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更好的教育”是服务学生自然成长、启迪学生自己成长、引领学生自由成长、促进学生自觉成长的教育。追求“更好的教育”,必须转变教育发展方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师专业成长范式和校长管理服务方式,构建促进心灵转向、滋润生命生长、点燃生命火焰、提供外在自由的课堂。追求“更好的教育”,需要县级政府改变思维方式、改变行为导向、改变实践路径,让基础教育发展更为理性、创新更富实效、治理更加有力。面对基础教育发展的“新常态”,在强化我省基础教育现代化、强化我省基础教育依法办学、提高我省基础教育治理能力上要有新作为。
关键词:“更好的教育”;基础教育;教育发展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志码:D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9A-0003-06
记者:胡部长,感谢您接受《江苏教育研究》的采访。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更好的教育”,既为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也对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您是怎么理解“更好的教育”的?
胡金波: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教育普及程度的大幅提高,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逐步由“有学上”转变为“上好学”,提供“更好的教育”,成为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共同责任。
关于什么是“更好的教育”,自古以来,中外圣哲给出不同的答案,但其中都内隐着“帮助人以一切可能的方式成为实现他自己潜能的主人”这一深层价值。所以,从现实的微观语境出发,我感到:“更好的教育”就是构造“一方池塘”、服务学生“自然成长”的教育;就是点燃“一束火焰”、启迪学生“自己成长”的教育;就是敲打“一块燧石”、引领学生“自由成长”的教育;就是推开“一扇大门”、促进学生“自觉成长”的教育。
第一,“更好的教育”就是构造“一方池塘”、服务学生“自然成长”的教育。美国思想家梭罗认为,“更好的教育”是“一方池塘”,这方池塘“最生态”,是学生“自然成长”的天堂。我认为,首先,这方池塘要荡漾着“自由”之波。环境宽松才有精神自由,精神自由才有独立思考,独立思考才有独立人格。“更好的教育”就是通过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把兴趣和爱好还给学生、把健康和快乐还给学生,促进学生的“自然成长”,进而使其“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发展”的教育。其次,这方池塘要涌动着“创新”之泉。钱学森认为,创新“源于形象思维,终于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双翼。想象力是形象思维的核心,而想象力又与审美教育密不可分,所以,“更好的教育”一定是重视美育的教育,引导学生与自然和谐共处,珍爱永恒的自然美;通过感知求索,创造动人的艺术美;不断追昔抚今,体察幸福的生活美,进而提升以形象思维为核心的创新思维水平,为创新之泉注入不竭的“源头活水”。再次,这方池塘要游弋着“快乐”之鱼。潘光旦认为教育就是“让学生像小鱼那样在池塘中快乐游弋”。“更好的教育”一定会让学生“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由“知之”而“好之”而“乐之”,享受学习的乐趣、教育的幸福。
第二,“更好的教育”就是点燃“一束火焰”、启迪学生“自己成长”的教育。苏格拉底强调,“每个学生身上都有太阳,教育应是能把学生内心太阳释放出来的努力”,这种努力的最有效方法“不是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向学生提问”,这种努力的最高境界“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那如何通过点燃火焰来达到这种最高境界呢?一是点燃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火焰。在我国现阶段,社会责任感的基本内涵就是对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更好的教育”就是要善于把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师生的价值观,引导师生肩负起对自己和他人、家庭和社会、国家和人类、当代和后代等的责任,在“大爱无言,大德无痕,大责无疆,大智无价”的氛围中,让学生成为“自己的自己、更高大的自己、对人类有更大贡献的自己”。二是点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火焰。点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火焰,关键在于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更好的教育”要推动由注重传承的教育向注重创新的教育、由注重选拔的教育向注重选择的教育、由注重文本的教育向注重实践的教育、由注重灌输的教育向注重启发的教育转变,让学生真正地具有时代发展所需要的创新精神。三是点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火焰。让实践满足学生对真理的渴望,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实践智慧,把别人的经验或教训变为自己的财富;让实践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乐而忘返,进而引发探求兴趣,产生出实践无限好、探索真奇妙的快乐;让实践使学生体验到运用的乐趣,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获得“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情怀。
第三,“更好的教育”就是敲打“一块燧石”、引领学生“自由成长”的教育。马克思曾说:“最好把真理比做燧石,它受到的敲打越厉害,发射出的光芒就越灿烂。”“更好的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认为,首先,“更好的教育”善于敲打“公平”的燧石。以“有教无类”促进“起点公平”,突出“为了一切学生”,提供面向全体的公平教育;以“因材施教”促进“过程公平”,突出“一切为了学生”,提供适合多样的优质教育;以“人尽其才”促进“结果公平”,突出“为了学生一切”,提供相互衔接的全面教育。其次,“更好的教育”善于敲打“质量”的燧石。冯友兰说过:“由于一个学校所特有的特性,由那一个学校毕业的学生,在他的脸上就印了一个商标、一个徽章,一看就知道他是哪一个学校毕业的。”学校的办学质量最终体现在学生身上,“更好的教育”就是要在学生身上印一个让社会放得了心的“商标”,挂一枚让学生挺得起胸的“徽章”。第三,“更好的教育”善于敲打“可持续”的燧石。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是优先发展的教育,要坚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是信息化支撑的教育,要努力为每一名学生和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的信息化环境和服务;是科学管理的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自觉遵循规律,合理配置资源,调动积极因素,全面提升教育管理水平。 第四,“更好的教育”就是推开“一扇大门”、促进学生“自觉成长”的教育。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曾说,“更好的教育”“应是一扇大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孩子们带来自信、快乐,引导学生自觉地成长”。那如何推开“更好的教育”的“一扇大门”呢?首先,推开“更好的教育”的“一扇大门”仰于名师。对于学校来说,比盖“大楼”更重要的是培养“名师”甚至是“大师”,让名师在与学生“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中,对学生进行引领与催化,实现学生自觉成长。其次,推开“更好的教育”的“一扇大门”依于校长。陶行知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校长不仅是做一校的行政之长,更是做一校的精神之长,用自己健全的人格、深厚的学养、前瞻的理念、过人的胆识引领师生自觉成长,推动学校稳健发展。最后,推开“更好的教育”的“一扇大门”基于文化。斯普朗格曾说,“教育是一种文化过程”。文化是教育存在的标志、教育本质的反映、教育传统的体现、教育发展的核心。用文化的密码开启“更好的教育”的大门,可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滋养师生更加自觉、更加自主、更加自由地成长。
记者:学校、学生、教师、校长是教育的重要主体,“更好的教育”最终要体现在这四者身上,您心目中的好学校、好学生、好教师、好校长是什么样的?
