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巴尔虎蒙古族长调民歌,是蒙古族艺术宝殿中的一朵奇葩,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是蒙古族长调民歌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蒙古族长调民歌中独具风格与魅力的瑰宝,是巴尔虎人在长期的游牧生产、生活中创造的一种民歌体裁,是草原音乐文化的代表作。巴尔虎长调民歌历史沉淀深厚,距今有上千年的历史,是巴尔虎蒙古族部落历史的记录,也是文化的记忆。巴尔虎蒙古族长调区域特色鲜明,有完备的音乐体系,曲目丰富,与草原特色的自然地理环境及独特的人文民俗融为一体。流传在草原上的巴尔虎蒙古族长调民歌,经过巴尔虎人千年流传、世代传唱,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代表着草原音乐文化发展的最高成就,是一门奇特而又具有极高价值的民族、民间艺术品。本文探讨了巴尔虎蒙古族长调民歌的形成、及在历经久远的传承和发展中逐渐形成的风格和特点、体裁、传承和发展,并给出了几点建议。该课题的研究,主要对巴尔虎蒙古族长调民歌传承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巴尔虎长调 形成 风格和特点 体裁 传承与发展
巴尔虎是蒙古族的一个部落,现主要居住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的陈巴尔虎旗和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巴尔虎人分为“陈巴尔虎”和“新巴尔虎”,陈巴尔虎于1732年从布特哈一带移居呼伦贝尔海拉尔河一带。新巴尔虎于1734年从喀尔喀地区移居呼伦湖、贝尔湖一带。先来者为“陈”、后来者为“新”。
巴尔虎蒙古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和长期的游牧生产、生活中,创造了灿烂的草原文化。创造了草原音乐文化的代表作——巴尔虎蒙古族长调民歌。具有鲜明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的长调民歌,在草原上广为流传。长调民歌演唱艺术代表着蒙古族民歌演唱艺术成就的艺术形式。它一直是蒙古族音乐学研究中最主要的领域之一。所以关于长调民歌,国内学者已发表许多论文、专著及多篇研究报告。涉及内容广泛,有长调民歌的历史沿革、发展轨道、歌唱家传记、音乐形态、演唱方法、传承与弘扬等多个方面。长调民歌也是学术界比较关注的内容之一。
目前,虽然对长调民歌的研究有一定的进展,但在文化高度发展的今天,长调民歌在逐渐萎缩,这是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因此,挖掘、整理、保护、传承和发展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长调民歌要很好的向前传承和发展,就要在继承和保留原有民歌独特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在内容和表演形式上都应该注入新的音乐元素,使之音乐内涵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要加快研究步伐,利用现代手段进行保护和研究。
一、巴尔虎蒙古族长调民歌的形成
巴尔虎蒙古族长调民歌始起何时,现在还无从考证。不过从著名的“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等来看,巴尔虎长调应产生在由狩猎向畜牧的过渡时期。在蒙古人创建蒙古文字之前,巴尔虎人也同样只有语言而无文字。由于没有文字载体,故我们今天很难查到古代巴尔虎民歌。当年,古代巴尔虎人曾做为铁勒的一部,在“敕勒川”一带驻牧过。因此,也可以将著名的《敕勒歌》看作是最早的巴尔虎长调民歌。
巴尔虎长调民歌首先属于游牧文化,然后再属于包罗内容更多的草原文化。一片土地总有其独特的文化,而每一种音乐的形成和发展都会留下自身的轨迹。巴尔虎长调是由草原地理环境,游牧经济生活和马背民族的历史传统等多方面形成的音乐文化形式。长久以来巴尔虎长调在呼伦贝尔草原上呈现出自己的优势和旺盛的生命力,经过巴尔虎人世代传唱,经过一代代优秀歌手的创新、发展,已经成为蒙古族民歌中独具风格与魅力足已能代表巴尔虎民族特点的长调民歌。巴尔虎长调民歌即蒙古语“乌日叮道”或“奥尔图音道”俗称“长调”。,草原长调民歌,则是北方游牧民族草原民歌的高级形态,乃是草原文化进入高潮时期的产物。这一民歌形式之所以走向完美和成熟,是同蒙古族的革新与创造联系在一起的。
