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翻译活动中存在是“这样”还是“那样”的思维困境,争论的两个观点常呈现出非此即彼的主张,构成一对矛盾。文章通过类比法,汲取其他领域的思想精髓,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再解读。文章认为,通过对立统一的视角重新审视这些问题,有助于译者跨越矛盾,解决思想上的问题,更好地从事翻译实践活动。
关键词:翻译;矛盾;对立统一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1--01
一、引言
爱因斯坦认为,有人说光是波,有人说光是是粒子,为什么光不能既是波又是粒子呢?这就是光的波粒二象性。正因为他对待矛盾问题时,采取了对立统一的视角,才能最终发现了物理学的中重要规律。同样的,翻译需要也考虑众多因素,处理众多矛盾,而这一对对矛盾往往构成一个个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使译者陷入两难的困境。其中,最大的一对矛盾就是“意译”和“直译”。
直译和意译、科学与艺术以及神似与形似等等,这些都各自构成了一对对矛盾。但是,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矛盾的对立面应当是既对立又同意。因此,这一对对矛盾中的对立面统一起来,翻译才能出精品[2]。翻译实践中,到底是“直译”还是“意译”,要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去理解,还要将内容与形式这两个方面纳入考虑范围内。比如,译界公认的经典译文,王佐良先生的《论读书》,就很好地实践了翻译的对立统一原则,从宏观到微观上都跳出了“直译”“意译”相矛盾的怪圈[1]。
二、翻译的“中庸之道”
从改写理论看,翻译的过程涉及到赞助人、诗学、意识形态以至于来自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和社会的多方面因素。但翻译最核心的三个方面仍是原作、译者和译作。历史上,有人主张译文应当偏向原作,有人强调译文应主动适应译入语环境,做较大改动方可,还有人主张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依据译者的思考进行改动。但翻译是一门追求“中庸之道”的文字艺术。译文首先要忠实于原文,这是翻译按其定义能够存在的前提,其次在译入语环境中做到通顺流畅,这是翻译活动能够发挥其真正功效的必要条件,最后翻译还应该切合原作,这需要译者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握原文风格,并在浩如烟海的母语词汇中选出恰当的、能够与之对应的文字进行重塑。在这一过程中,必定会受到这三者之外的其他因素的影响,表现为对某一方的可接受的偏向。
例1 The Director of Companies was our captain and our host. We four affectionately watched his back as he stood in the bows looking to seaward. 公司经理便是我们的船长和老板。当他伫立船头眺望大海时,我们四人深情地看向他的背影。
此例出自康拉德的著作《黑暗的心》,文中affectionately确实有“深情地”之意,但放在全句语境中是否合适呢?船员对船长,更多的是一种下对上的尊敬和爱戴之情。显然,“深情地”中的“情”字应当具化为“爱戴之情”更为准确。译成“我们四人无比爱戴地注视着他的背影。”
三、语言的交融
语言既是思维的载体,又是思维的囚笼。一方面,人类要想表达自己的思想,必须以某种语言为载体,或书写或口述出自己的思维过程。另一方面,当人学会了用某种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时,个人的思维便注定无法为他人所彻底理解。英语与汉语分属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操这两种语言的人都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化历史。除非人真的能如电影中的外星人那样实现心有灵犀的神通,否则纯语言永远无法实现。故而,真正的翻译能力,三分靠的是表达,而七分靠的是对原文的理解,一篇真正被人广为接受的经典佳译,其译者必定是思想深邃,源语语言功底深厚,透彻地把握住原文的深刻含义。
例2 It is a moral teething, and I grind with greater energy, in proportion to the increase of pain.
原译: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出牙!它越是痛,我就越要使劲磨。
改译:这种心理作用,就像出牙一样,越觉得痛,我就磨得越起劲。
“精神上的出牙”,让人不知所云,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译文,显然是由于译者未能把握原文而逐字死译的结果。出牙时常伴随疼痛,越痛越想让牙快点长出。与其说这是“精神出牙”,不如说这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译文二吃透原文,将moral teething灵活地译成“这种心理作用,就像出牙一样”,准确传达出原文的意义,实现了此句译文与上下文的意义贯通。英语隐喻的翻译有时要使用转译法,即有些英语隐喻转译成汉语的明喻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转译法还包括将一些英语隐喻的喻体转换成汉语中的不同喻体,以确保译文既忠于原文内容,又清楚易懂[3]。
四、结语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大意是说,真理是可以知道的,但并非是平常讲的道理。如果老子的智慧来理解翻译,那就是,翻译的道理是可以知道的,但不一定是对等的、字对字的道理。这就是翻译理论的认识论,即,如何认识翻译。孔子说,人到七十应“从心所欲,不逾矩。”同样的,将孔子的智慧转渡到翻译领域,翻译可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但是不要超过客观规律。这就是翻译理论的本体论,即,翻译是什么。朱光潜先生就认为,“从心所欲,不逾矩”正是一切艺术呈现的方式。
参考文献:
[1]江凤. 从王佐良《论读书》译文风格看英汉翻译的“动态对等论”[J]. 长沙大学学报. 2011(1): 108-109.
