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一个学校的信息技术教研组,7个人的规模实属不小,学校是如何考虑的,为什么会这样设置?
李永前:在一般的普通高中,针对信息技术教师通常有这样几种安排:①只负责教学,不兼管网络电教等设备;②担任教学任务并兼管学校网络电教等设备;③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合成一个技术学科组,甚至有将信息技术与音体美合在一个组内的。
信息技术教师只负责教学不兼管网络电教等设备,其最大的好处是能脱离大量繁杂的管理工作,专心做好学科教学工作。不利因素也显而易见,那就是没有设备就无法学习新技术,甚至无法跟上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步伐;组内人员太少,无法形成有效的交流,广泛的交流是信息技术学科进步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兼管网络电教设备,会因为学校管理杂务太多,而把教学工作当成了“副”业,会有点不务正业的感觉。
但我们学科组还是选择了既承担教学任务又负责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管理的模式,然后通过理清管理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来减轻管理上的杂务,使大家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另外,我们学校每个年级有20个班级,全校总共60个班级的规模。这样的规模,教学和管理人员确实需要有7位老师才能承担。同时,因为我们是一个独立的学科组,可以让全组老师专心自身的技术钻研和教学钻研,努力探究信息技术学科的学生作品教学法和新技术在选修课开发中的应用。然后,在做好日常设备维护工作的同时,将新技术引入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中,促进全校在现代教育技术这一块保持较为领先的地位。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在教研组里,每位老师都各有特色,且特色鲜明。这样的特色是如何形成的?是有意为之还是无意促成的?
潘晓锋:这一特色形成说说容易,实际过程并不容易。一开始,每位老师都有那么点保守,自己的专长自己管理的设备都想守住不让他人涉及,害怕别人超过自己。当然,因此也有了些惰性,比别人好一点点就不愿意继续深入研究。
于是,学科组开始了每周定期的教研活动。这种教研活动不仅仅是对教材的研讨,更不是统一备课的形式。而是天马行空,自由自在,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一句话“保持自己自由的天性”。这一过程是漫长的,从不会讲到会讲,从会讲到有重点的讲。逐渐的,组内每位教师的个性和专长在显露出来。于是,根据各人的专长开始安排不定期的半主题或明确主题式的研讨会。每位教师必须选一项自己喜欢或专长的技术内容,精心准备后开始组内演讲,如金老师的校园私有云和潘老师的移动设备带动移动教学等组内讲座,让大家大开眼界。丁老师的多媒体学生作品教学法和王老师的另类VB教学法,让人看到了年轻老师的教学成长。
在持续的技术讲座和教学讲座过程中,每位教师不断敞开心扉,心胸变得开阔,也更愿意帮助他人,反过来也从他人那儿得到了更多的好建议,使自己特长的研究内容更充实更完善。当每位教师都有自己拿得出手、有特色的教学模式时,其成就感也就油然而生。那么,这样的特色是有意为之,还是无意促成,相信大家都已明白了。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在这样一个充满活力的教研组里,是如何维持老师们的教学激情,有什么样的好方法吗?
丁芳:“不保守,开拓视野,开拓进取”是保持组内老师教学激情的基石。
组内每一位老师虽然都有自己侧重的技术和教学研究的方向,但在组内都要求是公开透明的,绝不允许藏着掖着,即不保守。在这种状态下,相互交流和深入探讨就成了一种流畅的和习惯性的工作。这也促使每位老师不断改变、提升自己,跳出低层次的徘徊,进入更高层次的教学研究和应用。
然后,组内老师利用经常外出做讲座的机会,与不同层面的老师进行交流,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哪些做法是值得自己借鉴的。学校还抓住一切机会安排组里老师参加各类教学研讨、培训、产品发布和产品考察等会议,与培训老师、公司营销和技术员等不同人群接触,开拓视野。
这种开拓视野的组内和组外交流,让组内每一位教师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有太多不足,也因此激发自己不断地再学习,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
另外,通过作品教学,学生常常会上交一些超乎教师想象力的作品,他们超过教师的能力,也迫使教师不断去激发自己的创新意识,去学习新技术,这也是老师们保持教学激情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在这样的教研组里工作,带给了你什么样的改变,让你得到了什么呢?
