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病原体检测的探讨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lyE981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研究咽部分泌物形态学检查,为MP感染提供了新的快速的诊断方法。方法 2011年1~10月间收治的110例MP感染患儿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咽部分泌物形态学检查,可直接观察NP形态学检查,其方便、快捷、准确地了解MP在患儿体内的感染情况,弥补了MP抗体高峰出现时间晚、持续时间长,且受患儿年龄小、免疫力低、病程长等因素影响。结论 咽部分泌物病原形态学检测MP检出率明显高于血清MP特异性抗体检测检出率,且与病程无明显关系,说明咽部分泌物病原形态学检测为MP感染提供了新穎而快捷的诊断方法。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儿童呼吸道感染;咽部分泌物;病原形态学检测
   肺炎支原体(MP)是目前成人和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其感染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支原体实验室检测方法目前研究较多的检测特异性抗体工SM和IgG的方法尚不能达到早期快速诊断的目的,抗原的检测为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本课题研究的为咽部分泌物形态学检查,为MP感染提供了新的快速的诊断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对我院自2011年1~10月,就诊于我院儿科的临床表现疑诊MP感染的患儿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8例,女54例,年龄2月~14岁。病程时间15天以内48例、~30天36例、~60天20例、~90天6例,110例患儿其中上呼吸道感染32例,支气管炎38例,支气管肺炎40例。
  1.2 方法 取咽拭子咽部分泌物置无菌玻片上,在多功能超高倍显微分析仪(北京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直接观察形态学检查,同时进行抽取静脉血2ml,检测血清NP特异性抗体。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咽部分泌物形态学检查与血清MP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比较,见表1。110例患儿咽部分泌物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形态学检查对MP检出率为85.4%,血清MP特异性抗体对MP检出率为64.5%,而且经统计学处理结果具有相关关系x2=10.082(p<0.05),说明咽部分泌物形态学检查,为小儿MP感染提供可靠的诊断方法。
  2.2 咽部分泌物形态学检查与血清MP特异性抗体检测与MP感染病程的关系,见表2。说明咽部分泌物形态学检查对MP检出率x2=0.82(p>0.05)与病程无关,而血清MP特异性抗体检测检出率x2=18.06(p<0.05)与病程有关。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病原学的变迁,支原体的感染已成为小儿呼吸道感染得的重要病原。支原体有很强的传染性,经常在儿童集居的场所传播,引起集体感染,也常常在家庭成员中交叉传染,导致久治不愈。儿科门诊中,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占30%以上,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有一半是由支原体感染引起的。40%以上的支原体感染还会引起肺外多器官多系统的损伤,如心肌炎、肾炎、脑炎、紫癜、肺炎支原体血症等等。支原体是一类没有细胞壁的原核微生物,常用的”青霉素”类和”头孢”类抗菌素支原体感染没有抑制和杀灭的作用,只有大环内酯类药物有效,因而对肺炎支原体的检测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以及疗效的判定显得尤为重要。
   已知支原体感染后,可刺激B细胞产生IgM和IgG,并引起宿主抗原结构的改变,产生自身抗体,导致病理免疫反应。特异性抗体测定有诊断价值,临床采用者有补体结合试验、间接血细胞凝集试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由于支原体感染后1周左右,血清中特异性抗体IgM可被检出,10~30天达高峰,12~16周消失,因此尚不能达到早期快速诊断的目的。目前国内外已有用ELI、基因探针、单克隆抗体及PER检测呼吸道病分泌物中抗体及DNA的报道。尚无咽部分泌物形态学检查的报道。本课题研究的为咽部分泌物形态学检查,是在多功能超高倍显微分析仪,集光学、光电学、电子学、医学影像学和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超高倍显微诊断方法,可直接观察NP形态学检查,其方便、快捷、准确地了解MP在患儿体内的感染情况,弥补了MP抗体高峰出现时间晚、持续时间长,且受患儿年龄小、免疫力低、病程长等因素影响。咽部分泌物病原形态学检测MP检出率明显高于血清MP特异性抗体检测检出率,且与病程无明显关系,说明咽部分泌物病原形态学检测为MP感染提供了新颖而快捷的诊断方法。
  参考文献
  [1]孙侠;下呼吸道感染门诊儿童血清支原体肺炎总抗体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J];北京医学;2009年07期
  [2]朱云;王亚亭;不同方案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49例疗效观察[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3]曹爱琴!475003;1000例性病患者5种病原体检测结果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09年03期
  [4]郭红,董自宇;肺炎支原体感染68例临床分析[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7年01期
  [5]李红艳;李连翠;蔡洪燕;;浅谈肺炎支原体的治疗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09年04期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对采用沐舒坦与地塞米松结合的方法对患有重症吸入性肺炎的患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观察。方法 抽取94例患有重症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确诊新生儿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7例。分别采用临床常规方法和在常规疗法基础上采用地塞米松与沐舒坦联合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B组患儿在治疗后的治愈率和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患儿;该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例数明显少于A组患儿;
