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潮的影响下,单纯的教师传授的教学模式已经开始改变,变成教师引领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知识。毋庸质疑,课改不仅改变了以前那种了无生气的教学氛围和呆板的教学方式,而且使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在课改实验中,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式的课堂教学现象已经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满堂问”式的教学模式;或者是“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或者是“学生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或者是“学生质疑”的教学模式……可以说是异彩纷呈。这些教学模式尤其是后两种都是很抓人眼球、很时髦的教学方式,如果运用得当,无疑会给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但是,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不是就要“退居二线”,甚至是“退隐江湖”?教师是不是就该摒弃传统的“讲解”的教学方式呢?
讲解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功。教师在吃透教材,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用准确、明晰的语言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合乎逻辑的、生动活泼的讲述,不仅能促使学生紧张地思维,使学生洞开心扉,受到启发、教益,而且能让学生品尝到知识的甘甜,进而萌发探求更多知识的欲望。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我们经常引用这句话来鞭策学生,警戒学生。殊不知,我们都忽略了前半句,懵懂无知的学生如果没有教师的“领”,他们怎么才能“进门”呢?我认为这样的“领”并非是“满堂灌”,也绝非是“越俎代庖”。当然口若悬河、言不及义就要另当别论。
首先,触“例”才能旁通
叶圣陶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课文虽然只是个例子,但它的作用却不容忽视,尤其是典型、有代表性的例子,让学生真正理解了,学生就能够触类旁通。语文课堂就是运用这个例子教会学生识字、读书、说话、作文的教练场。例如一篇观点积极向上、结构严谨、逻辑性强、谋篇布局规范的议论文,如果能吸引住学生的眼球,抓住其心理,对文章结构、内容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不但会使他们的内心感到震撼,而且能教会学生去独立阅读议论文,甚至能写出简单的议论文。这样的例子细致入微地讲一篇,收获往往就会出人意料。
议论文《说勤》,课文短小精悍,但非常典型、规范:开头提出中心论点,中间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述,结尾总结深化论点。我带着学生细致地分析完之后,随即读了一篇类似的小议论文,学生马上就能找到中心论点,指出所用的论据,并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论述的。紧接着,我又让学生做了一篇仿写《谈毅力》。写出来的文章虽然有些幼稚,比较肤浅,但从整体上看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议论文的写法。
课文只是个例子,但利用得恰到好处,它就是“成功的秘诀”。
其次,“登堂”才能“入室”
一提到“讲”,人们就会想到滔滔不绝,“讲”就错了吗?就不符合新的教学理念了吗?辩证法告诉我们,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教师讲不讲,讲多讲少,关键要看讲的内容是什么。如果是新知识,学生还一无所知,教师却三言两语带过,学生只会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似懂非懂,他怎么会渴望探求到更多的新知识?而对语文学习至关重要的知识,或者是规律性的东西,教师不精讲,学生怎么能增长语文学习的能力,怎么能很好地落实“双基”?当然,在学生理解范围之内或超出不多的知识或问题则完全可以留给学生。所以必要时要给学生“搭”个稳固的台阶,引领他登上“厅堂”。
文言文中,翻译句子几乎是每年中考必考的题型,可学生的失分率却非常高。事实上,学生完全可以不丢分或少丢分。我曾经作了一个尝试,在讲每一册的文言文时,我先详细地讲一下翻译的原则:“增、补、删、留、调、意”,再明确“增”即增加;“补”即补出省略成分;“删”即去掉无意义的文言虚词;“留”即保留人命、地名、官职等;“调”即倒装句要恢复正常语序;“意”即比喻句要翻译出本意,然后再作示范。久而久之,大部分学生的翻译都比较准确,对于课外阅读结合注释也能理解大概意思。还有说明文阅读中常见的题型,考察用词的准确性,有点难度,但只要学生明白了答题的方法,它纵然有“七十二般变化”,又能奈学生何?这样的“讲解”是“授人以渔”,怎能说是多余呢?
与之相反,在该引领的时候不引领,课堂教学就会陷入尴尬。有一位老师在讲《愚公移山》时,问学生,“愚公‘智’吗?”有的学生说“愚公不智,他不但自己受累,还牵连到后代”。教师肯定了他的说法后,并没有引导学生去理解神话结尾的意义及文章写作的目的,以致后来老师再问“愚公精神还是否具有现实意义”时学生中就出现了“没有意义”的答案。这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在关键时必要的引领和讲解却“缺席”了,不但让自己很难堪,也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在知识不断更新的今天,他们需要的不是一杯水,也不是一桶水,而是去探求、去寻找知识的能力。赞科夫也曾说过:“我们不能忽视这一点,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寻求问题的答案,这不仅对他们领会知识和掌握技巧,而且对他们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但我想,无论何时,总不能让学生去“闭门造车”吧?
