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升华与本质复归: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审美旨趣

来源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ymel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劳动具有“审美-谋生”双重属性.劳动作为谋生的手段被过分强调,而其具有的审美性质却被忽略.因此,劳动教育相应地也应具有“审美-谋生”双模式.劳动教育者要从关注劳动者主体升华、本质复归的角度挖掘劳动的审美意涵,开展劳动教育,以激发劳动者的内生动力.
其他文献
作为教师成长的主阵地,高等学校教师发展中心历经半个多世纪发展,数量不断增加,服务领域不断扩展,工作机制和项目活动不断完善.但也面临着发展理念不够新、特色建设不够明显、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通过分析中美高校教师发展中心职能提出柔性发展、特色发展、创新机制三个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策略.
根据新经济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目前工程训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分层次、多模块、开放式、立体化的工程训练教学模式,并贯穿本科人才培养全过程.实践表明,通过实施工程训练教学模式,学生的动手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素质都得到明显的提升.该模式的构建,使作为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主阵地的工程训练中心的定位更加清晰、理念更加科学、功能更加完善.
个性化学习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而“互联网+教育”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信息技术的发展驱动现代教育变革,技术的智能化催生了个性化学习的多样性和可能性,助推职业教育环境下教学由规模化的一对多到网络化的多对多再到个性化的一对一转变.基于此,结合职业教育实际,对个性化学习的内涵进行界定,设计了由数据层、分析层、服务层和用户层组成的个性化学习框架结构,提出环境可计算、学习者可理解、学习过程可表示、资源优质化、服务精准化的实践路径.
随着《民法典》颁布,我国进入法典化时代,民法课程必将面临变化和调整.基础性、体系性和实用性是民法课程的基本特点.现阶段我国民法课程存在课程设置模式单一、缺乏核心能力培养、与其他课程衔接不足、缺乏地域性等问题,应以法教义学方式培养学生的体系性思维、权利意识和生态文明理念,提高民法课程在法学教育中的比重,提高学生的法律解释能力,促进综合性法律人才培养,满足不同地域法治社会建设需求.
为了研究劳动教育的前沿热点和发展脉络,将1998~2021年中国知网中CSSCI来源期刊作为研究样本,采用计量可视化的分析方法剖析劳动教育研究的“知识网络”.经研究发现:就文献特征而言,其趋势走向大体以2018年作为“分水岭”,后实现突增且至今仍呈现不断增长态势.就热点论域而言,主要从“本体论”“价值论”“方法论”三个层面回答了劳动教育“是什么”的内涵结构、“为什么”的价值要求和“怎么办”的实践路向.为此,就未来展望而言,要夯实学理支撑,不断深化理论与指导实践;要注重课程支撑,继续潜心科研与教学育人;要完
工业设备使用说明书具有准确、客观、简洁的特点,同时又属于科技英语的范畴,在词汇、语法和语篇上与科技英语类似.通过功能对等理论对工业产品说明书进行语言特点分析,总结工业设备说明书的功能及语言特点,并运用对等理论功能探索工业设备说明书的翻译策略.
OBE理念采用成果导向,依据学生特点,定义人才培养目标,由此设计课程目标和教学策略.以“网络设备管理”课程为例,采用信息化教学和多维度评价方式,构建OBE理念下信息化模块教学模式,打造个性化课堂,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复合型技能人才.
为了培养高水平的语言服务人才以更好地服务国家现实需要,为了实现翻译教育与服务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事业的紧密衔接,把握当代语境中翻译的新变化,反思传统日语翻译课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评价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思考创新和改革日语翻译教学的方法.虽以高校日语翻译课堂为中心,但对我国整体的外语翻译教育问题具有普遍意义.
学困生受其学习情况的影响难免会出现消极心理,其中以自卑、逆反、焦虑最为明显.培育高校学困生积极心态要尊重其主体地位,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并将这一理念渗透到各项具体工作中.从提高学困生认知水平、培养其积极的情感体验、强化其意志和引导其积极行为方面出发,促进学困生形成自信、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作为网络视频衍生物的弹幕,其兴起与发展为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挑战.弹幕内容冲击主体价值观念、弹幕形式弱化批判精神以及弹幕互动机制引发公众话语偏颇.究其根源,主观上源于思政课教师思政素养有待提升、思政教育模式落后,客观上源于法律法规尚未完善、思政平台疏于监督治理,应建设思政队伍、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治理网络思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