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市委三届五次全会吹响了“文化强市”的号角。
文化强市,需要文化精英引领。我们欣喜地看到,一批批重庆“文化人”,正用精湛的艺术陶冶大众,用睿智的思想引领大众,用高贵的人格感动大众:已故“故事大王”魏显德老先生倾尽毕生精力挖掘和传播民间故事;川剧的又一朵“梅花”黄荣华艺路坎坷、痴心不改;重庆动漫“女掌门”张炼红正努力打造中国动漫的民族品牌……
文化滋养民生,文化陶冶民智,文化强壮经济。让我们一起作为!
春末,天空飘着细雨。86岁的魏显德斜靠在椅子上,桌上摆放着《魏显德民间故事集》,200多页,书页泛黄。魏显德将手轻抚其上,一再叮咛老伴:“要放好哦,锁在箱子里。”
这本书,对于故事大王魏显德而言,是一个个“绝版故事”——就在记者采访后两天,魏老因病乘鹤西去。
■ 故事的“浸泡”
说起几十年前的走马驿站,老重庆人都晓得,那一带,时常闹土匪。
走马西临璧山,南接江津,号称“一脚踏三县”,古道上来往的挑夫都要在此停驻。关口土匪出没,夜色稍晚便无人敢过。
魏显德便出生在这里。他父亲和幺公都会讲民间故事、能唱民间歌谣。受此熏陶,魏显德从小就喜欢听故事。
“过往客商故事多,一坐下,就拉开场子摆龙门阵,你一个我一个,一讲就是大半夜,瞌睡都没得。”魏显德眼神炯亮。
他的启蒙教育,就在这些看似无意的消磨中完成了。
14岁那年,魏显德跟着幺公跑江湖卖草药。日子清苦,但魏显德一路上却听到了很多千奇百怪的民间故事。3年中,他在本本上就记下了200多个故事。
几年后,魏显德回到家乡,在一户能讲会唱的人家当长工。工余时,主人常给魏显德讲故事、唱山歌。这让魏显德如获至宝。放牛路上,他一边讲一边背,记下了不少山歌、谚语和民间故事。
20岁那年,魏显德回到家中务农。仲夏之夜,在自家院坝,魏显德搬来板凳,边摇蒲扇边听父亲讲故事。“讲故事要讲做人的道理,要有意义;唱山歌要触景生情,抒情表意。”父亲的话,让魏显德铭记。
一个个故事、一段段山歌,就像一颗颗种子,在魏显德的脑海里扎下了根。
■ 刻骨的坚持
“文革”期间,魏显德被打成反革命,被五花大绑,游街示众。故事讲不成了,魏显德只好把那些宝贝锁进箱底。
上世纪80年代,中国民间文学迎来了春天。年过半百的魏显德决定重拾旧梦:“下决心钻研,给乡亲们讲故事。”
魏显德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丰富“故事库”。为了采集几个精彩的故事,他常常要翻好几个山头。
睡觉,带着功课,儿时听过的故事在脑海里一幕幕回放。每每想起,立马翻身起床记下来。有时,煤油灯的油燃完了,他就划火柴照亮,一根火柴可以写十几个字,写完一个故事,桌上火柴摆起一大堆。
1990年初,全国开展民间文学普查。凭着超强的记忆,历经10个多月,魏显德将他的故事、歌谣和盘托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1991年,魏显德被重庆市文化局命名为“特级民间故事讲述家”——他在22岁时就能讲述5000多个民间故事,演唱民间歌谣400多首,背述民间谚语近700条、歇后语近300条。这一年,《魏显德民间故事集》出版。
1998年,魏显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民间故事家”称号。
此后,“魏显德”这三个字,走出重庆,走向世界。日本人、加拿大人……不同国籍的人“扎眼”地出没在这个普通的小镇,在魏显德家常常一住就是好几个月,不为别的,就为“听故事”。
离魏家不远的张婆婆,已年满70,每每听到魏老爷子闲来唱起两句混沌不清的“送财神”便会眼眶湿润——一个财门大打开,我今与你送财来,一送千年宝,二送万年财,三送三吉利,四送四季大发财……那些抑扬的腔调和熟悉的尾音,能将她带回很多年前的某一天,让她很温暖。
■ 孤寂的守望
“我要把这些故事流传下去。”年事已高的魏老道出了心里话,这也是他不厌其烦为一批批国内外造访者乐此不疲讲故事的原因。
