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宋代教育学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先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在动态的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课堂提问的方法,通过科学的课堂提问,才能极大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思维。
“提问”作为课堂教学一种重要形式,已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和推崇。“巧妙的提问”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同时又能够拨动学生心弦,与作者感同身受;诱发学生思考,领悟文章内涵;激发学习兴趣,触动表达欲望……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感悟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就如何设计于课文中的“问点”,做了以下的尝试。
一、着眼于文章的“补白点”提问
精选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描写细腻,内容丰富,感情色彩浓重的文章,但在某些故事情节、人物对话、神态,物体描绘等方面也留下空白,给学生提供了遐想、体味、补白的空间。教学中如果能够抓住这些“空白点”精心设计“补白式”的提问,就能够唤起学生无限遐想,激发学生思维,建立起师生、生生、文本与学生、学生与作者之间沟通的桥梁。学生就能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展开想像,进而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进而丰富对课文知识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由此,巧妙利用课文中的“补白点”发问,给学生提供可以展开想像的余地,成为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焦点”。
比如:《坐井观天》一课教学,在学生学完全文之后,紧接着发问:“青蛙跳出井口后,看到了无边无际的天,会说些什么?请你展开想像,补充青蛙与小鸟的第四次对话。”老师根据情节的空白处设计了这个问题,在充分理解青蛙和小鸟两个动物形象的基本上让学生进行再加工,进而创造出新的形象——青蛙不再是那只自以为是的井底之蛙,通过游历学习,成了一只见多识广的旅行家。通过想像补白,学生进一步明白了“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领会了《坐井观天》的寓意。这样的“补白式”提问,首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丰富了学生对文本寓意的感知。
二、着眼于文章的“疑难点”提问
课文中的疑难点,往往是教学中的重点,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很难通过自读自悟快速弄清楚的,必须依靠教师的巧问设疑,深入剖析,層层引导,才能使学生恍然大悟,解除疑点,突破点,留下深刻印象。
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当学生了解“五光十色”本身的词意后,紧接着问:“海水为什么是五光十色的呀?”是呀,水是无色的,为什么到了海里就变成“五光十色”呢?一时没人举手回答。我校洪老师引导学生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学生反复读了第二自然段,很快就明白了是海底高低不平,海水有深有浅的缘故。洪老师进一步追问:那可以用“五颜六色”呀,为什么要用“五光十色”呢?学生又陷入了沉思,这时老师及时地点拨:大家“想想天上的太阳?”学生猛然间悟出:海水在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瑰丽无比,给人们强烈的光感,所以用“五光十色”能写出了海水特有的美丽光泽。接着洪老师趁热打铁用简笔画,进一步让学生理解“阳光、海面、海底高低不平”三者之间的关系和产生“五光十色”的原因,此时学生不但感受到作者用词的准确,还体会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因此课堂上的问点要立足突破难点。教材中的难点,往往是学生掌握知识、理解内容的障碍所在,抓住难点进行设问,能化难为易,点要害,通关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着眼于文章的“趣味点”提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的“提问”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学生求知欲望会得到有效激发,就能够集中注意力,进入高效的学习状态,对课文的理解感悟也就水到渠成了。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抓住学生感兴趣的“趣味点”提问是有效提问一个重要点。
如:《小小的船》一课,可以根据文本意境美和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提出这样的问题:“假如你像小女孩一样飞上天,你会看见什么?心情怎样?”像小鸟一样飞上天,这是一年级小朋友最渴望的梦想了。因此问题一出,学生兴趣盎然,小手纷纷举起,有的说:“看见了流星雨”;有的说:“看见了外星人”;有的说:“看见了长城”;有的说:“我看见了宇宙飞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在感受作者所描绘的意境时,也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升华了对课文理解与感悟。
巴尔扎克曾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义的是问号。”可见,教师如何从提问入手,设计出有价值、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尤为重要。该师的提问妙在对老问题变换个角度提问,课堂一下子变得妙趣横生,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着眼于文章的“发散点”提问
