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乡镇执业助理医师技能考试 诊断学 教学改革
前言:农村医学专业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近年为适应农村医疗改革而设置的新的专业,它源于以前卫生保健专业但又有别于卫生保健专业。为此,国家已经为其量身订出了乡镇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对于这一新生物,我们医学中职学校的教学也应“因变而变”,作出相应的改革。下面,对在新形势下,以乡镇助理医师技能考试为导向 加强诊断学教学改革谈一下我们的一些见解和本校的一些做法。
一、执业助理医师技能考试简介及结果分析
执业助理医师技能考试分3站:第一站,病史采集和病例分析,采用笔试,考生各抽取1项。第二站,体格检查和基本技能操作,考生分别抽取2项。第三站,心肺听诊、辅助检查结果判读及医德医风评测,采用计算机测试。3站合计100分,60分及格。据有关资料统计,在这3站考试中成绩相对较好的是病史采集和病例分析。心肺听诊、心电图、X线片判读较难,单项合格率低,约为50%--60%,甚至有部分考生为0分。失分率最高的项目是体格检查和基本技能操作,在不及格考生中失分率分别达到68.5和71.0[1]。在体格检查方面,考生首先表现出动作生疏 操作不规范;其次是对检查的内容、目的、方法(如体位、顺序)均不清楚。在基本操作技能方面,大部分考生由于平时在练习时很少甚至从未操作过,因而在这一环节失分较多,得分往往低于体格检查,这充分说明考生没有掌握相应的技能 因此医学中等职校必须加强对学生临床技能的训练,并以此作为诊断学教学改革的切入点。
二、诊断学教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由于医学中等职校的扩招,学生人数增加,但学校的教学资源配置相对滞后,而且实验课时相对不足,学生对基本技能训练的机会较少。
(2)由于医学中等职校的扩招,学生入学门槛降低,学生入学时文化底蕴不高,学习积极性不高,理解力不够,在理论基础学习上掌握不够好。
(3)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单纯为教学而教学,对临床见习课准备不充分,且缺乏针对性,影响教学效果。
(4)体格检查和基本技能操作缺乏统一的标准,教师在进行某些基本操作时手法不一致,致使学生的技能训练不规范教授其他专业知识的教师在讲胸部检查时与教授心血管、呼吸等专业知识的教师相比,无论是手法的准确性还是熟练程度都是有差别的。
(5)由于学生的操作手法不熟练,学生在临床见习中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时,患者常常不合作,从而失去了最佳的锻炼机会。
(6)毕业实习是培养学生临床技能的重要环节,但由于临床一线带教教师日常工作繁忙,学生又较多,故难以一一对学生进行专门指导,而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进行技能训练的机会本来就不多,在转科或实习结束时又常无技能考核,造成学生对技能训练不够重视。另外,学生面临就业等压力,不少学生在实习期间将多数时间用来找工作,或因种种原因导致临床学习目的不明确,往往顾此失彼。
三、诊断学教学改革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应开展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教学改革工作。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高的教学质量首先要有好的教师作保障,特别是优秀的“双师型”教师,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是要解决“怎样教”的问题,并且要有一支团结、务实、敬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保障。应成立诊断学教研室(内科各专业则成立诊断学带教小组),组织一批热爱教学 责任心强 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分学期进修、坚持集体备课、对基本技能操作和体格检查必须统一标准,形成规范[2],定期对青年教师进行培训,使整个教研室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保证教学质量。
(二)完善教学手段,加强仿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需建立新的教学模式,并加以落实。在诊断学教学中,实践技能训练不可能都在患者身上进行,必须开辟新的训练途径,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3]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教学设备,开展仿真教学。多媒体教学因信息量大、形象、直观,能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但现有的诊断学CAI课件未必适用于全部教师,应鼓励教师自己制作教学课件,如心肺听诊、心电图、X线片图谱等,并及时更新多媒体教学资料[4]。将强仿真教学,加强教学投入,引进仿真智能模拟人,这样能使学生更直观、深刻地去领会临床的阳性体征,以及自己的操作是否到位。同时,有目的地与计算机教研室合作,尽可能开发模拟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第3站的电脑考试。这样,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现代化教学水平,还可尽量减小因教学医院不足对教学的不利影响,但仿真教学不能代替临床见习,因为有些体征在正常人身上是找不到的,模型也解决不了所有问题。因此,学生仍要尽可能多地安排去医院见习。
(三)改进诊断学考核方法。
以往的诊断学考核成绩仅为单一的理论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对实践技能的考核 故应该增加实践课课时,提高技能考试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例,使学生真正达到理论过硬、动手能力强的要求。在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操作训练时,可参照乡镇助理执业医师技能考试的内容和要求,与教材有机结合,使其既牢记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又熟练掌握基本技能[5]近几年来,我们已先后在2007、2008级卫生保健专业学生的毕业考试中进行了临床技能考试,结果也表明学生中“高分低能”现象非常普遍,不少理论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其临床技能考试成绩仍不理想甚至不及格。为此,建议在诊断学考核中设置技能操作考试,分值占总成绩的30%左右,这样才能调动学生上实验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参照乡镇执业助理医师技能考试,把体格检查的基本项目分解成几大模块进行考核。具体操作是:学生对模拟人进行检查。首先抽出自己所要操作的項目,然后一边操作,一边口述操作顺序及要点,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师负责评分,将扣分原因向学生反馈,然后示教正确的操作方法。
