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与新课改精神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1123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堂需要注入新的活力,更加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传统教学中一些好的传统不能摒弃,新课改的理念也应该渗透。
  一、教学思考
  语文的课堂,容量很大,知识点多,如何有效地组织教学,不失有趣地完成教学目标,还是很需要艺术的。我认为有几点很重要:
  一是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地切分 大部分语文的精读课文都不可能一节课上完,如果都上到哪儿算哪儿的话,课堂显得随意、无序,我个人比较喜欢一节课有相对的完整性。比如说必修一的《鸿门宴》这篇文章较长,人物众多,如果解决字词再分析内容,那么仅重点字词的落实和翻译都要两节课;如果逐段串讲,最后分析人物的话,很多前面讲的内容学生已经记不清了,分析人物时又要回顾一遍,课堂推进很慢。所以,篇幅长的文章的教学很有切分的必要。根据文章内容,在教学时,我切分为了三个层次:讲解第一至三自然段,引导学生主要对比分析刘邦、项羽二人形象;讲解第四自然段,对比分析樊哙、项伯两个武士形象;讲解第五、六自然段,对比分析张良、范增两个谋臣形象,最后再综合起来分析项羽失天下的原因,这样一切分,课文的内容很清晰,学生每一节课有一个兴奋点,始终对文章保持兴趣。
  二是设计合理有效的问题 上课的艺术有很多,其中“有效的提问”我觉得是一个很重要的艺术。有些老师满堂问,整节课碎问不断,气氛活跃,可学生最后无所得;有的提问不到点上,游离于主旨之外,学生的思考不够深入;有的引导不够,学生思考不得要领等等。我觉得一节课提问不宜多,应有一个主要的问题,每节课解决一个中心问题,内容清晰,思考也深入,每个学生都会有所得。比如《荷塘月色》这篇散文,在学习四、五、六自然段时,我就设计一个主问题“作者是怎样描绘荷塘美景的?”在这个中心问题的指引下,学生自然会思考:(1)作者写了哪些美景?(2)运用了什么手法?老师在此基础上稍微引导:(3)这些景物的描写有没有顺序?(4)从景物中可以看到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这样,学生的思考就深入了,而且很轻易地就把握了情景交融的关系。我认为,碎问不易形成整体印象,且很容易分散学生的思维,而学生的整合能力还不够强,很难一下子领会老师众多问题的意图。所以,一个主问题提出,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是不错的方法。
  其实,思维是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应创设好问题激发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同时提问也要符合思维的规律,比如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先分析再综合等等,这样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思考,水到渠成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是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很多老师有这样的困惑,自己很认真地教了,但学生还是不会。其实,这不光是教的问题,还有一个学的问题。从记忆的效果来说,“听”的效果不如“写”的效果,学生听老师说一遍,比不上自己写一遍。课改后我们每学期上两本书,时间是比较紧,但一味的抢时间赶课,不给学生留够自主学习的时间也是不行的,知识到能力的提升需要一个人内在的“消化吸收”。所以,我仍然在一些课中设计了大块的自主学习版块,如《故都的秋》,描写秋景的有五幅画面,我只示范分析了第一幅画面“清晨静观”,剩下的四幅画面我给学生分组完成。事实证明效果不错,因为在前一节课我已经做好了铺垫,分析《荷塘月色》中的景物时很细致,并引导学生知道了景物描写的方法以及写景常用的手法——情景交融,所以到《故都的秋》这一课时,放手给学生自己讲解,他们就必须调动刚学完的知识,并深入思考学会应用,这也是一个能力提升的过程。
  有意识地学习比无意识学习效果要好,效率要高。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是我们应该要重视的事情。
  二、成绩思考
  教的效果怎么样,最后还是要看学生成绩。作为教学反馈的一种方式,成绩是比较客观的。我们现在对成绩相当关注,每一次大考之后都会有各种数据的分析;但分析不是主要的,关键还是要调整教学。发现学生某些知识有缺漏了、有遗忘了,或是某些内容理解有偏差了,都要在下一阶段的教学中及时弥补。考试是辛苦的,但考后更辛苦,根据考试的信息反馈,要好好地总结,及时地给学生反馈,要做到在详细讲评的基础上,及时调整教学。
  考试既是学生考查自己学的情况,也是老师考查自己教的情况,而且,成绩的反馈要及时落实到下一阶段的教学中来。哪些问题需要重点讲,反复讲;哪些问题讲了还不够,要提醒做笔记;哪些能力没有训练到位,要补充练习;哪些是学生的薄弱点,需要加强引导,等等。还要及时调整自己下一阶段的教学,在这一次的考试反馈出的问题,在下阶段的教学中要思考如何避免或是改进。
  三、宏观思考
