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枭羹,即用枭肉制作的羹汤。作为一种节令食品,它曾先后出现在夏至、五月十五和端午。汉代中后期直至明清,枭羹更成为皇帝端午节赐宴中的特殊食物,是古代端午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什么端午节食用枭羹,食枭仪式历史上有何变化,这些都要从枭的自然属性和文化属性说起。
枭:食母恶鸟
枭,或名鸺鹠、旧留、鹠鷅、流离,现代鸟类学归为鸱鹗科。这种鸟头大而阔,眼睛巨大向前,眼周有辐射状排列的羽毛形成面盘——由于头部似猫,俗称猫头鹰。
枭一向被视为食母的不孝之鸟。宋代罗愿《尔雅翼》说:“刘子曰:‘炎州有鸟,其名日枭。偃伏其子,百日而长,羽翼既成。食母而飞。’盖稍长从母索食,母无以应,於是而死。”讲的是枭在幼小的时候依靠母亲喂食,等长大后,一旦母鸟无法再提供足够的食物,就吃掉母鸟,扬长而去,品性极其恶劣。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枭食母亲的说法,笔者查阅了部分现代鸟类学家对鸱鹗科鸟类的观察研究,未见相关报道。鸟类学家只是说鷅鷅科的幼鸟成熟较晚,需要亲鸟长期喂食。因此,所谓枭鸟食母,应该只是古人的传说而已。
枭被捕杀的原因:
从祭祀地神,到维护孝道
一般认为枭鸟被捕杀是因为它犯了忤逆之罪。许慎《说文解字》云:“枭,不孝鸟也。故日至捕枭磔之。”但这一仪式最初的内涵,或许并不是为了维护孝道。
汉初,叔孙通制订《汉仪》:“以夏日至赐百官枭羹”。后人注解说:“夏至,微阴始起,长养万物,而枭害其母。因以是日杀之。”这是在从历法学和哲学角度进行解释:夏至阴气开始回升,而阴为坤,为大地。厚德载物。枭害其母,就是危害阴气,因而必须举行仪式杀之,以保护阴气。很明显,这个仪式的原始意义是跟保护阴气、祭祀大地有关的。“枭害其母”的罪名不在于违反孝道,而是危害阴气,危害大地。
《说文》所谓夏至日捕杀枭鸟只是因为它“不孝”的说法,是后起的观念。“磔”,并非一般的杀死。也不仅仅是分裂尸体。而是指分裂祭牲以祭神的一种特殊仪式行为。在不同的时期,作为磔祭牺牲的动物可以是枭,也可以是狗。据《尔雅》、《史记》中相关记载,磔狗仪式在初夏六月,是用来结束春季、禳灾除疫的。《史记正义》称:“磔,禳也。狗,阳畜也。以狗张磔於郭四门,禳却热毒气也。”因为狗是阳性动物,所以选择它作为牺牲。古人专门在夏至捕枭磔之,显然也是一种类似磔狗的仪式行为,其最初的理由应该也跟季节转换有关。夏至,阳气最盛,阴气极弱,为了保证季节转换顺利进行,这时要祭祀地神。枭作为昼伏夜出的夜行性鸟类,属于阴性动物,正好拿来祭祀地神。也就是说,枭最初是作为祭祀地神的牺牲,其理由在于枭是阴性动物,不是由于它的忤逆。
随着原始祭祀仪式的衰落,食枭渐渐转向以保护孝道为目的。
汉武帝时,“后人复有上书,言:‘古者天子常以春解祠,祠黄帝,用一枭、破镜……’令祠官领之如其方,而祠於忌太一坛旁”。(《史记·封禅书》)
依五行说,黄帝代表中央之土,即地神,所以用枭祭祀黄帝,实际上基本沿袭了古代用枭祭地的仪礼。然而,汉武帝把杀枭的时间从《汉仪》规定的夏至改为春季,破坏了夏至祭祀地神的天文历法学语境,遮蔽了仪式原来的象征意义,最终导致夏至用枭祭地仪式的内在意义发生变化。他所增加的牺牲——破镜,又作破獍,或獍,是传说中的一种恶兽,据说吃父亲。枭本来就是“害其母”的恶鸟,现在与“吃其父”的破镜对举,就使得后代注家都把这个仪式解释为灭绝忤逆、保存孝道的象征行为。
于是,西汉初年沿袭下来的原本于夏至进行的磔枭、赐枭羹祭地仪式,汉武帝时代演变为春季用枭和破镜祭祀黄帝——既是为了祭祀大地,同时也是为了消灭不孝禽兽,维护孝道,具有双重含义。随着夏至各项仪式逐步合并到端午节, 《汉仪》记录的这个古老的夏至日祭地仪式最终演变为五月五日的皇家端午节日礼仪——食枭羹,保人伦。
