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讨论的研究生Seminar课程教学实践与思考

来源 :科教文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thaway6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Seminar教学法指导下形成的Seminar课程具有独特的结构和鲜明的特点。该文以Seminar教学法为切入点,探讨了互联网对线上Seminar课程的影响,分析了Seminar课程在研究生教学中“深度讨论”的建立过程以及在教学中的推广应用,为研究生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模式的转变提供了建议。
其他文献
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手段和平台载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引领作用。该文从增强网络文化建设意识、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构,配齐建强网络文化队伍、提升网络文化建设能力,丰富网络文化传播形式、拓宽用户群体覆盖范围,系统整合校内网络资源、打造网络文化品牌栏目,制作精品网络思政内容、提高文化作品内容质量,完善网络文化管理制度、规范网络文化活动行为,主动占领网络文化阵地、扩大网络文化育人成效,关注校园网络文化动态、切实保障网络文化安全八个方面出发,阐释了在新时代应该如何加强基于思政教育的高校
基于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和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化,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备受关注。而基于当前的教育形势,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政治引导作用,增强思政教育实效,具有积极意义和现实紧迫性。更多学者将研究的视角聚焦到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课题上,该文主要就该课题进行阐述,思考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路径,以让二者达成教育共识,在融合中带来教育的创新和突破,增强教育实效。
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存在观念转变不到位、改革落实不具体的问题,需要相关教师开辟新思路,强化课程改革路线的部署。该文分析了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内涵及其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方向,总结了基于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点,并根据当前高校体育改革现状提出了改进建议,旨在为广大教学同行提供参考借鉴。
新课标下,以培养中小学学生数据素养为目的的教育日益受到关注。师范生是中小学教师的后备军,想要提高中小学生的数据素养,先要做好师范生数据素养的教育工作。该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数据分析、数据表征、数据收集、数据意识、数据评价和数据道德作为数据素养能力的六个维度,采用文献分析、描述性统计和方差分析等方法,探讨某高校数学师范生、高校教师、中小学教师数据素养的现状。结果显示:高校教师数据素养最高,且中小学教师与之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在校师范生数据素养最低。针对培养计划、教学设计、竞赛引导,笔者给出数学师范生数据
人类的很多知识和技能都来源于模仿,模仿是人类的天性。作为孩子,在这一方面更具典型性。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仿写就立足于孩子的模仿天性,它有文本内容的呈现,又体现了学生独特的写作个性。随文仿写作为一种好的习作训练方式,既解决了学生习作中“无米下锅”的尴尬局面,又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让学生在“读”与“思”,“思”与“写”的融合中提升了写作能力。
新文科建设赋予了国际经贸人才培养新的内涵,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该文立足新文科建设的时代性与融合性特点,从厚基础、宽专业、高素质、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并重等人才需求新特点出发,提出以跨学科为中心的跨文化、跨学界“三跨”融合育人系统及跨界育人模式。从人才培养理念与教育管理体制调整,课程、教学与评价方法改革,深化产教融合、学生科研与学科竞赛并重,完善配套管理制度等方面,探索新文科背景下国际经贸人才培养跨界融合的实现路径。
基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工程教育认证理念,探索“金属塑性变形物理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通过在课程目标中融入课程思政目标、在教学内容中挖掘思政融入点、在教学方式及考核方式中体现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工程师素养、社会责任感、专业认同感。通过专业知识传授与道德培养、价值引领的融合,加强专业课程的育人作用,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光电探测技术是实现万物互联的关键技术之一。当前光电探测技术理论部分的教学仍然停留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课程的高门槛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及学生对原理的理解不深,限制了学生的器件创新水平。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借助多物理场耦合仿真软件对器件的内在工作机理进行可视化描述,以强化学生对器件底层理论与运行机理的理解。
人才政策一直是我国抢占人才高地、谋求创新发展的重要工具,但是,在积极向好的总体趋势下,区域间人才政策内容同质化与持续加码的财政压力、部分人才专项经费过剩相互叠加,形
当前,高校全方位育人机制仍不够健全,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培养质量有较大提升空间。通过探索和完善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管理与评价平台可知,对于高校克服劳动教育课堂和课后实践“两张皮”的现象,应强化高校劳动教育主阵地作用,营造“尊重劳动、诚实劳动、崇尚劳动”的校园文化,这对于引导大学生勤奋学习、增强劳动创造意识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