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的教学模式只重视教师如何提出问题,提出怎样的问题,学生如何解决问题,有多少种解题思路,而忽略培养学生自主提问的能力,造成学生不想问、不敢问、不会问的局面,严重制约学生自学能力的养成。因此,教师要巧用评价,增强学生自信,让学生有问敢提;巧妙引导,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有问会提;巧设操作环节,让学生做中生疑,有问可提;巧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做到有问乐提。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通过学习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有问敢提;有问会提;有问乐提;有问可提
求学问,先学问;只学答,非学问。为了让学生拒当知识的收容器,成为善于思考、独具个性的人,我们要由原来关注“学生回答问题”的教学模式转向关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教学模式。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
一、巧用评价、增强信心,让学生有问敢提
好学多问是孩子的天性,但是学生在课堂上气氛沉闷,提出的问题越来越少,甚至到了无问可提的地步。难道学生真的没问题想问吗?不是的。他们怕提出问题影响教师的教学程序,挨批评;怕提出问题后让同学笑话,被瞧不起。之所以出现这种有问不敢提的现象,是教师平时在课堂上对待学生提问的态度所造成的。因此,教师要巧用评价,发挥其激励作用。如当学生提出较高质量的问题时,要及时给予表扬;当学生的提问不够完整时,教师不能表现出厌烦的情绪,要肯定学生敢于提问的态度并耐心引导与鼓励;当学生提出某些“离题”“出格”,甚至“异想天开”的问题时,教师不能对其想法进行批评与挑剔,要因势利导,及时指正错误,使之纳入“正题”。面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要及时评价,多表扬、多鼓励,让学生体会成就感,增强学生自信心,敢于说出心中所疑,才能启动学生思维,积极探索知识的奥秘。对于学生的提问,教师要鉴赏有别、评价有度才能增强学生的信心,敢于提问。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师问道:你们想了解关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什么知识呢?问题一出,只见一个个脑袋往下缩,我并没有批评,而是鼓励孩子说“不管你们提出什么问题,我都为你们的勇敢而骄傲。”话语刚落就看见一只小手高高举起,说:“平行四边形是由长方形对角往外拉而成的,那么长方形面积公式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吗?”我微笑着说:“太棒了,能结合旧知识进行思考。”我边说边板书:长方形面积公式就是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对吗?随之而来的是不同的提问:“长方形拉伸成平行四边形后,里面的面积明显变少,面积公式怎么可能一样呢?”“平行四边形面积是否与高有关系呢?”“除了用公式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外,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得到它的面积呢?”教师利用语言、动作、表情等情感信息向学生传递积极的态度,让学生消除畏惧心理,增强自信心,才会敢于怀疑、敢于提出问题。
二、巧妙引导、交流讨论,让学生有问会提
“敢问”不等于“会问”,“敢问”只是解决了不问问题的心理障碍,“会问”才说明学生真正参与思维活动。学生开始提出的都是简单问题,可能缺乏“数学味”,可能没有实际意义,甚至是“傻”问题,这时就需要教师适当地引导点拨。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价值是无穷的,因为“给”的是“死”知识,而引导却能激活活的源泉。教师要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把握时机、因势利导,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讨论,让学生逐步悟出“提问”的思路,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教师的示范与引导是学生会问的基础,那么我们在设计学生提问的程序时,关键是改变以往“教师问、学生答”的模式,将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引导、启发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讨论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时,出示这样一个问题:两个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教师将问题抛出后,课堂只听到“对”与“不对”两种声音。教师顺势问道:你能提出什么依据吗?请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话语刚落,同学们都讨论起来:“两个三角形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只有两个同类型的三角形才能拼吗?”“如果两个三角形同类型而不同大小呢?”“如果两个三角形只是等底、等高能拼出平行四边形吗?”“两个直角三角形大小相等、形状相同只能拼平行四边形吗?能拼出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吗?”这一过程教师扮演的是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学生由原来“被提问、思考、再回答”的学习方式转为“主动提问”的学习方式。
学生一疑就问,每疑必问,也未必就是“会问”。学生的提问往往是从模仿开始,教师必须做好示范导问,耐心指导,提供思路,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讨论。只有在教师启、引、导的牵引下,才能让学生明确何为“问题”,怎样提出问题的真谛。
三、巧设操作、做中生疑,让学生有问可提