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语文教育中的一大变革,它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无疑是催化剂。但我们因此曲解教师的作用,淡化教师的“引领、讲解”,那必然会导致主轴的偏离。■
讲解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功。教师在吃透教材,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用准确、明晰的语言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合乎逻辑的、生动活泼的讲述,不仅能促使学生紧张地思维,使学生洞开心扉,受到启发、教益,而且能让学生品尝到知识的甘甜,进而萌发探求更多知识的欲望。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我们经常引用这句话来鞭策学生,警戒学生。殊不知,我们都忽略了前半句,懵懂无知的学生如果没有教师的“领”,他们怎么才能“进门”呢?我认为这样的“领”并非是“满堂灌”,也绝非是“越俎代庖”。当然口若悬河、言不及义就要另当别论。
首先,触“例”才能旁通
叶圣陶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课文虽然只是个例子,但它的作用却不容忽视,尤其是典型、有代表性的例子,让学生真正理解了,学生就能够触类旁通。语文课堂就是运用这个例子教会学生识字、读书、说话、作文的教练场。例如一篇观点积极向上、结构严谨、逻辑性强、谋篇布局规范的议论文,如果能吸引住学生的眼球,抓住其心理,对文章结构、内容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不但会使他们的内心感到震撼,而且能教会学生去独立阅读议论文,甚至能写出简单的议论文。这样的例子细致入微地讲一篇,收获往往就会出人意料。
议论文《说勤》,课文短小精悍,但非常典型、规范:开头提出中心论点,中间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述,结尾总结深化论点。我带着学生细致地分析完之后,随即读了一篇类似的小议论文,学生马上就能找到中心论点,指出所用的论据,并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论述的。紧接着,我又让学生做了一篇仿写《谈毅力》。写出来的文章虽然有些幼稚,比较肤浅,但从整体上看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议论文的写法。
课文只是个例子,但利用得恰到好处,它就是“成功的秘诀”。
其次,“登堂”才能“入室”
一提到“讲”,人们就会想到滔滔不绝,“讲”就错了吗?就不符合新的教学理念了吗?辩证法告诉我们,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教师讲不讲,讲多讲少,关键要看讲的内容是什么。如果是新知识,学生还一无所知,教师却三言两语带过,学生只会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似懂非懂,他怎么会渴望探求到更多的新知识?而对语文学习至关重要的知识,或者是规律性的东西,教师不精讲,学生怎么能增长语文学习的能力,怎么能很好地落实“双基”?当然,在学生理解范围之内或超出不多的知识或问题则完全可以留给学生。所以必要时要给学生“搭”个稳固的台阶,引领他登上“厅堂”。
文言文中,翻译句子几乎是每年中考必考的题型,可学生的失分率却非常高。事实上,学生完全可以不丢分或少丢分。我曾经作了一个尝试,在讲每一册的文言文时,我先详细地讲一下翻译的原则:“增、补、删、留、调、意”,再明确“增”即增加;“补”即补出省略成分;“删”即去掉无意义的文言虚词;“留”即保留人命、地名、官职等;“调”即倒装句要恢复正常语序;“意”即比喻句要翻译出本意,然后再作示范。久而久之,大部分学生的翻译都比较准确,对于课外阅读结合注释也能理解大概意思。还有说明文阅读中常见的题型,考察用词的准确性,有点难度,但只要学生明白了答题的方法,它纵然有“七十二般变化”,又能奈学生何?这样的“讲解”是“授人以渔”,怎能说是多余呢?
与之相反,在该引领的时候不引领,课堂教学就会陷入尴尬。有一位老师在讲《愚公移山》时,问学生,“愚公‘智’吗?”有的学生说“愚公不智,他不但自己受累,还牵连到后代”。教师肯定了他的说法后,并没有引导学生去理解神话结尾的意义及文章写作的目的,以致后来老师再问“愚公精神还是否具有现实意义”时学生中就出现了“没有意义”的答案。这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在关键时必要的引领和讲解却“缺席”了,不但让自己很难堪,也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在知识不断更新的今天,他们需要的不是一杯水,也不是一桶水,而是去探求、去寻找知识的能力。赞科夫也曾说过:“我们不能忽视这一点,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寻求问题的答案,这不仅对他们领会知识和掌握技巧,而且对他们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但我想,无论何时,总不能让学生去“闭门造车”吧?
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语文教育中的一大变革,它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无疑是催化剂。但我们因此曲解教师的作用,淡化教师的“引领、讲解”,那必然会导致主轴的偏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