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学生具有不同于成人的知识与经验背景,我们不能以成人对生活的感受、领悟、体验、认识,臆测学生对于生活的感受、领悟与认识。但是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可以组织与引导学生基于其生活实际来带动甚至是推动学生对文本的思索,从而提高学生的的感受、领悟与认识的能力。
笔者在初一至初三的几轮循环教学中,深切地感受到学生在语文阅读分析理解能力上的重要性。只有提升这种能力,才有真正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可能。所以笔者认为:课堂教学中教师依据学生的答案,适时巧妙引发追问,并以追问为手段,可以拓展延宽深化学生的思维。
一、追问可以引发激活学生的思维
学生阅读文本,如果缺乏思维,虽然也能读懂个大概,但却不能领悟作者蕴含在文中的“情”“感”,也不会领略作者的写作技巧与艺术特色,这样的课堂呈现的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浅表化,低效性,学生的语文素养不能得到提升。如果要引发思维,“提问题”是一个基本法宝,但面对问题,学生的思维也许就“问”而思,假如老师再“追问”一下,那么不仅触动的是对这个问题的再思考,更是激活了学生的思维状态。如果教师不追问,也许大多数学生仅仅在“听”答案而不在“思”问题,因此“追问”可以激活思维,引发全体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运行”状态,这是高效课堂的表征之一。
比如有一位教师在讲授《三峡》一文时,问学生“山”有何特点,有学生答:“连绵”,也有答“多”,也有答“重叠”,也有答“高耸”的。教师听了学生的几个回答后就板书:“山:高、连绵”。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认为:自己一板书,学生也许就理解了,但这位教师没有去思考,也许有的学生不理解呢,因为新的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思维环节缺不得,因此,这个环节虽简明快捷,但教师却缺乏引导学生对思维的再思维。如能追问一下,哪些句子写山“高”呢?哪些句子是写山“多”的呢?学生一定会紧跟老师的追问去探究文本语言,也会用“文本中”的原句加以回答,这样就把所有学生的“眼、心”引向文本,由文本的语言来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信息,这样,教师的指向就明确了:引导学生如何紧扣文本思考其中的信息,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时不能凭空想象,必须紧紧围绕文章的语言(内容)。同时又引领学生读文本时就要思考语言表象下隐含的信息,这其实就是引导学生如何阅读与分析文章。当然如果再能“追问”一下,形容“山”用“高”好呢,还是用“高峻”好呢?形容山“多”,用“多”好呢,还是用“连绵”好呢?这样一追问,又可以引导学生如何更好地提炼用语来表达意义,思维就更趋成熟完善。这也可以说是锤炼运用语言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追问可以打通学生思维的堵塞点
用“追问”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路程走得更为清晰,从而为学生读懂文本理解文本奠基。许多学生阅读文章往往停留于表面或者不能从文本中作者的语言中更好地提炼信息,因为他们不懂如何去提炼,不知思维的路径如何展开,故常停留或阻塞于语言的表层而导致对“作者用语”不能很好领悟与品味。如果我们教师能把学生的“滞点”打通,或引领学生不断走向语言蕴含的信息,那么他们的思路将清晰起来从而也就能真正读懂文本、理解作者的写作用意了。其中“追问”是一种较好的“提引”技巧,通过“追问”把学生的疑难迷惑点打开打通,从而清晰了思路。
记得我校史玉姣老师上“济南的冬天”时有这样的一个片段:
生:我觉得第4段中“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这一句写得好,它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小村庄”“雪”以人的动作,句中的“卧”字我觉得特别传神,可是说不出它好在哪儿。
师:“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能否将它说成是“卧着些高楼大厦”呢?
生齐声:不行!
师:“高楼大厦”不能用“卧”字,那为什么“小村庄”就可以呢?这就表明“卧”字突出了“小村庄”的什么特征?
生:突出了小村庄的“低矮”。
师:同样道理,为什么说“雪”是“卧”着的呢?突出“雪”的什么特征?
生:突出了“雪”的“薄”。
師:咱们再把这个句子齐声读一读,再体会一下,这个句子烘托了什么氛围?