自古以来,我国乃至世界上有许多游牧民族,他们在广阔的草原上繁衍生息,其生活方式与蒙古族大体相近。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游牧民族的音乐,并没有走到草原长调民歌阶段。如布里亚特人,他们的生活方式与其他蒙古部落并没有太大区别。但由于脱离山林狩猎生活方式较晚,其音乐却依旧停留在短调风格时期,并没有发展到长调民歌阶段。由此可见,广阔草原的自然环境,虽然是长调民歌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但却又不是唯一条件。草原长调民歌的发展与成熟,是在蒙古人跨入蒙古高原后,伴随着蒙古游牧封建社会前进的步伐,不断向前发展,逐渐完善和提高。达延汗(名巴图蒙克1479年立,在位38年,北元时期)时期,长调民歌已趋成熟,辽阔自由的音乐风格得以基本确立,达到了新的高峰。草原长调民歌的形成,使蒙古族音乐进入了一个长调风格化的历史时期。
二、巴尔虎蒙古族长调民歌的风格和特点
(一)风格
一个民族的音乐风格与本民族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紧密相连。巴尔虎蒙古族长调主要流传于“陈”、“新”巴尔虎草原上。牧民们游牧在辽阔的呼伦贝尔草原上。不受任何约束地歌唱自己的生活与爱情,抒发内心的喜怒哀乐,到处传唱。经众人之口,逐渐形成完整的歌曲,被广大群众所承认。
由于放牧生活在辽阔的草地,自由自在,又没有鲜明的劳动节奏形式,所以在这种环境条件中产生的歌曲也是自由、舒展的,没有鲜明规律性的固定节奏,小节线都不很明显。因此,民间采访时往往不写小节线,演唱者还可以根据自已的情况增添很多美妙的色彩,这很难用音符准确的记下来。这些华彩音、装饰音和滑音等体现了长调浓厚的民族风格,吸引着听众。像《辽阔的草原》这样的作品,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那种草原般宽广的胸怀和优美深沉的意境,它早已与蒙古族歌唱家宝音德力格尔的演唱一起得到世界人民的赞誉。
1、生活在呼伦贝尔草原上的巴尔虎、布利亚特人的历史生活是整个蒙古族历史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因部族、地域、外界影响等差异,也形成在民族共性基础上的地区风格,同一首歌曲在各地唱法确大同小异。巴尔虎蒙古族民歌有典型的结构,其结构一般由四个分句构成,称四句式结构。在其它形式的结构以及对比、夸张,衬托等艺术手法的运用上,也较多地渗透和闪耀着独有的地区特色。 2、其次是关于方言,在民歌艺术表现上。呼伦贝尔地区蒙古族语属于我国蒙古语东北部方言——巴尔虎布利亚特方言,它与中部和西部在语言、词汇等都有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别,在民间歌谣中表现较为突出,它是地方特色的重要体现,是与该地区历史生活,部族、习俗等难以分离的。这种以方言构成的独特语言艺术特色,在用蒙文记录整理的歌词中还较完整的得以保存,但在译文中就无法予以表现了。要想了解这种特色,只有对照原语言。民歌作品从原来的语言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无论是多么传神达意的译文,都将在内容和艺术性上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3、在调式方面,巴尔虎长调民歌民间音乐转调、离调手法运用较为普遍,并且保留着蒙古族古代音乐调式的基本模式,其常见的转调手法,便是羽调式向下属方向离调转调,往往出现清角音,带有柔和宽厚的色彩,这种调式可以表现人的内心复杂和 奋发激扬的情绪,所以这种歌曲比较多见。另一方面,大多长调4、5度连续上跳,再向下属方向发展(6—2—5—1—4),尤其巴尔虎长调一开始就以4度大跳,给人留下辽阔宽广的感觉,后一段以下5度来模仿前一段也是常有的。 如长调歌曲《辽阔的草原》。
这首歌曲第一乐句羽音开始,第二乐句下属音商音开始,以下属音来模仿第一乐句。
在巴尔虎、布里亚特民歌中,存在着一种独特的转调方法在羽调式短调歌曲中,上下乐句段结构居多,往往向下属方向进行转调,采用模进手法,在下属音上原样构筑前面的乐句,下方五度上建立起的羽调式。除了羽调式,在巴尔虎长调中宫调式也占一定的位置,其次是商调和徵调式,角调式不常见。
匈牙利著名音乐家柯达伊曾指出,在匈牙利的民间歌曲中,向下方五度作模进转调,原样重复前面的乐句,乃是最基本的转调方法。他认为这是匈牙利音乐东方特质的主要依据。这与呼伦贝尔地区的短调歌曲中转调手法完全相同。这一事实有力的说明,呼伦贝尔地区的巴尔虎蒙古族音乐其历史十分悠久。
