学生的参与度更高。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师生、生生课堂的有效互动,学生也能够最大限度的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
(三)拓展教学内容,丰富师生课堂互动层面
数学课程内容丰富,小学数学教师通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学习水平,合理拓展教学内容,不仅能够丰富师生课堂互动层面,提高课堂互动有效性,并且还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数学眼界的拓展。同时,教师拓展教学内容,还需要注重趣味性的融入,激发学生课堂互动参与兴趣。例如,在进行“圆柱的表面积”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让学生了解什么事圆柱体之后,进行小组合作,利用纸、胶带、圆规等工作,合作制作一个圆柱体。然后,提问“圆柱体可以分为几部分?同学们制作圆柱体的步骤是什么?”等问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制作步骤和方法,选择什么工具,它的作用是什么。再让学生进行合作动手制作,验证自己的答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动手参与到课堂互动中,并且学生数学思维可以得到有效培养,丰富了师生课堂互动层面。
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实现教学知识的动态生成。确保教学课堂的动态生成性,就必须要重视课堂有效互动。因此,小学数学互动式教学课堂的构建,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点内容,加强数学课堂有效互动实践途径的探索,对于教师实现教学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注:本文系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互动方式的实践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DXKT22877)】
【参考文献】
[1]钟瑞玲.如何使数学课堂的师生互动更有效[J].华夏教师,2020(07):86-87.
[2]王韩芳.合理师生互动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积极影响分析[J].新课程研究,2020(07):113-114.
[3]程凤会.探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师生交往互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0,17(02):159.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有效互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离不开有效互动。小学数学教师通过有意识创设课堂互动空间,能够将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参与积极性调动起来。这是激发学生深层思维发展,与全面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同时对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实现师生共同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根据学生实际,来进行课堂有效互动的探索,从而实现课堂的优化,确保学生课堂学习现实需求能够得到满足。
一、当前小学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现实情况
通过课堂有效互动能够切实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目前,小学数学教师对课堂有效互动的作用及其重要性认识得到了很大提升,但其实际教学仍旧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以教师讲授为主,忽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现阶段,小学教学中,教师应用传统教学方式实施课堂教学的情况仍旧较为常见,尤其是农村小学,学生学习被动性较强。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很多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会在备课阶段将知识点进行罗列,在课堂平铺直叙的传递给学生。这种方式下,教师虽然能实现知识点较为全面的讲授,但并没有融入与学生互动的环节,学生课堂参与程度不高,学习积极性也难以被有效调动。尤其是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传统讲授式教学难以使学生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教师也难以抓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点,不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课堂互动形式单一,难以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教育改革的深化推进促使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很多数学教师已经能够有意识在课堂中展开互动。但在课堂互动实践中,难免会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情况,课堂互动仍旧是以单一的“教师问、学生答”的模式。这种情况下,很多教师会感到课堂互动像是追着学生回答问题,反而增加了师生课堂互动的负担。此外,在课堂互动中,还存在互动单一性问题,单纯是师生互动,缺乏对生生、学生自我互动的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独立思考等能力的培养不到位。
二、小学数学课堂有效互动教学的实践路径
切实有效的实现高效互动数学课堂的创建,要求教师做到以生为本,根据学生实际课堂互动需求进行课堂互动设计。充分考虑适应性较强的互动形式与内容,为学生开拓出一片广阔的互动空间。同时,教师需要通过拓展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丰富性、多层次的互动层面,进而有效提升互动水平,满足互动教学需求。
(一)立足学生实际,了解学生课堂互动实际需求
构建小学数学有效互动课堂,要求教师立足于学生实际,充分了解学生对课堂互动的实际需求。在小学数学课堂实践中,教师应当从群体与个体两方面考虑,既要了解课堂中学生作为群体的一致性,也要关注个体对课堂互动的实际需求。具体来说,从群体角度来看,教师课堂教学需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将其放置于与自己平等的地位,合理放手,还给学生最大发挥空间的课堂,激发其学习探究的主动性。从个体教学来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学生的观察,充分了解学生个体,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例如,进行分组教学,确保分组合理性,采取学习能力较强和较差的学生搭配的方法分组,组织其开展合作探究,发挥学习能力较强学生的带动作用;教师通过分层次设置问题,进行差异化提问,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与其能力相适应的答题机会,并给予积极鼓励性评价,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增强其数学学习自信心。
(二)丰富互动形式,拓宽学生课堂互动空间
现代创新教学手段为教师丰富互动形式提供了条件,其中情境教学是拓宽学生课堂互动空间的有效教学模式,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高其课堂互动参与的积极性。例如,教师为学生创设数学生活化情境,以“我知道”作为情境主体,为学生创造有话说的条件,激发其参与积极性。
教师在进行“生活中的负数”一课教学时,就可以提问“我们知道除了温度,生活中的负数还有什么?”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每个将讨论出的结果记到本子上,然后小组轮流“说一说”,要说别的小组没有说过的,看看哪个小组生活经验最丰富。小组讨论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每个人都会有话说,并且加入小组竞赛机制,学生的参与度更高。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师生、生生课堂的有效互动,学生也能够最大限度的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
(三)拓展教学内容,丰富师生课堂互动层面
数学课程内容丰富,小学数学教师通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学习水平,合理拓展教学内容,不仅能够丰富师生课堂互动层面,提高课堂互动有效性,并且还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数学眼界的拓展。同时,教师拓展教学内容,还需要注重趣味性的融入,激发学生课堂互动参与兴趣。例如,在进行“圆柱的表面积”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让学生了解什么事圆柱体之后,进行小组合作,利用纸、胶带、圆规等工作,合作制作一个圆柱体。然后,提问“圆柱体可以分为几部分?同学们制作圆柱体的步骤是什么?”等问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制作步骤和方法,选择什么工具,它的作用是什么。再让学生进行合作动手制作,验证自己的答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动手参与到课堂互动中,并且学生数学思维可以得到有效培养,丰富了师生课堂互动层面。
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实现教学知识的动态生成。确保教学课堂的动态生成性,就必须要重视课堂有效互动。因此,小学数学互动式教学课堂的构建,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点内容,加强数学课堂有效互动实践途径的探索,对于教师实现教学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注:本文系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互动方式的实践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DXKT22877)】
【参考文献】
[1]钟瑞玲.如何使数学课堂的师生互动更有效[J].华夏教师,2020(07):86-87.
[2]王韩芳.合理师生互动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积极影响分析[J].新课程研究,2020(07):113-114.
[3]程凤会.探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师生交往互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0,17(02):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