常言道:“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可见,动手操作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环节,让学生通过动手、动眼、动脑、动口等多种感官协调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全面理解,让学生大胆思索、探讨,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积极的参与者,在操作探索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实践出真知,只要我们提供多种操作的机会,并且把握好学生操作的“度”,就能让学生在操作中生疑,让学生有问可提、有问可思。例如教学“角的度量”时,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角,问学生哪个角更大?你能用什么数据说明吗?学生纷纷提问道:“用什么工具测量角的大小?”“量角器上有这么多的刻度,每个小格表示多大?”“角的单位是什么?”“量角器上为什么有两个10度、两个20度、两个30度、两个40度……有什么不同?”“角的两边如何与量角器上的刻度重合?”“量角器上内、外两圈的数据该怎么读?”这样有意识地设计操作环节,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教师只要稍稍点拨,学生就能从操作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又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先出示几幅漂亮的轴对称图形,让学生观察其特征,但学生只停留在美的层面,并没有观察出任何特点,这时教师要求:请你也做一幅轴对称图形。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做起来,有的剪、有的画、有的用手折,气氛十分熱烈,但过了一会儿就变得安静,因为孩子们发现自己做的图形并不对称,便纷纷问道:“轴对称图形有什么特点吗?”“怎样的图形才是对称的?”“是两侧同样的图案还是两侧大小相等?”“是左右相同对称?还是上下相同对称?”教师适时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做中发现问题,及时思考,体验学习的快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可见动手操作的重要性。我们要认真挖掘、精心设计、把握时机,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到操作活动中去,在操作中发现问题、合作中讨论问题、动手中解决问题。 四、巧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有问乐提
在课堂中,我们会发现越会学习的学生越会提出问题,学习不怎么样的学生总说没有问题,是因为他们的学习是被动的,完全失去学习的兴趣,长此以往,学困生就越學越“困”。可见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孩子探索知识的动力。如果有了兴趣,学习对孩子来说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愉快的体验,孩子就越会学、越爱问。因此,教师需要整合课程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开发和创造,创设出有趣新颖的问题情境,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唤起孩子的求知欲,养成孩子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生活中蕴含大量数学知识,只要我们抓住学生思维的焦点,创设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学生都会发现隐含在生活情境中的数学问题。例如,教学“连乘应用题”时教师创设了这一情境:星期天,妈妈让小明自己去商场买两箱可乐,如果你是小明,你想了解哪些问题再去买呢?这些熟悉的事情能激发孩子的兴趣,纷纷发言:“每瓶可乐要多少钱?”“每箱可乐有多少瓶?”“每箱可乐要多少元?”“两箱共有几瓶?”“两箱共需要多少钱?”“我至少要带多少钱才能买到?”这一简单而熟悉的生活情境就引发了学生的兴趣,踊跃问起来。又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创设了这一故事情节:唐僧师徒四人一起吃一块饼,师傅说:“将这块饼平均分成4份,每人吃1份吧。”猪八戒马上答道:“师傅,我吃一份不够饱,能多吃点吗?”悟空马上说:“将饼平均分成8份,每人吃2份吧。”八戒又回答道:“吃两份还是不饱,我得吃4份才饱。”悟空马上咧开嘴笑着说:“将饼平均分成16份,每人吃4份。”这时猪八戒也笑得合不拢嘴地点头答应。这一有趣的故事情境,让学生头脑里产生一串问题:“猪八戒分别吃饼的1份、2份、4份,这几份大小不一样吗?”“怎样证明猪八戒吃的1份、2份、4份是同样多呢?”“为什么份数不同而吃的饼的大小是相同的?”“用什么数表示猪八戒吃了饼的1份、2份、4份呢?”“猪八戒其实吃了这块饼的1/4、2/8、4/16,这几个分数之间的分子、分母有什么关系呢?”这样有趣的故事情境吸引了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因趣生奇、因奇生疑,不知不觉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并促使学生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及方法。兴趣是求知的先导,根据学生的认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背景材料,从学生熟悉的事件、事物入手创设故事、游戏、竞赛等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质疑、问疑、析疑,最终深化认识问题的本质。
总之,疑是学习的需要,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提问是孩子积极思维的表现。养成爱问的习惯是离不开坚持的,我们要做孩子的知音,要挖掘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为孩子开辟良好的提问空间,让“提问”伴随孩子成长。这样学生的数学思维才能得到发展,数学素养才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巩子坤,宋乃庆.新课标小学数学教科书总复习设计的原则与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6(8).