徐焕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事实上要让学生有个性化的成长就需要个性化的老师。在我们信息技术组,每位老师个性突出、特点鲜明,作为组长首先要做到的是宽容,我尽量给每个老师拥有自己的成长空间,并在老师们的成长过程中做些实质性的、力所能及的帮助,特别是在老师们参加的各类比赛中集中整个组的力量给予支撑,充分体现了我们组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的精神。
潘晓锋:一个人可以走得更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在教研组的这种氛围中,我们相互促进,我们各有所长,大家都在努力维护和提高我们的成果,形成合力共同走在新课改的前沿。在这个教研组中我们汲取了很多的养分,形成了作品教学的模式并得以推广。
王鹏:教研组的工作以项目为立脚点,团队协作、注重效率,让每位老师能充分发挥一技之长。在深化课改的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关注体验与互动、注重学生成功感的培养,努力朝学科前沿理念成长,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丁芳:营造平等的对话语境,消除习惯性防卫心理,鼓励每个成员大胆说出心中的设想,进入真正思想交流的境地,这就是我们的教研组。它为我们创造了宽松、和谐的氛围,让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幸福感和归属感。老教师们对我们年轻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使得我们能够大胆地将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尝试更多的教学实践。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你是如何认识这个教研组的,对这样的教研组有什么感想?
钱柳松(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教育局教育技术中心主任):浙师大附中的信息教研组的“形态特征”是有一个由七人组成的老中青团队,男女搭配,干起活来有分有合,团结协作,一点都不累,可谓是一株五彩斑斓、色彩丰富、美丽绽放的“芙蓉花”;浙师大附中信息技术教研组植根于学校,他们就像其他任何的团队一样,喜欢得到领导的关心和经费充裕的教研环境,但是当没有“良好环境”(如信息化经费不充裕)的时候,他们也有一定的耐寒性和灵活性,如用有限的设备和经费成功进行了“虚拟机”、“私有云”、“移动教学”、“大数据”等各项研究,他们走在了学校科研时代的前沿。 浙师大附中的信息技术教研组生长在附中校园,但是他们教研能力的辐射活动范围或者说是活动的地理分布可谓是全国各地。该教研组是浙师大附中师生中的“弄潮儿”。
方丽芬(浙江省金华市女子中学):2013年,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有幸来到浙师大附中信息技术教研组参观学习。通过与这个团队的成员们进行交流和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
我欣赏这个团队的朝气与活力;欣赏这个团队的凝聚力;更欣赏这个团队的那份坚持和付出。在这个团队里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和追求——信息技术教学始终走在教育改革的前列。团队里每个成员拥有他们各自的专长和特色,在保持自己独特的教学基础上敢于大胆创新。在他们的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学生的兴趣作为教学出发点,通过设置合理的情境及恰当的任务驱动开展丰富的教学,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发挥,教学效果显著。
在我看来,浙师大附中的学生一定都会喜欢上信息技术课的。因为在课堂中,学生学习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后,可以天马行空、自由灵活地创作。
徐世银(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在浙师大90学时的暑期培训中特别要提的是浙师大附中,它和浙师大就一条大马路之隔,是真正的大学附中,大学的很多研究都可以在附中去开展。所以大学的培训也请了他们的一线教师来给我们进行培训,因而感觉是最实用最贴近我们的,对我们来说也是受益最大的。
浙师大附中的老师开设的每一个讲座,都让我们获益匪浅。因为和我们平时的教学是最贴近的,他们娓娓道来,我们也身临其境,互动性交互性非常强。谈到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我会联系平时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哪些与他们相通,哪些有待提高,哪些是他们所特有的。谈到学科建设,很多事我以前没有去想过,总认为是教研组长的事。其实不然,学科建设事关教研组每个成员的发展和专业水平的提高。
培训后,给我一个最大的感受是:浙师大附中信息技术教研组真是藏龙卧虎!组里的老师不但敬业,而且非常有创新意识,同时善于将自己的经验与人分享,并且努力使自己做一个快乐的教师。
陈占泽(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永强中学):2013年1月3日,我一个人独自从温州来到金华,来到浙师大附中。这次浙师大附中之行,主要是想亲身体验李永前老师的作品教学,期间还听了其他老师的随堂课,感受了不同的教学方式。
看到李老师、潘老师课堂上的是动画数字故事和Photoshop教学,学生积极认真地做自己的作品,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作品教学让学生利用所学的技术表达自己的想法,呈现的作品突出个性,这正是我所追求的课堂教学。与其他老师的交流,如徐老师介绍的教材处理,金老师的“私有云”建设,也让我有所收获。相信处在善于交流学习的教学团队里,新教师能够成长得更快。
吴小朝(浙江省金华市第八中学):2013年1月16日,我来到浙师大附中当面向李永前老师学习。李老师和学科教研组的潘老师、丁老师等在百忙之中热情地招待我。老师们毫不保留地介绍他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并把教学范例和学生作品展示给我看。他们友好和真诚,有问必答,分享他们的每个经验,没有架子,让我心里感到很温暖。我也羡慕他们不断创新的教学氛围,执著地实践“做中学”的思想,从而使学生不断创造出一个个让教师都惊奇的有个性的美妙作品,最终收获教学相长的喜悦。
这次学习,让我触动很大。老师们孜孜以求追寻教学的新天地,时时刻刻为着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做自己的信息技术作品中完成快乐而有成就的学习。有这样的信息技术老师,浙师大附中的学生是幸福的!
