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知识与技能的理解、掌握,是人类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结果,通过以往高中化学教学中的经验表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但有利于人才的成长,更有利于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通过对化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培养的现状,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情感和意志三个方面的非智力因素的策略,阐明非智力因素的教学才是全面的教学。
【关键词】 非智力因素 兴趣 情感 意志
一.引言
现代教学理论的发展,揭示了学生的学习成功,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下取得的。学校教育是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打下基础,教学中若只重视智力因素的开发,而忽视非智力因素在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创造知识过程的促进和制约作用,就会使我们的教育效果受到影响。面对21世纪人才的竞争,化学教师一定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非智力因素在化学教学中的培养。教学实践也证明:积极的非智力因素可以推动和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培养好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能使化学教学得心应手。
所谓非智力因素,指的是一个人智力因素以外的诸多因素,包括他的一切心理活动,如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对立统一决定着一个人的质量。对于不同的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可能有不同的情况:有的智力因素好,非智力因素也好;有的智力因素好,非智力因素差;有的智力因素差,非智力因素好;也有的智力因素差,非智力因素也差。一般讲,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好的学生,都表现为思想上进学习好,易为好学生;而智力因素或非智力因素在某些方面欠缺的学生,好坏不能一概而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差的学生肯定不会是好学生。
化学教学具有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优势,但需要正确教育理论指导下进行。在教学和实验中,倘若我们能够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但对造就人才有利,而且化学教学中能够使更多的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并能掌握终身学习的本领。
化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现状
在素质教育不断得到重视的前提下,简单的智力因素的提高已经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在现实教学中通常以应试教育为主,特别是在中高考压力下,这种现象更加突出。往往是重视学生分数的提高,从而更加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在兴趣上,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不高
在教学中,教师会发现有部分学生对化学学习失去兴趣。一些学校的化学教师用讲实验代替做实验,且不注意运用生活中的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某些教师让学生背化学概念的现象普遍存在。再次,在化学学习中,体会不到成功的体验。这些都可能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
在情感上,师生缺乏有效的沟通。
在化学学习中,部分学生认为没有学习化学细胞,从而放弃对化学的学习。在课上不积极回答问题,课下不按时完成作业。有问题不敢问老师和同学,而是等待老师讲解。总之,这些学生和老师缺乏有效的沟通。
在意志上,学生学习意志薄弱
在学习过程中,一些学生学习自制力较差、意志薄弱,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学习注意力分散,遇到学习中的困难往往容易放弃,即使有好的学习方法也容易放弃。
三、化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提高的策略
1、重视实践教学,创造成功条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当学生刚拿到化学新书是时,总是爱不释手地翻来覆去的浏览,他们急于想认识这一新学科中的一般化学现象及本质。这种积极的心理倾向是朦胧兴趣的开始。下面讨论教育者如何把握教育契机,把这种心理倾向设法转化成一种积极探索的兴趣。毫无疑问,如何上好起始课非常重要。教师可着手做好几个生活中化学实验以诱发学生的兴趣的:小小照明弹、清水变牛奶、烧不坏的手帕、空杯生牛奶、小纸花变色、魔棒点灯等,再让学生回忆若干个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如失天火、面包生霉了、蘋果腐烂等等。这样就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不知不觉中把学生带进了一个研究领域。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后还需保持稳定。首先,要多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条件和机会,多让他们得到成功的体验与快乐,从而稳定兴趣,转化为学习动机,获得化学学习的成功。在授课时尽可能采取“创设问题情景,独立学习思考,自己归纳总结,小组问题讨论,相互补充完善”的方式,提倡面红耳赤的争论,鼓励大胆质疑,培植小老师,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积极参与和跃跃欲试的心理,让学学生有自我创造一个“小小探索者,大大研究者”的愉快心境,让学生能够体验到成功带给他们的满足和愉快。
2、设计育人情境,内化学生情感,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积极的情感能提高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活动的正能量,从而可以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学生在听课时都伴随着一定的情感,而学生的情感同他对教材的理解程度,对教师教学的兴趣有很大关系。老师只有和学生彼此信赖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师生间只有人格上平等,情感上相容后,学生才能消除各种心理障碍。教师应能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各自学习特征,对基础薄弱,学习态度消极的学生,要持久给予他们关爱。这种教学情境的创设,使学生产生乐学、善学、好学的学习氛围。
加强化学史教育,培养学生的坚韧意志
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当代,化学教师更应该从历史的高度,使化学课成为为思想品德培养的一部分。从而激发学生“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热情,培养他们坚忍不拔的意志,唤起他们乐于求知、积极向上的追求。化学教学内容涉及到我国的自然环境、能源分布、历史和现代的科学成就、建设新貌等等,这些都是爱国主义的好教材。另一方面,在课堂上告诉学生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某些方面还落后于国外,如果长期落后必将挨打,这些会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毫无疑问,在化学教学实施德育是每一个化学教师应尽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白晶 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及对策讨论[J] 长春大学学报,2007(17)