(四)建立实习前培训制度,加强临床常用诊疗技术训练,强化诊断学后续教学。
按教学大纲,对常用诊疗技术如胸膜腔穿刺术、腹腔穿刺术、骨髓穿刺术等不进行理论及实验教学,而是要求学生在实习中掌握。但如果在实习过程中学生未能接触此类患者并亲自进行操作,势必在实际操作(考试)时心中无数,动作不熟练,加上精神紧张,往往错误百出。为避免这种现象发生,在实习前一周,应对学生进行基本诊疗技术操作、体格检查等重点内容的强化训练 临床技能训练中心应配备一定数量的各种穿刺包,并借助模型,先由教师逐一讲解、示教,让每位学生反复进行操作演练,以使其将来在实际操作中能从容、镇定,很快进入角色,且操作规范[6]。此外,还要把诊断学教学延伸到毕业实习中去。在学生实习时,学校应加强与实习医院的联系,要求实习医院派责任心强 教学能力强的医师进行带教,并增加学生的操作机会。转科或实习结束时要进行技能考核并记录成绩。在实习检查时要巡教巡学,确保学生真正掌握临床技能。
总之,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学校生存的基础,乡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是检验临床教学质量的“试金石”,也是提高学校社会声誉、加强学校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诊断学教学要与时俱进,转变观念,要把掌握基本理论、加强实践教学、强化技能训练、增强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作为改革的重点。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掌握了扎实的诊断基本功,就为其今后从事医疗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合格的 受社会欢迎的实用型基层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林一.由执业医师技能考试现状引发对诊断学教学的反思[J].卫生职业教育,2004,22(4):74
[2]路杰.诊断学见习教学的实践与探讨[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6,24(1):103.
[3]许有华,马菲菲,陈芳,等.改革诊断学实践教学方法 提高医专生综合实践能力[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3:19.
[4]汤之明.医学高职高专《诊断学》教材与多媒体教学[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8:76.
[5]李永勤,刘原,薛芝琴,等.诊断学见习课教学改革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3):621.
[6]洪永春,周金枝,樊小青,等.以执业医师技能考试为导向 加强诊断学教学改革[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0):44.
(作者单位:阳江市卫生学校/附属医院 广东阳江)
前言:农村医学专业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近年为适应农村医疗改革而设置的新的专业,它源于以前卫生保健专业但又有别于卫生保健专业。为此,国家已经为其量身订出了乡镇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对于这一新生物,我们医学中职学校的教学也应“因变而变”,作出相应的改革。下面,对在新形势下,以乡镇助理医师技能考试为导向 加强诊断学教学改革谈一下我们的一些见解和本校的一些做法。
一、执业助理医师技能考试简介及结果分析
执业助理医师技能考试分3站:第一站,病史采集和病例分析,采用笔试,考生各抽取1项。第二站,体格检查和基本技能操作,考生分别抽取2项。第三站,心肺听诊、辅助检查结果判读及医德医风评测,采用计算机测试。3站合计100分,60分及格。据有关资料统计,在这3站考试中成绩相对较好的是病史采集和病例分析。心肺听诊、心电图、X线片判读较难,单项合格率低,约为50%--60%,甚至有部分考生为0分。失分率最高的项目是体格检查和基本技能操作,在不及格考生中失分率分别达到68.5和71.0[1]。在体格检查方面,考生首先表现出动作生疏 操作不规范;其次是对检查的内容、目的、方法(如体位、顺序)均不清楚。在基本操作技能方面,大部分考生由于平时在练习时很少甚至从未操作过,因而在这一环节失分较多,得分往往低于体格检查,这充分说明考生没有掌握相应的技能 因此医学中等职校必须加强对学生临床技能的训练,并以此作为诊断学教学改革的切入点。
二、诊断学教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由于医学中等职校的扩招,学生人数增加,但学校的教学资源配置相对滞后,而且实验课时相对不足,学生对基本技能训练的机会较少。
(2)由于医学中等职校的扩招,学生入学门槛降低,学生入学时文化底蕴不高,学习积极性不高,理解力不够,在理论基础学习上掌握不够好。
(3)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单纯为教学而教学,对临床见习课准备不充分,且缺乏针对性,影响教学效果。
(4)体格检查和基本技能操作缺乏统一的标准,教师在进行某些基本操作时手法不一致,致使学生的技能训练不规范教授其他专业知识的教师在讲胸部检查时与教授心血管、呼吸等专业知识的教师相比,无论是手法的准确性还是熟练程度都是有差别的。
(5)由于学生的操作手法不熟练,学生在临床见习中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时,患者常常不合作,从而失去了最佳的锻炼机会。
(6)毕业实习是培养学生临床技能的重要环节,但由于临床一线带教教师日常工作繁忙,学生又较多,故难以一一对学生进行专门指导,而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进行技能训练的机会本来就不多,在转科或实习结束时又常无技能考核,造成学生对技能训练不够重视。另外,学生面临就业等压力,不少学生在实习期间将多数时间用来找工作,或因种种原因导致临床学习目的不明确,往往顾此失彼。