李永前:在一般的普通高中,针对信息技术教师通常有这样几种安排:①只负责教学,不兼管网络电教等设备;②担任教学任务并兼管学校网络电教等设备;③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合成一个技术学科组,甚至有将信息技术与音体美合在一个组内的。
信息技术教师只负责教学不兼管网络电教等设备,其最大的好处是能脱离大量繁杂的管理工作,专心做好学科教学工作。不利因素也显而易见,那就是没有设备就无法学习新技术,甚至无法跟上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步伐;组内人员太少,无法形成有效的交流,广泛的交流是信息技术学科进步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兼管网络电教设备,会因为学校管理杂务太多,而把教学工作当成了“副”业,会有点不务正业的感觉。
但我们学科组还是选择了既承担教学任务又负责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管理的模式,然后通过理清管理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来减轻管理上的杂务,使大家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另外,我们学校每个年级有20个班级,全校总共60个班级的规模。这样的规模,教学和管理人员确实需要有7位老师才能承担。同时,因为我们是一个独立的学科组,可以让全组老师专心自身的技术钻研和教学钻研,努力探究信息技术学科的学生作品教学法和新技术在选修课开发中的应用。然后,在做好日常设备维护工作的同时,将新技术引入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中,促进全校在现代教育技术这一块保持较为领先的地位。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在教研组里,每位老师都各有特色,且特色鲜明。这样的特色是如何形成的?是有意为之还是无意促成的?
潘晓锋:这一特色形成说说容易,实际过程并不容易。一开始,每位老师都有那么点保守,自己的专长自己管理的设备都想守住不让他人涉及,害怕别人超过自己。当然,因此也有了些惰性,比别人好一点点就不愿意继续深入研究。
于是,学科组开始了每周定期的教研活动。这种教研活动不仅仅是对教材的研讨,更不是统一备课的形式。而是天马行空,自由自在,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一句话“保持自己自由的天性”。这一过程是漫长的,从不会讲到会讲,从会讲到有重点的讲。逐渐的,组内每位教师的个性和专长在显露出来。于是,根据各人的专长开始安排不定期的半主题或明确主题式的研讨会。每位教师必须选一项自己喜欢或专长的技术内容,精心准备后开始组内演讲,如金老师的校园私有云和潘老师的移动设备带动移动教学等组内讲座,让大家大开眼界。丁老师的多媒体学生作品教学法和王老师的另类VB教学法,让人看到了年轻老师的教学成长。
在持续的技术讲座和教学讲座过程中,每位教师不断敞开心扉,心胸变得开阔,也更愿意帮助他人,反过来也从他人那儿得到了更多的好建议,使自己特长的研究内容更充实更完善。当每位教师都有自己拿得出手、有特色的教学模式时,其成就感也就油然而生。那么,这样的特色是有意为之,还是无意促成,相信大家都已明白了。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在这样一个充满活力的教研组里,是如何维持老师们的教学激情,有什么样的好方法吗?
丁芳:“不保守,开拓视野,开拓进取”是保持组内老师教学激情的基石。
组内每一位老师虽然都有自己侧重的技术和教学研究的方向,但在组内都要求是公开透明的,绝不允许藏着掖着,即不保守。在这种状态下,相互交流和深入探讨就成了一种流畅的和习惯性的工作。这也促使每位老师不断改变、提升自己,跳出低层次的徘徊,进入更高层次的教学研究和应用。
然后,组内老师利用经常外出做讲座的机会,与不同层面的老师进行交流,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哪些做法是值得自己借鉴的。学校还抓住一切机会安排组里老师参加各类教学研讨、培训、产品发布和产品考察等会议,与培训老师、公司营销和技术员等不同人群接触,开拓视野。
这种开拓视野的组内和组外交流,让组内每一位教师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有太多不足,也因此激发自己不断地再学习,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
另外,通过作品教学,学生常常会上交一些超乎教师想象力的作品,他们超过教师的能力,也迫使教师不断去激发自己的创新意识,去学习新技术,这也是老师们保持教学激情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在这样的教研组里工作,带给了你什么样的改变,让你得到了什么呢?
徐焕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事实上要让学生有个性化的成长就需要个性化的老师。在我们信息技术组,每位老师个性突出、特点鲜明,作为组长首先要做到的是宽容,我尽量给每个老师拥有自己的成长空间,并在老师们的成长过程中做些实质性的、力所能及的帮助,特别是在老师们参加的各类比赛中集中整个组的力量给予支撑,充分体现了我们组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的精神。
潘晓锋:一个人可以走得更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在教研组的这种氛围中,我们相互促进,我们各有所长,大家都在努力维护和提高我们的成果,形成合力共同走在新课改的前沿。在这个教研组中我们汲取了很多的养分,形成了作品教学的模式并得以推广。
王鹏:教研组的工作以项目为立脚点,团队协作、注重效率,让每位老师能充分发挥一技之长。在深化课改的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关注体验与互动、注重学生成功感的培养,努力朝学科前沿理念成长,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丁芳:营造平等的对话语境,消除习惯性防卫心理,鼓励每个成员大胆说出心中的设想,进入真正思想交流的境地,这就是我们的教研组。它为我们创造了宽松、和谐的氛围,让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幸福感和归属感。老教师们对我们年轻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使得我们能够大胆地将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尝试更多的教学实践。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你是如何认识这个教研组的,对这样的教研组有什么感想?