胡金波:“更好的教育”不是一句口号,它具体地体现为办好每一所学校、教育好每一名学生、成就好每一名教师和发展好每一名校长。追求“更好的教育”,必须转变教育发展方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师专业成长范式和校长管理服务方式,追寻“不一样的精彩”。
一是转变教育发展方式,打造“好学校”。我认为,好学校定然吹拂着自由之风、涌动着创新之情、洋溢着快乐之感。什么叫“吹拂着自由之风”?在希腊文中,学校的词意就是闲暇,学生必须有充裕的时间体验和沉思,才能自由地发展其心智能力。这就是我们反复强调“要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把兴趣和爱好还给学生、把健康和快乐还给学生”的深层价值所在。什么叫“涌动着创新之情”?一所涌动着创新之情的好学校,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要善于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什么叫“洋溢着快乐之感”?好学校一定要通过打造充满着爱、洋溢着情、体现着乐的课堂,营造出“名师出高徒、兴趣出高分、激励出高兴”的良好氛围。
二是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培育“好学生”。塑造好学生的关键是转变人才培养模式。首先,以德育为先,塑造走向高尚的好学生。高尚源于社会责任感的增强。学生在成为“自己的自己、更高大的自己”的同时,还应成为“对社会有更大贡献的自己”。其次,以能力为重,塑造走向聪明的好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是好学生诸多能力中最为核心的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说,走向聪明的学生正是这些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不仅“学会”,而且“会学”。再次,以“挖潜”为要,塑造走向富有的好学生。人的自我潜能由知、情、意三个方面组成,走向富有的学生,是知、情、意充分发展、协调发展的完整的人。
三是转变专业成长范式,成就“好教师”。习近平总书记说“好教师”应“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成就这样的好教师,前提是“责任”。于漪老师曾说过,“教师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祖国的未来”。如果没有强烈的责任心,是很难挑起这个重担的。成就这样的好教师,关键是“智慧”。好教师的智慧,在于把握教育规律,根于深谙教学之道,源于“一专多能”,基于有效教研。成就这样的好教师,核心是“爱心”。霍懋征直截了当地指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不同个性,精心呵护这些生命,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爱的阳光雨露,在温暖、滋润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四是转变管理服务方式,争当“好校长”。首先,“好校长”是善于思想引领的校长,时刻不忘让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发展、快乐发展”是自己的第一要务;时刻不忘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质量卓越、社会公认”的名校是自己的第一责任;时刻不忘“思教育家之虑、践教育家之行、成教育家之名”是自己的第一追求。其次,“好校长”是精于科学管理的校长。精于科学管理的校长,往往对人多看长处,对事多看短处,能把复杂问题简单表述出来,让人一听就深明其意;把简单问题深刻论述出来,让人一听就不敢松懈。精于科学管理的校长的境界是“管”为了“不管”,“理”为了“不理”,一切尽在习惯中。精于科学管理的校长有所为又有所不为,不畏惧又有所畏惧。校长不怕坚守教育理想,惧怕违反规定。精于科学管理的校长深知办学的风险不是来自有多少不同的意见,而是来自没有不同的建设性意见。第三,“好校长”是能于文化建设的校长。“三流学校人管人,二流学校制度管人,一流学校文化管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归根到底是文化育人。与其说优秀的学生是课堂“教”出来的,不如说是文化氛围“熏”出来的。好校长视学校文化为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精神与灵魂。最后,“好校长”是勤于学习实践的校长。好校长的全面综合素质来自于勤奋学习和努力实践。杜威、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等著名教育家的实践表明,教育家首先是教育改革家,教育实验是教育家成长的重要基石。也许我们成不了杜威、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但我们可以追随、继承、学习、发展他们。“‘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记者: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路径。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走进深水区的背景下,“课改需要改课”已经成为普遍的共识。我想,“更好的教育”一定需要“更好的课堂”来实现吧?