三、诊断学教学改革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应开展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教学改革工作。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高的教学质量首先要有好的教师作保障,特别是优秀的“双师型”教师,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是要解决“怎样教”的问题,并且要有一支团结、务实、敬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保障。应成立诊断学教研室(内科各专业则成立诊断学带教小组),组织一批热爱教学 责任心强 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分学期进修、坚持集体备课、对基本技能操作和体格检查必须统一标准,形成规范[2],定期对青年教师进行培训,使整个教研室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保证教学质量。
(二)完善教学手段,加强仿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需建立新的教学模式,并加以落实。在诊断学教学中,实践技能训练不可能都在患者身上进行,必须开辟新的训练途径,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3]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教学设备,开展仿真教学。多媒体教学因信息量大、形象、直观,能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但现有的诊断学CAI课件未必适用于全部教师,应鼓励教师自己制作教学课件,如心肺听诊、心电图、X线片图谱等,并及时更新多媒体教学资料[4]。将强仿真教学,加强教学投入,引进仿真智能模拟人,这样能使学生更直观、深刻地去领会临床的阳性体征,以及自己的操作是否到位。同时,有目的地与计算机教研室合作,尽可能开发模拟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第3站的电脑考试。这样,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现代化教学水平,还可尽量减小因教学医院不足对教学的不利影响,但仿真教学不能代替临床见习,因为有些体征在正常人身上是找不到的,模型也解决不了所有问题。因此,学生仍要尽可能多地安排去医院见习。
(三)改进诊断学考核方法。
以往的诊断学考核成绩仅为单一的理论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对实践技能的考核 故应该增加实践课课时,提高技能考试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例,使学生真正达到理论过硬、动手能力强的要求。在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操作训练时,可参照乡镇助理执业医师技能考试的内容和要求,与教材有机结合,使其既牢记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又熟练掌握基本技能[5]近几年来,我们已先后在2007、2008级卫生保健专业学生的毕业考试中进行了临床技能考试,结果也表明学生中“高分低能”现象非常普遍,不少理论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其临床技能考试成绩仍不理想甚至不及格。为此,建议在诊断学考核中设置技能操作考试,分值占总成绩的30%左右,这样才能调动学生上实验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参照乡镇执业助理医师技能考试,把体格检查的基本项目分解成几大模块进行考核。具体操作是:学生对模拟人进行检查。首先抽出自己所要操作的項目,然后一边操作,一边口述操作顺序及要点,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师负责评分,将扣分原因向学生反馈,然后示教正确的操作方法。
(四)建立实习前培训制度,加强临床常用诊疗技术训练,强化诊断学后续教学。
按教学大纲,对常用诊疗技术如胸膜腔穿刺术、腹腔穿刺术、骨髓穿刺术等不进行理论及实验教学,而是要求学生在实习中掌握。但如果在实习过程中学生未能接触此类患者并亲自进行操作,势必在实际操作(考试)时心中无数,动作不熟练,加上精神紧张,往往错误百出。为避免这种现象发生,在实习前一周,应对学生进行基本诊疗技术操作、体格检查等重点内容的强化训练 临床技能训练中心应配备一定数量的各种穿刺包,并借助模型,先由教师逐一讲解、示教,让每位学生反复进行操作演练,以使其将来在实际操作中能从容、镇定,很快进入角色,且操作规范[6]。此外,还要把诊断学教学延伸到毕业实习中去。在学生实习时,学校应加强与实习医院的联系,要求实习医院派责任心强 教学能力强的医师进行带教,并增加学生的操作机会。转科或实习结束时要进行技能考核并记录成绩。在实习检查时要巡教巡学,确保学生真正掌握临床技能。
总之,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学校生存的基础,乡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是检验临床教学质量的“试金石”,也是提高学校社会声誉、加强学校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诊断学教学要与时俱进,转变观念,要把掌握基本理论、加强实践教学、强化技能训练、增强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作为改革的重点。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掌握了扎实的诊断基本功,就为其今后从事医疗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合格的 受社会欢迎的实用型基层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林一.由执业医师技能考试现状引发对诊断学教学的反思[J].卫生职业教育,2004,22(4):74
[2]路杰.诊断学见习教学的实践与探讨[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6,24(1):103.
[3]许有华,马菲菲,陈芳,等.改革诊断学实践教学方法 提高医专生综合实践能力[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3:19.
[4]汤之明.医学高职高专《诊断学》教材与多媒体教学[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8:76.
[5]李永勤,刘原,薛芝琴,等.诊断学见习课教学改革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3):621.
[6]洪永春,周金枝,樊小青,等.以执业医师技能考试为导向 加强诊断学教学改革[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0):44.
(作者单位:阳江市卫生学校/附属医院 广东阳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