生齐声读句子。
师指名答。
生:我觉得这个句子应该是写出了小村庄宁静的氛围。
在这个片段中,史玉姣老师就是采用追问策略,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思维,在追问中,学生的原先的“塞点”被打通,思路豁然开朗,在这个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笔者认为坚持这样的训练,能力必将得到提升。
三、追问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
“追问”可以引发学生思考“自我”或他人的思维是否“准确”与“完备”,是否可以有“更美好”的表述,这亦是我们语文课堂应该追求的一个境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理解语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的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因此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要使学生的思维处在“高境界”上运行。
当然,面对教师的提问,学生的答案往往是多向的,思维是多角度的,如果教师仅仅停留于此,那么学生仅能知道的是思考回答了这个问题,至于思维的“方向”是否准确,语言是否达到最佳状态或在思维中还存在哪些漏洞,光听教师或学生的评价也许不得而知,但如果教师立足学生的思维中的“欠佳处”追问一下,那么也许会给学生于思维上以点拨,可以触动的是学生的“思维神经”并使之向理想的状态进军。
记得在与学生一起学习“夏”一文时,文中有这样一句:“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学生在品味这个句子的时候,一般都立足在内容上思考:这个句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夏天农民收割的紧张,以体现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此,那么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对句子的理解往往也是不到位的。为此,我追问了一句,可以从修辞上来赏析一下吗?学生在老师的追问下,思维跟上,“用反复的修辞强调了夏天农民收割的紧张”。我又进一步追问:从语言形式和节奏上可以说说吗?我让学生再读几遍。这时学生的思维终于转向了语言节奏上了:“用短句,读起来节奏快,用这样的快节奏的语言可以更好地来表达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这样的语言形式和表达的内容是一致的。” 通过这样的追问,学生明白了思维可以从多角度展开。在这样的过程训练中,学生才能从多角度理解语言的韵味,从而真正品味到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组织带来的艺术魅力,由此也可以真正慢慢地提高自我的语文素养。
四、追问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处
用“追问”可以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处漫溯,从而拓展延伸学生的思维领域。我们知道,学生的思维需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次进行常式训练或变式训练。数学老师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思维在数学教学中重要性可见一斑。其实从语文角度看,思维也是语言的体操,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引领是训练学生思维的一个基本手段,而问题的引發又能把学生的思维不断推向深入,学生思维训练其实就是在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的不断探究中达到实效的,如果没有问题的引领,那思维训练将成为“空话”,作为语文学科而言,“追问”是把问题一步一步推向深处的一种手段,而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思维也一步一步走向深入。
“七颗钻石”一文结尾处的研读,老师问:“最后一节有何作用?”大多数同学几乎不假思索就脱口而出“点题,解释了大熊星座的来历”。显然这个答案没有错,但是学生思索至此就停止了,那是不行的。于是老师在表扬学生的思维敏捷后追问“还有其他的用意吗?”学生又思考了一会儿。举手发言“这个小女孩的精神就象这七颗钻石,说明了小女孩爱的精神的伟大”。老师再次肯定与追问:“不错,这儿有寓意,作者巧借钻石之光来象征小女孩的精神的光亮珍贵,但是作者用此还有深意吗?”在老师的一再追问下,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思维的状态,并不断向深处推展,学生进一步领略了作者的深意:号召人们学习这种博爱的精神,希望这种精神永世相传,不断延续。老师再次启发:这才是作者的真正的写作意图。
这个教学过程,在老师不断追问下,学生的思维始终“张着”,在“张着”的思维下,学生阅读文本的理解力必将走向深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情感,引导学生丰富语文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清晰地认识到:只有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语文课程标准期待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而追问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策略。
笔者在初一至初三的几轮循环教学中,深切地感受到学生在语文阅读分析理解能力上的重要性。只有提升这种能力,才有真正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可能。所以笔者认为:课堂教学中教师依据学生的答案,适时巧妙引发追问,并以追问为手段,可以拓展延宽深化学生的思维。
一、追问可以引发激活学生的思维
学生阅读文本,如果缺乏思维,虽然也能读懂个大概,但却不能领悟作者蕴含在文中的“情”“感”,也不会领略作者的写作技巧与艺术特色,这样的课堂呈现的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浅表化,低效性,学生的语文素养不能得到提升。如果要引发思维,“提问题”是一个基本法宝,但面对问题,学生的思维也许就“问”而思,假如老师再“追问”一下,那么不仅触动的是对这个问题的再思考,更是激活了学生的思维状态。如果教师不追问,也许大多数学生仅仅在“听”答案而不在“思”问题,因此“追问”可以激活思维,引发全体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运行”状态,这是高效课堂的表征之一。
比如有一位教师在讲授《三峡》一文时,问学生“山”有何特点,有学生答:“连绵”,也有答“多”,也有答“重叠”,也有答“高耸”的。教师听了学生的几个回答后就板书:“山:高、连绵”。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认为:自己一板书,学生也许就理解了,但这位教师没有去思考,也许有的学生不理解呢,因为新的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思维环节缺不得,因此,这个环节虽简明快捷,但教师却缺乏引导学生对思维的再思维。如能追问一下,哪些句子写山“高”呢?哪些句子是写山“多”的呢?学生一定会紧跟老师的追问去探究文本语言,也会用“文本中”的原句加以回答,这样就把所有学生的“眼、心”引向文本,由文本的语言来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信息,这样,教师的指向就明确了:引导学生如何紧扣文本思考其中的信息,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时不能凭空想象,必须紧紧围绕文章的语言(内容)。同时又引领学生读文本时就要思考语言表象下隐含的信息,这其实就是引导学生如何阅读与分析文章。当然如果再能“追问”一下,形容“山”用“高”好呢,还是用“高峻”好呢?形容山“多”,用“多”好呢,还是用“连绵”好呢?这样一追问,又可以引导学生如何更好地提炼用语来表达意义,思维就更趋成熟完善。这也可以说是锤炼运用语言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追问可以打通学生思维的堵塞点
用“追问”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路程走得更为清晰,从而为学生读懂文本理解文本奠基。许多学生阅读文章往往停留于表面或者不能从文本中作者的语言中更好地提炼信息,因为他们不懂如何去提炼,不知思维的路径如何展开,故常停留或阻塞于语言的表层而导致对“作者用语”不能很好领悟与品味。如果我们教师能把学生的“滞点”打通,或引领学生不断走向语言蕴含的信息,那么他们的思路将清晰起来从而也就能真正读懂文本、理解作者的写作用意了。其中“追问”是一种较好的“提引”技巧,通过“追问”把学生的疑难迷惑点打开打通,从而清晰了思路。
记得我校史玉姣老师上“济南的冬天”时有这样的一个片段:
生:我觉得第4段中“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这一句写得好,它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小村庄”“雪”以人的动作,句中的“卧”字我觉得特别传神,可是说不出它好在哪儿。
师:“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能否将它说成是“卧着些高楼大厦”呢?