胡金波:是的,“更好的课堂”是“更好的教育”的应有之意。什么是“好课堂”?我认为,“好课堂”是有意义、有效率、有活力、有韵律、有追求的“真实课堂”,它有着鲜明的标识:
首先,“好课堂”是促进“心灵转向”的课堂。古希腊思想家、教育家柏拉图认为,教育的“人化”和“人化”的教育应践行促进“心灵转向”的使命,让心灵转向“仁爱”、转向“善良”、转向“智慧”。“仁爱”是课堂的底色。这是因为“爱把生命提升到真正存在的境界”、“爱是美的证人”、“爱在与爱的交往中而成为自己”。课堂只有绘好仁爱的底色,方可精神饱满、精益求精、精彩纷呈。善良是对生命、生活、生态的敬畏。善良既是高贵的品质、崇高的境界,也是精神的成熟、心灵的丰盈。教育的责任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面对一丛野菊花而怦然心动的情怀’”。智慧是理性的提升。知识是智慧的基础,体现在“知识即美德”、“知识就是力量”;见识是智慧的升华,体现在能够将“外在的偶然化成内在的必然”;胆识是智慧的行动,体现在“思想力量”与“实践力量”的统一;共识是智慧的完美,体现在“智者明法,慧者通道”。 其次,“好课堂”是滋润“生长”的课堂。在课堂这块圣地上、这个殿堂中,“生长”呈现出四种状态:一是春风化雨般的自然成长。“教育是等待的艺术”。自然成长要求教育者善于聆听学生内在时钟自然的、伟大的嘀嗒之声,让学生顺应天性,静静地、专注地、有节奏地、慢慢地生长,呈现出“自然历史的过程”的精彩。二是春色撩人般的自己成长。“真正的教育就是自我教育。”生长是自己的事情,既不可复制,也不可替代。教育的崇高在于通过自我教育促进自己成长。三是春诵夏弦般的自由成长。自由成长的前提就是让学生“在知识面前享有自由”,课堂的使命是发现学生、解放学生、激励学生和发展学生,引领学生进入西塞罗所期待的“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的状态。四是春笋怒发般的自觉成长。自觉成长的课堂是将“教育的本质在于它那虔诚的宗教性”的烙印深深地打在学生的心上,收获宗教性教育“谆谆教导受教育者要有责任感和崇敬感”的果实,让学生成为他自己的自己、更高大的自己、对国家民族人类有更大贡献的自己。
再次,“好课堂”是“点燃火焰”的课堂。“苏格拉底式的课堂”强调师生平等、“精神助产”、“整个精神得到生长”,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教学不是告诉学生答案,而是不断地向学生提问;课堂的使命就是把学生心中的太阳所蕴含的能量释放出来。因此,“好课堂”是以“中庸”的价值取向“点燃火焰”,真正体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是以“可能”的不懈追求“点燃火焰”,真正体现“教育的使命就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是以“合适”的现实关怀“点燃火焰”,真正体现“适合学生个体发展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
第四,“好课堂”是提供“外在自由”的课堂。爱因斯坦认为:“在一切伟大的精神创造者身上都鲜明地保留着两种特质,一种是神圣的好奇心,一种是内在的自由。”而这“两种特质”要靠“外在的自由来保证”。何为“外在的自由”?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之解读为“宽松的环境”和“良好的师生关系”。“宽松的环境”就是去功利化,让课堂“震撼心灵、开启智慧、健全人格”;就是去标签化,让课堂就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就是去标准化,让课堂激发学生“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的自信。良好的师生关系就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影响”,“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
记者:基础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对于人才的培养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办“更好的教育”,主要责任在于政府。办更好的基础教育,政府应该有怎样的担当和作为?
胡金波:根据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县级人民政府是实施基础教育的责任主体。因此,办更好的基础教育,需要县级人民政府改变思维方式、行为导向、实践路径。
首先,改变思维方式,让基础教育发展更为理性。思维方式决定着行为方式,行为方式决定着实践效果。一是要改变就事论事的短视思维,以登高望远的战略思维,把握走势。“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长远者,不足以谋一时。”谋全局就是把基础教育的发展放到谱写中国梦江苏美好篇章中来观照,把基础教育的改革放到谱写江苏梦江苏教育的美好篇章中来审视;谋长远就是顺应第三次工业革命推动教育个性化、泛在化、网络化、生命化发展的新趋势,有效推动基础教育由传统向现代、由强调统筹向完善体系、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的转变。二是要改变非好即坏的片面思维,以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吃透实情。面对基础教育出现的新变化、呈现的新问题、凸现的新挑战,只有一分为二看、多个角度想、综合举措干,才能避免盲人摸象、错失良机、事倍功半。三是要改变颐指气使的权力思维,以敬畏敬重的法治思维,依法治教。法治思维旨在按照法治的逻辑来观察、分析和解决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法治思维要求以法治的底线思维守本真,以法治的权利思维保基本,以法治的规则思维明边界。四是改变循规蹈矩的惯性思维,以破旧立新的创新思维,破解难题。改变循规蹈矩的惯性思维,要敢闯敢试,加快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要敢破敢立,深化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要敢作敢为,深化基础教育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其次,改变行为导向,让基础教育创新更富成效。一是围绕打造好教育,改变发展行为导向。坚持“先中之先”,体现“公益普惠”,打造快乐健康的学前教育;突出“重中之重”,体现“八个一样”,打造基本均衡的义务教育;破解“难中之难”,体现“特色个性”,打造开放多样的高中教育;落实“特中之特”,体现“关心关爱”,打造人性闪烁的特殊教育。二是围绕建设好学校,改变办学行为导向。好学校不忘责任,鼓励学生自主性学习,支持学生批判性思考,扶持学生实践性探索。好学校善营氛围,创设团队认同感、安全感、创造感,强化合作意识、责任意识、激励意识。好学校注重赏识,制订明确而可行的标准,相信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达标,坚信学生达标的方式可以各不相同。好学校栖居生态,使校园既为精神的家园,让师生有归宿感;也为生活的乐园,让师生有安全感;还为耕作的田园,让师生有成就感。三是围绕培育好学生,改变育人行为导向。坚持把握根本,立德树人,引导学生跨过自然境界、越过功利境界、进入道德境界、向往天地境界;坚持个性发展,能力为重,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坚持健康快乐,体美俱进,以自然之美滋润学生自然成长,以生活之美启迪学生自己成长,以艺术之美促进学生自由成长,以崇高之美引领学生自觉成长。四是围绕成就好教师,改变职业行为导向。成就好教师,要求其在明白“何为教师”上用心力,增强荣誉感;要求其在明晰“教师何为”上下工夫,增强使命感;要求其在明确“教师为何”上做文章,增强紧迫感。五是围绕造就好校长,改变政绩行为导向。培养具有政治家的定力、教育家的情怀、实干家的精神的好校长。