发散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思维方式。语文课文中有不少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点”,老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去发现,并充分利用,使之形成“问题点”,进而引发学生思考,培养思维的多端性。
如:《老人与海鸥》一课教学,在学到老人去世后海鸥在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不肯离去的不同寻常的场面后,提问:“如果当时你在现场,看到这样的场面有什么感觉?”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浮想联翩,仿佛真的来到当时的现场,心灵受到震撼,从他们的发言中可以看出:他们感受到海鸥的灵性与情义,感受到老人对海鸥无私的关爱,感受到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感受到“大爱”可以创造奇迹,感受到善待一切,就会收获物价情义……答案不是唯一的,学生努力从多角度去思考,去感悟,老人的形象在学生心中高大、丰满起来,海鸥的情义也深深植根在学生的心中,针对发散点提问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感悟能力,同时也为更好地理解下文做了铺垫。
五、着眼于文章的“对比处”提问
小学语文教材中作者经常看到作者用“对比”手法来突出主人公思想境界,表现文章的主旨。《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就是通过旁人的放弃与父亲的坚持进行对比描写,来表现父亲那种近乎失常的举动背后,蕴含的坚定的信念,表现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在上这一课时,可以抓住了“阿曼达的父亲是怎么做的,其他人又是怎么做的?这一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抓住父亲“疾步走到、动手挖、埋头接着挖”,其他人“匆匆赶来、痛哭、绝望离开”等关键词,通过反复的比较阅读,体会父亲不放弃的坚韧品质,体会父亲的“了不起”。进而感受父子亲情,理解伟大的父爱能给人巨大的勇气,能使人在危急时刻变得更加坚强,能够无所畏惧地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文本的内涵一下子就凸显出来,学生的情感也得到了更好的熏陶。
如果我们老师按照一般的逻辑和时空顺序发问,学生只需顺藤摸瓜也能找到答案,但思维的价值不大,而且,多次的单独重复的提问“为什么说父亲了不起?”,学生的思维还会出现暂时性抑制。提问时找准“对比点”切入,从旁观的视角切入问点,要求学生利用事物之间的相互比较回答问题。这种“对比式”提问的妙处在于借助相对的两组描写材料,构成矛盾情境,从而启发学生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课堂提问”如果问得巧妙,可以调动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并能有效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意识。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武鸣县双桥镇双桥小学)
(责任编校:扬子)
“提问”作为课堂教学一种重要形式,已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和推崇。“巧妙的提问”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同时又能够拨动学生心弦,与作者感同身受;诱发学生思考,领悟文章内涵;激发学习兴趣,触动表达欲望……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感悟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就如何设计于课文中的“问点”,做了以下的尝试。
一、着眼于文章的“补白点”提问
精选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描写细腻,内容丰富,感情色彩浓重的文章,但在某些故事情节、人物对话、神态,物体描绘等方面也留下空白,给学生提供了遐想、体味、补白的空间。教学中如果能够抓住这些“空白点”精心设计“补白式”的提问,就能够唤起学生无限遐想,激发学生思维,建立起师生、生生、文本与学生、学生与作者之间沟通的桥梁。学生就能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展开想像,进而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进而丰富对课文知识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由此,巧妙利用课文中的“补白点”发问,给学生提供可以展开想像的余地,成为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焦点”。
比如:《坐井观天》一课教学,在学生学完全文之后,紧接着发问:“青蛙跳出井口后,看到了无边无际的天,会说些什么?请你展开想像,补充青蛙与小鸟的第四次对话。”老师根据情节的空白处设计了这个问题,在充分理解青蛙和小鸟两个动物形象的基本上让学生进行再加工,进而创造出新的形象——青蛙不再是那只自以为是的井底之蛙,通过游历学习,成了一只见多识广的旅行家。通过想像补白,学生进一步明白了“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领会了《坐井观天》的寓意。这样的“补白式”提问,首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丰富了学生对文本寓意的感知。
二、着眼于文章的“疑难点”提问
课文中的疑难点,往往是教学中的重点,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很难通过自读自悟快速弄清楚的,必须依靠教师的巧问设疑,深入剖析,層层引导,才能使学生恍然大悟,解除疑点,突破点,留下深刻印象。
