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合校园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积极开发与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是《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的明确要求之一。为此,我校结合“朝阳树人,树人朝阳”的办学理念和丰富的林木资源,以校树为载体,由教师带领学生展开识别校园植物的研究性学习。如此一来,校本生物教学活动得以丰富,使学生对所处的自然环境有了新的探索与发现,观察、实验操作等能力有所增强,渐渐地对生物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明显提升。
把生物课堂搬进校园树林之中,这很大程度上源于我校拥有小叶榕、黄桷树、蓝花楹等百余种植株,且大部分从建校至今生长良好,已有六十余年的树龄,整个校园就像一个天然的生物多样性体验和探究基地。
我校教师将学生的室内学习转移到室外,利用校园内的自然资源开展体验式教学,即带领学生游逛校园,伴以专业讲解,让他们通过自我体验来获得生物知识,特别是植物学知识。学生则动用多种感官参与其中,以观察、触摸来真切地感知生物,并通过比较植物之间的外部形态差异,了解植物的分类依据,认识各种植物。
为使这种学习具有延续性,我校制作了植物简介牌,印有植株拉丁名、科属、习性、产地、用途或花语等,并挂到相应植株上。校园内,学生所经之处,随处可见植物简介牌,学生可以自主学习,不受时间限制。除此之外,生物实验课在体验中进行,如教师在介绍栀子花时,可以顺带讲解其花朵结构,教学生如何分辨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并示范如何解剖各结构。随后,教师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去体验,在体验中提高实验操作能力,获得科学方法,从而提升生物科学素养。
同时,我校生物教研组遵循“重视实践、倡导合作、积极体验和鼓励创新”的方针,积极分解学科知识,开发了《奇妙细胞王国》《神奇基因遗传》《多彩生态环境》等生物科技体验探究课程,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树课程体系,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均衡发展。尤其是《多彩生态环境》校本课程,利用校园内植物的分区和整个校园的植物生态,抛出小组研究问题,學生通过查找资料和实地观察来解答,既培养了学生对种群与群落,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思维,也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以校树为载体的校本课程开发,关键在于充分利用、挖掘和开发校树资源,创造性地结合到生物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教学。目前,由于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我国还没有较大范围的推广、实施,甚至部分地区和学校还处于空白状态。其实,此课题的研究对学校特色及其品牌打造大有裨益,相信我们将大有可为。
(作者单位系重庆市朝阳中学)
延伸阅读
台湾地区某民间团体曾举办“最美校树”选拔,台北市大屯国小的百年老樟树、萤桥国小的苦楝老树都是优胜者。前者设计了“老树新爱”课程,每个年级学生都参与,如低年级先认识老树的历史和生长状态,再访问学长、学姐或老师,记录他们对这棵老树的特殊记忆或趣事,把对老树的感情也一并传承下去。后者曾邀请福田树木保护基金会为老树医治,学生也自发担当“小护士”,为老树除草、浇水。成功医治老树后,将当初医治老树的过程当作生命教育教材,就连许多毕业学生也会不时地返校探望。当荣登全台“最美校树”行列后,他们在老树下举办了感恩祈福活动,亲手系上祝福卡片,并给老树挂牌庆贺。
另外,建成国中有感于老树从旧校区一路伴随师生迁移至新校区,特别将校树、学校附近的商圈发展轨迹结合成一套跨国文、社会、艺文与自然领域的课程,旨在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所处的地域文化。这一课程中,全体学生要记录校树树型、叶片形状、特性,并在校外展示相关创作诗文,8年级学生还要制作相关店铺的书面报告。该校认为这些老树都埋藏着校友记忆,现在也成为新旧学生之间的连结。当老师讲解校树历史时,学生都坐在树下,感觉与一般上课的体验不同,不仅更为有趣,且记忆深刻。
楝树亦称苦楝、楝子树等,黄河以南地区多有分布。楝树春天开紫色的花,具香味,种子和树皮都可入药。在中国古代学馆的院子里大都栽种楝树。据说,这是因为“楝”字与“谏”字字形相近,古时讲究“武死战,文死谏”,谏官的谏言被推崇为“忠言逆耳利于行”。而楝树的果实——楝子可以入药,其药味苦,正应了“良药苦口利于病”之说。以楝树对应谏官,就是楝树之所以会陪伴官学的深意。它似乎是在提醒学子们秉持救世济生之心,以向朝廷(皇上)谏言为己任,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后世之学子,每见楝树,便会想起刘辅、王褒、匡衡等正直的谏官形象,从而激励和鞭策自己的成长。
槐树又名国槐,树型高大,枝叶茂密,绿荫如盖,适作庭荫树,也可以在门前对植或列植,或孤植于亭台山石旁,夏秋开花时期还可观赏。古代汉语中,槐官相连,象征着三公之位,且“槐”“魁”发音相近,希冀子孙后代得魁星神君之佑而登科入仕。此外,槐树是古代迁民怀祖的寄托,具有吉祥、祥瑞等文化意象。
