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中,灌夫之父灌孟在参与平定吴楚等七国之乱时死于吴军之中,灌夫不肯从俗随丧归,慷慨激昂地说“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之仇”。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试验修订本·必修)第六册(人民教育出版社)把“若”解释为“或者”,一些权威资料也把“若”解释为“或”“或者”,如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中华书局)、徐中玉和金启隼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
当我照本宣科地告诉学生“若”应解释为“或者”时,有同学问“若”可否解释为“和”,将该句译为“希望斩取吴王和吴国将军的头”,这样更能表现灌夫对杀父仇人的愦限。
我觉得这样解释似有道理,课后查阅《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若”做连词时,可表示并列也可表示选择。如下面两个词条:
⑩连词。或。《汉书·高帝纪上》:“以万人—一郡降者,封万户。”⑩连词。与,和。刘禹锡《河东先生集序》:“凡子厚名氏与仕与年暨行己之大方,有退之志-祭在。”
回到文本,联系灌夫的性格,我认为此句中“若”解释为表并列的连词“和”更贴切一些。第一。灌夫之父死于吴军中,他必然与吴王吴将吴军有不共戴天之仇,恨不能食其肉寝其皮,将其斩尽杀绝,为父报仇,这是人之常情。第二,纵观灌夫一生,“刚直”“好任侠”是他最大特点,他连皇亲国戚都敢打骂,还会把吴王吴将这帮乱臣贼子当回事?从“灌夫不肯随丧归,奋曰:‘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之_仇”’的话语中,从他率寥寥数人勇闯吴营“杀伤数十人”“创少瘳”“请复往”的行动中,从“将军壮义之”的评价中,我们相信灌夫这个血气方刚、慷慨激愤的勇夫更有可能说的是“取吴王和吴将首级为父报仇”,而不是“取吴王或者吴将首级为父报仇”。在当时背景下。后一种说法既不能酣畅淋漓地表达他激愤的心情,也不能表现出他的勇猛无畏。
事实上,有许多字典就是这样解释的,如:
(1)《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7月第4版)330页:
若⑤连词。与,和。《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愿取吴王~将军头,以报父仇。”
(2)《简明文言字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458页:
若(12)与,和:“愿取吴王~将军头以报父之仇。”
(3)《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2000年6月第1版)1046~1047页:
若(六)连词③与,和。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愿取吴王~将军头,以报父仇。”
(4)《辞源》(商务印书馆1983年12月修订第一版)2360页:
若(六)连词4、与,和。书召诰:“旅王若公。”史记一〇七武安侯传:“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之仇。”
(5)杨伯峻、何乐士主编《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语文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458页:
[若]意同“与”,“和”。
(3)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之仇。(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事实上“七国之乱”时,光吴军就有20余万人,兵强马壮,要想取吴王和吴将军首级谈何容易,能取其一就不错了,这正是一部分人将“若”解释为“或者”的原因,这也是一种很理性的解释。但是任何分析都不能离开具体的语境,不能忽视人物当时的情感。在当时的背景下,一个血气方刚的勇夫面对不共戴天的杀父仇人。说出要“取吴王和吴将军头”的豪言,更能淋漓尽致地表达他激愤的心情和勇猛无畏的性格;再结合相关词典注释,我认为此处的“若”解释为并列连词“和”更为贴切。
当我照本宣科地告诉学生“若”应解释为“或者”时,有同学问“若”可否解释为“和”,将该句译为“希望斩取吴王和吴国将军的头”,这样更能表现灌夫对杀父仇人的愦限。
我觉得这样解释似有道理,课后查阅《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若”做连词时,可表示并列也可表示选择。如下面两个词条:
⑩连词。或。《汉书·高帝纪上》:“以万人—一郡降者,封万户。”⑩连词。与,和。刘禹锡《河东先生集序》:“凡子厚名氏与仕与年暨行己之大方,有退之志-祭在。”
回到文本,联系灌夫的性格,我认为此句中“若”解释为表并列的连词“和”更贴切一些。第一。灌夫之父死于吴军中,他必然与吴王吴将吴军有不共戴天之仇,恨不能食其肉寝其皮,将其斩尽杀绝,为父报仇,这是人之常情。第二,纵观灌夫一生,“刚直”“好任侠”是他最大特点,他连皇亲国戚都敢打骂,还会把吴王吴将这帮乱臣贼子当回事?从“灌夫不肯随丧归,奋曰:‘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之_仇”’的话语中,从他率寥寥数人勇闯吴营“杀伤数十人”“创少瘳”“请复往”的行动中,从“将军壮义之”的评价中,我们相信灌夫这个血气方刚、慷慨激愤的勇夫更有可能说的是“取吴王和吴将首级为父报仇”,而不是“取吴王或者吴将首级为父报仇”。在当时背景下。后一种说法既不能酣畅淋漓地表达他激愤的心情,也不能表现出他的勇猛无畏。
事实上,有许多字典就是这样解释的,如:
(1)《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7月第4版)330页:
若⑤连词。与,和。《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愿取吴王~将军头,以报父仇。”
(2)《简明文言字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458页:
若(12)与,和:“愿取吴王~将军头以报父之仇。”
(3)《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2000年6月第1版)1046~1047页:
若(六)连词③与,和。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愿取吴王~将军头,以报父仇。”
(4)《辞源》(商务印书馆1983年12月修订第一版)2360页:
若(六)连词4、与,和。书召诰:“旅王若公。”史记一〇七武安侯传:“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之仇。”
(5)杨伯峻、何乐士主编《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语文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458页:
[若]意同“与”,“和”。
(3)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之仇。(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事实上“七国之乱”时,光吴军就有20余万人,兵强马壮,要想取吴王和吴将军首级谈何容易,能取其一就不错了,这正是一部分人将“若”解释为“或者”的原因,这也是一种很理性的解释。但是任何分析都不能离开具体的语境,不能忽视人物当时的情感。在当时的背景下,一个血气方刚的勇夫面对不共戴天的杀父仇人。说出要“取吴王和吴将军头”的豪言,更能淋漓尽致地表达他激愤的心情和勇猛无畏的性格;再结合相关词典注释,我认为此处的“若”解释为并列连词“和”更为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