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文章我做主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yhgniewvlfdjtoop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在《中国教育报》上看到这么一个显眼的标题—“我读文章我做主”,感触很深。无形之中,开始反思我们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阅读教学行为,学生主体地位从本质上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学生一直在被动地阅读,学生一直是在接受“灌输式”教学。反思教学行为,我们是否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阅读策略的微调,以促使阅读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一、优化材料,让学生喜欢阅读
  学生主体性阅读兴趣的激发,首先要从阅读材料开始,如果学生对阅读材料感兴趣了,学生自然就会参与到阅读中,而且这种阅读行为是自发的、潜意识的、主动乐意的。因此,在阅读材料的优化上面,我们要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兴趣要求。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优化。
  1材料应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对于初一的学生,可以适当降低阅读难度,从而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让他们觉得阅读并非难事,能够轻松阅读不费力,这样就从学生思维层面上做到“能读”的要求。学生只有能读了,才可能喜欢阅读。如《昆虫记》、《繁星·春水》、《贾里日记》等。初二、初三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文句优美、有思想深度的文章来读,让学生既能欣赏到如诗如画的风景,又能获得人生感悟。这样,学生阅读过程就会是一次快乐之旅和丰富心灵的过程。如《泰戈尔诗选》、《朝花夕拾》、《子夜》等。
  2迎合学生内心需求
  “以学定教,按需施教”是素质教育的原则之一。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迎合学生的需要,选择符合学生成长需求的材料。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对情感方面的小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他们对情感小说的选材是没有任何经验的,这会直接导致学生选择一些没有营养且没有积极正面意义的阅读材料。这时,教师应该正面引导学生,向他们推荐一些表现情感的专著,比如毕淑敏的散文、张晓风的散文、丁立梅的散文等。
  3丰富阅读题材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他们对阅读还是比较生疏的,他们没有自己的阅读兴趣,或者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阅读什么。在平日里的阅读,都是教师给什么他们就读什么,自己平日的阅读也是很随意地选择。而且许多学生的阅读内容比较单一,偏爱同一类型的文章。这时,教师应该丰富一些阅读题材,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甚至找到自己的情感支撑点,从而提升阅读的兴趣。只有对阅读真正感兴趣了,才会在阅读中找到自信,这是自信阅读的基本要求。
  二、幸福阅读,让学生收获快乐
  想要激发学生的阅读深层兴趣就需要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品读到其中的快乐,学生一旦收获了阅读的快乐,他们就会沉迷于阅读之中,无论是阅读什么文章,学生都会身临其境。
  例如,学生在阅读《飞红滴翠及黄山》的时候,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好像自己正是一个真正攀登一线天的勇者。置身黄山,看千峰竞秀,赏奇松怪石,观千里烟海,眺瑰丽日出,好一幅缥缈、壮观、辉煌的图画,真是人间仙境!学生不免心中会想:黄山果真是祖国大地上一块瑰宝,那么徐霞客对黄山的赞誉也就实至名归了。
  再如,在阅读《背影》之时,学生能深切感受到作者心中父亲老境的颓唐、心情的忧郁、父爱的真挚等真实情况,也能品味到父亲每句话的深层含义。当父亲不放心别人送我,决定亲自去车站时,“我”劝他不必去送,他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当父亲要为“我”买橘子时,他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这里的“他们去不好”、“不要走动”都倾注了父亲那真挚的爱。父亲为“我”去买橘子之时的动作,如“探身”、“穿过”、“攀”、“缩”、“微倾”等,也都是父爱的体现。这时学生明白了:一句话、一个动作都包含了浓浓的父爱,这如山的父爱甚至可以凝聚在一件铺座位的紫色大衣中。不需要太多的言语,不需要轰轰烈烈,这就是父亲爱孩子的方式,由此学生与作者、文本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在整个阅读的过程中,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起伏跌宕的故事情节,更是感受到其中细腻的情感。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收获到丰富的精神食粮,这些情感体验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阅读教会了他们如何欣赏人间的美、丑、善、恶,阅读还教会了他如何为人处世。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快乐,真正在幸福中阅读着,这是自信阅读的内在驱动所在。
  三、体悟内容,让学生自信阅读
  在当下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我们看到使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主要途径是教师手把手地教学生阅读。如告知文章中心思想的突破口在哪,教导如何解读文本,教导学生如何将书本的知识转变成自己的知识。久而久之,学生也把自己的阅读变成一种应试环节,把自己阅读能力等同于试卷中阅读短文部分的得分率。最终,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未真正得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应试技能却得到机械化的巩固,甚至学生的解读都是千篇一律的答题格式,阅读变成了一种形式,不是一种自发的行为,学生的思维甚至进入一种僵化的状态。
  其实,阅读能力提升的关键并不是教师反复的讲解和一味的灌输,而是在于教师的指导和引领,在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阅读资源的积累,在于学生置身文章当中的深刻体会。