香樟树是常绿大乔木,木材耐腐、防虫、致密、有香气,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最初因其木材上有许多纹路,含大有文章之意,故章字旁加一个木字作为树名,称“樟树”,而因又有香味,才称“香樟”。有人说,香樟树就像苏东坡的书法,圆润连绵、俊秀飘逸,却又中规中矩,故常被当作写生对象。另外,受一些民间传说的影响,香樟的寓意为幸福、和谐、信守对某人的承诺。
把生物课堂搬进校园树林之中,这很大程度上源于我校拥有小叶榕、黄桷树、蓝花楹等百余种植株,且大部分从建校至今生长良好,已有六十余年的树龄,整个校园就像一个天然的生物多样性体验和探究基地。
我校教师将学生的室内学习转移到室外,利用校园内的自然资源开展体验式教学,即带领学生游逛校园,伴以专业讲解,让他们通过自我体验来获得生物知识,特别是植物学知识。学生则动用多种感官参与其中,以观察、触摸来真切地感知生物,并通过比较植物之间的外部形态差异,了解植物的分类依据,认识各种植物。
为使这种学习具有延续性,我校制作了植物简介牌,印有植株拉丁名、科属、习性、产地、用途或花语等,并挂到相应植株上。校园内,学生所经之处,随处可见植物简介牌,学生可以自主学习,不受时间限制。除此之外,生物实验课在体验中进行,如教师在介绍栀子花时,可以顺带讲解其花朵结构,教学生如何分辨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并示范如何解剖各结构。随后,教师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去体验,在体验中提高实验操作能力,获得科学方法,从而提升生物科学素养。
同时,我校生物教研组遵循“重视实践、倡导合作、积极体验和鼓励创新”的方针,积极分解学科知识,开发了《奇妙细胞王国》《神奇基因遗传》《多彩生态环境》等生物科技体验探究课程,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树课程体系,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均衡发展。尤其是《多彩生态环境》校本课程,利用校园内植物的分区和整个校园的植物生态,抛出小组研究问题,學生通过查找资料和实地观察来解答,既培养了学生对种群与群落,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思维,也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以校树为载体的校本课程开发,关键在于充分利用、挖掘和开发校树资源,创造性地结合到生物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教学。目前,由于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我国还没有较大范围的推广、实施,甚至部分地区和学校还处于空白状态。其实,此课题的研究对学校特色及其品牌打造大有裨益,相信我们将大有可为。
(作者单位系重庆市朝阳中学)
延伸阅读
台湾地区某民间团体曾举办“最美校树”选拔,台北市大屯国小的百年老樟树、萤桥国小的苦楝老树都是优胜者。前者设计了“老树新爱”课程,每个年级学生都参与,如低年级先认识老树的历史和生长状态,再访问学长、学姐或老师,记录他们对这棵老树的特殊记忆或趣事,把对老树的感情也一并传承下去。后者曾邀请福田树木保护基金会为老树医治,学生也自发担当“小护士”,为老树除草、浇水。成功医治老树后,将当初医治老树的过程当作生命教育教材,就连许多毕业学生也会不时地返校探望。当荣登全台“最美校树”行列后,他们在老树下举办了感恩祈福活动,亲手系上祝福卡片,并给老树挂牌庆贺。
另外,建成国中有感于老树从旧校区一路伴随师生迁移至新校区,特别将校树、学校附近的商圈发展轨迹结合成一套跨国文、社会、艺文与自然领域的课程,旨在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所处的地域文化。这一课程中,全体学生要记录校树树型、叶片形状、特性,并在校外展示相关创作诗文,8年级学生还要制作相关店铺的书面报告。该校认为这些老树都埋藏着校友记忆,现在也成为新旧学生之间的连结。当老师讲解校树历史时,学生都坐在树下,感觉与一般上课的体验不同,不仅更为有趣,且记忆深刻。
楝树亦称苦楝、楝子树等,黄河以南地区多有分布。楝树春天开紫色的花,具香味,种子和树皮都可入药。在中国古代学馆的院子里大都栽种楝树。据说,这是因为“楝”字与“谏”字字形相近,古时讲究“武死战,文死谏”,谏官的谏言被推崇为“忠言逆耳利于行”。而楝树的果实——楝子可以入药,其药味苦,正应了“良药苦口利于病”之说。以楝树对应谏官,就是楝树之所以会陪伴官学的深意。它似乎是在提醒学子们秉持救世济生之心,以向朝廷(皇上)谏言为己任,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后世之学子,每见楝树,便会想起刘辅、王褒、匡衡等正直的谏官形象,从而激励和鞭策自己的成长。
槐树又名国槐,树型高大,枝叶茂密,绿荫如盖,适作庭荫树,也可以在门前对植或列植,或孤植于亭台山石旁,夏秋开花时期还可观赏。古代汉语中,槐官相连,象征着三公之位,且“槐”“魁”发音相近,希冀子孙后代得魁星神君之佑而登科入仕。此外,槐树是古代迁民怀祖的寄托,具有吉祥、祥瑞等文化意象。
香樟树是常绿大乔木,木材耐腐、防虫、致密、有香气,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最初因其木材上有许多纹路,含大有文章之意,故章字旁加一个木字作为树名,称“樟树”,而因又有香味,才称“香樟”。有人说,香樟树就像苏东坡的书法,圆润连绵、俊秀飘逸,却又中规中矩,故常被当作写生对象。另外,受一些民间传说的影响,香樟的寓意为幸福、和谐、信守对某人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