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生动的课堂应该坚决抛弃那种死守预设,规避生成的错误做法。事实上,生动的历史课应该是因预设而存在,因生成而精彩。因为预设是生成的前提和基础,生成是预设的结果和延续。离开了预设,生成就是无根之苗,无源之水;没有了生成,预设只是一潭平静而没有生气的死水。本文试图从历史课堂动态教学这个层面来探讨如何从容地应对一些历史课堂中出现的生成性问题。
一、多角度深入解读教材内容,预设生成性问题
生成意味着意外,这是对于历史教师课前精心准备的教学设计而言的。生成性问题历史课堂中的逐渐常态化,说明教师在课前准备的教学设计还不够完善,特别是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困惑的问题准备不够充分,而这些都很有可能成为历史课堂中的动态生成问题。例如:“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第一枪;是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而事实上南昌起义最后以共产党放弃南昌而失败告终。假如教师不补充南昌起义的结局的知识,学生很可能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认识产生偏差。为此,教师要多角度剖析教材内容,深入研究教学大纲,了解学情,将一些学生容易产生疑义内容作为教学重点难点进行预设。
二、要以平和的心态,热情的态度对待生成性问题,切忌刻意回避、冷淡
历史课堂中出现生成性问题的出现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是民主的,它鼓励学生在历史课堂中大胆设想及敢于发言,因此,由此引发的许多动态生成性问题恰恰是符合情理的表现。所以,教师要以平和的心态来看待,不要觉得这是对自己课前预设的一种挑战。比如,讲述遵义会议的影响的时候,学生曾提出 “为什么遵义会议使红军开始逐步摆脱被动的局面?”虽然这个问题课前没有预设到,但是我们应该对学生的表现感到惊喜,因为这些问题恰好说明学生进入了历史课堂情景,思维不断深入,渴望求得自己知识和精神层面的发展。这种现象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同时也是对教师教学构想的一种肯定。
三、学会细心观察每个学生的需求,主动挖掘生成性问题,切忌抓少放多
以往的历史课堂中,教师往往对一些成绩优秀,表达流利的学生给以较多的关注,而大多数学生,特别是成绩较差的学生往往被老师忽视或者是故意回避,这使历史课堂变成了少数学生的发言堂。很显然,抓少放多的做法与新课程“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理念是极其自相矛盾的。因为这种传统抓少放多的方式使得学生发展机会缺少公平,从而导致学生成绩的两极分化。
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发展机会是平等的,前景是和谐的。因此要真正实现新课程理念,教师必须改变以往片面的做法,学会细心观察每个学生的需求,主动挖掘生成性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公平真正落到实处,从而保证每一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四、采用灵活变通的方式机智地处理历史课堂中的动态生成性问题
我们要结合历史课堂的具体情景,适当调整课前预设,切忌生搬硬套。新课程理念正在史无前例地冲击着“按教学设计教的课才是好课”的思维定势。当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课前的教学设计上花了大量的时间对学生可能出现的生成性问题做了大量的预测及诸多对策,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历史课堂中总还是会出现很多意外。比如本人在讲授日本20世纪30~40年代对中国发动的侵华战争时就曾经出现意外。当时我预设的第一个环节是回顾日本19世纪以来的发展简史。目的是复习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准备。然而没有想到学生对这段历史不熟悉。面对这种情况,如果我还死守着预设的教学设计不放,生搬硬套,那肯定违背了学生主体的原则,于是我果断地改变了原有的教学設计,用分阶段、抓大事件地方法将这段历史列成表格,这样学生就可以对段历史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因此,教师应该选择与教学内容有关,有助于解决教学目标重难点的生成性问题,这样才能显示出生成性问题的真正价值。否则脱离教学目标,随意生成,为生成而生成,否则不仅不能使教学目标落到实处,而且浪费了历史课堂大量的宝贵时间,造成了历史课堂秩序的混乱。
五、评价内容要科学,方式要民主,切忌模糊、独断
在课堂中解决生成性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有些问题比较艰涩难懂,比如“新民主主义革命也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教师讲得清楚,学生听不明白;有些问题没有明确的说法,或者还存在着争议的现象。如关于二战开始的时间,学生提出,“二战为什么不是以我国1937年抗日战争的爆发作为开始的时间?”,这些问题教师往往难以一时做出正确的评价等等。但不管怎么样,教师回答这些棘手的问题的时侯切忌模糊和简单,同时回答问题的方式要体现民主,切忌独断,出现传统授课模式下的教师一言堂因此,教师在评价生成性问题的时候要体现科学性,也就是说教师的回答务必要正确、明确,而且符合学生的学力水平。比如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创设开放式环境,在碰撞中激发个性化的观点,使知识,能力,方法,情感等在对话中逐渐明确。
综上所述,想要营造出一堂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生动的历史课堂必须得合理解决历史课堂中出现的生成性问题。而面对生成性问题,教师一方面应使自己的预设环节更贴合新课程理念,努力使“意料之外”最大限度地转变为“意料之中”,另一方面掌握更多的技巧来应对历史课堂动态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生成性问题。
