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高三学生即将面临高考,他们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只顾一个劲的复习,往往会忽略了有效的复习策略。在高三的复习阶段,由于物理学科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抽象性,我们不应该慌乱,而是静下心来采用正确有效的复习策略,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更好的复习效果。
【关键词】高三物理;复习策略;有效性
高三物理可以说已经进入中学阶段物理学习的最后阶段,许多教师都会提前讲解完教材,然后进入复习和冲刺阶段,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去准备。在高三物理学科的复习中,随着竞争压力的增大,我们高三学子应该不骄不躁、冷静沉着,按照自己定下的复习计划一步一步地进行复习。接下来,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高三物理的有效复习策略。
一、回顾课本,加强巩固基本的物理知识
物理课本是我们学习物理知识的基本读物,也是教师展开教学所依赖的基础,自然高考物理试题也离不开课本。因此,物理课本是我们学习的根源,在高三物理的复习阶段我们不能认为课本已经学完,以后只需要进行题目训练,不用管课本了,而是应该从头至尾地把课本看三遍,每看完一章节之后都要自己写下本章节的知识大纲并回忆这一章节的典型例题,以达到知识与题目结合训练的效果。例如,当我们看完相互作用这一章节的时候,我们可以回忆相互作用主要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1]以及力的合成与力的分解等知识点,并按照力的几个基本要素来整理知识点,比如重力是基本作用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才产生的,其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其计算公式为“G=mg,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变形后要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才产生的,其方向为物体变形的反方向,其大小与弹性系数、物体变形程度成正比,其计算公式为“F=kx,其中k为弹性系数,x为物体变形的长度”;摩擦力则是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而产生的,其中摩擦力的大小与表面的光滑程度、物体的质量有关系,其方向为相对运动的反方向,摩擦力又可以分为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以及滚动摩擦力三种。接着,我们可以找来相关的例题来运用刚才所复习的知识,以加强物理知识的印象,又或者,当我们做题遇到概念比较模糊的题目,也应该立刻回顾课本,只有这样反复回顾课本,才能加强基础知识的记忆。
二、注重题目训练,准确把握高考物理的题型
在高考物理复习中,题目训练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因为题目训练是对知识点的运用,可以反映我们掌握知识的程度。在进行大量题目训练之后,我们几乎见过了所有的物理题型,以至于我们可以提高做题的速度与做题的正确率。但是进行题目训练也应该掌握方法和技巧[2],注重效率和正确率,以加强我们的自信心。例如,在高考物理复习中,我们可以采取题海战术,即进行大量的题目训练。但是我们也应该进行合理地计划与安排,比如我们可以规定一天的题目量,并计划好在哪个时间段做哪种难度的题目训练,在课间休息的时间,我们可以做一些简单的选择填空题,这一类题目不占太多时间,也不需要过多的思考;在自习课上或有大量空闲时间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做一些大题或者有难度的选择填空题,因为这一类题需要花费的时间更多,倘若放在课间休息的时候做,由于大题具有一定的难度性,还没写完就上课了,这样就会打断我们做题的思路。最后,当我们完成了今天的任务之后就在计划表上划勾,这样能增加我们的成就感与踏实感。
三、重视错题的收集,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
由于我们掌握知识的程度有限,在进行题目训练的时候,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正确率,难免会有做错的题目。在高考物理复习中,许多同学往往会忽略错题的收集,他们认为做过的练习题已经放好了,复习的时候只需要翻翻以前做过的题目就可以看到错题了。的确,这样的复习方法也不是不行,但是这样的复习效率会大大降低,因为在翻练习册的时候,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才找到错题,而且厚厚的练习册让我们感觉疲惫和不耐烦,接着就会放弃浏览错题。因此,我们应该重视错题[3]的收集,例如,我们在进行题目训练的时候,订正完遇見错题就抄在错题本上,甚至我们可以把错题剪下来贴在错题本上以节约时间,而且应该把题目和答案分两个本子写,这样就可以避免在复习错题的时候看到答案而不去思考。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在距离高考前三十天的时候,开始复习错题,先看一遍错题,若立马有思路则跳过并用蓝色笔标记,若没有思路则应该静下心好好思考,接着看另外一本答案,并用红色笔标记,下次在复习错题的时候就可以直接跳过蓝色笔标记的题目,以提高复习的效率。
四、总结
由于物理具有一定的难度,许多同学会在高考物理的复习阶段感到十分迷茫,无法静下心来复习。其实,只要我们在物理复习中,调整好心态,多回顾课本以加强巩固基本的物理知识,注重题目训练以准确把握高考物理的题型,重视错题的收集以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就能大大提高高考物理的复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孙勇:《如何正确理解摩擦力》,学术期刊 《新高考(高一物理)》 2016年1期.
[2]居万喜:《初中物理复习课有效教学的策略与思考》,学术期刊 《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 2013年8期.