  新课程的编排,我个人认为是比较合理的,从一定程度上与高三的衔接更紧密。以前的课本编排是按文学发展的顺序的,比如说古文单元,按照先秦散文、汉魏晋散文、唐代散文、宋代散文、明清散文的顺序,可最后高考题却不从这个角度设题,高考考的是纪传体散文。而新课程课本的编排更多地考虑了板块,直击高考的考点,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也更容易进行知识的总结归纳。这样的编排更利于学生形成知识,因为不同类型的文章学生得到的只是文章的个性,而同类的文章学生容易发现共性,有利于他们去总结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有利于举一反三,也使老师易于在教学中引导延伸。
  课本应该是我们教学一个很好的依托,立足课本,高一高二扎扎实实地教给学生知识,到了高三梳理归纳,就容易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在教学中就应该做到:
  1.不能为赶进度而一味追求速度,蜻蜓点水地上三篇文章还不如扎扎实实地上一篇文章。教材还是可以灵活处理的。教材中要求的知识能力,应该在高一高二就掌握,比如名句名篇的背诵默写,一开始就应该扎实地抓落实,记忆准确,不写错字;古诗的鉴赏,在高一高二就应该掌握基本的方法,必修一学习了景与情的诗歌,学生就应掌握写景诗常用的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手法以及景物描写的手法等等。还有,一些好的学习习惯和考试习惯应该在高一就培养。
  2.教会学生梳理。学生学的效果不尽理想,有时是因为学生没有消化吸收。培养学生自主动手梳理知识,比老师梳理之后告诉学生效果要好得多,平时教师可以放手给学生做一些知识的总结归纳。也许他们归纳得不尽理想,但这没关系,有一点收获就行,主要是这个梳理的过程要让学生自觉参与进来,有意识地学习。
  3.要有整体规划。高考是一个大工程,这个工程的效果如何,一方面是要看高三的复习是否系统,另一方面也要看高一高二的基础是否扎实。所以,高一到高三各个阶段应达成什么样的目标,老师应心中有数;每个阶段应训练什么,老师也应统筹安排;各个阶段有各个阶段的重点,不要把所有的问题都堆积到高三,那时就晚了!我觉得语文要培养的知识能力目标,应分解到各个学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知识能力的形成也是一样。
  散文、诗歌鉴赏的能力需要循序渐进,古文实词虚词的积累要立足于课本,特别是作文训练,我觉得很欠缺。我感觉现在很多学校的作文训练是无序的,老师们都觉得作文难教,也不知从何教起,往往到高三总复习时才讲一讲作文的开头结尾、议论文的结构、说理的方法、一材多用等。但是语言的积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通过几次讲评作文就能马上提升的,而且作文要积累的素材和技巧也很多,从学会、掌握到应用,不写十几篇根本练不会。所以我认为,作文不系统训练根本不行,我们不能因为作文教学的难度、批改作文的难度而让学生失去作文训练的机会。从高一到高三,语文教学真的应该好好规划一下!
  “知无涯,学无涯,教无止境。”一个勤思的老师会随着年岁的增长积累越来越多的教学智慧,在教坛上尽情挥洒汗水,赢得尊重爱戴,我希望我也是其中的一个!
其他文献
自中国高等院校扩招以来,分级教学这一手段在高等院校中广泛使用,该手段的弊端随之显现。班内英语分层教学成为近来一线教育人员的新课题之一。笔者对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
进入初三第二学期,伴随着模拟考和中考的日益临近,毕业班复习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所有的考试目标只有一个,努力提高每一个学生考试的得分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几乎所有的考试学科都加大了训练的强度,真是“题山卷海”,作业量的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学生对于作业的疲劳感,继而是厌倦感,而这种感觉似乎在语文学科表现得尤为突出。作业少做、漏做、乱做,个别学生甚至不做作业,任老师苦口婆心,疾言厉色,收效甚微。初三语文复
加入WTO,对我国的第三产业来说,是一次全面的大开放,也是能否经得起经济全球化浪潮冲击的一场考验.根据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结合WTO条款,我国应采取
新课标中对高中生的阅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课标《附录》中“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的基本指导:一是建议学生要有一定的阅读面和阅读量,二是建议学生要阅读高品位著作。并在“必修课程·阅读与鉴赏”第10款中明确指出:“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完整的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它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这些无疑是对高中生的人文
中国画的发展必须排除西方文化全球化策略的干扰,走自己的路。既要挖掘、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绘画艺术,又不要墨守成规地仿效古人;既要学习西方绘画艺术,又不要"全盘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