第三,改变实践路径,让基础教育治理更加有力。一是明心见性,认清使命所在。自觉把握省委和省政府高度重视基础教育所产生的溢出效应,顺势而进;自觉把握我省基础教育领先全国所产生的先行效应,蓄势而发;自觉把握我省基础教育热点和难点问题的局部突破所产生的示范效应,乘势而上;自觉把握我省基础教育科学发展顶层设计所产生的综合效应,因势而行。二是明目达聪,明白责任所为。严格执行“五严”规定,规范办学行为,严禁下达升学指标。确保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尽快化解普通高中学校基建债务。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全面推进“三通两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加强教研,找准发力点,形成发力场,扩大发力面,构建今天离开了、明天还想来、终生难忘的课堂。三是明德惟馨,弄懂本领所系。勤于“博学”,勇于“审问”,善于“慎思”,敏于“明辨”,乐于“笃行”,自觉遵循规律,坚持以人为本,依法依规办学,提高管理效率。 记者:“更好”与“更新”紧密相连,只有以前瞻性的眼光,准确把握基础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才能审时度势、运筹帷幄,让教育变得更好。当前,基础教育发展面临着怎样的新趋势?
胡金波:教育可以领先时代,但不可超越时代。领先时代的前提是既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需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应聚焦新常态经济背景下基础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新常态经济表现为速度的变化,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表现为结构的优化,由中低端向中高端攀登;表现为动力的转化,由资源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新常态经济对基础教育直接地、间接地产生着影响。新常态经济强调的一些核心理念,如个性化、多样性、差异化、生态化、高质量等,与基础教育新常态发展的核心理念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提高质量、促进公平是基础教育的永恒主题,优先发展、改革创新是基础教育的前提条件。因此,新常态的基础教育既是“教育贡献社会”的教育,也是“社会贡献教育”的教育;既是体现全面发展要求的教育,也是拓宽充分发展路径的教育;既是守住“有教无类”底线的教育,也是突出“因材施教”导向的教育;既是注重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也是渗透社会责任、幸福人生的教育;既是具有思想自由、制度文明、和谐宽松的教育,也是满怀人文情怀、享有尊严、快乐难忘的教育。
记者:面对基础教育发展的“新常态”,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应对,推动基础教育实现“更新”、“更好”的发展?
胡金波:新常态之所以“新”,是因为它不同于以往,必须要以新的追求激发新的动力,以新的动力实现新的作为。新的作为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在强化我省基础教育现代化上要有新作为。江苏基础教育现代化应体现在人人有学上,提高巩固率;人人上好学,提高优质率;人人都上学,提高保障率。对政府来说,就是要办好每一所学校;对教育局长来说,就是成就好每一名校长;对校长来说,就是发展好每一名教师;对教师来说,就是教好每一名学生;对基础教育本身来说,就是服务好每一个家庭。服务好每一个家庭的关键在于能否建成快乐健康的学前教育、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开放多样的高中教育、人心闪烁的特殊教育,使之成为新常态,并与江苏“两个率先”的光荣使命结合起来、与建设“新江苏”的最新定位结合起来。
二是在强化我省基础教育依法办学上要有新作为。首先,以法治的底线思维守本真。底线就是“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基础教育的底线就是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按教育发展规律办学,按人才成长规律施教,按科学管理规律治校。以人为本的核心是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其次,以法治的权利思维保基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基础教育是向每个人提供并为一切人所共有的最低限度的知识、观点、社会准则和经验”的教育。因此,基础教育必须突出以有教无类促进起点的公平,提供普惠的教育;以因材施教促进过程的公平,提供合适的教育;以各尽所能促进结果的公平,提供全面的教育。再次,以法治的规则思维明边界。基础教育不是无所不能,中小学校不是无所不包,中小学老师不是无所不会,中小学校长不是无限责任,不能像抓经济那样抓基础教育,不能像办工厂那样办中小学校,不能像管干部那样管中小学校长。学生的人格尊严是不能超越的,学生的健康和快乐是不能超越的,学生的个体差异也是不能超越的。只有按照法律赋予的职责推进基础教育,才能办好学校、育好学生,让党和政府放心、人民群众满意。
三是在强化提高我省基础教育治理能力上要有新作为。老子说把“管理”分为四个境界。他说,最高境界是“不知有之”,就是让被管理者不知道管理者在管他。次高境界是“亲而誉之”,被管理者与管理者比较亲近,说管理者好,心理共融。再次境界是“畏而惧之”,被管理者与管理者有心理距离,害怕管理者,见了管理者,远远地躲着。最差境界是“辱而侮之”,被管理者侮辱、谩骂管理者。新常态的基础教育要提高治理能力,进入“不知有之”的管理境界,实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管理。
责任编辑:丁伟红
关键词:“更好的教育”;基础教育;教育发展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志码:D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9A-0003-06
记者:胡部长,感谢您接受《江苏教育研究》的采访。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更好的教育”,既为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也对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您是怎么理解“更好的教育”的?