[3]罗永常:《浅谈高中物理错题本的设立与使用》,学术期刊 《读与写(上,下旬)》 2014年3期.
【关键词】高三物理;复习策略;有效性
高三物理可以说已经进入中学阶段物理学习的最后阶段,许多教师都会提前讲解完教材,然后进入复习和冲刺阶段,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去准备。在高三物理学科的复习中,随着竞争压力的增大,我们高三学子应该不骄不躁、冷静沉着,按照自己定下的复习计划一步一步地进行复习。接下来,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高三物理的有效复习策略。
一、回顾课本,加强巩固基本的物理知识
物理课本是我们学习物理知识的基本读物,也是教师展开教学所依赖的基础,自然高考物理试题也离不开课本。因此,物理课本是我们学习的根源,在高三物理的复习阶段我们不能认为课本已经学完,以后只需要进行题目训练,不用管课本了,而是应该从头至尾地把课本看三遍,每看完一章节之后都要自己写下本章节的知识大纲并回忆这一章节的典型例题,以达到知识与题目结合训练的效果。例如,当我们看完相互作用这一章节的时候,我们可以回忆相互作用主要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1]以及力的合成与力的分解等知识点,并按照力的几个基本要素来整理知识点,比如重力是基本作用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才产生的,其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其计算公式为“G=mg,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变形后要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才产生的,其方向为物体变形的反方向,其大小与弹性系数、物体变形程度成正比,其计算公式为“F=kx,其中k为弹性系数,x为物体变形的长度”;摩擦力则是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而产生的,其中摩擦力的大小与表面的光滑程度、物体的质量有关系,其方向为相对运动的反方向,摩擦力又可以分为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以及滚动摩擦力三种。接着,我们可以找来相关的例题来运用刚才所复习的知识,以加强物理知识的印象,又或者,当我们做题遇到概念比较模糊的题目,也应该立刻回顾课本,只有这样反复回顾课本,才能加强基础知识的记忆。
二、注重题目训练,准确把握高考物理的题型
在高考物理复习中,题目训练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因为题目训练是对知识点的运用,可以反映我们掌握知识的程度。在进行大量题目训练之后,我们几乎见过了所有的物理题型,以至于我们可以提高做题的速度与做题的正确率。但是进行题目训练也应该掌握方法和技巧[2],注重效率和正确率,以加强我们的自信心。例如,在高考物理复习中,我们可以采取题海战术,即进行大量的题目训练。但是我们也应该进行合理地计划与安排,比如我们可以规定一天的题目量,并计划好在哪个时间段做哪种难度的题目训练,在课间休息的时间,我们可以做一些简单的选择填空题,这一类题目不占太多时间,也不需要过多的思考;在自习课上或有大量空闲时间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做一些大题或者有难度的选择填空题,因为这一类题需要花费的时间更多,倘若放在课间休息的时候做,由于大题具有一定的难度性,还没写完就上课了,这样就会打断我们做题的思路。最后,当我们完成了今天的任务之后就在计划表上划勾,这样能增加我们的成就感与踏实感。
三、重视错题的收集,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
由于我们掌握知识的程度有限,在进行题目训练的时候,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正确率,难免会有做错的题目。在高考物理复习中,许多同学往往会忽略错题的收集,他们认为做过的练习题已经放好了,复习的时候只需要翻翻以前做过的题目就可以看到错题了。的确,这样的复习方法也不是不行,但是这样的复习效率会大大降低,因为在翻练习册的时候,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才找到错题,而且厚厚的练习册让我们感觉疲惫和不耐烦,接着就会放弃浏览错题。因此,我们应该重视错题[3]的收集,例如,我们在进行题目训练的时候,订正完遇見错题就抄在错题本上,甚至我们可以把错题剪下来贴在错题本上以节约时间,而且应该把题目和答案分两个本子写,这样就可以避免在复习错题的时候看到答案而不去思考。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在距离高考前三十天的时候,开始复习错题,先看一遍错题,若立马有思路则跳过并用蓝色笔标记,若没有思路则应该静下心好好思考,接着看另外一本答案,并用红色笔标记,下次在复习错题的时候就可以直接跳过蓝色笔标记的题目,以提高复习的效率。
四、总结
由于物理具有一定的难度,许多同学会在高考物理的复习阶段感到十分迷茫,无法静下心来复习。其实,只要我们在物理复习中,调整好心态,多回顾课本以加强巩固基本的物理知识,注重题目训练以准确把握高考物理的题型,重视错题的收集以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就能大大提高高考物理的复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孙勇:《如何正确理解摩擦力》,学术期刊 《新高考(高一物理)》 2016年1期.
[2]居万喜:《初中物理复习课有效教学的策略与思考》,学术期刊 《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 2013年8期.
[3]罗永常:《浅谈高中物理错题本的设立与使用》,学术期刊 《读与写(上,下旬)》 2014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