皇家螭午赐枭羹
夏至磔枭的祭地仪式属于皇家礼仪,普通百姓不得参与。但百姓们也从日常生活需要出发,对枭做了自己的解说。传说枭可“辟兵”,即免于兵器的伤害,这是民众基于安全需要的幻想。“五月望”食枭羹,就是为了保证自己刀枪不入。可见,皇家和民众虽然都食用枭羹,但他们赋予杀枭仪式的文化象征意义却是大不相同的。
一般认为,武帝以后的汉代皇帝端午赐百官枭羹,目的很明确,就是消除恶鸟,鼓励孝道。这项礼仪后来一直延续,有人推测明代尚存。但从后世材料来看,其目的不仅仅是维护孝道,还包含着很深的政治含义。
唐玄宗在《端午三殿宴群臣并序》中详细描述了端午宴会的内容:参加宴会的大臣超过百位,规模不小。宴会饮食非常丰盛,有“散热”(消除暑热)的食物,有“逃暑”(避暑)的饮料。厨师们端来的食物有恶鸟(即枭)、肥龟,还有香芦角黍(粽子)。尽管诗序没有明确如何食枭,但依照常情,应该是沿袭以枭为羹的旧礼,枭羹的含义自然也是沿袭消灭忤逆恶鸟的古义。但通篇来看,宴会主旨是要赞美股肱之臣,教化全体民众,即所谓“股肱良足咏,风化可还淳”,政治寓意十分明显。
玄宗先是“感婆娑于孝女,悯枯槁之忠臣”,借用端午节传说中的孝女曹娥和忠臣屈原为臣民树立了道德榜样;继而“叹节气之循环,美君臣之相乐”,即希望通过端午节赐宴来建立良好的君臣关系、社会关系,从而巩固统治。同时,他还要求赴宴大臣即席赋诗,“进对一言重,道文六义陈”。希望大臣在诗文中体现出完美的道德。这些内容清楚地展现了皇帝端午赐宴、端午赐枭羹所具有的政治意义。它不仅提倡孝道,更注重的是提倡大臣对皇帝的忠诚。
北宋和明代皇帝端午赐宴也有枭羹。苏轼、苏辙、胡宿、程敏政等人都有诗咏皇帝赐枭羹之事。历代皇帝赐宴要吃枭羹,并不是它好吃,也不只是为了在肉体上消灭这种“恶鸟”,其最主要目的还是消灭恶人、奸臣。吃枭羹,就是为了帮助皇帝驱除不仁不义的人。可见,赐枭羹的政治象征意义是驱逐恶人和奸臣。
正是基于端午赐枭羹礼仪不仅包含提倡孝道的意图,还包含着上述政治涵义和政治功能,因此,汉、唐、宋、辽、明各代都有端午节赐大臣枭羹的礼仪。 (文章代码:101224)
[责任编辑]王凯
枭:食母恶鸟
枭,或名鸺鹠、旧留、鹠鷅、流离,现代鸟类学归为鸱鹗科。这种鸟头大而阔,眼睛巨大向前,眼周有辐射状排列的羽毛形成面盘——由于头部似猫,俗称猫头鹰。
枭一向被视为食母的不孝之鸟。宋代罗愿《尔雅翼》说:“刘子曰:‘炎州有鸟,其名日枭。偃伏其子,百日而长,羽翼既成。食母而飞。’盖稍长从母索食,母无以应,於是而死。”讲的是枭在幼小的时候依靠母亲喂食,等长大后,一旦母鸟无法再提供足够的食物,就吃掉母鸟,扬长而去,品性极其恶劣。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枭食母亲的说法,笔者查阅了部分现代鸟类学家对鸱鹗科鸟类的观察研究,未见相关报道。鸟类学家只是说鷅鷅科的幼鸟成熟较晚,需要亲鸟长期喂食。因此,所谓枭鸟食母,应该只是古人的传说而已。
枭被捕杀的原因:
从祭祀地神,到维护孝道
一般认为枭鸟被捕杀是因为它犯了忤逆之罪。许慎《说文解字》云:“枭,不孝鸟也。故日至捕枭磔之。”但这一仪式最初的内涵,或许并不是为了维护孝道。
汉初,叔孙通制订《汉仪》:“以夏日至赐百官枭羹”。后人注解说:“夏至,微阴始起,长养万物,而枭害其母。因以是日杀之。”这是在从历法学和哲学角度进行解释:夏至阴气开始回升,而阴为坤,为大地。厚德载物。枭害其母,就是危害阴气,因而必须举行仪式杀之,以保护阴气。很明显,这个仪式的原始意义是跟保护阴气、祭祀大地有关的。“枭害其母”的罪名不在于违反孝道,而是危害阴气,危害大地。