胡金波: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教育普及程度的大幅提高,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逐步由“有学上”转变为“上好学”,提供“更好的教育”,成为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共同责任。
关于什么是“更好的教育”,自古以来,中外圣哲给出不同的答案,但其中都内隐着“帮助人以一切可能的方式成为实现他自己潜能的主人”这一深层价值。所以,从现实的微观语境出发,我感到:“更好的教育”就是构造“一方池塘”、服务学生“自然成长”的教育;就是点燃“一束火焰”、启迪学生“自己成长”的教育;就是敲打“一块燧石”、引领学生“自由成长”的教育;就是推开“一扇大门”、促进学生“自觉成长”的教育。
第一,“更好的教育”就是构造“一方池塘”、服务学生“自然成长”的教育。美国思想家梭罗认为,“更好的教育”是“一方池塘”,这方池塘“最生态”,是学生“自然成长”的天堂。我认为,首先,这方池塘要荡漾着“自由”之波。环境宽松才有精神自由,精神自由才有独立思考,独立思考才有独立人格。“更好的教育”就是通过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把兴趣和爱好还给学生、把健康和快乐还给学生,促进学生的“自然成长”,进而使其“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发展”的教育。其次,这方池塘要涌动着“创新”之泉。钱学森认为,创新“源于形象思维,终于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双翼。想象力是形象思维的核心,而想象力又与审美教育密不可分,所以,“更好的教育”一定是重视美育的教育,引导学生与自然和谐共处,珍爱永恒的自然美;通过感知求索,创造动人的艺术美;不断追昔抚今,体察幸福的生活美,进而提升以形象思维为核心的创新思维水平,为创新之泉注入不竭的“源头活水”。再次,这方池塘要游弋着“快乐”之鱼。潘光旦认为教育就是“让学生像小鱼那样在池塘中快乐游弋”。“更好的教育”一定会让学生“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由“知之”而“好之”而“乐之”,享受学习的乐趣、教育的幸福。
第二,“更好的教育”就是点燃“一束火焰”、启迪学生“自己成长”的教育。苏格拉底强调,“每个学生身上都有太阳,教育应是能把学生内心太阳释放出来的努力”,这种努力的最有效方法“不是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向学生提问”,这种努力的最高境界“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那如何通过点燃火焰来达到这种最高境界呢?一是点燃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火焰。在我国现阶段,社会责任感的基本内涵就是对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更好的教育”就是要善于把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师生的价值观,引导师生肩负起对自己和他人、家庭和社会、国家和人类、当代和后代等的责任,在“大爱无言,大德无痕,大责无疆,大智无价”的氛围中,让学生成为“自己的自己、更高大的自己、对人类有更大贡献的自己”。二是点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火焰。点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火焰,关键在于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更好的教育”要推动由注重传承的教育向注重创新的教育、由注重选拔的教育向注重选择的教育、由注重文本的教育向注重实践的教育、由注重灌输的教育向注重启发的教育转变,让学生真正地具有时代发展所需要的创新精神。三是点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火焰。让实践满足学生对真理的渴望,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实践智慧,把别人的经验或教训变为自己的财富;让实践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乐而忘返,进而引发探求兴趣,产生出实践无限好、探索真奇妙的快乐;让实践使学生体验到运用的乐趣,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获得“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情怀。
第三,“更好的教育”就是敲打“一块燧石”、引领学生“自由成长”的教育。马克思曾说:“最好把真理比做燧石,它受到的敲打越厉害,发射出的光芒就越灿烂。”“更好的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认为,首先,“更好的教育”善于敲打“公平”的燧石。以“有教无类”促进“起点公平”,突出“为了一切学生”,提供面向全体的公平教育;以“因材施教”促进“过程公平”,突出“一切为了学生”,提供适合多样的优质教育;以“人尽其才”促进“结果公平”,突出“为了学生一切”,提供相互衔接的全面教育。其次,“更好的教育”善于敲打“质量”的燧石。冯友兰说过:“由于一个学校所特有的特性,由那一个学校毕业的学生,在他的脸上就印了一个商标、一个徽章,一看就知道他是哪一个学校毕业的。”学校的办学质量最终体现在学生身上,“更好的教育”就是要在学生身上印一个让社会放得了心的“商标”,挂一枚让学生挺得起胸的“徽章”。第三,“更好的教育”善于敲打“可持续”的燧石。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是优先发展的教育,要坚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是信息化支撑的教育,要努力为每一名学生和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的信息化环境和服务;是科学管理的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自觉遵循规律,合理配置资源,调动积极因素,全面提升教育管理水平。 第四,“更好的教育”就是推开“一扇大门”、促进学生“自觉成长”的教育。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曾说,“更好的教育”“应是一扇大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孩子们带来自信、快乐,引导学生自觉地成长”。那如何推开“更好的教育”的“一扇大门”呢?首先,推开“更好的教育”的“一扇大门”仰于名师。对于学校来说,比盖“大楼”更重要的是培养“名师”甚至是“大师”,让名师在与学生“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中,对学生进行引领与催化,实现学生自觉成长。其次,推开“更好的教育”的“一扇大门”依于校长。陶行知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校长不仅是做一校的行政之长,更是做一校的精神之长,用自己健全的人格、深厚的学养、前瞻的理念、过人的胆识引领师生自觉成长,推动学校稳健发展。最后,推开“更好的教育”的“一扇大门”基于文化。斯普朗格曾说,“教育是一种文化过程”。文化是教育存在的标志、教育本质的反映、教育传统的体现、教育发展的核心。用文化的密码开启“更好的教育”的大门,可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滋养师生更加自觉、更加自主、更加自由地成长。
记者:学校、学生、教师、校长是教育的重要主体,“更好的教育”最终要体现在这四者身上,您心目中的好学校、好学生、好教师、好校长是什么样的?
