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理论观照下的语文导学案教学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cle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构主义的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他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他所创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学派被人们称为日内瓦学派。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思潮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传入中国,冲击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思想。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习主体主动对学习内容进行信息加工意义建构的过程,教师的作用是帮助和促进学生的主动知识建构。教师要彻底摒弃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而要用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思想重新组织教学过程。初中语文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提出符合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笔者将结合实际教学过程来分析展示如何在初中语文导学案导学模式中体现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
  导学案如果不能在课堂教学中被有效的使用,即使设计再完美的导学案,也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成为一尊华丽的摆设。用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去指导教师导学案教学的过程,笔者认为教师应用建构主义的观念去调整三种关系,即导学过程与教课书使用的关系,导学过程与教师主导性的关系,导学过程与学生主体性的关系。
  一、导学过程与教课书使用的关系
  导学案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教科书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导学案是教师在深入研究教课书内容的基础上,对教科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解读,对教科书内容再创造,对课程资源合理开发使用。导学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教科书中部分内容,因为相对于教科书的开发面向的是所有学生,初中语文导学案开发面向的则是语文导学案编写者所熟知的他所教的初中学生,教师的语文导学案开发有助于从学生实际学情出发开展教学活动。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语文导学案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语文教师完全依赖教科书进行教学,学生学习过于被动的问题,语文导学案教学中的问题难度设计更接近学生实际学习水平,这有利于学生的主动知识建构。所以,在处理导学过程与教科书使用关系时,教师应巧妙地运用各种方法将语文导学案和教科书内容整合起来。语文教师可以提前一天下发导学案,以问题引导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学教科书。
  比如,笔者想让学生更好地挖掘奥楚蔑洛夫的媚上欺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性格特点,在导学案上设计如下问题:
  奥楚蔑洛夫警官在处理“狗咬人”事件过程中,前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请根据示例或提示,找出相应的内容填写。)
  (1)最初听了赫留金申诉,不知狗主人是谁时:
  对小狗的态度——野畜生,疯狗,把它弄死好了。
  对赫留金的态度——肯定被狗咬了。
  (2)人群中有人说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时:(第一次变色)
  对小狗的态度——
  对赫留金的态度——
  (3)巡警说不是将军家的狗时:(第二次变色)
  对小狗的态度——
  对赫留金的态度——
  (4)巡警说是将军家的狗时:(第三次变色)
  对小狗的态度——
  对赫留金的态度——
  (5)厨师说不是将军家的狗时:(第四次变色)
  对小狗的态度——
  对赫留金的态度——
  (6)厨师说是将军哥哥的狗时:(第五次变色)
  对小狗的态度——
  对赫留金的态度——
  当然,在肯定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部分教师在使用导学案进行教学时,用语文导学案完全代替语文教科书的情形。教科书是专家学者根据新课标要求精心编写的课堂教学内容,是学生获得重要知识、能力发展的渠道,是不能舍弃的课程资源。在使用语文导学案进行导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切记不要使教科书成为正确答案的工具书与参考书。
  二、导学过程与教师主导性的关系
  在建构主义教学观念中,教师的角色是帮助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在导学案教学的导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主导地位,肩负“导演”的责任。学是主线,导是关键,教师要在如何导上下功夫,教师必须定好自己的位置。在语文导学案教学中,语文教师扮演好组织者、引领者的角色,是“平等中的首席”。同时,要善于发现学生学习的难点。在学生不能独立解决问题时,语文教师要及时适度地给予学生思路上的引导,把握的总原则是“含而不露指雨不明,开顼不欢引而不发”;在引导过程中,语文教师要适时地调节学生的学习活动进程,以保证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比如:在《孔乙己》导学案的导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对“‘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此句‘大约’、‘的确’是否矛盾?作者为什么这样写?”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笔者马上调整自己引领者的身份,在如何“导”上下功夫,及时适度地给予学生思路上的引导。
  三、导学过程与学生主体性的关系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对知识的主动建构过程。教师要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就一定要关注学生的需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导学案的导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以学生为本,要关注学生学习的主体意愿,要充分考虑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要努力创造学生乐于学习的环境。在初中课堂教学时,语文导学案的运用必须要激发初中学生的学习动机。
  刘永康的《语文教育学》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表现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学生可以不受教师、教参抑或其他因素的任何限制,只去阅读文本,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或朗读或默读,或浏览或精读均可。读出什么便是什么,语文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新课标反复强调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比如,笔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对藤野先生这个人物性格特点的分析,在导学案上拟出以下题目,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平台中进行思维的碰撞,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主动建构知识。“本文写了‘我’与藤野先生之间的哪几件典型事例,分别表现了藤野先生的什么思想品质?”透过这些问题的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会在自学、讨论交流中,学会归纳、构建新的知识网络,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起到融会贯通的教学效果,整个导学的过程,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富含创见性,如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主观能动性,建构性,提出合作学习,情境教学等,这对深化当前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和实施新型教学模式具有深远的意义。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小楼中学(511396)
其他文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转变自己的思想,充分认识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意义,领悟新课标精神,全面把握综合性学习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的综合特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上好每一堂综合性学习课。  本文就如何上好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谈几点认识与思考。  一、 大胆放手,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一旦有了兴趣,就可激发出他的创造热情、好奇心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结合数学课本身的特点,及时实施适当的教学方法,纠正学生不良习惯。引导教育学生:字迹工整,改变学生不良的思维定势,规正学生不
探讨科学编制盲校课堂测验的过程与步骤。编制课堂测验一般包括选择命题人员与审题人员、把分散的题目组成测验、考前试测测验、组配初始测验、生成正式测验等五个过程,具体
朝鲜族声乐唱法自古以来来源于生活,以自然的民谣唱法为基础,现已发展到以真假声相结合的混声唱法为主的新体系。本文认为,只有在了解朝鲜族民族特色和掌握发声训练方法的基础上
当今人们的生活水平质量不断提高,我国信息技术也在飞快的发展,移动通信是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能够优化移动通信数据以及业务管理,将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前提。
"心平气和、心身并练、阴阳平衡、松静自然、天人合一"等是我国传统体育养生的重要内涵,其动作虽然不复杂,但由于内涵丰富,要想正确的把握动作要领并非易事,不仅要在肢体上做到
现阶段,相较于城市而言,农村初中语文教育的水平较低,再加上经济、文化等因素的限制,农村初中生的文学作品阅读量较少,阅读兴趣较低,文学教育教学效果也较差,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文学荒漠化的现象。基于此,本文对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进行文学熏陶的重要作用及如何进行文学熏陶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为农村初中生良好的人格养成提供帮助。  语文教学对于学生良好文学素养和性格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全面开展素质
初中生面临着严峻的升学压力,很多学生为了能考上理想的高中,不分昼夜,努力奋战,在他们的眼中,语文学习已然成为了升学考试的任务,没有任何兴趣而言。但是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并不能因为学生存在的压力而让语文变得更加的无趣,教师势必要通过多种教学形式的实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促使学生在兴趣下投入语文的怀抱。  一、采取竞争机制激发兴趣  即便现阶段初中生学习压力较大,但是他们对于自我表现的热情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