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一学期的教学,就是我愉快的数学之旅。在教学中,我和学生们一起探索知识,战胜难题,收获硕果。在一系列的教育和学习中,我和我的学生都深深地体会到:钻研了数学难题,增强了逻辑推理能力,抽象了概念,豁达了人生,和谐了气氛,严谨了态度,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数学美的魅力。
数学美之一:增强逻辑性,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科目,数学在中小学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其实,学生学好数学,除了学习一定的计算和证明的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提高了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譬如,班中林树等几位学生最近在宿舍中总是丢失财物,就在他们打算去告诉老师的时候,林树灵机一动,说:“两天前我丢了50元,我看小偷应该也花得差不多了。他一定又在想办法找钱了,我们就来个请君入瓮。”接着,拿出一张一百元和一张纸,将现钞的编号记在纸上,再把现钞放在经常丢钱的位置。然后几个人锁上门,到楼下小卖部附近玩耍。不久,果然看见小东去了宿舍后就到小卖部买零食。当他付款时,林树他们马上上前,从小卖部的阿姨手中借过来较对,正是那一张已登记编号的一百元。林树让小东向阿姨退了货,拿回这张钞票,一起去见老师。真相大白,小东承认了他的过错,向林树他们道歉,并表示愿意悔改,更佩服林树的足智多谋。
听了这件事情后,同事对我感叹道:“没想到学习成绩不怎么样的林树同学思维能力还不错,多亏他观察入微,思维敏捷,才破了案呢!”我微笑地告诉她:“林树同学很喜欢思考问题,逻辑能力很强,别的科目成绩一般,但数学拔尖。他常常说做数学题能锻炼脑力,提高思维能力,他就是要借此提升自己的推理能力,做当代的‘福尔摩斯’呢!”
是的,数学之美,在于它锻炼了思维,强化了逻辑,提升了能力!
数学美之二:高度抽象性,营造了团结和谐的氛围
数学概念是现实生活中具体事物的空间形式或数量关系的抽象。直线、平面或者球体等的立体图形,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它们的实物原型。如:拉紧的绳子是直线,一池平静的水面可看作平面,地球是个球体……
个子高大的数学迷王炫和同学在课间打闹玩耍,总是让着别人,处于下风,和他要好的同学着急说:“不能白挨打了,快出手啊,你打得过他们的!”王炫总不介意地说:“没事,咱们闹着玩。我怕出手重,伤了同学。再说,同学之间是不能记仇报复的。说白了,咱们都是些不规则的立体图形生活在地球这个大球体之上,人与人之间何必互相结怨或报复呢?”你看,如果大家都像他这样抽象了概念,淡化了恩怨,豁达了人生,世界必定和谐多了。
君不见,课余或自习课上,三五成群讨论问题的小组中,讨论数学问题的小组是最多的。在他们之间,有成绩相当的竞争对手,有竞争激烈的班干候选人,有保密技巧的学习高手,一旦讨论数学问题,他们就会变成一群好友,各抒己见,毫无保留,只求寻出解决的方案,多方交流,反复探讨,试图找出最佳解法。此时,在这群为讨论某个数学问题而争得面红耳赤的同学们心中,数学讨论第一,成绩或其它为次。
所以,数学之美,在于它豁达了人生,促进了交流,和谐了气氛!
数学美之三:绝对严谨性,成就了一丝不苟的态度
数学理论都需要通过逻辑推理才能推导出,这就是数学的严谨性。判断一个数学命题是否成立,需要利用题干提供的条件,再运用相关的知识才能圆满地解决。因此,我总指导学生一定要认真看清题干的要求和所满足的条件,进行严谨的推理,要做到每一步都有根有据,滴水不漏。
时间长了,锻炼久了,我的学生们也养成了一定的严谨态度了。他们不但做数学题如此,办事也想得严密周到。但凡我布置一项任务,数学科代表张丰就能分工好,把任务落到实处。一次,我急于要去开会,不能全面检查作业,就布置张丰去检查。开完会回来,张丰已经把结果向我报告了。我问:“都检查了吗?有没有漏了谁?你是如何在这么短的两个课间(共20分钟)时间内全面调查的?”张丰说,他将全班四个大组(每组16人)细分为4个小组,即每小组4人,指定一位能力较强的同学为小组长检查其它3位同学(有的还包括大组长或科代表本人),在把结果反馈给大组长的同时,小组长也把作业拿给大组长检查,这样大组长就掌握了全组同学作业的完成情况,四位大组长再把情况汇报给张丰,张丰就这样完成了任务。我称赞他想得周全。张丰不无得意地说:“呵呵!这多亏这一年来的数学学习,使我这个以前的马大哈也养成了一丝不苟和滴水不漏的工作态度啊!”
