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2月经我诊疗过的2型糖尿病的60例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0例)与观察组(n=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均使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其中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33%(28/30),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显著(P<0.05)。结论: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有促进作用,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治疗有效率,临床中值得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利拉鲁肽;2型糖尿病;二甲双胍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7225(2020)05-0059-01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不断加剧,临床中以2型糖尿病为代表的代谢综合征越来越常见,且患者仍然以老年群体为主。现阶段临床中常用二甲双胍进行血糖控制,该种药物虽然具备一定的降糖作用,但效果依然不理想。本文将以经我诊疗过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经我诊疗过的2型糖尿病的60例患者,依据其入院先后随机分为对照组(n=30例)与观察组(n=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处于43~84岁之间,平均年龄(60.14±3.57)岁;病程为1~16年不等,平均病程(8.52±0.93)年;疾病类型包括7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9例高脂血症、14例合并高血压。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处于45~86岁之间,平均年龄(59.14±3.62)岁;病程为1~18年,平均病程(8.46±0.87)年;疾病类型包含7例合并冠心病、8例高脂血症、15例合并高血压。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疾病类型等基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期间,由同一批护理人员照顾,同时均进行健康教育、用药指导和生活护理等干预措施。不同之处在于,对照组患者服用的降糖药物为二甲双胍,告知患者首次用药量为0.5g,餐时服用,每天早晚各用药一次。后续随着治疗时间延长,适当增加用药量,用药一周后药量基本控制在1.0g。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利拉鲁肽治疗,药量以患者的空腹血糖为准,首次治疗时药量统一为0.6g,1天1次。若用药一周后患者的血糖被控制在6.1mmol/L以上,药量不变,如未达到这一标准,则药量增长为1.2g,最大用量剂量为1.8g。所有患者均进行3个月的治疗与护理。
1.3观察指标
于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测定时间为空腹与餐后2小时,统计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同时将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等级标准,其中显效表示患者的血糖水平正常;有效表示患者的血糖水平较治疗前改善80%及以上;无效表示血糖未得到有效控制,比较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处理数据,血糖水平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t方法检验;治疗有效率等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X2法检验。将P<0.05作为组间差异显著的评价标准。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可以发现治疗后所有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小于治疗之前,且观察组的变化幅度更加明显。
具体的,治疗之前对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9.60±1.68)mmol/L、(13.48±2.60)mmol/L、(14.38±3.86)%,观察组患者的三项指标分别为(9.54±1.82)mmol/L、(13.62±2.63)mmol/L、(14.31±3.97)%。
经过为期3个月的治疗之后,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分别为(7.95±1.64)mml/L、(6.02±0.93)mmol/L;用餐后2h对应的血糖水平分别为(10.28±3.40)mol/L、(8.61±1.42)mmol/L;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13.07±2.08)%、(10.29±3.14)%。差异显著(P<0.05)。
2.2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3.33%(22/30),其中包含显效8例、有效14例、无效8例。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33%(28/30),包含12例显效、16例有效和2例无效,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糖尿病患者中以2型糖尿病为主,患者大多在40岁左右发病,发病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糖尿病的发生与诸多因素有关,其中遗传、肥胖和不良饮食为主要因素,患者的典型症状即多饮多尿、体型消瘦。临床中主要利用降糖药物控制胰岛素分泌,進而让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控制。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为二甲双胍,但单独使用时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利拉鲁肽是一种长效药,能通过与胰腺GLP-1受体互相作用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同时控制胰高血糖素的水平,延长患者胃部排空的时间,促使患者降低能量摄入,将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此次对经我诊疗过的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即实施了利拉鲁肽与二甲双胍的联合治疗,结果显示患者的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得到了有效控制,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有促进作用,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治疗有效率,临床中值得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梁超,周玲.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2,33(05):656-658.
[2]范世宏,毛玉山.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16,54(11):26-28+38.
[3]王雅清.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估分析[J]. 河北医药,2019,41(03):392-395.
【关键词】利拉鲁肽;2型糖尿病;二甲双胍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7225(2020)05-0059-01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不断加剧,临床中以2型糖尿病为代表的代谢综合征越来越常见,且患者仍然以老年群体为主。现阶段临床中常用二甲双胍进行血糖控制,该种药物虽然具备一定的降糖作用,但效果依然不理想。本文将以经我诊疗过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经我诊疗过的2型糖尿病的60例患者,依据其入院先后随机分为对照组(n=30例)与观察组(n=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处于43~84岁之间,平均年龄(60.14±3.57)岁;病程为1~16年不等,平均病程(8.52±0.93)年;疾病类型包括7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9例高脂血症、14例合并高血压。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处于45~86岁之间,平均年龄(59.14±3.62)岁;病程为1~18年,平均病程(8.46±0.87)年;疾病类型包含7例合并冠心病、8例高脂血症、15例合并高血压。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疾病类型等基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期间,由同一批护理人员照顾,同时均进行健康教育、用药指导和生活护理等干预措施。不同之处在于,对照组患者服用的降糖药物为二甲双胍,告知患者首次用药量为0.5g,餐时服用,每天早晚各用药一次。后续随着治疗时间延长,适当增加用药量,用药一周后药量基本控制在1.0g。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利拉鲁肽治疗,药量以患者的空腹血糖为准,首次治疗时药量统一为0.6g,1天1次。若用药一周后患者的血糖被控制在6.1mmol/L以上,药量不变,如未达到这一标准,则药量增长为1.2g,最大用量剂量为1.8g。所有患者均进行3个月的治疗与护理。
1.3观察指标
于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测定时间为空腹与餐后2小时,统计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同时将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等级标准,其中显效表示患者的血糖水平正常;有效表示患者的血糖水平较治疗前改善80%及以上;无效表示血糖未得到有效控制,比较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处理数据,血糖水平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t方法检验;治疗有效率等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X2法检验。将P<0.05作为组间差异显著的评价标准。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可以发现治疗后所有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小于治疗之前,且观察组的变化幅度更加明显。
具体的,治疗之前对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9.60±1.68)mmol/L、(13.48±2.60)mmol/L、(14.38±3.86)%,观察组患者的三项指标分别为(9.54±1.82)mmol/L、(13.62±2.63)mmol/L、(14.31±3.97)%。
经过为期3个月的治疗之后,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分别为(7.95±1.64)mml/L、(6.02±0.93)mmol/L;用餐后2h对应的血糖水平分别为(10.28±3.40)mol/L、(8.61±1.42)mmol/L;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13.07±2.08)%、(10.29±3.14)%。差异显著(P<0.05)。
2.2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3.33%(22/30),其中包含显效8例、有效14例、无效8例。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33%(28/30),包含12例显效、16例有效和2例无效,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糖尿病患者中以2型糖尿病为主,患者大多在40岁左右发病,发病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糖尿病的发生与诸多因素有关,其中遗传、肥胖和不良饮食为主要因素,患者的典型症状即多饮多尿、体型消瘦。临床中主要利用降糖药物控制胰岛素分泌,進而让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控制。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为二甲双胍,但单独使用时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利拉鲁肽是一种长效药,能通过与胰腺GLP-1受体互相作用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同时控制胰高血糖素的水平,延长患者胃部排空的时间,促使患者降低能量摄入,将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此次对经我诊疗过的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即实施了利拉鲁肽与二甲双胍的联合治疗,结果显示患者的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得到了有效控制,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有促进作用,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治疗有效率,临床中值得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梁超,周玲.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2,33(05):656-658.
[2]范世宏,毛玉山.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16,54(11):26-28+38.
[3]王雅清.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估分析[J]. 河北医药,2019,41(03):392-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