生齐声:不行!
师:“高楼大厦”不能用“卧”字,那为什么“小村庄”就可以呢?这就表明“卧”字突出了“小村庄”的什么特征?
生:突出了小村庄的“低矮”。
师:同样道理,为什么说“雪”是“卧”着的呢?突出“雪”的什么特征?
生:突出了“雪”的“薄”。
師:咱们再把这个句子齐声读一读,再体会一下,这个句子烘托了什么氛围?
生齐声读句子。
师指名答。
生:我觉得这个句子应该是写出了小村庄宁静的氛围。
在这个片段中,史玉姣老师就是采用追问策略,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思维,在追问中,学生的原先的“塞点”被打通,思路豁然开朗,在这个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笔者认为坚持这样的训练,能力必将得到提升。
三、追问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
“追问”可以引发学生思考“自我”或他人的思维是否“准确”与“完备”,是否可以有“更美好”的表述,这亦是我们语文课堂应该追求的一个境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理解语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的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因此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要使学生的思维处在“高境界”上运行。
当然,面对教师的提问,学生的答案往往是多向的,思维是多角度的,如果教师仅仅停留于此,那么学生仅能知道的是思考回答了这个问题,至于思维的“方向”是否准确,语言是否达到最佳状态或在思维中还存在哪些漏洞,光听教师或学生的评价也许不得而知,但如果教师立足学生的思维中的“欠佳处”追问一下,那么也许会给学生于思维上以点拨,可以触动的是学生的“思维神经”并使之向理想的状态进军。
记得在与学生一起学习“夏”一文时,文中有这样一句:“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学生在品味这个句子的时候,一般都立足在内容上思考:这个句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夏天农民收割的紧张,以体现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此,那么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对句子的理解往往也是不到位的。为此,我追问了一句,可以从修辞上来赏析一下吗?学生在老师的追问下,思维跟上,“用反复的修辞强调了夏天农民收割的紧张”。我又进一步追问:从语言形式和节奏上可以说说吗?我让学生再读几遍。这时学生的思维终于转向了语言节奏上了:“用短句,读起来节奏快,用这样的快节奏的语言可以更好地来表达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这样的语言形式和表达的内容是一致的。” 通过这样的追问,学生明白了思维可以从多角度展开。在这样的过程训练中,学生才能从多角度理解语言的韵味,从而真正品味到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组织带来的艺术魅力,由此也可以真正慢慢地提高自我的语文素养。
四、追问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处
用“追问”可以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处漫溯,从而拓展延伸学生的思维领域。我们知道,学生的思维需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次进行常式训练或变式训练。数学老师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思维在数学教学中重要性可见一斑。其实从语文角度看,思维也是语言的体操,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引领是训练学生思维的一个基本手段,而问题的引發又能把学生的思维不断推向深入,学生思维训练其实就是在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的不断探究中达到实效的,如果没有问题的引领,那思维训练将成为“空话”,作为语文学科而言,“追问”是把问题一步一步推向深处的一种手段,而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思维也一步一步走向深入。
“七颗钻石”一文结尾处的研读,老师问:“最后一节有何作用?”大多数同学几乎不假思索就脱口而出“点题,解释了大熊星座的来历”。显然这个答案没有错,但是学生思索至此就停止了,那是不行的。于是老师在表扬学生的思维敏捷后追问“还有其他的用意吗?”学生又思考了一会儿。举手发言“这个小女孩的精神就象这七颗钻石,说明了小女孩爱的精神的伟大”。老师再次肯定与追问:“不错,这儿有寓意,作者巧借钻石之光来象征小女孩的精神的光亮珍贵,但是作者用此还有深意吗?”在老师的一再追问下,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思维的状态,并不断向深处推展,学生进一步领略了作者的深意:号召人们学习这种博爱的精神,希望这种精神永世相传,不断延续。老师再次启发:这才是作者的真正的写作意图。
这个教学过程,在老师不断追问下,学生的思维始终“张着”,在“张着”的思维下,学生阅读文本的理解力必将走向深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情感,引导学生丰富语文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清晰地认识到:只有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语文课程标准期待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而追问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