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名片】
周建华,博士、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副校长,人大附中联合学校总校副校长,国家级骨干教师,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专家。
周建华校长扎根基层办教育,对中小学教育和家庭教育都有深刻的认识,在家长圈享有崇高的威望。日前,笔者采访了他。
有德无才干不成事,有才无德干坏事,只有德才兼备才能干成好事
笔者:家长群中流行一句话:“好父母胜过好老师。”作为从教半生的教师,您赞同这句话吗?
周建华(以下简称周):完全赞同。从多年的教育实践,特别是在人大附中的教育实践来看,优秀的孩子一定是父母“陪”出来的。好父母不仅胜过好老师,而且胜过200多位好老师。
笔者:为什么是200多位?
周:因为孩子从小学到大学大概要接触200多位老师。
笔者:那么,您认为怎样才能成为好父母?
周: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影响深远,所以责任重大。我认为,好父母要完成五项任务。
笔者:我们分别来谈。父母的第一项任务是什么?
周:第一项任务是帮助孩子确立人生目标。简单地说,就是让孩子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有了人生目标,孩子才会有学习目标,生活才有意义,长大以后才不会得“空心病”。
笔者:什么是“空心病”?
周:“空心病”是一种价值观缺陷导致的心理障碍,症状为觉得人生毫无意义,对生活感到十分迷茫,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主要症状是疲惫、孤独、情绪差,感觉缺乏存在感,身心被掏空。
目前,“空心病”在大学生中较普遍,究其原因,是没有在初、高中接受理想教育,缺乏人生目标。所以,父母们要引以为戒,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对他进行积极的人生观教育。
笔者:那么,父母应该教育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呢?
周:很简单,就是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我经常说三句话:有德无才干不成事,有才无德干坏事,只有德才兼备才能干成好事。因此,要成才,先成人,父母要教育孩子成为德才兼备的人。父母对孩子影响很大,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底片”“孩子是父母的影子”,都是在强调父母要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出好榜样。
笔者:孩子要面向未来,那么未来社会有什么特征呢?
周:未来社会唯一能确定的特征就是它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父母要培养孩子接受未来社会不断变化的特性,而且要主动适应变化。当然,如果孩子能够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人,那么还要引领这种变化。
笔者:父母的第二项任务是什么?
周:第二项任务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我认为孩子应该从小养成的良好习惯有:按时作息的习惯;认真听老师讲课,认真思考,认真记笔记,认真做作业的习惯;及时订正,化错为对的习惯;与同学交流、质疑、探讨的习惯;限时限量完成作业的习惯;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坚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的习惯;等等。
笔者:在人大附中,学生们推崇的一句话是“优秀是一种习惯”。请问,他们都有哪些好习惯?
周:主要有六个方面:第一,学习要刻苦,每天保证一定的学习时间,并养成习惯;第二,讲究学习方法,少走弯路;第三,咬牙坚持,千万不能松劲儿;第四,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几个人约定,也可以班级倡议,大家互相监督、互相促进;第五,犯了错误不找借口,不逃避,勇于承担责任;第六,利用一切机会来锻炼自己,习惯于为他人服务。这些好习惯值得推广。
学习能力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缺一不可
笔者:陪读不得法是许多父母的烦恼。您有何良策?
周:正要谈到这个问题。父母的第三项任务是帮助孩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许多父母陪伴孩子时只注重结果而忽略学习方法的培养,效率很低。实际上,帮助孩子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才是高质量的陪伴。
笔者:有效的学习方法是什么?
周:学习方法因人而异,父母要引导孩子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摸索。我在实践中总结出了“四环一步”学习法,供父母们参考。
所谓“四环”,是指上课要抓住预习、听课、梳理、做作业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环环相扣,环环推动。在预习阶段,要复习旧知识,查清新知识,找重点和难点,尝试课本练习;在听课阶段,要专心听讲,知识点当堂弄懂,理清思路,抓住关键;在梳理阶段,要尝试回忆,看教科书,整理笔记,看参考书;在做作业环节,要审清题意,寻找思路,正确解答,题后回顾。“一步”是说在复习和总结阶段要抓住要领,有四个要求:融会贯通、查漏补缺、强化记忆、总结规律。
笔者:许多父母发现,孩子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除了要有学习方法,还要靠学习能力。请问,学习能力包括哪些内容?
周:没错,学习成绩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体现。学习能力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通常说的智力因素也主要指这五个方面。下面我们分别来谈:
第一,注意力非常重要。比如听课,学生要集中注意力,而且要调动有意的注意,避免分心。注意力可以比作“通向知识宝库的门户”,不打开它,智慧的阳光就无法透进心灵,智力也无法得到发展。
第二,观察力是智力活动的源泉,学习离不开观察。
第三,记忆力是硬功夫,也是童子功。学习的过程,可以理解为学习与遗忘抗争的过程,只有不断复习,重复记忆,才能掌握知识。
第四,想象力是对已经获得的一些表象进行加工的能力。学习过程中,更多的是需要有意想象,不论学习哪一学科,对知识的理解和科学概念的形成,都要借助于想象力。所以,想象力是学习必备的能力。
第五,思维能力可以说是学习中最重要的能力。根据学科特点的不同,学生需要逐步养成不同的思维能力,比如數理思维能力、语言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艺术思维能力等。
周建华,博士、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副校长,人大附中联合学校总校副校长,国家级骨干教师,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专家。
周建华校长扎根基层办教育,对中小学教育和家庭教育都有深刻的认识,在家长圈享有崇高的威望。日前,笔者采访了他。
有德无才干不成事,有才无德干坏事,只有德才兼备才能干成好事
笔者:家长群中流行一句话:“好父母胜过好老师。”作为从教半生的教师,您赞同这句话吗?