胡金波:“更好的教育”不是一句口号,它具体地体现为办好每一所学校、教育好每一名学生、成就好每一名教师和发展好每一名校长。追求“更好的教育”,必须转变教育发展方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师专业成长范式和校长管理服务方式,追寻“不一样的精彩”。
一是转变教育发展方式,打造“好学校”。我认为,好学校定然吹拂着自由之风、涌动着创新之情、洋溢着快乐之感。什么叫“吹拂着自由之风”?在希腊文中,学校的词意就是闲暇,学生必须有充裕的时间体验和沉思,才能自由地发展其心智能力。这就是我们反复强调“要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把兴趣和爱好还给学生、把健康和快乐还给学生”的深层价值所在。什么叫“涌动着创新之情”?一所涌动着创新之情的好学校,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要善于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什么叫“洋溢着快乐之感”?好学校一定要通过打造充满着爱、洋溢着情、体现着乐的课堂,营造出“名师出高徒、兴趣出高分、激励出高兴”的良好氛围。
二是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培育“好学生”。塑造好学生的关键是转变人才培养模式。首先,以德育为先,塑造走向高尚的好学生。高尚源于社会责任感的增强。学生在成为“自己的自己、更高大的自己”的同时,还应成为“对社会有更大贡献的自己”。其次,以能力为重,塑造走向聪明的好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是好学生诸多能力中最为核心的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说,走向聪明的学生正是这些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不仅“学会”,而且“会学”。再次,以“挖潜”为要,塑造走向富有的好学生。人的自我潜能由知、情、意三个方面组成,走向富有的学生,是知、情、意充分发展、协调发展的完整的人。
三是转变专业成长范式,成就“好教师”。习近平总书记说“好教师”应“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成就这样的好教师,前提是“责任”。于漪老师曾说过,“教师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祖国的未来”。如果没有强烈的责任心,是很难挑起这个重担的。成就这样的好教师,关键是“智慧”。好教师的智慧,在于把握教育规律,根于深谙教学之道,源于“一专多能”,基于有效教研。成就这样的好教师,核心是“爱心”。霍懋征直截了当地指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不同个性,精心呵护这些生命,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爱的阳光雨露,在温暖、滋润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四是转变管理服务方式,争当“好校长”。首先,“好校长”是善于思想引领的校长,时刻不忘让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发展、快乐发展”是自己的第一要务;时刻不忘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质量卓越、社会公认”的名校是自己的第一责任;时刻不忘“思教育家之虑、践教育家之行、成教育家之名”是自己的第一追求。其次,“好校长”是精于科学管理的校长。精于科学管理的校长,往往对人多看长处,对事多看短处,能把复杂问题简单表述出来,让人一听就深明其意;把简单问题深刻论述出来,让人一听就不敢松懈。精于科学管理的校长的境界是“管”为了“不管”,“理”为了“不理”,一切尽在习惯中。精于科学管理的校长有所为又有所不为,不畏惧又有所畏惧。校长不怕坚守教育理想,惧怕违反规定。精于科学管理的校长深知办学的风险不是来自有多少不同的意见,而是来自没有不同的建设性意见。第三,“好校长”是能于文化建设的校长。“三流学校人管人,二流学校制度管人,一流学校文化管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归根到底是文化育人。与其说优秀的学生是课堂“教”出来的,不如说是文化氛围“熏”出来的。好校长视学校文化为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精神与灵魂。最后,“好校长”是勤于学习实践的校长。好校长的全面综合素质来自于勤奋学习和努力实践。杜威、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等著名教育家的实践表明,教育家首先是教育改革家,教育实验是教育家成长的重要基石。也许我们成不了杜威、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但我们可以追随、继承、学习、发展他们。“‘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记者: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路径。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走进深水区的背景下,“课改需要改课”已经成为普遍的共识。我想,“更好的教育”一定需要“更好的课堂”来实现吧?