[2]弗赖登塔尔.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M].陈昌平,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3]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刘娟娟.复习:是单纯回忆还是鼓励创造?[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05.
编辑 温雪莲
关键词:有问敢提;有问会提;有问乐提;有问可提
求学问,先学问;只学答,非学问。为了让学生拒当知识的收容器,成为善于思考、独具个性的人,我们要由原来关注“学生回答问题”的教学模式转向关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教学模式。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
一、巧用评价、增强信心,让学生有问敢提
好学多问是孩子的天性,但是学生在课堂上气氛沉闷,提出的问题越来越少,甚至到了无问可提的地步。难道学生真的没问题想问吗?不是的。他们怕提出问题影响教师的教学程序,挨批评;怕提出问题后让同学笑话,被瞧不起。之所以出现这种有问不敢提的现象,是教师平时在课堂上对待学生提问的态度所造成的。因此,教师要巧用评价,发挥其激励作用。如当学生提出较高质量的问题时,要及时给予表扬;当学生的提问不够完整时,教师不能表现出厌烦的情绪,要肯定学生敢于提问的态度并耐心引导与鼓励;当学生提出某些“离题”“出格”,甚至“异想天开”的问题时,教师不能对其想法进行批评与挑剔,要因势利导,及时指正错误,使之纳入“正题”。面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要及时评价,多表扬、多鼓励,让学生体会成就感,增强学生自信心,敢于说出心中所疑,才能启动学生思维,积极探索知识的奥秘。对于学生的提问,教师要鉴赏有别、评价有度才能增强学生的信心,敢于提问。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师问道:你们想了解关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什么知识呢?问题一出,只见一个个脑袋往下缩,我并没有批评,而是鼓励孩子说“不管你们提出什么问题,我都为你们的勇敢而骄傲。”话语刚落就看见一只小手高高举起,说:“平行四边形是由长方形对角往外拉而成的,那么长方形面积公式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吗?”我微笑着说:“太棒了,能结合旧知识进行思考。”我边说边板书:长方形面积公式就是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对吗?随之而来的是不同的提问:“长方形拉伸成平行四边形后,里面的面积明显变少,面积公式怎么可能一样呢?”“平行四边形面积是否与高有关系呢?”“除了用公式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外,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得到它的面积呢?”教师利用语言、动作、表情等情感信息向学生传递积极的态度,让学生消除畏惧心理,增强自信心,才会敢于怀疑、敢于提出问题。
二、巧妙引导、交流讨论,让学生有问会提
“敢问”不等于“会问”,“敢问”只是解决了不问问题的心理障碍,“会问”才说明学生真正参与思维活动。学生开始提出的都是简单问题,可能缺乏“数学味”,可能没有实际意义,甚至是“傻”问题,这时就需要教师适当地引导点拨。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价值是无穷的,因为“给”的是“死”知识,而引导却能激活活的源泉。教师要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把握时机、因势利导,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讨论,让学生逐步悟出“提问”的思路,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教师的示范与引导是学生会问的基础,那么我们在设计学生提问的程序时,关键是改变以往“教师问、学生答”的模式,将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引导、启发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讨论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时,出示这样一个问题:两个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教师将问题抛出后,课堂只听到“对”与“不对”两种声音。教师顺势问道:你能提出什么依据吗?请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话语刚落,同学们都讨论起来:“两个三角形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只有两个同类型的三角形才能拼吗?”“如果两个三角形同类型而不同大小呢?”“如果两个三角形只是等底、等高能拼出平行四边形吗?”“两个直角三角形大小相等、形状相同只能拼平行四边形吗?能拼出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吗?”这一过程教师扮演的是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学生由原来“被提问、思考、再回答”的学习方式转为“主动提问”的学习方式。
学生一疑就问,每疑必问,也未必就是“会问”。学生的提问往往是从模仿开始,教师必须做好示范导问,耐心指导,提供思路,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讨论。只有在教师启、引、导的牵引下,才能让学生明确何为“问题”,怎样提出问题的真谛。
三、巧设操作、做中生疑,让学生有问可提
