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京剧进入中小学课堂的教学策略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i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京剧是国粹,把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纳入学校教育非常有必要,京剧进校园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本文从课堂教学实践角度,探索推行京剧进入中小学课堂的教学策略:创设情境,营造学习氛围;讲授新课,使用媒体教学;观察体验,发展学生思维。
  【关键词】 京剧课堂;教学策略;创设情景;媒体教学;观察体验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0-0-01
  今年年初,教育部下发《有关开展京剧进入中小学课堂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将京剧纳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之中,并且确定了15首京剧唱段作为音乐课的教学内容。
  笔者作为一个音乐教师,非常支持京剧进入中小学课堂这样的试点。当前中小学生普遍存在民族文化艺术鉴赏能力低的问题。京剧是国粹,把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纳入学校教育非常有必要,京剧进校园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本文从课堂教学实践角度,探索推行京剧进入中小学课堂的教学策略。
  (一)创设情境,营造学习氛围
  我在《走近京剧》开始上课就播放一首戏曲音乐“周杰伦的《霍元甲》”他在歌曲中运用了我们的“国粹”——京剧中的花旦唱法,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并出示花旦图片。创设情境,一首独特的戏曲音乐让学生从感官上有个初步的印象,让学生进入一个充满戏曲味的音乐教室,通过各种情景的渲染激发学生极大的好奇心和兴趣。让学生在欣赏、模仿和富有创造性的音乐活动中体验到京剧这一古老剧种的艺术魅力。播放《贵妃醉酒》的经典片段,接着推出素有“中国第一男旦”之称的李玉刚的精彩表演及他对“新贵妃醉酒”的出神入化的独到的演绎。学生们品味着,比较着,感悟着,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兴奋和投入。
  (二)讲授新课,使用媒体教学
  1、采用多媒体文字和画面向学生介绍京剧的起源,能更直观的让学生掌握知识。把知识、音响、画面统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调动所有器官——听觉、视觉,积极参与到探究体验活动中,多层次多角度感受京剧的无限魅力。使用多媒体出示现代京剧《红灯记》的视频片断,并为学生表演唱《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为学生创设看得见、摸得着,京剧就在自己身边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跟着媒体示范念一念有音调的京剧韵白、做一做京剧的表演程式。
  2、欣赏京剧视频。按京剧人物的不同年龄、身份、性格、外貌特征,认识京剧的四个行当,而剧照使学生对各行当有了直观的认识,并产生浓厚兴趣,抓住了学生的探究心理,并根据学到的知识来判断各行当。在介绍旦、净角色时选用《苏三起解》《铡美案》的视频,让同学们初步的把握京剧人物角色的外貌特点,迅速的分辨出来京剧人物角色。
  (三)观察体验,发展学生思维
  1、观看京剧人物剧照,分辨各自属于什么行当。如丑行,扮演以滑稽而伴有杂耍性表演的人物。丑和净一样要勾脸,但净要勾画全脸,勾大花脸,而丑只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为“小花脸”,丑又与净的“大花脸”、“二花脸”并列,故又称“三花脸”。丑角脸谱简单,只勾画豆腐块、蝙蝠、枣核等图形。丑行扮演的人物种类繁多,角色上亦有文武之分。有的是语言幽默、行动滑稽、心地善良的人物,也有奸诈刁恶、悭吝卑鄙的人物。让学生欣赏《时迁偷鸡》中时迁表演的一段绝活。
  2、通过欣赏京剧片段,引出京剧的功夫——唱、念、做、打。京剧不仅在行当、脸谱上内容丰富,并且还有形式多样的表现手段,选取了京剧《华容道》其中的一段里面就包含了这四大功夫。
  3、出示京剧伴奏图片,让学生识别京剧乐器,并视频欣赏京剧《红娘》让学生聆听其中的伴奏乐器,并模仿击打乐器,这使学生对伴奏乐器有了基本的认识。
  在京剧践中,应该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主要以欣赏为主,学唱为辅。京剧进课堂,老师应更多的给学生播放京剧经典名段,讲解京剧的历史,唱段背后的故事,忌成为唱歌课,只是单纯地让孩子们学唱几首京剧的经典唱段。这种耳濡目染的方式能让青少年得到传统文化的滋养,京剧进课堂是培养青少年起码的对传统文化的审美和情趣,培养欣赏水平。
  2、处理好艺术熏陶和专业的艺术教育的关系。培养青少年对艺术兴趣爱好,就是用艺术对青少年进行熏陶。这和专业的艺术教育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将15首京剧唱段列入九年义务教育的音乐课程,只能是一种艺术熏陶,严格来讲是美育教育的一部分,而非培养专业京剧演员。因此,把握京剧进課堂的教学目的,不要把美育课搞成专业艺术课,这是我们应注意的。
