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参数巧求含参函数问题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zhu0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导数及其应用这一部分内容中,利用导数这一工具求解函数单调性、极值与最值问题,一直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历年高考考试热点.
  出现含有参数的函数更是学生最为苦恼的问题,很多时候,按照常规的解法,总是忽略了对参数变量的取值范围的讨论,导致经常出现讨论不完全、结论不完整的解题过程.更有甚者,一看到含参数的题目,直接跳过去,放弃此题,有破罐子破摔的想法.
  对参数的讨论是一道坎,是否能够讨论清楚可以反映一名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知识的扎实程度.但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很好地掌握这一方法.能不能在含参数的某些典型题型中,利用一些方法,绕过对参数的讨论呢?
  我们通过以下几个例题来讨论含参函数的这一类问题.
  例1 已知函数f(x)=x3+2x2+x.若对于任意x∈(0,+∞),f(x)≥ax2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法一 任意x∈(0,+∞),f(x)≥ax2恒成立,即x∈(0,+∞),f(x)-ax2≥0恒成立.
  ∴只需满足对于任意x∈(0,+∞),(f(x)-ax2)min≥0 即可.
  而f(x)-ax2=x3+2x2+x-ax2=x[x2+(2-a)x+1],
  令g(x)=x2+(2-a)x+1,
  则函数g(x)的对称轴x=a-22.又g(x)过点(0,1),
  ①当x=a-22<0,即a<2时,(f(x)-ax2)min≥0满足条件;
  ②当x=a-22≥0,Δ≤0时,(f(x)-ax2)min≥0也成立,所以2≤a≤4.
  综合以上,可以知道,当a∈(-∞,4]时,对于任意x∈(0,+∞),f(x)≥ax2恒成立.
  解法二 依题意,得f(x)-ax2=x3+2x2+x-ax2=x[x2+(2-a)x+1].
  由已知x[x2+(2-a)x+1]≥0对于任意x∈(0,+∞)恒成立,∴x2+(2-a)x+1≥0对于任意x∈(0,+∞)恒成立,
  即a-2≤1x+x对于任意x∈(0,+∞)恒成立.
  ∵x>0,∴1x+x≥2(当且仅当x=1时取“=”号),
  ∴1x+x的最小值为2.
  由a-2≤2,得a≤4,所以对于任意x∈(0,+∞),f(x)≥ax2恒成立时,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4].
  点评 解法一把恒成立问题转化为解二次函数最值问题,思路很明确,只是本题在求解最值问题时,必须在对二次函数图像有很强的理解能力的基础上,才能正确的对参数a进行分析、讨论.而解法二另辟新径,提取参数a,用自变量x来表示a,不仅明确了要求解的目标,更是绕过了对参数a的讨论,条理清楚,更加容易上手.
  
  例2 已知函数f(x)=ax2+2ln(x+1),其中a为实数.若f(x)在[2,3]上是增函数,求a的取值范围.
  解法一 依题意,得f′(x)>0对x∈[2,3]恒成立,
  ∴2ax+2x+1>0,即ax2+ax+1x+1>0.
  ∵1+x>0,∴ax2+ax+1>0对x∈[2,3]恒成立.
  令g(x)=ax2+ax+1,
  (1)当a=0时,1>0恒成立;
  (2)当a<0时,抛物线g(x)开口向下,可得g(x)min=g(3)>0,即9a+3a+1≥0,∴0>a>-112;
  (3)当a>0时,抛物线g(x)开口向上,可得g(x)min=g(2)>0,即4a+2a+1>0,∴a>-16,即a>0.
  又 ∵a=-112时符合题意,∴综上可得a≥-112为所求.
  解法二 依题意,得f′(x)=2ax+2x+1.
  f(x)>0对x∈[2,3]恒成立,∴2ax+2x+1>0,
  ∴2ax>-21+x,a>1-x2-x=1-x+122+14.
  ∵x∈[2,3],
  ∴-x+122+14的最小值为-3+122+14=-12,
  ∴1-x+122+14的最大值为-112.
  又 ∵a=-112时符合题意,∴a≥-112为所求.
  点评 这是一道很典型的求参数取值范围的题目,两种解法各有优劣,解法二依然是利用提取参数a,分离两个变量,用自变量x来表示a,这样的话,要求解参数a的取值范围,就转化为我们较熟悉的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使问题明朗化.
  通过上面两个例子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已知含参数不等式恒成立的前提下,求解参数取值范围这一类问题,除了直接利用最值求解这一方法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分离参数这一方法,根据题意,把含参数不等式转化为以自变量x来表示参数的不等式,这样,我们就能够避免对参数取值范围的讨论,而直接切中题目的关键,把题目转化为求解含有关于变量x的式子的最值问题,而这就可以利用我们熟悉的导数工具来解决了.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摘要】 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有效教学,突破旧有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感知到数学的魅力,领会数学知识的内涵,更好地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 初中数学;有效性;教学策略    当前,初中数学教师普遍面临的问题是,应当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教学目的. 那么何为
银行保险一般指保险公司利用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网络和客户资源销售保险产品。对于银行来说,积极发展银保业务不仅可以丰富银行的服务内容,拓展业务,刚氏银行对利差收入的依赖性,而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高职教育也步入了快车道,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就是引领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实施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是高
寻根文学是20世纪80年代重要的文学现象,但是“寻根”并不是它的旨归和信仰,而只是它求新求变的一种策略。它同时是80年代新一代作家和批评家取得话语权的一个旗号,也是当时文学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从小学、初中,到高中,乃至大学,绝大多数同学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却并非人人都是成功者.许多学生,小学、初中数学成绩还不错,进入高中阶段,第一个跟头就栽在数学上,而后可能让其厌学或对学习失去信心.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兴奋灶,增进其学习的效率.  一、让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自然  做好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衔接,让学生自然过渡,消除陌生感,保持
现代汉语中的“与其”句式是一种表达取舍主体主观认识义的句式。研究发现,在“与其”句式内部,主观性的表达在强弱上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与该句式取舍主体的人称选择有关。另外,取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动力,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以创新作为素质教育的主题,让学生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中,学会思考. 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是指运用已有的经验,经过独立思考,在教师的指导下或自己学习的基础上有新的理解甚至有独到的见解,学生只要能发现不
【摘要】本文从任意角三角函数本质的角度出发解释为什么能用tanθ=1表示图1所示的直线,并由此阐释了圆的极坐标方程的建立过程.  【关键词】任意角三角函数;直线的极坐标方程;圆的极坐标方程    在2009年安徽高考数学中把极坐标与参数方程作为选考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对教材中如图1所示的直线的极坐标方程可否用tanθ=1表示产生疑惑.认为任意角三角函数是在直角坐标系下定义的,没有直角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