常言道:“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可见,动手操作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环节,让学生通过动手、动眼、动脑、动口等多种感官协调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全面理解,让学生大胆思索、探讨,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积极的参与者,在操作探索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实践出真知,只要我们提供多种操作的机会,并且把握好学生操作的“度”,就能让学生在操作中生疑,让学生有问可提、有问可思。例如教学“角的度量”时,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角,问学生哪个角更大?你能用什么数据说明吗?学生纷纷提问道:“用什么工具测量角的大小?”“量角器上有这么多的刻度,每个小格表示多大?”“角的单位是什么?”“量角器上为什么有两个10度、两个20度、两个30度、两个40度……有什么不同?”“角的两边如何与量角器上的刻度重合?”“量角器上内、外两圈的数据该怎么读?”这样有意识地设计操作环节,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教师只要稍稍点拨,学生就能从操作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又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先出示几幅漂亮的轴对称图形,让学生观察其特征,但学生只停留在美的层面,并没有观察出任何特点,这时教师要求:请你也做一幅轴对称图形。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做起来,有的剪、有的画、有的用手折,气氛十分熱烈,但过了一会儿就变得安静,因为孩子们发现自己做的图形并不对称,便纷纷问道:“轴对称图形有什么特点吗?”“怎样的图形才是对称的?”“是两侧同样的图案还是两侧大小相等?”“是左右相同对称?还是上下相同对称?”教师适时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做中发现问题,及时思考,体验学习的快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可见动手操作的重要性。我们要认真挖掘、精心设计、把握时机,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到操作活动中去,在操作中发现问题、合作中讨论问题、动手中解决问题。 四、巧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有问乐提
在课堂中,我们会发现越会学习的学生越会提出问题,学习不怎么样的学生总说没有问题,是因为他们的学习是被动的,完全失去学习的兴趣,长此以往,学困生就越學越“困”。可见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孩子探索知识的动力。如果有了兴趣,学习对孩子来说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愉快的体验,孩子就越会学、越爱问。因此,教师需要整合课程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开发和创造,创设出有趣新颖的问题情境,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唤起孩子的求知欲,养成孩子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生活中蕴含大量数学知识,只要我们抓住学生思维的焦点,创设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学生都会发现隐含在生活情境中的数学问题。例如,教学“连乘应用题”时教师创设了这一情境:星期天,妈妈让小明自己去商场买两箱可乐,如果你是小明,你想了解哪些问题再去买呢?这些熟悉的事情能激发孩子的兴趣,纷纷发言:“每瓶可乐要多少钱?”“每箱可乐有多少瓶?”“每箱可乐要多少元?”“两箱共有几瓶?”“两箱共需要多少钱?”“我至少要带多少钱才能买到?”这一简单而熟悉的生活情境就引发了学生的兴趣,踊跃问起来。又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创设了这一故事情节:唐僧师徒四人一起吃一块饼,师傅说:“将这块饼平均分成4份,每人吃1份吧。”猪八戒马上答道:“师傅,我吃一份不够饱,能多吃点吗?”悟空马上说:“将饼平均分成8份,每人吃2份吧。”八戒又回答道:“吃两份还是不饱,我得吃4份才饱。”悟空马上咧开嘴笑着说:“将饼平均分成16份,每人吃4份。”这时猪八戒也笑得合不拢嘴地点头答应。这一有趣的故事情境,让学生头脑里产生一串问题:“猪八戒分别吃饼的1份、2份、4份,这几份大小不一样吗?”“怎样证明猪八戒吃的1份、2份、4份是同样多呢?”“为什么份数不同而吃的饼的大小是相同的?”“用什么数表示猪八戒吃了饼的1份、2份、4份呢?”“猪八戒其实吃了这块饼的1/4、2/8、4/16,这几个分数之间的分子、分母有什么关系呢?”这样有趣的故事情境吸引了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因趣生奇、因奇生疑,不知不觉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并促使学生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及方法。兴趣是求知的先导,根据学生的认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背景材料,从学生熟悉的事件、事物入手创设故事、游戏、竞赛等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质疑、问疑、析疑,最终深化认识问题的本质。
总之,疑是学习的需要,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提问是孩子积极思维的表现。养成爱问的习惯是离不开坚持的,我们要做孩子的知音,要挖掘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为孩子开辟良好的提问空间,让“提问”伴随孩子成长。这样学生的数学思维才能得到发展,数学素养才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巩子坤,宋乃庆.新课标小学数学教科书总复习设计的原则与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6(8).
[2]弗赖登塔尔.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M].陈昌平,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3]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刘娟娟.复习:是单纯回忆还是鼓励创造?[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05.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