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梦”的深情阐述,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两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对中国梦所涉及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刻论述,理论界和社会各界围绕中国梦也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宣传教育,应该说中国梦已深入国人之心,并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广泛深入地开展中国梦的研究宣传教育,既有一定的难度,又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方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广泛认同和真心拥护,越来越多的人从翘首期盼到参与实践,把美好的愿望同实实在在的工作结合起来,同心协力地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另一方面中国梦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什么关系,提出中国梦的意义何在,实现中国梦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等问题仍然需要继续深入回答,包括年轻人当中存在的成功需要梦想吗,梦想等于信念吗等问题也还需要做出进一步说明,以解疑释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市委讲师团组织编写的《中国梦学习读本》(以下简称《读本》),紧扣中国梦的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紧紧围绕中国梦的科学内涵、核心目标、实现途径和领导力量等重大问题,进一步分析和阐述了中国梦这一时代主题。引导人们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明确奋斗目标,进一步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引导人们把个人奋斗与推动改革发展的实践联系起来,把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发展联系起来,为提振人们实现中国梦的信心,鼓舞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也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也就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逐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本质和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这些重大问题在《读本》中都得到了充分反映,而且都是以翔实、科学的历史资料作为铺垫,并插入许多相关知识链接,便于人们详细了解和理解各个主题的来龙去脉和深刻内涵,增强了可读性,读后感到解渴管用。坚持用事实说话,应该是《读本》的最大特色和亮点。全书所有章节几乎都从历史事实或现实情况出发,每个观点都有大量事实作为依据,避免了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的枯燥论述。中国梦原本就是一种形象的表达,《读本》采用类似于讲故事的方式,以生动、通俗的语言全面系统地介绍和论述了与中国梦有关的方方面面的知识和问题,易于干部群众接受,容易在读者中产生共鸣,这也可以算作《读本》的另一特色和亮点。这种请理论家讲故事,而且讲得很好的做法是值得称道的。
中国梦包含了全体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反映了全体人民梦寐以求的共同心愿。《读本》紧紧围绕干部群众关心的问题,讲清了中国梦所确立的鼓舞人心的奋斗目标和所昭示的党和国家的美好前景;讲清了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国家富强之梦、民族振兴之梦、人民幸福之梦,实现中国梦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等基本问题;讲清了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梦想照耀现实,关键在于行动、在于实干,用实干托起梦想,用行动成就愿望等朴素的道理。让读者深切地感受到,中国梦不是虚无缥缈的梦想,而是建立在实实在在的基础之上的可以实现的梦想。
中国梦不是空想,但也不会轻松实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保持良好势头,政治稳定、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国际上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时代的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深化,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在良好发展机遇面前,《读本》并没有回避问题和矛盾,而是保持清醒,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所面对的国内外各种风险和挑战、困难和考验明明白白地展示给读者,提醒人们既要坚定信念,又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鼓舞人们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同时,《读本》也向读者展现了中国梦更加光明的前景,这就是“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以后,到21世纪下半叶,我国将全面实现现代化,达到最发达国家的水平,这一希望必将激发人们实现中国梦的更大热情,更好地凝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力量,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步步成为美好现实。
一种梦想如果能够将整个民族的期盼与追求都凝聚起来,这种梦想就有了共同的愿望和强大的感召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全体中华儿女的伟大梦想和共同愿望。组织开展广泛深入的中国梦宣传教育,是推动中国梦伟大实践的重要途径。加强对中国梦重大意义和精神实质的学习宣传,坚持用这一新的重大战略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工作,推动实践,引导各界群众把个人梦融入民族梦,以我的梦托起中国梦,相信《中国梦学习读本》能够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作者: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社长)
责任编辑:叶再春
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广泛深入地开展中国梦的研究宣传教育,既有一定的难度,又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方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广泛认同和真心拥护,越来越多的人从翘首期盼到参与实践,把美好的愿望同实实在在的工作结合起来,同心协力地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另一方面中国梦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什么关系,提出中国梦的意义何在,实现中国梦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等问题仍然需要继续深入回答,包括年轻人当中存在的成功需要梦想吗,梦想等于信念吗等问题也还需要做出进一步说明,以解疑释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市委讲师团组织编写的《中国梦学习读本》(以下简称《读本》),紧扣中国梦的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紧紧围绕中国梦的科学内涵、核心目标、实现途径和领导力量等重大问题,进一步分析和阐述了中国梦这一时代主题。引导人们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明确奋斗目标,进一步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引导人们把个人奋斗与推动改革发展的实践联系起来,把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发展联系起来,为提振人们实现中国梦的信心,鼓舞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也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也就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逐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本质和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这些重大问题在《读本》中都得到了充分反映,而且都是以翔实、科学的历史资料作为铺垫,并插入许多相关知识链接,便于人们详细了解和理解各个主题的来龙去脉和深刻内涵,增强了可读性,读后感到解渴管用。坚持用事实说话,应该是《读本》的最大特色和亮点。全书所有章节几乎都从历史事实或现实情况出发,每个观点都有大量事实作为依据,避免了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的枯燥论述。中国梦原本就是一种形象的表达,《读本》采用类似于讲故事的方式,以生动、通俗的语言全面系统地介绍和论述了与中国梦有关的方方面面的知识和问题,易于干部群众接受,容易在读者中产生共鸣,这也可以算作《读本》的另一特色和亮点。这种请理论家讲故事,而且讲得很好的做法是值得称道的。
中国梦包含了全体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反映了全体人民梦寐以求的共同心愿。《读本》紧紧围绕干部群众关心的问题,讲清了中国梦所确立的鼓舞人心的奋斗目标和所昭示的党和国家的美好前景;讲清了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国家富强之梦、民族振兴之梦、人民幸福之梦,实现中国梦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等基本问题;讲清了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梦想照耀现实,关键在于行动、在于实干,用实干托起梦想,用行动成就愿望等朴素的道理。让读者深切地感受到,中国梦不是虚无缥缈的梦想,而是建立在实实在在的基础之上的可以实现的梦想。
中国梦不是空想,但也不会轻松实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保持良好势头,政治稳定、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国际上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时代的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深化,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在良好发展机遇面前,《读本》并没有回避问题和矛盾,而是保持清醒,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所面对的国内外各种风险和挑战、困难和考验明明白白地展示给读者,提醒人们既要坚定信念,又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鼓舞人们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同时,《读本》也向读者展现了中国梦更加光明的前景,这就是“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以后,到21世纪下半叶,我国将全面实现现代化,达到最发达国家的水平,这一希望必将激发人们实现中国梦的更大热情,更好地凝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力量,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步步成为美好现实。
一种梦想如果能够将整个民族的期盼与追求都凝聚起来,这种梦想就有了共同的愿望和强大的感召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全体中华儿女的伟大梦想和共同愿望。组织开展广泛深入的中国梦宣传教育,是推动中国梦伟大实践的重要途径。加强对中国梦重大意义和精神实质的学习宣传,坚持用这一新的重大战略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工作,推动实践,引导各界群众把个人梦融入民族梦,以我的梦托起中国梦,相信《中国梦学习读本》能够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作者: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社长)
责任编辑:叶再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