钱柳松(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教育局教育技术中心主任):浙师大附中的信息教研组的“形态特征”是有一个由七人组成的老中青团队,男女搭配,干起活来有分有合,团结协作,一点都不累,可谓是一株五彩斑斓、色彩丰富、美丽绽放的“芙蓉花”;浙师大附中信息技术教研组植根于学校,他们就像其他任何的团队一样,喜欢得到领导的关心和经费充裕的教研环境,但是当没有“良好环境”(如信息化经费不充裕)的时候,他们也有一定的耐寒性和灵活性,如用有限的设备和经费成功进行了“虚拟机”、“私有云”、“移动教学”、“大数据”等各项研究,他们走在了学校科研时代的前沿。 浙师大附中的信息技术教研组生长在附中校园,但是他们教研能力的辐射活动范围或者说是活动的地理分布可谓是全国各地。该教研组是浙师大附中师生中的“弄潮儿”。
方丽芬(浙江省金华市女子中学):2013年,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有幸来到浙师大附中信息技术教研组参观学习。通过与这个团队的成员们进行交流和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
我欣赏这个团队的朝气与活力;欣赏这个团队的凝聚力;更欣赏这个团队的那份坚持和付出。在这个团队里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和追求——信息技术教学始终走在教育改革的前列。团队里每个成员拥有他们各自的专长和特色,在保持自己独特的教学基础上敢于大胆创新。在他们的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学生的兴趣作为教学出发点,通过设置合理的情境及恰当的任务驱动开展丰富的教学,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发挥,教学效果显著。
在我看来,浙师大附中的学生一定都会喜欢上信息技术课的。因为在课堂中,学生学习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后,可以天马行空、自由灵活地创作。
徐世银(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在浙师大90学时的暑期培训中特别要提的是浙师大附中,它和浙师大就一条大马路之隔,是真正的大学附中,大学的很多研究都可以在附中去开展。所以大学的培训也请了他们的一线教师来给我们进行培训,因而感觉是最实用最贴近我们的,对我们来说也是受益最大的。
浙师大附中的老师开设的每一个讲座,都让我们获益匪浅。因为和我们平时的教学是最贴近的,他们娓娓道来,我们也身临其境,互动性交互性非常强。谈到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我会联系平时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哪些与他们相通,哪些有待提高,哪些是他们所特有的。谈到学科建设,很多事我以前没有去想过,总认为是教研组长的事。其实不然,学科建设事关教研组每个成员的发展和专业水平的提高。
培训后,给我一个最大的感受是:浙师大附中信息技术教研组真是藏龙卧虎!组里的老师不但敬业,而且非常有创新意识,同时善于将自己的经验与人分享,并且努力使自己做一个快乐的教师。
陈占泽(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永强中学):2013年1月3日,我一个人独自从温州来到金华,来到浙师大附中。这次浙师大附中之行,主要是想亲身体验李永前老师的作品教学,期间还听了其他老师的随堂课,感受了不同的教学方式。
看到李老师、潘老师课堂上的是动画数字故事和Photoshop教学,学生积极认真地做自己的作品,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作品教学让学生利用所学的技术表达自己的想法,呈现的作品突出个性,这正是我所追求的课堂教学。与其他老师的交流,如徐老师介绍的教材处理,金老师的“私有云”建设,也让我有所收获。相信处在善于交流学习的教学团队里,新教师能够成长得更快。
吴小朝(浙江省金华市第八中学):2013年1月16日,我来到浙师大附中当面向李永前老师学习。李老师和学科教研组的潘老师、丁老师等在百忙之中热情地招待我。老师们毫不保留地介绍他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并把教学范例和学生作品展示给我看。他们友好和真诚,有问必答,分享他们的每个经验,没有架子,让我心里感到很温暖。我也羡慕他们不断创新的教学氛围,执著地实践“做中学”的思想,从而使学生不断创造出一个个让教师都惊奇的有个性的美妙作品,最终收获教学相长的喜悦。
这次学习,让我触动很大。老师们孜孜以求追寻教学的新天地,时时刻刻为着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做自己的信息技术作品中完成快乐而有成就的学习。有这样的信息技术老师,浙师大附中的学生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