[2]孙致礼. 中国的英美文学翻译:1949——2008[M]. 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9: 197.
[3]谭卫国. 英语隐喻的分类、理解与翻译[J]. 中国翻译, 2007(6): 46.
关键词:翻译;矛盾;对立统一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1--01
一、引言
爱因斯坦认为,有人说光是波,有人说光是是粒子,为什么光不能既是波又是粒子呢?这就是光的波粒二象性。正因为他对待矛盾问题时,采取了对立统一的视角,才能最终发现了物理学的中重要规律。同样的,翻译需要也考虑众多因素,处理众多矛盾,而这一对对矛盾往往构成一个个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使译者陷入两难的困境。其中,最大的一对矛盾就是“意译”和“直译”。
直译和意译、科学与艺术以及神似与形似等等,这些都各自构成了一对对矛盾。但是,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矛盾的对立面应当是既对立又同意。因此,这一对对矛盾中的对立面统一起来,翻译才能出精品[2]。翻译实践中,到底是“直译”还是“意译”,要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去理解,还要将内容与形式这两个方面纳入考虑范围内。比如,译界公认的经典译文,王佐良先生的《论读书》,就很好地实践了翻译的对立统一原则,从宏观到微观上都跳出了“直译”“意译”相矛盾的怪圈[1]。
二、翻译的“中庸之道”
从改写理论看,翻译的过程涉及到赞助人、诗学、意识形态以至于来自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和社会的多方面因素。但翻译最核心的三个方面仍是原作、译者和译作。历史上,有人主张译文应当偏向原作,有人强调译文应主动适应译入语环境,做较大改动方可,还有人主张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依据译者的思考进行改动。但翻译是一门追求“中庸之道”的文字艺术。译文首先要忠实于原文,这是翻译按其定义能够存在的前提,其次在译入语环境中做到通顺流畅,这是翻译活动能够发挥其真正功效的必要条件,最后翻译还应该切合原作,这需要译者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握原文风格,并在浩如烟海的母语词汇中选出恰当的、能够与之对应的文字进行重塑。在这一过程中,必定会受到这三者之外的其他因素的影响,表现为对某一方的可接受的偏向。
例1 The Director of Companies was our captain and our host. We four affectionately watched his back as he stood in the bows looking to seaward. 公司经理便是我们的船长和老板。当他伫立船头眺望大海时,我们四人深情地看向他的背影。
此例出自康拉德的著作《黑暗的心》,文中affectionately确实有“深情地”之意,但放在全句语境中是否合适呢?船员对船长,更多的是一种下对上的尊敬和爱戴之情。显然,“深情地”中的“情”字应当具化为“爱戴之情”更为准确。译成“我们四人无比爱戴地注视着他的背影。”
三、语言的交融
语言既是思维的载体,又是思维的囚笼。一方面,人类要想表达自己的思想,必须以某种语言为载体,或书写或口述出自己的思维过程。另一方面,当人学会了用某种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时,个人的思维便注定无法为他人所彻底理解。英语与汉语分属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操这两种语言的人都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化历史。除非人真的能如电影中的外星人那样实现心有灵犀的神通,否则纯语言永远无法实现。故而,真正的翻译能力,三分靠的是表达,而七分靠的是对原文的理解,一篇真正被人广为接受的经典佳译,其译者必定是思想深邃,源语语言功底深厚,透彻地把握住原文的深刻含义。
例2 It is a moral teething, and I grind with greater energy, in proportion to the increase of pain.
原译: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出牙!它越是痛,我就越要使劲磨。
改译:这种心理作用,就像出牙一样,越觉得痛,我就磨得越起劲。
“精神上的出牙”,让人不知所云,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译文,显然是由于译者未能把握原文而逐字死译的结果。出牙时常伴随疼痛,越痛越想让牙快点长出。与其说这是“精神出牙”,不如说这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译文二吃透原文,将moral teething灵活地译成“这种心理作用,就像出牙一样”,准确传达出原文的意义,实现了此句译文与上下文的意义贯通。英语隐喻的翻译有时要使用转译法,即有些英语隐喻转译成汉语的明喻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转译法还包括将一些英语隐喻的喻体转换成汉语中的不同喻体,以确保译文既忠于原文内容,又清楚易懂[3]。
四、结语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大意是说,真理是可以知道的,但并非是平常讲的道理。如果老子的智慧来理解翻译,那就是,翻译的道理是可以知道的,但不一定是对等的、字对字的道理。这就是翻译理论的认识论,即,如何认识翻译。孔子说,人到七十应“从心所欲,不逾矩。”同样的,将孔子的智慧转渡到翻译领域,翻译可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但是不要超过客观规律。这就是翻译理论的本体论,即,翻译是什么。朱光潜先生就认为,“从心所欲,不逾矩”正是一切艺术呈现的方式。
参考文献:
[1]江凤. 从王佐良《论读书》译文风格看英汉翻译的“动态对等论”[J]. 长沙大学学报. 2011(1): 108-109.
[2]孙致礼. 中国的英美文学翻译:1949——2008[M]. 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9: 197.
[3]谭卫国. 英语隐喻的分类、理解与翻译[J]. 中国翻译, 2007(6):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