  京剧是中华民族戏曲表演艺术的代表,是立于世界之林的民族艺术。在中小学开展京剧进课堂试点工作,体现了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学习京剧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审美情趣,提高艺术欣赏能力。京剧进课堂是弘扬传统艺术的先声,也是让传统艺术重新获得活力的一种有效尝试。
  参考文献
  [1]刘吉典.略谈京剧音乐[J].戏曲艺术,1979,(01)
  [2]杨彬.浅谈京剧音乐[J].当代戏剧,2004,(06)
  [3]王永敬.论京剧流派[J].艺术百家,1991,(04)
  [4]于永正.京剧艺术与教学[J].四川教育,2003,(01)
  [5]于永正.京剧艺术与教学[J].教育文汇,2004,(10)
  [6]王世勋.谈“振兴京剧要从娃娃抓起”[J].戏曲艺术,1999,(04)
  [7]苏移.京剧简史[J].戏曲艺术,1984,(03)
  [8]王娟.全球化背景下民族艺术的保护与发展[J].四川戏剧,2003,(05)
  [9]刘正维.民族民间音乐概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06)
  [10]袁静芳.中国传统音乐简明教程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05)
  [11]德永清.浅谈中学京剧艺术教学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0,(01)
  [12]任玉岭.弘扬京剧艺术发展民族文化[J].红旗文稿,2005,(21).
  [13]伍言.京剧教育进校师生同育新苗[J].中国京剧,2005,(11)
其他文献
【摘 要】 习惯的养成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习惯是人重要的心理素质,但它并非先天具备而是要慢慢培养的。就初中生而言,良好英语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一笔丰厚的终身受用的原始积累,但它的积累要教师们有策略的引导。本文就如何培养初中生良好学习习惯进行阐述。  【关键词】 农村中学;英语学习习惯;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0-0-01  美国
【中图分类号】G622.4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0-0-01  当前,随着学校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力度不断加大,使得素质教育的考试成为对学生全面的、整体性的检验。更是对教师地教与学生地学的全方位考查.本人长期工作在小学语文教学第一线,尤其关注小学低年级语文试卷的设计情况.实践证明,一份优秀的试卷设计,不仅会检测出前阶段教学效果,更能引领学生以后的进一步提升.
【摘 要】 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技巧。如果掌握了这门技巧,就可以使物理课充满情趣,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从而辩证地处理好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激起学生的学习情趣,使学生在智力、能力、思想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关键词】 物理;教学;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0-0-01  物理教学技巧的表现,首先在于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
【摘 要】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探究式课堂教学,根据其特点构建行之有效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本文归纳了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优越性,阐述了探究式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和体会。  【关键词】 探究式教学;新课程;生物课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0-0-01  随着新课程实施不断深入和扩大,探究式教学在全国各地各学科教学中日益受到重视。因此,
【摘 要】 第三次科技革命正在进行,信息技术已经应用了各个领域。现而今,信息技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占据着相关重要的地位。随着教育的改革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学生们学习的内容,如果推动该门课程的教学,贯彻新的教学理念,促进教育戏有更好的发展,本论文将一一为您解答。  【关键词】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