期刊
【摘要】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由先进的生物体材料制成,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引进,为了更好地将护理行为实施于病人,我科自2002年来也广泛将豹死留皮脉 留置针用于输液、输血、抢救病人。现将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方法、留置时间、封管技术及护理及注意事项归纳如下。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应用体会;注意事项  1 临床资料   自2002年以来,我科共进行静脉留置针86例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加味四逆散治疗2型糖尿病脂肪肝肝损害疗效。方法:将我院112例2型糖尿病脂肪肝肝损害的患者全部采用加味四逆散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后在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均有明显的改善变化,总有效率为92.9%。结论:采用加味四逆散治疗2型糖尿病脂肪肝肝损害疗效确切,效果值得肯定。   【关键词】 加味四逆散;2型糖尿病;脂肪肝肝损害;临床疗
期刊
【摘要】 目的:白三烯拮抗剂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中度持续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选择2007-2010年我院收治慢性中度持续支气管哮喘患者42例(均为确诊病例),随机均分成两组,分别治疗8周,比较治疗前后的症状、肺功能指标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8周后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而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白三烯拮抗剂及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能显著明显改善慢性中度持续支气管哮喘患
期刊
【摘要】 目的 比较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文选择我院从2010年7月至2011年5月期间收治的60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本组60例患儿进行随机分组,每组30例,分别是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都进行常规治疗,给予患儿镇静、化痰以及止咳等方面的治疗。其中,治疗组再给予患儿阿奇霉素静滴治疗。对照组给予患儿乳糖酸红霉素静滴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
期刊
【摘要】 目的 分析头孢拉定药物致小儿血尿的临床现象。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8例因使用头孢拉定药物而致血尿的患儿。医务人员在确诊患儿为药物性血尿后,应该立即停用头孢拉定,可使用其他抗生素药物治疗患儿的原发病。可为患儿静滴1/5张液体补充足量液体,并加维生素C以及止血敏。结果 所有患儿在停用头孢拉定后,在24小时到72小时内血尿现象消失,3至5天进行尿液、肾功
期刊
【摘要】 目的 对采用胃镜对患有消化性溃疡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74例消化性溃疡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37例。分别采用常规三联药物疗法和在此基础上采用胃镜进行治疗。结果 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状态下的胃液pH值升高幅度明显大于A组患者;两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均没有出现比较严重
期刊
【摘要】 目的 分析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疗效。方法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0年10月至2011年7月期间收治的48例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是对照组以及治疗组,每组均为24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咪唑安定、丙泊酚、芬太尼以及维库溴铵等药物,在手术过程中选择芬太尼以及丙泊酚进行静脉麻醉,同时根据患者情况适量再给予维库溴铵药物。治疗组主要是将对照组中的芬太尼用瑞芬太尼代替,其
期刊
【摘要】 目的 对采用难处理阑尾炎切除术对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具体措施及体会进行总结性研究。方法 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来我院就诊的64例患有难处理阑尾炎的确诊患者病例。结果 导致患者出现阑尾切除困难的主要原因为阑尾根部坏疽穿孔、阑尾根部异常肿胀、阑尾周围脓肿、盲肠壁内出现囊肿。我们分别采用了浆肌层下剥除法、全阑尾切除术、粘膜下阑尾切除术、改良逆行阑尾切除术对患者进行了治疗。经过治疗后,所有患者
期刊
【摘要】 目的 比较布托啡诺与芬太尼在全凭静脉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文选择择期在全凭静脉麻醉下行甲状腺、乳腺等手术的患者48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是布托啡诺组(B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均为24例患者。B组:静脉注射布托啡诺40g/kg,F组:静脉注射芬太尼4g/kg。同时根据患者状态,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输注瑞芬太尼,按需追加适量肌松药,使麻醉达到适宜深度。结果B组患者停药后苏醒时间以及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