“他们来了,老爷子就很累,一讲就是几个月,生病了都还在讲。”儿子魏祖国并不希望父亲为了故事搭上自己的健康,“但一旦有造访者来,老爷子精神就格外好。”魏显德的痴迷让儿子常常左右为难。
魏显德在讲述中体味着无以伦比的自豪,说着说着,他就带着唱腔来一段民谣《垛子山》:“垛子山,名誉宽,前面是巴县(现巴南区),后面是璧山,上走北京城,下到佛图关,交通虽方便,要走好多天……”在一旁的魏祖国却有些落寞,因为年事已高,魏老爷子的音量已大不如前,“以前,老爷子讲故事,声如洪钟。最近电视台来做节目,讲了几次,都因为音量太小而无法录制”。
望着儿子摇头的样子,魏显德也沉默了。
跟着魏显德一起变化的还有当年的老院坝。
2003年,当地修建高尔夫球场后,被誉为“中国民间故事村”的工农村已经不复原貌,魏显德家的门牌上有了一个新的地址“农民新村”。
“以前的工农村,晚上,大家在院坝里边乘凉。如果你要听故事,老人会得意地说声‘要得’,然后捧着茶杯,边喝边讲。”村民魏开才十分怀念曾经的日子,“没有院坝,就少了讲故事的气氛。在新的小区,来找他讲故事的人慢慢少了。”
尽管政府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2008年“走马镇民间故事保有会”成立,旨在以一个固定的场所——武庙戏楼作为传习场所。但村民并不“买账”。“这里的茶一块钱一碗。喝茶要錢,哪个来这里摆龙门阵哦!”一位村民如是认为。
不可避免,那些民间故事和魏显德一起慢慢老去。
虽然走马镇现已有民间故事磁带470余盒,但大都录制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时隔多年,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无法长期保存;走马小学学生采集的民间故事与谚语,由于没有资金印刷成书,学校只能让老师们将文稿打印出来,订成3本简单的故事教材;2008年,魏显德收下了弟子吴文,魏显德的孙子也在耳濡目染下学习讲故事。
但,他们究竟能带着那些故事走多远?
市委三届五次全会吹响了“文化强市”的号角。
文化强市,需要文化精英引领。我们欣喜地看到,一批批重庆“文化人”,正用精湛的艺术陶冶大众,用睿智的思想引领大众,用高贵的人格感动大众:已故“故事大王”魏显德老先生倾尽毕生精力挖掘和传播民间故事;川剧的又一朵“梅花”黄荣华艺路坎坷、痴心不改;重庆动漫“女掌门”张炼红正努力打造中国动漫的民族品牌……
文化滋养民生,文化陶冶民智,文化强壮经济。让我们一起作为!
春末,天空飘着细雨。86岁的魏显德斜靠在椅子上,桌上摆放着《魏显德民间故事集》,200多页,书页泛黄。魏显德将手轻抚其上,一再叮咛老伴:“要放好哦,锁在箱子里。”
这本书,对于故事大王魏显德而言,是一个个“绝版故事”——就在记者采访后两天,魏老因病乘鹤西去。
■ 故事的“浸泡”
说起几十年前的走马驿站,老重庆人都晓得,那一带,时常闹土匪。
走马西临璧山,南接江津,号称“一脚踏三县”,古道上来往的挑夫都要在此停驻。关口土匪出没,夜色稍晚便无人敢过。
魏显德便出生在这里。他父亲和幺公都会讲民间故事、能唱民间歌谣。受此熏陶,魏显德从小就喜欢听故事。
“过往客商故事多,一坐下,就拉开场子摆龙门阵,你一个我一个,一讲就是大半夜,瞌睡都没得。”魏显德眼神炯亮。
他的启蒙教育,就在这些看似无意的消磨中完成了。
14岁那年,魏显德跟着幺公跑江湖卖草药。日子清苦,但魏显德一路上却听到了很多千奇百怪的民间故事。3年中,他在本本上就记下了200多个故事。
几年后,魏显德回到家乡,在一户能讲会唱的人家当长工。工余时,主人常给魏显德讲故事、唱山歌。这让魏显德如获至宝。放牛路上,他一边讲一边背,记下了不少山歌、谚语和民间故事。
20岁那年,魏显德回到家中务农。仲夏之夜,在自家院坝,魏显德搬来板凳,边摇蒲扇边听父亲讲故事。“讲故事要讲做人的道理,要有意义;唱山歌要触景生情,抒情表意。”父亲的话,让魏显德铭记。
一个个故事、一段段山歌,就像一颗颗种子,在魏显德的脑海里扎下了根。
■ 刻骨的坚持
“文革”期间,魏显德被打成反革命,被五花大绑,游街示众。故事讲不成了,魏显德只好把那些宝贝锁进箱底。