胡金波:是的,“更好的课堂”是“更好的教育”的应有之意。什么是“好课堂”?我认为,“好课堂”是有意义、有效率、有活力、有韵律、有追求的“真实课堂”,它有着鲜明的标识:
首先,“好课堂”是促进“心灵转向”的课堂。古希腊思想家、教育家柏拉图认为,教育的“人化”和“人化”的教育应践行促进“心灵转向”的使命,让心灵转向“仁爱”、转向“善良”、转向“智慧”。“仁爱”是课堂的底色。这是因为“爱把生命提升到真正存在的境界”、“爱是美的证人”、“爱在与爱的交往中而成为自己”。课堂只有绘好仁爱的底色,方可精神饱满、精益求精、精彩纷呈。善良是对生命、生活、生态的敬畏。善良既是高贵的品质、崇高的境界,也是精神的成熟、心灵的丰盈。教育的责任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面对一丛野菊花而怦然心动的情怀’”。智慧是理性的提升。知识是智慧的基础,体现在“知识即美德”、“知识就是力量”;见识是智慧的升华,体现在能够将“外在的偶然化成内在的必然”;胆识是智慧的行动,体现在“思想力量”与“实践力量”的统一;共识是智慧的完美,体现在“智者明法,慧者通道”。 其次,“好课堂”是滋润“生长”的课堂。在课堂这块圣地上、这个殿堂中,“生长”呈现出四种状态:一是春风化雨般的自然成长。“教育是等待的艺术”。自然成长要求教育者善于聆听学生内在时钟自然的、伟大的嘀嗒之声,让学生顺应天性,静静地、专注地、有节奏地、慢慢地生长,呈现出“自然历史的过程”的精彩。二是春色撩人般的自己成长。“真正的教育就是自我教育。”生长是自己的事情,既不可复制,也不可替代。教育的崇高在于通过自我教育促进自己成长。三是春诵夏弦般的自由成长。自由成长的前提就是让学生“在知识面前享有自由”,课堂的使命是发现学生、解放学生、激励学生和发展学生,引领学生进入西塞罗所期待的“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的状态。四是春笋怒发般的自觉成长。自觉成长的课堂是将“教育的本质在于它那虔诚的宗教性”的烙印深深地打在学生的心上,收获宗教性教育“谆谆教导受教育者要有责任感和崇敬感”的果实,让学生成为他自己的自己、更高大的自己、对国家民族人类有更大贡献的自己。
再次,“好课堂”是“点燃火焰”的课堂。“苏格拉底式的课堂”强调师生平等、“精神助产”、“整个精神得到生长”,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教学不是告诉学生答案,而是不断地向学生提问;课堂的使命就是把学生心中的太阳所蕴含的能量释放出来。因此,“好课堂”是以“中庸”的价值取向“点燃火焰”,真正体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是以“可能”的不懈追求“点燃火焰”,真正体现“教育的使命就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是以“合适”的现实关怀“点燃火焰”,真正体现“适合学生个体发展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
第四,“好课堂”是提供“外在自由”的课堂。爱因斯坦认为:“在一切伟大的精神创造者身上都鲜明地保留着两种特质,一种是神圣的好奇心,一种是内在的自由。”而这“两种特质”要靠“外在的自由来保证”。何为“外在的自由”?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之解读为“宽松的环境”和“良好的师生关系”。“宽松的环境”就是去功利化,让课堂“震撼心灵、开启智慧、健全人格”;就是去标签化,让课堂就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就是去标准化,让课堂激发学生“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的自信。良好的师生关系就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影响”,“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
记者:基础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对于人才的培养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办“更好的教育”,主要责任在于政府。办更好的基础教育,政府应该有怎样的担当和作为?
胡金波:根据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县级人民政府是实施基础教育的责任主体。因此,办更好的基础教育,需要县级人民政府改变思维方式、行为导向、实践路径。
首先,改变思维方式,让基础教育发展更为理性。思维方式决定着行为方式,行为方式决定着实践效果。一是要改变就事论事的短视思维,以登高望远的战略思维,把握走势。“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长远者,不足以谋一时。”谋全局就是把基础教育的发展放到谱写中国梦江苏美好篇章中来观照,把基础教育的改革放到谱写江苏梦江苏教育的美好篇章中来审视;谋长远就是顺应第三次工业革命推动教育个性化、泛在化、网络化、生命化发展的新趋势,有效推动基础教育由传统向现代、由强调统筹向完善体系、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的转变。二是要改变非好即坏的片面思维,以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吃透实情。面对基础教育出现的新变化、呈现的新问题、凸现的新挑战,只有一分为二看、多个角度想、综合举措干,才能避免盲人摸象、错失良机、事倍功半。三是要改变颐指气使的权力思维,以敬畏敬重的法治思维,依法治教。法治思维旨在按照法治的逻辑来观察、分析和解决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法治思维要求以法治的底线思维守本真,以法治的权利思维保基本,以法治的规则思维明边界。四是改变循规蹈矩的惯性思维,以破旧立新的创新思维,破解难题。改变循规蹈矩的惯性思维,要敢闯敢试,加快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要敢破敢立,深化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要敢作敢为,深化基础教育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其次,改变行为导向,让基础教育创新更富成效。一是围绕打造好教育,改变发展行为导向。坚持“先中之先”,体现“公益普惠”,打造快乐健康的学前教育;突出“重中之重”,体现“八个一样”,打造基本均衡的义务教育;破解“难中之难”,体现“特色个性”,打造开放多样的高中教育;落实“特中之特”,体现“关心关爱”,打造人性闪烁的特殊教育。二是围绕建设好学校,改变办学行为导向。好学校不忘责任,鼓励学生自主性学习,支持学生批判性思考,扶持学生实践性探索。好学校善营氛围,创设团队认同感、安全感、创造感,强化合作意识、责任意识、激励意识。好学校注重赏识,制订明确而可行的标准,相信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达标,坚信学生达标的方式可以各不相同。好学校栖居生态,使校园既为精神的家园,让师生有归宿感;也为生活的乐园,让师生有安全感;还为耕作的田园,让师生有成就感。三是围绕培育好学生,改变育人行为导向。坚持把握根本,立德树人,引导学生跨过自然境界、越过功利境界、进入道德境界、向往天地境界;坚持个性发展,能力为重,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坚持健康快乐,体美俱进,以自然之美滋润学生自然成长,以生活之美启迪学生自己成长,以艺术之美促进学生自由成长,以崇高之美引领学生自觉成长。四是围绕成就好教师,改变职业行为导向。成就好教师,要求其在明白“何为教师”上用心力,增强荣誉感;要求其在明晰“教师何为”上下工夫,增强使命感;要求其在明确“教师为何”上做文章,增强紧迫感。五是围绕造就好校长,改变政绩行为导向。培养具有政治家的定力、教育家的情怀、实干家的精神的好校长。