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当学生了解“五光十色”本身的词意后,紧接着问:“海水为什么是五光十色的呀?”是呀,水是无色的,为什么到了海里就变成“五光十色”呢?一时没人举手回答。我校洪老师引导学生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学生反复读了第二自然段,很快就明白了是海底高低不平,海水有深有浅的缘故。洪老师进一步追问:那可以用“五颜六色”呀,为什么要用“五光十色”呢?学生又陷入了沉思,这时老师及时地点拨:大家“想想天上的太阳?”学生猛然间悟出:海水在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瑰丽无比,给人们强烈的光感,所以用“五光十色”能写出了海水特有的美丽光泽。接着洪老师趁热打铁用简笔画,进一步让学生理解“阳光、海面、海底高低不平”三者之间的关系和产生“五光十色”的原因,此时学生不但感受到作者用词的准确,还体会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因此课堂上的问点要立足突破难点。教材中的难点,往往是学生掌握知识、理解内容的障碍所在,抓住难点进行设问,能化难为易,点要害,通关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着眼于文章的“趣味点”提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的“提问”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学生求知欲望会得到有效激发,就能够集中注意力,进入高效的学习状态,对课文的理解感悟也就水到渠成了。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抓住学生感兴趣的“趣味点”提问是有效提问一个重要点。
如:《小小的船》一课,可以根据文本意境美和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提出这样的问题:“假如你像小女孩一样飞上天,你会看见什么?心情怎样?”像小鸟一样飞上天,这是一年级小朋友最渴望的梦想了。因此问题一出,学生兴趣盎然,小手纷纷举起,有的说:“看见了流星雨”;有的说:“看见了外星人”;有的说:“看见了长城”;有的说:“我看见了宇宙飞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在感受作者所描绘的意境时,也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升华了对课文理解与感悟。
巴尔扎克曾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义的是问号。”可见,教师如何从提问入手,设计出有价值、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尤为重要。该师的提问妙在对老问题变换个角度提问,课堂一下子变得妙趣横生,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着眼于文章的“发散点”提问
发散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思维方式。语文课文中有不少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点”,老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去发现,并充分利用,使之形成“问题点”,进而引发学生思考,培养思维的多端性。
如:《老人与海鸥》一课教学,在学到老人去世后海鸥在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不肯离去的不同寻常的场面后,提问:“如果当时你在现场,看到这样的场面有什么感觉?”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浮想联翩,仿佛真的来到当时的现场,心灵受到震撼,从他们的发言中可以看出:他们感受到海鸥的灵性与情义,感受到老人对海鸥无私的关爱,感受到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感受到“大爱”可以创造奇迹,感受到善待一切,就会收获物价情义……答案不是唯一的,学生努力从多角度去思考,去感悟,老人的形象在学生心中高大、丰满起来,海鸥的情义也深深植根在学生的心中,针对发散点提问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感悟能力,同时也为更好地理解下文做了铺垫。
五、着眼于文章的“对比处”提问
小学语文教材中作者经常看到作者用“对比”手法来突出主人公思想境界,表现文章的主旨。《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就是通过旁人的放弃与父亲的坚持进行对比描写,来表现父亲那种近乎失常的举动背后,蕴含的坚定的信念,表现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在上这一课时,可以抓住了“阿曼达的父亲是怎么做的,其他人又是怎么做的?这一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抓住父亲“疾步走到、动手挖、埋头接着挖”,其他人“匆匆赶来、痛哭、绝望离开”等关键词,通过反复的比较阅读,体会父亲不放弃的坚韧品质,体会父亲的“了不起”。进而感受父子亲情,理解伟大的父爱能给人巨大的勇气,能使人在危急时刻变得更加坚强,能够无所畏惧地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文本的内涵一下子就凸显出来,学生的情感也得到了更好的熏陶。
如果我们老师按照一般的逻辑和时空顺序发问,学生只需顺藤摸瓜也能找到答案,但思维的价值不大,而且,多次的单独重复的提问“为什么说父亲了不起?”,学生的思维还会出现暂时性抑制。提问时找准“对比点”切入,从旁观的视角切入问点,要求学生利用事物之间的相互比较回答问题。这种“对比式”提问的妙处在于借助相对的两组描写材料,构成矛盾情境,从而启发学生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课堂提问”如果问得巧妙,可以调动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并能有效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意识。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武鸣县双桥镇双桥小学)
(责任编校: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