  仍然以《背影》的阅读来分析,作者第二次落泪是因为父亲跨过月台去帮自己买几个橘子。在整个过程中,父亲因为不顾年纪大、手脚笨,攀上爬下,沾泥带土的动作无形之中触动了作者的内心,作者也无形之中被其深厚、真挚的爱感动得“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而学生如何才能真正读懂作者那种“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的细腻情感呢?这时,教师应该引领学生,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深入阅读慢慢来品味。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让学生交流自己生活中类似经历的回忆等。如果教师不耐其烦,迫不及待地采用反复地讲解,让学生强化性地记忆,甚至背诵那些学生根本无法理解的情感,这样不但不能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反而会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强烈的排斥和厌恶的感觉,学生会因为教师的强迫式阅读和强迫式记忆而彻底远离阅读,失去阅读的兴趣。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阅读习惯尤为重要。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自己去品读,自己去揣摩,教师适度地进行点拨和引领,让学生真正欣赏到优美的语言,领悟到深邃内涵,感受到真挚的情感,最终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拓展了自己的思维。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到那份属于自己的自信,那是自信阅读的目标,也是阅读能力不断提升的动力之源。
  把阅读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收获更多属于自己的快乐和幸福。通过老师的引领和指导,要让学生产生阅读兴趣,并不断地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好书,选择自己有效阅读的方法,提升阅读能力,最终真正达成“我读文章我做主”的自信阅读。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与其他科目的教学不同,知识的衔接性并不明显,似乎每一篇课文自成一家,前一篇课文与后一篇课文似乎没有关系。由于语文教学存有这样的问题,因此,在上课时,有很多的老师就按照教参和各种教辅材料强调的重点照本宣科。更有教师特别追求标新立异,追求对文章的奇读异读,凡是其他材料讲的重点都不讲,如此讲课,看似每篇文章都有自己的真知灼见,但是学生很难从中获得基本的系统的语文知识和语文素养。  要改善语文教学
期刊
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题型多,内容涵盖面广,语言组织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尤其是文字表述题,完全需要学生自己根据文章,扣住题目,组织语言作答,难度更大,因此在考试中学生屡屡丢分。对此,本文将这些题型大致分为表达题与内容题两类,分别作教学方法指导上的论述。  初中语文是一门比较特殊的科目,在学生的印象中,它是不可能拿到满分的,即使这一观点不绝对,但至少是绝大部分人今天或曾经的初中语文!展开分析
期刊
命题作文题目的层次解读,即指作文题目在不同的语境中产生的不同含义或可从多角度理解把握文章的题目。准确理解命题作文的题目,对拓展作文的构思深化文章的立意大有好处。反之,若没有对作文题目的核心词进行内涵的辨析与外延的界定,就有可能望题生义,至使文章构思偏差,立意浅化。  笔者就近年中考语文命题作文的题目做了简单的分类归纳,并以实例分析命题作文题目,进行不同层次的解读与构思立意的探讨。  一、文题清晰,
期刊
语文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受到的精神滋养。《白鹭》这篇352字的散文短小精悍,文质兼美,韵味十足,诗意横生。正是引领学生感悟美、欣赏美、享受美的好材料。本文从语言、意境、情感、表达方式四个方面,对郭沫若的《白鹭》进行鉴赏。  一、语言清新、自然、简洁  郭沫若说过“散文诗这种新的形式总以玲珑、清新、简洁为原则,当尽力使用暗示。”我觉得在郭沫若众多写景写
期刊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边读边讲”的模式,让学生思路跟着自己走,为了改善现状,我们可以适当引入微课,借助其形象、有趣的特点创设文本情境,引导学生融入,自主理解、感悟、收获独特的阅读体验,实现能力的提升。  一、深入文本,加强理解  教材内容本身丰富多元,加之在设计排版上较为感性,不经意地会增添文本的丰富性。初中生认知有限,文化素养不高,在阅读方面存在很多疑难。针对这一问题,就可以借助微课
期刊
课堂氛围指的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师生共同表现出来的情绪状态。良好的课堂氛围表现为师生在课堂教学中感情的融洽,地位的平等,关系的和谐等几个方面。良好的课堂氛围能激发语文课堂的活力,能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有利的环境,能让学生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新课标强调学生要在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努力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广大初中语文教师的使命
期刊
课堂教学离不开提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围绕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而发问,提问的内容能够充分调动学生整体参与教学,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性问题被称之为“主问题”。主问题不但有助于集中力量突破文章的重难点,形成整个教学过程的合力,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围绕着关键性问题进行深入持久的探究,以点带面地促进学生对于文章的深刻领悟。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主问题”避免了以往问题设计中琐碎、杂乱和学生走马观花、点到
期刊
语文备课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年年备课年年无新意,无非就是今年抄写去年的,去年抄写前年的,用这样的方式备课不但老师失却了热情,而且还深感备课的累赘。久而久之,备课这一环节变得无足轻重,教师备课形同虚设。那么,如何才能突破这一困境呢?首先要从当下存在的备课弊端说起。在当前语文备课中,有这样几个显著的问题:第一,备课多备的是学习的内容,缺少的就是怎么学的设计;第二,备课总是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让学生
期刊
在突出“生本位”教学理念的情况下,开放教学模式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相对于以教师为主、以教材为主的教学模式,开放式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语文能力,这是一种适应当代学生认知心理与情感诉求的学习模式。开放教学是使初中语文教学由知识传播向思维方式训练转化的关键。  一、激发探索兴趣  用发现者的眼光去阅读一篇课文,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具有重要意义,因
期刊
语文板书是教师将教材内容归纳总结后在黑板上展示出来的一种书面语言。语文教师一般会以教学目标为前提,将整理好的课件以书面形式板书在黑板上,将课文中的重难点、疑点在黑板上勾画出来进行深入分析解读。板书虽然只是一种书面形式,但这种形式往往可通过文字、线条、表格、字母等多种方式将教师的思路和要阐述的观念表现出来。  语文板书设计不仅可以让学生能够更清晰明了地理解课文中的重难点,还能从一定程度上体现教师的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