一、多角度深入解读教材内容,预设生成性问题
生成意味着意外,这是对于历史教师课前精心准备的教学设计而言的。生成性问题历史课堂中的逐渐常态化,说明教师在课前准备的教学设计还不够完善,特别是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困惑的问题准备不够充分,而这些都很有可能成为历史课堂中的动态生成问题。例如:“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第一枪;是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而事实上南昌起义最后以共产党放弃南昌而失败告终。假如教师不补充南昌起义的结局的知识,学生很可能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认识产生偏差。为此,教师要多角度剖析教材内容,深入研究教学大纲,了解学情,将一些学生容易产生疑义内容作为教学重点难点进行预设。
二、要以平和的心态,热情的态度对待生成性问题,切忌刻意回避、冷淡
历史课堂中出现生成性问题的出现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是民主的,它鼓励学生在历史课堂中大胆设想及敢于发言,因此,由此引发的许多动态生成性问题恰恰是符合情理的表现。所以,教师要以平和的心态来看待,不要觉得这是对自己课前预设的一种挑战。比如,讲述遵义会议的影响的时候,学生曾提出 “为什么遵义会议使红军开始逐步摆脱被动的局面?”虽然这个问题课前没有预设到,但是我们应该对学生的表现感到惊喜,因为这些问题恰好说明学生进入了历史课堂情景,思维不断深入,渴望求得自己知识和精神层面的发展。这种现象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同时也是对教师教学构想的一种肯定。
三、学会细心观察每个学生的需求,主动挖掘生成性问题,切忌抓少放多
以往的历史课堂中,教师往往对一些成绩优秀,表达流利的学生给以较多的关注,而大多数学生,特别是成绩较差的学生往往被老师忽视或者是故意回避,这使历史课堂变成了少数学生的发言堂。很显然,抓少放多的做法与新课程“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理念是极其自相矛盾的。因为这种传统抓少放多的方式使得学生发展机会缺少公平,从而导致学生成绩的两极分化。
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发展机会是平等的,前景是和谐的。因此要真正实现新课程理念,教师必须改变以往片面的做法,学会细心观察每个学生的需求,主动挖掘生成性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公平真正落到实处,从而保证每一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四、采用灵活变通的方式机智地处理历史课堂中的动态生成性问题
我们要结合历史课堂的具体情景,适当调整课前预设,切忌生搬硬套。新课程理念正在史无前例地冲击着“按教学设计教的课才是好课”的思维定势。当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课前的教学设计上花了大量的时间对学生可能出现的生成性问题做了大量的预测及诸多对策,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历史课堂中总还是会出现很多意外。比如本人在讲授日本20世纪30~40年代对中国发动的侵华战争时就曾经出现意外。当时我预设的第一个环节是回顾日本19世纪以来的发展简史。目的是复习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准备。然而没有想到学生对这段历史不熟悉。面对这种情况,如果我还死守着预设的教学设计不放,生搬硬套,那肯定违背了学生主体的原则,于是我果断地改变了原有的教学設计,用分阶段、抓大事件地方法将这段历史列成表格,这样学生就可以对段历史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因此,教师应该选择与教学内容有关,有助于解决教学目标重难点的生成性问题,这样才能显示出生成性问题的真正价值。否则脱离教学目标,随意生成,为生成而生成,否则不仅不能使教学目标落到实处,而且浪费了历史课堂大量的宝贵时间,造成了历史课堂秩序的混乱。
五、评价内容要科学,方式要民主,切忌模糊、独断
在课堂中解决生成性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有些问题比较艰涩难懂,比如“新民主主义革命也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教师讲得清楚,学生听不明白;有些问题没有明确的说法,或者还存在着争议的现象。如关于二战开始的时间,学生提出,“二战为什么不是以我国1937年抗日战争的爆发作为开始的时间?”,这些问题教师往往难以一时做出正确的评价等等。但不管怎么样,教师回答这些棘手的问题的时侯切忌模糊和简单,同时回答问题的方式要体现民主,切忌独断,出现传统授课模式下的教师一言堂因此,教师在评价生成性问题的时候要体现科学性,也就是说教师的回答务必要正确、明确,而且符合学生的学力水平。比如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创设开放式环境,在碰撞中激发个性化的观点,使知识,能力,方法,情感等在对话中逐渐明确。
综上所述,想要营造出一堂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生动的历史课堂必须得合理解决历史课堂中出现的生成性问题。而面对生成性问题,教师一方面应使自己的预设环节更贴合新课程理念,努力使“意料之外”最大限度地转变为“意料之中”,另一方面掌握更多的技巧来应对历史课堂动态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生成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