周建华(以下简称周):完全赞同。从多年的教育实践,特别是在人大附中的教育实践来看,优秀的孩子一定是父母“陪”出来的。好父母不仅胜过好老师,而且胜过200多位好老师。
笔者:为什么是200多位?
周:因为孩子从小学到大学大概要接触200多位老师。
笔者:那么,您认为怎样才能成为好父母?
周: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影响深远,所以责任重大。我认为,好父母要完成五项任务。
笔者:我们分别来谈。父母的第一项任务是什么?
周:第一项任务是帮助孩子确立人生目标。简单地说,就是让孩子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有了人生目标,孩子才会有学习目标,生活才有意义,长大以后才不会得“空心病”。
笔者:什么是“空心病”?
周:“空心病”是一种价值观缺陷导致的心理障碍,症状为觉得人生毫无意义,对生活感到十分迷茫,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主要症状是疲惫、孤独、情绪差,感觉缺乏存在感,身心被掏空。
目前,“空心病”在大学生中较普遍,究其原因,是没有在初、高中接受理想教育,缺乏人生目标。所以,父母们要引以为戒,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对他进行积极的人生观教育。
笔者:那么,父母应该教育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呢?
周:很简单,就是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我经常说三句话:有德无才干不成事,有才无德干坏事,只有德才兼备才能干成好事。因此,要成才,先成人,父母要教育孩子成为德才兼备的人。父母对孩子影响很大,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底片”“孩子是父母的影子”,都是在强调父母要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出好榜样。
笔者:孩子要面向未来,那么未来社会有什么特征呢?
周:未来社会唯一能确定的特征就是它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父母要培养孩子接受未来社会不断变化的特性,而且要主动适应变化。当然,如果孩子能够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人,那么还要引领这种变化。
笔者:父母的第二项任务是什么?
周:第二项任务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我认为孩子应该从小养成的良好习惯有:按时作息的习惯;认真听老师讲课,认真思考,认真记笔记,认真做作业的习惯;及时订正,化错为对的习惯;与同学交流、质疑、探讨的习惯;限时限量完成作业的习惯;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坚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的习惯;等等。
笔者:在人大附中,学生们推崇的一句话是“优秀是一种习惯”。请问,他们都有哪些好习惯?
周:主要有六个方面:第一,学习要刻苦,每天保证一定的学习时间,并养成习惯;第二,讲究学习方法,少走弯路;第三,咬牙坚持,千万不能松劲儿;第四,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几个人约定,也可以班级倡议,大家互相监督、互相促进;第五,犯了错误不找借口,不逃避,勇于承担责任;第六,利用一切机会来锻炼自己,习惯于为他人服务。这些好习惯值得推广。
学习能力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缺一不可
笔者:陪读不得法是许多父母的烦恼。您有何良策?
周:正要谈到这个问题。父母的第三项任务是帮助孩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许多父母陪伴孩子时只注重结果而忽略学习方法的培养,效率很低。实际上,帮助孩子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才是高质量的陪伴。
笔者:有效的学习方法是什么?
周:学习方法因人而异,父母要引导孩子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摸索。我在实践中总结出了“四环一步”学习法,供父母们参考。
所谓“四环”,是指上课要抓住预习、听课、梳理、做作业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环环相扣,环环推动。在预习阶段,要复习旧知识,查清新知识,找重点和难点,尝试课本练习;在听课阶段,要专心听讲,知识点当堂弄懂,理清思路,抓住关键;在梳理阶段,要尝试回忆,看教科书,整理笔记,看参考书;在做作业环节,要审清题意,寻找思路,正确解答,题后回顾。“一步”是说在复习和总结阶段要抓住要领,有四个要求:融会贯通、查漏补缺、强化记忆、总结规律。
笔者:许多父母发现,孩子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除了要有学习方法,还要靠学习能力。请问,学习能力包括哪些内容?
周:没错,学习成绩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体现。学习能力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通常说的智力因素也主要指这五个方面。下面我们分别来谈:
第一,注意力非常重要。比如听课,学生要集中注意力,而且要调动有意的注意,避免分心。注意力可以比作“通向知识宝库的门户”,不打开它,智慧的阳光就无法透进心灵,智力也无法得到发展。
第二,观察力是智力活动的源泉,学习离不开观察。
第三,记忆力是硬功夫,也是童子功。学习的过程,可以理解为学习与遗忘抗争的过程,只有不断复习,重复记忆,才能掌握知识。
第四,想象力是对已经获得的一些表象进行加工的能力。学习过程中,更多的是需要有意想象,不论学习哪一学科,对知识的理解和科学概念的形成,都要借助于想象力。所以,想象力是学习必备的能力。
第五,思维能力可以说是学习中最重要的能力。根据学科特点的不同,学生需要逐步养成不同的思维能力,比如數理思维能力、语言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艺术思维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