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理念已逐渐渗透到教学的各个领域,带来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下面,笔者谈谈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无视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忙于传授作文技巧,布置作文任务,过分强调共性,以考试分数作为主要评价标准,导致学生的作文缺少灵气,即使有些佳作,也难免给人“千人一面,千部一腔”的感觉,学生没有自己独立的观察和见解,常常用自己的嘴说出别人的思想。此外,在评改学生作文时,教师习惯于凭自己的主观感受作为评分的标准,从理论高度提出许多苛求。这样的作文,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扼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所谓个性,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和教育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不同于他人的比较固定的本质特征。个性的发展,不仅是人身心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说:“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属,教育的功能就是帮助别人达到能达到的最佳境界。”具备良好个性的人往往能独立思考,具有创造力,有较强的意志和行动的能力,这正是21世纪对人才的素质要求。
写作能力是学生认识能力、观察能力、分析事物能力、创造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表现,以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为主的作文教学,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培养学生的个性。
从培养学生的个性出发,在写作指导时,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分析作文的写作要求,研究不同的写作方案,鼓励学生表现自己的真情实感。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五点:
一、多读好文章
在培养学生独立写作能力时,教师可以选一些立意新颖、有独创性的作文,以范文的形式,让学生学习写作技巧,激发学生的独创精神。有的教师认为范文束缚了学生的创造精神,但实际上,范文可以形象地告诉学生该写什么和怎么写作文,这也是学习的过程。如大诗人莱蒙托夫青少年时期写的诗,大部分是简单改写普希金的诗句,但并不影响他后来创作出优秀的抒情短诗。
当然,好文章是有讲究的,教师要尽可能选用同龄人的文章作为范文,因为这能使学生感到亲切,同时多选择话题相同或相近、立意不同且新颖、语言风格不同的文章,发散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和观察问题。
二、设计好题目
文题的好坏影响学生发散思维的好坏。设计题目时,教师可以挑选学生最感兴趣、最关注的话题作为文题。作文教学的出发点在于消除学生害怕和厌倦作文的心理,不让学生“谈文色变”。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写与自己生活经验有关和自己最感兴趣的题材,同时不限文体,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如《月亮姑娘的_____》《_____的天空》等形式,通过各种启发式的“艺术形式”,激活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创新。
三、启发式指导
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自由写作的能力。教师启发式的指导,能使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好的作文应观点新、角度新、材料新、构思巧,所以教师要多为学生创造自由写作的机会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对同一个作文题目,学生愿意怎样写、写什么,应该由学生自己决定,不能强求一律。教师的启发式指导应该以“求异”为主,鼓励学生在文章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尽量“求异”,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四、设立“编辑室”
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一个小组作为“编辑室”,学生轮流充当不同的角色,使每位学生都有机会从不同角度去修改文章,进而提高写作技巧。此外,教师可以不断提高编辑要求。当学生修改自己或同伴的作文时,能产生把作文写得更好的想法。
五、与课外衔接
作文教学不等同于课堂教学,其外延同生活的外延相等,要求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课堂教学只是第一渠道,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创作的源泉,它是全面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发展学生个性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应切实抓好课外阵地,通过课外活动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让学生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用真情去体验,用心灵去触摸,用笔墨去记录,多一分灵感,便多一分创作。
当然,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个性的途径远不止以上几个方面。教师只有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潜在优势,对他们进行有意识地训练和培养,才能使他们萌发写作愿望,培养写作个性。
(作者单位: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谭畈中小学)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无视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忙于传授作文技巧,布置作文任务,过分强调共性,以考试分数作为主要评价标准,导致学生的作文缺少灵气,即使有些佳作,也难免给人“千人一面,千部一腔”的感觉,学生没有自己独立的观察和见解,常常用自己的嘴说出别人的思想。此外,在评改学生作文时,教师习惯于凭自己的主观感受作为评分的标准,从理论高度提出许多苛求。这样的作文,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扼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所谓个性,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和教育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不同于他人的比较固定的本质特征。个性的发展,不仅是人身心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说:“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属,教育的功能就是帮助别人达到能达到的最佳境界。”具备良好个性的人往往能独立思考,具有创造力,有较强的意志和行动的能力,这正是21世纪对人才的素质要求。
写作能力是学生认识能力、观察能力、分析事物能力、创造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表现,以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为主的作文教学,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培养学生的个性。
从培养学生的个性出发,在写作指导时,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分析作文的写作要求,研究不同的写作方案,鼓励学生表现自己的真情实感。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五点:
一、多读好文章
在培养学生独立写作能力时,教师可以选一些立意新颖、有独创性的作文,以范文的形式,让学生学习写作技巧,激发学生的独创精神。有的教师认为范文束缚了学生的创造精神,但实际上,范文可以形象地告诉学生该写什么和怎么写作文,这也是学习的过程。如大诗人莱蒙托夫青少年时期写的诗,大部分是简单改写普希金的诗句,但并不影响他后来创作出优秀的抒情短诗。
当然,好文章是有讲究的,教师要尽可能选用同龄人的文章作为范文,因为这能使学生感到亲切,同时多选择话题相同或相近、立意不同且新颖、语言风格不同的文章,发散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和观察问题。
二、设计好题目
文题的好坏影响学生发散思维的好坏。设计题目时,教师可以挑选学生最感兴趣、最关注的话题作为文题。作文教学的出发点在于消除学生害怕和厌倦作文的心理,不让学生“谈文色变”。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写与自己生活经验有关和自己最感兴趣的题材,同时不限文体,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如《月亮姑娘的_____》《_____的天空》等形式,通过各种启发式的“艺术形式”,激活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创新。
三、启发式指导
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自由写作的能力。教师启发式的指导,能使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好的作文应观点新、角度新、材料新、构思巧,所以教师要多为学生创造自由写作的机会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对同一个作文题目,学生愿意怎样写、写什么,应该由学生自己决定,不能强求一律。教师的启发式指导应该以“求异”为主,鼓励学生在文章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尽量“求异”,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四、设立“编辑室”
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一个小组作为“编辑室”,学生轮流充当不同的角色,使每位学生都有机会从不同角度去修改文章,进而提高写作技巧。此外,教师可以不断提高编辑要求。当学生修改自己或同伴的作文时,能产生把作文写得更好的想法。
五、与课外衔接
作文教学不等同于课堂教学,其外延同生活的外延相等,要求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课堂教学只是第一渠道,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创作的源泉,它是全面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发展学生个性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应切实抓好课外阵地,通过课外活动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让学生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用真情去体验,用心灵去触摸,用笔墨去记录,多一分灵感,便多一分创作。
当然,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个性的途径远不止以上几个方面。教师只有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潜在优势,对他们进行有意识地训练和培养,才能使他们萌发写作愿望,培养写作个性。
(作者单位: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谭畈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