《说文》所谓夏至日捕杀枭鸟只是因为它“不孝”的说法,是后起的观念。“磔”,并非一般的杀死。也不仅仅是分裂尸体。而是指分裂祭牲以祭神的一种特殊仪式行为。在不同的时期,作为磔祭牺牲的动物可以是枭,也可以是狗。据《尔雅》、《史记》中相关记载,磔狗仪式在初夏六月,是用来结束春季、禳灾除疫的。《史记正义》称:“磔,禳也。狗,阳畜也。以狗张磔於郭四门,禳却热毒气也。”因为狗是阳性动物,所以选择它作为牺牲。古人专门在夏至捕枭磔之,显然也是一种类似磔狗的仪式行为,其最初的理由应该也跟季节转换有关。夏至,阳气最盛,阴气极弱,为了保证季节转换顺利进行,这时要祭祀地神。枭作为昼伏夜出的夜行性鸟类,属于阴性动物,正好拿来祭祀地神。也就是说,枭最初是作为祭祀地神的牺牲,其理由在于枭是阴性动物,不是由于它的忤逆。
随着原始祭祀仪式的衰落,食枭渐渐转向以保护孝道为目的。
汉武帝时,“后人复有上书,言:‘古者天子常以春解祠,祠黄帝,用一枭、破镜……’令祠官领之如其方,而祠於忌太一坛旁”。(《史记·封禅书》)
依五行说,黄帝代表中央之土,即地神,所以用枭祭祀黄帝,实际上基本沿袭了古代用枭祭地的仪礼。然而,汉武帝把杀枭的时间从《汉仪》规定的夏至改为春季,破坏了夏至祭祀地神的天文历法学语境,遮蔽了仪式原来的象征意义,最终导致夏至用枭祭地仪式的内在意义发生变化。他所增加的牺牲——破镜,又作破獍,或獍,是传说中的一种恶兽,据说吃父亲。枭本来就是“害其母”的恶鸟,现在与“吃其父”的破镜对举,就使得后代注家都把这个仪式解释为灭绝忤逆、保存孝道的象征行为。
于是,西汉初年沿袭下来的原本于夏至进行的磔枭、赐枭羹祭地仪式,汉武帝时代演变为春季用枭和破镜祭祀黄帝——既是为了祭祀大地,同时也是为了消灭不孝禽兽,维护孝道,具有双重含义。随着夏至各项仪式逐步合并到端午节, 《汉仪》记录的这个古老的夏至日祭地仪式最终演变为五月五日的皇家端午节日礼仪——食枭羹,保人伦。
皇家螭午赐枭羹
夏至磔枭的祭地仪式属于皇家礼仪,普通百姓不得参与。但百姓们也从日常生活需要出发,对枭做了自己的解说。传说枭可“辟兵”,即免于兵器的伤害,这是民众基于安全需要的幻想。“五月望”食枭羹,就是为了保证自己刀枪不入。可见,皇家和民众虽然都食用枭羹,但他们赋予杀枭仪式的文化象征意义却是大不相同的。
一般认为,武帝以后的汉代皇帝端午赐百官枭羹,目的很明确,就是消除恶鸟,鼓励孝道。这项礼仪后来一直延续,有人推测明代尚存。但从后世材料来看,其目的不仅仅是维护孝道,还包含着很深的政治含义。
唐玄宗在《端午三殿宴群臣并序》中详细描述了端午宴会的内容:参加宴会的大臣超过百位,规模不小。宴会饮食非常丰盛,有“散热”(消除暑热)的食物,有“逃暑”(避暑)的饮料。厨师们端来的食物有恶鸟(即枭)、肥龟,还有香芦角黍(粽子)。尽管诗序没有明确如何食枭,但依照常情,应该是沿袭以枭为羹的旧礼,枭羹的含义自然也是沿袭消灭忤逆恶鸟的古义。但通篇来看,宴会主旨是要赞美股肱之臣,教化全体民众,即所谓“股肱良足咏,风化可还淳”,政治寓意十分明显。
玄宗先是“感婆娑于孝女,悯枯槁之忠臣”,借用端午节传说中的孝女曹娥和忠臣屈原为臣民树立了道德榜样;继而“叹节气之循环,美君臣之相乐”,即希望通过端午节赐宴来建立良好的君臣关系、社会关系,从而巩固统治。同时,他还要求赴宴大臣即席赋诗,“进对一言重,道文六义陈”。希望大臣在诗文中体现出完美的道德。这些内容清楚地展现了皇帝端午赐宴、端午赐枭羹所具有的政治意义。它不仅提倡孝道,更注重的是提倡大臣对皇帝的忠诚。
北宋和明代皇帝端午赐宴也有枭羹。苏轼、苏辙、胡宿、程敏政等人都有诗咏皇帝赐枭羹之事。历代皇帝赐宴要吃枭羹,并不是它好吃,也不只是为了在肉体上消灭这种“恶鸟”,其最主要目的还是消灭恶人、奸臣。吃枭羹,就是为了帮助皇帝驱除不仁不义的人。可见,赐枭羹的政治象征意义是驱逐恶人和奸臣。
正是基于端午赐枭羹礼仪不仅包含提倡孝道的意图,还包含着上述政治涵义和政治功能,因此,汉、唐、宋、辽、明各代都有端午节赐大臣枭羹的礼仪。 (文章代码:101224)
[责任编辑]王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