上世纪80年代,中国民间文学迎来了春天。年过半百的魏显德决定重拾旧梦:“下决心钻研,给乡亲们讲故事。”
魏显德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丰富“故事库”。为了采集几个精彩的故事,他常常要翻好几个山头。
睡觉,带着功课,儿时听过的故事在脑海里一幕幕回放。每每想起,立马翻身起床记下来。有时,煤油灯的油燃完了,他就划火柴照亮,一根火柴可以写十几个字,写完一个故事,桌上火柴摆起一大堆。
1990年初,全国开展民间文学普查。凭着超强的记忆,历经10个多月,魏显德将他的故事、歌谣和盘托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1991年,魏显德被重庆市文化局命名为“特级民间故事讲述家”——他在22岁时就能讲述5000多个民间故事,演唱民间歌谣400多首,背述民间谚语近700条、歇后语近300条。这一年,《魏显德民间故事集》出版。
1998年,魏显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民间故事家”称号。
此后,“魏显德”这三个字,走出重庆,走向世界。日本人、加拿大人……不同国籍的人“扎眼”地出没在这个普通的小镇,在魏显德家常常一住就是好几个月,不为别的,就为“听故事”。
离魏家不远的张婆婆,已年满70,每每听到魏老爷子闲来唱起两句混沌不清的“送财神”便会眼眶湿润——一个财门大打开,我今与你送财来,一送千年宝,二送万年财,三送三吉利,四送四季大发财……那些抑扬的腔调和熟悉的尾音,能将她带回很多年前的某一天,让她很温暖。
■ 孤寂的守望
“我要把这些故事流传下去。”年事已高的魏老道出了心里话,这也是他不厌其烦为一批批国内外造访者乐此不疲讲故事的原因。
“他们来了,老爷子就很累,一讲就是几个月,生病了都还在讲。”儿子魏祖国并不希望父亲为了故事搭上自己的健康,“但一旦有造访者来,老爷子精神就格外好。”魏显德的痴迷让儿子常常左右为难。
魏显德在讲述中体味着无以伦比的自豪,说着说着,他就带着唱腔来一段民谣《垛子山》:“垛子山,名誉宽,前面是巴县(现巴南区),后面是璧山,上走北京城,下到佛图关,交通虽方便,要走好多天……”在一旁的魏祖国却有些落寞,因为年事已高,魏老爷子的音量已大不如前,“以前,老爷子讲故事,声如洪钟。最近电视台来做节目,讲了几次,都因为音量太小而无法录制”。
望着儿子摇头的样子,魏显德也沉默了。
跟着魏显德一起变化的还有当年的老院坝。
2003年,当地修建高尔夫球场后,被誉为“中国民间故事村”的工农村已经不复原貌,魏显德家的门牌上有了一个新的地址“农民新村”。
“以前的工农村,晚上,大家在院坝里边乘凉。如果你要听故事,老人会得意地说声‘要得’,然后捧着茶杯,边喝边讲。”村民魏开才十分怀念曾经的日子,“没有院坝,就少了讲故事的气氛。在新的小区,来找他讲故事的人慢慢少了。”
尽管政府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2008年“走马镇民间故事保有会”成立,旨在以一个固定的场所——武庙戏楼作为传习场所。但村民并不“买账”。“这里的茶一块钱一碗。喝茶要錢,哪个来这里摆龙门阵哦!”一位村民如是认为。
不可避免,那些民间故事和魏显德一起慢慢老去。
虽然走马镇现已有民间故事磁带470余盒,但大都录制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时隔多年,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无法长期保存;走马小学学生采集的民间故事与谚语,由于没有资金印刷成书,学校只能让老师们将文稿打印出来,订成3本简单的故事教材;2008年,魏显德收下了弟子吴文,魏显德的孙子也在耳濡目染下学习讲故事。
但,他们究竟能带着那些故事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