[2]李宗德 浅谈物理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 赤峰学院学报,2005(21)
[3]刘志武 浅谈数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 教学交流,2009(7)
【关键词】 非智力因素 兴趣 情感 意志
一.引言
现代教学理论的发展,揭示了学生的学习成功,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下取得的。学校教育是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打下基础,教学中若只重视智力因素的开发,而忽视非智力因素在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创造知识过程的促进和制约作用,就会使我们的教育效果受到影响。面对21世纪人才的竞争,化学教师一定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非智力因素在化学教学中的培养。教学实践也证明:积极的非智力因素可以推动和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培养好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能使化学教学得心应手。
所谓非智力因素,指的是一个人智力因素以外的诸多因素,包括他的一切心理活动,如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对立统一决定着一个人的质量。对于不同的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可能有不同的情况:有的智力因素好,非智力因素也好;有的智力因素好,非智力因素差;有的智力因素差,非智力因素好;也有的智力因素差,非智力因素也差。一般讲,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好的学生,都表现为思想上进学习好,易为好学生;而智力因素或非智力因素在某些方面欠缺的学生,好坏不能一概而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差的学生肯定不会是好学生。
化学教学具有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优势,但需要正确教育理论指导下进行。在教学和实验中,倘若我们能够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但对造就人才有利,而且化学教学中能够使更多的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并能掌握终身学习的本领。
化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现状
在素质教育不断得到重视的前提下,简单的智力因素的提高已经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在现实教学中通常以应试教育为主,特别是在中高考压力下,这种现象更加突出。往往是重视学生分数的提高,从而更加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在兴趣上,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不高
在教学中,教师会发现有部分学生对化学学习失去兴趣。一些学校的化学教师用讲实验代替做实验,且不注意运用生活中的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某些教师让学生背化学概念的现象普遍存在。再次,在化学学习中,体会不到成功的体验。这些都可能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
在情感上,师生缺乏有效的沟通。
在化学学习中,部分学生认为没有学习化学细胞,从而放弃对化学的学习。在课上不积极回答问题,课下不按时完成作业。有问题不敢问老师和同学,而是等待老师讲解。总之,这些学生和老师缺乏有效的沟通。
在意志上,学生学习意志薄弱
在学习过程中,一些学生学习自制力较差、意志薄弱,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学习注意力分散,遇到学习中的困难往往容易放弃,即使有好的学习方法也容易放弃。
三、化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提高的策略
1、重视实践教学,创造成功条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当学生刚拿到化学新书是时,总是爱不释手地翻来覆去的浏览,他们急于想认识这一新学科中的一般化学现象及本质。这种积极的心理倾向是朦胧兴趣的开始。下面讨论教育者如何把握教育契机,把这种心理倾向设法转化成一种积极探索的兴趣。毫无疑问,如何上好起始课非常重要。教师可着手做好几个生活中化学实验以诱发学生的兴趣的:小小照明弹、清水变牛奶、烧不坏的手帕、空杯生牛奶、小纸花变色、魔棒点灯等,再让学生回忆若干个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如失天火、面包生霉了、蘋果腐烂等等。这样就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不知不觉中把学生带进了一个研究领域。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后还需保持稳定。首先,要多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条件和机会,多让他们得到成功的体验与快乐,从而稳定兴趣,转化为学习动机,获得化学学习的成功。在授课时尽可能采取“创设问题情景,独立学习思考,自己归纳总结,小组问题讨论,相互补充完善”的方式,提倡面红耳赤的争论,鼓励大胆质疑,培植小老师,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积极参与和跃跃欲试的心理,让学学生有自我创造一个“小小探索者,大大研究者”的愉快心境,让学生能够体验到成功带给他们的满足和愉快。
2、设计育人情境,内化学生情感,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积极的情感能提高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活动的正能量,从而可以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学生在听课时都伴随着一定的情感,而学生的情感同他对教材的理解程度,对教师教学的兴趣有很大关系。老师只有和学生彼此信赖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师生间只有人格上平等,情感上相容后,学生才能消除各种心理障碍。教师应能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各自学习特征,对基础薄弱,学习态度消极的学生,要持久给予他们关爱。这种教学情境的创设,使学生产生乐学、善学、好学的学习氛围。
加强化学史教育,培养学生的坚韧意志
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当代,化学教师更应该从历史的高度,使化学课成为为思想品德培养的一部分。从而激发学生“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热情,培养他们坚忍不拔的意志,唤起他们乐于求知、积极向上的追求。化学教学内容涉及到我国的自然环境、能源分布、历史和现代的科学成就、建设新貌等等,这些都是爱国主义的好教材。另一方面,在课堂上告诉学生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某些方面还落后于国外,如果长期落后必将挨打,这些会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毫无疑问,在化学教学实施德育是每一个化学教师应尽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白晶 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及对策讨论[J] 长春大学学报,2007(17)
[2]李宗德 浅谈物理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 赤峰学院学报,2005(21)
[3]刘志武 浅谈数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 教学交流,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