可见,数学之美,在于它启迪了思维,注重了细节,严谨了态度!
责任编辑 罗 峰
数学美之一:增强逻辑性,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科目,数学在中小学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其实,学生学好数学,除了学习一定的计算和证明的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提高了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譬如,班中林树等几位学生最近在宿舍中总是丢失财物,就在他们打算去告诉老师的时候,林树灵机一动,说:“两天前我丢了50元,我看小偷应该也花得差不多了。他一定又在想办法找钱了,我们就来个请君入瓮。”接着,拿出一张一百元和一张纸,将现钞的编号记在纸上,再把现钞放在经常丢钱的位置。然后几个人锁上门,到楼下小卖部附近玩耍。不久,果然看见小东去了宿舍后就到小卖部买零食。当他付款时,林树他们马上上前,从小卖部的阿姨手中借过来较对,正是那一张已登记编号的一百元。林树让小东向阿姨退了货,拿回这张钞票,一起去见老师。真相大白,小东承认了他的过错,向林树他们道歉,并表示愿意悔改,更佩服林树的足智多谋。
听了这件事情后,同事对我感叹道:“没想到学习成绩不怎么样的林树同学思维能力还不错,多亏他观察入微,思维敏捷,才破了案呢!”我微笑地告诉她:“林树同学很喜欢思考问题,逻辑能力很强,别的科目成绩一般,但数学拔尖。他常常说做数学题能锻炼脑力,提高思维能力,他就是要借此提升自己的推理能力,做当代的‘福尔摩斯’呢!”
是的,数学之美,在于它锻炼了思维,强化了逻辑,提升了能力!
数学美之二:高度抽象性,营造了团结和谐的氛围
数学概念是现实生活中具体事物的空间形式或数量关系的抽象。直线、平面或者球体等的立体图形,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它们的实物原型。如:拉紧的绳子是直线,一池平静的水面可看作平面,地球是个球体……
个子高大的数学迷王炫和同学在课间打闹玩耍,总是让着别人,处于下风,和他要好的同学着急说:“不能白挨打了,快出手啊,你打得过他们的!”王炫总不介意地说:“没事,咱们闹着玩。我怕出手重,伤了同学。再说,同学之间是不能记仇报复的。说白了,咱们都是些不规则的立体图形生活在地球这个大球体之上,人与人之间何必互相结怨或报复呢?”你看,如果大家都像他这样抽象了概念,淡化了恩怨,豁达了人生,世界必定和谐多了。
君不见,课余或自习课上,三五成群讨论问题的小组中,讨论数学问题的小组是最多的。在他们之间,有成绩相当的竞争对手,有竞争激烈的班干候选人,有保密技巧的学习高手,一旦讨论数学问题,他们就会变成一群好友,各抒己见,毫无保留,只求寻出解决的方案,多方交流,反复探讨,试图找出最佳解法。此时,在这群为讨论某个数学问题而争得面红耳赤的同学们心中,数学讨论第一,成绩或其它为次。
所以,数学之美,在于它豁达了人生,促进了交流,和谐了气氛!
数学美之三:绝对严谨性,成就了一丝不苟的态度
数学理论都需要通过逻辑推理才能推导出,这就是数学的严谨性。判断一个数学命题是否成立,需要利用题干提供的条件,再运用相关的知识才能圆满地解决。因此,我总指导学生一定要认真看清题干的要求和所满足的条件,进行严谨的推理,要做到每一步都有根有据,滴水不漏。
时间长了,锻炼久了,我的学生们也养成了一定的严谨态度了。他们不但做数学题如此,办事也想得严密周到。但凡我布置一项任务,数学科代表张丰就能分工好,把任务落到实处。一次,我急于要去开会,不能全面检查作业,就布置张丰去检查。开完会回来,张丰已经把结果向我报告了。我问:“都检查了吗?有没有漏了谁?你是如何在这么短的两个课间(共20分钟)时间内全面调查的?”张丰说,他将全班四个大组(每组16人)细分为4个小组,即每小组4人,指定一位能力较强的同学为小组长检查其它3位同学(有的还包括大组长或科代表本人),在把结果反馈给大组长的同时,小组长也把作业拿给大组长检查,这样大组长就掌握了全组同学作业的完成情况,四位大组长再把情况汇报给张丰,张丰就这样完成了任务。我称赞他想得周全。张丰不无得意地说:“呵呵!这多亏这一年来的数学学习,使我这个以前的马大哈也养成了一丝不苟和滴水不漏的工作态度啊!”
可见,数学之美,在于它启迪了思维,注重了细节,严谨了态度!
责任编辑 罗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