第三,改变实践路径,让基础教育治理更加有力。一是明心见性,认清使命所在。自觉把握省委和省政府高度重视基础教育所产生的溢出效应,顺势而进;自觉把握我省基础教育领先全国所产生的先行效应,蓄势而发;自觉把握我省基础教育热点和难点问题的局部突破所产生的示范效应,乘势而上;自觉把握我省基础教育科学发展顶层设计所产生的综合效应,因势而行。二是明目达聪,明白责任所为。严格执行“五严”规定,规范办学行为,严禁下达升学指标。确保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尽快化解普通高中学校基建债务。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全面推进“三通两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加强教研,找准发力点,形成发力场,扩大发力面,构建今天离开了、明天还想来、终生难忘的课堂。三是明德惟馨,弄懂本领所系。勤于“博学”,勇于“审问”,善于“慎思”,敏于“明辨”,乐于“笃行”,自觉遵循规律,坚持以人为本,依法依规办学,提高管理效率。 记者:“更好”与“更新”紧密相连,只有以前瞻性的眼光,准确把握基础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才能审时度势、运筹帷幄,让教育变得更好。当前,基础教育发展面临着怎样的新趋势?
胡金波:教育可以领先时代,但不可超越时代。领先时代的前提是既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需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应聚焦新常态经济背景下基础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新常态经济表现为速度的变化,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表现为结构的优化,由中低端向中高端攀登;表现为动力的转化,由资源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新常态经济对基础教育直接地、间接地产生着影响。新常态经济强调的一些核心理念,如个性化、多样性、差异化、生态化、高质量等,与基础教育新常态发展的核心理念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提高质量、促进公平是基础教育的永恒主题,优先发展、改革创新是基础教育的前提条件。因此,新常态的基础教育既是“教育贡献社会”的教育,也是“社会贡献教育”的教育;既是体现全面发展要求的教育,也是拓宽充分发展路径的教育;既是守住“有教无类”底线的教育,也是突出“因材施教”导向的教育;既是注重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也是渗透社会责任、幸福人生的教育;既是具有思想自由、制度文明、和谐宽松的教育,也是满怀人文情怀、享有尊严、快乐难忘的教育。
记者:面对基础教育发展的“新常态”,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应对,推动基础教育实现“更新”、“更好”的发展?
胡金波:新常态之所以“新”,是因为它不同于以往,必须要以新的追求激发新的动力,以新的动力实现新的作为。新的作为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在强化我省基础教育现代化上要有新作为。江苏基础教育现代化应体现在人人有学上,提高巩固率;人人上好学,提高优质率;人人都上学,提高保障率。对政府来说,就是要办好每一所学校;对教育局长来说,就是成就好每一名校长;对校长来说,就是发展好每一名教师;对教师来说,就是教好每一名学生;对基础教育本身来说,就是服务好每一个家庭。服务好每一个家庭的关键在于能否建成快乐健康的学前教育、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开放多样的高中教育、人心闪烁的特殊教育,使之成为新常态,并与江苏“两个率先”的光荣使命结合起来、与建设“新江苏”的最新定位结合起来。
二是在强化我省基础教育依法办学上要有新作为。首先,以法治的底线思维守本真。底线就是“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基础教育的底线就是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按教育发展规律办学,按人才成长规律施教,按科学管理规律治校。以人为本的核心是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其次,以法治的权利思维保基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基础教育是向每个人提供并为一切人所共有的最低限度的知识、观点、社会准则和经验”的教育。因此,基础教育必须突出以有教无类促进起点的公平,提供普惠的教育;以因材施教促进过程的公平,提供合适的教育;以各尽所能促进结果的公平,提供全面的教育。再次,以法治的规则思维明边界。基础教育不是无所不能,中小学校不是无所不包,中小学老师不是无所不会,中小学校长不是无限责任,不能像抓经济那样抓基础教育,不能像办工厂那样办中小学校,不能像管干部那样管中小学校长。学生的人格尊严是不能超越的,学生的健康和快乐是不能超越的,学生的个体差异也是不能超越的。只有按照法律赋予的职责推进基础教育,才能办好学校、育好学生,让党和政府放心、人民群众满意。
三是在强化提高我省基础教育治理能力上要有新作为。老子说把“管理”分为四个境界。他说,最高境界是“不知有之”,就是让被管理者不知道管理者在管他。次高境界是“亲而誉之”,被管理者与管理者比较亲近,说管理者好,心理共融。再次境界是“畏而惧之”,被管理者与管理者有心理距离,害怕管理者,见了管理者,远远地躲着。最差境界是“辱而侮之”,被管理者侮辱、谩骂管理者。新常态的基础教育要提高治理能力,进入“不知有之”的管理境界,实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管理。
责任编辑:丁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