(二)特点
巴尔虎民歌因为属于巴尔虎文化艺术的种类,所以巴尔虎蒙古族真实历史的起源、发展,离不开巴尔虎人的生活、习惯、风俗、文化等文化艺术范围。巴尔虎蒙古族在长久的游牧中形成了勤劳朴素的生活、生产方式。巴尔虎民歌是来自巴尔虎人的聪明与智慧,词和曲形成了地方的个性特点,巴尔虎歌手在继承和发扬蒙古族音乐艺术同时,又保持部落的个性风格特点。因此巴尔虎长调民歌的个性特点有以下六个方面。
1、语言流畅、节奏自由
巴尔虎民歌不被歌词所局限,而是直接用地方口语来表达思想感情,它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及韵味,巴尔虎歌手的咬字和吐字一听就能听出来。
这首歌曲的“由乐森”、“折乐木折那”是巴尔虎地方语言,它直接赞美马的肥壮有力的步态,使内容更加清晰,巴尔虎民歌语言朴素,思想感情直白,形成了自由的节奏形式。
2、“诺古拉”优美柔和
巴尔虎长调“诺古拉”(直译为“波折音”)较多,没有特定的规律,而且这种特点已成为巴尔虎人的主要演唱技巧。诺古拉“修饰”了歌曲,使歌手自由发挥,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内容清晰,通俗易懂
巴尔虎蒙古人因为有纯朴豪放、热情开朗的性格,所以歌曲内容清晰明确。歌曲来自于牧民生活,反映了牧民生活。因此,牧民很容易接纳本民族的歌曲,使民歌一代一代相传。
三、巴尔虎蒙古族长调民歌的体裁
巴尔虎民歌与其它蒙古族民歌一样,它随着千百年来游牧迁徒,驯养狩猎并涉及民族风情和山川风物的长调民歌式的歌唱,经逐水草而牧,冬夏移营,形成丰富多彩的歌曲内容,如《故乡的远影》描写了远离故土时的情景,《吉仁口》则又抒写了回归故土时的心情。当然,有时迁徒游牧来自社会的原因,这些民歌也就不能不触及历史背景,如《搬家路上》、《使人心疼》等。有的对故乡草原和赖以驰骋的骏马给以由衷的礼赞。骏马不仅是蒙古人的人生伴侣,更是游牧蒙古人表达心灵,精神和思想的话语。蒙古人表达最美好的思想感情都和马相提并论。如“育儿居于幼、驯马始于驹”,“笼头是马的规范,行为是人的规则”“有马就能远到天涯,有理就能走遍天下。”蒙古语言中最丰富的词汇就是形象地描述马的神态、步伐、习性和毛色的词语,蒙古人仅对马的称谓就多达上百种。巴尔虎民歌和音乐无以伦比地捕捉到了马属于灵魂的东西。游牧人总是把自己的忧伤、构想和心绪对马诉说,悲伤的眼泪落到秀长的马鬓上,马成为游牧人心灵对话的伙伴。在辽阔的草原上传唱了多年的那一首《刚根哈拉》——黑骏马,就以它荡人魂魄的曲式和情绪,久久回响在人的心底。
《 使人心疼》
我们糊里糊涂地搬迁了
离开了甘珠尔庙真使人心疼。
扬起飞尘的呼伦贝尔人哪
丢开了铜钵地方真使人心疼
官府的金印哟
没有因骚乱而移动
故乡的远影
遥望故乡啊影影绰绰,
白色的岩石象羊群和毡包。
我们远离故土的原因哪,
只有安本大臣知晓
遥望远山哪缥缥眇眇,
白色的岩石象羊群和毡包。
我们从家乡里搬出的原因哪,
只有威严的诺颜知道。
男婚女嫁,宴席祝酒,迎宾待客,祭祀庆典,宗教礼仪等方面的仪式歌,起源较为久远,随着社会的脚步、内容和形式都在不断丰富和更新。这些作品总是在民间礼俗和祀典仪式上吟诵和歌唱。有与该仪式目的相适应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仍在流传的仪式歌已为数不多,而且经过推陈出新,主要用以制造某种气氛,或者纪念生活中的一些重要事。
这里的时政歌,具有鲜明的倾向性。反映了蒙古民族对一些历史事件,以无情的揭露和热烈的赞颂,来鞭挞丑类,赞扬光明。在呼伦贝尔地区历史事件中,较为突出的是帝国主义的侵略与人民的反侵略战争,分裂祖国的判乱和维护祖国统一的反判乱斗争。《高高的沙原》、《边界这边的满洲里》表现的就是一九OO年中俄战争期间呼伦贝尔人民反侵略战争的英雄主义颂歌。千百年的压迫与剥削,使呼伦贝尔产生大量的反映牧民沉重灾难和寻求正义,向往美满幸福生活的歌曲。其中反映劳动人民的生产、人生哲理和生活的歌,教人友爱、向善、勤俭、进取、闪烁着蒙古民族长期游牧生活所形成的乐观豪爽性和深沉淳厚感情的风采。
关键词:巴尔虎长调 形成 风格和特点 体裁 传承与发展
巴尔虎是蒙古族的一个部落,现主要居住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的陈巴尔虎旗和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巴尔虎人分为“陈巴尔虎”和“新巴尔虎”,陈巴尔虎于1732年从布特哈一带移居呼伦贝尔海拉尔河一带。新巴尔虎于1734年从喀尔喀地区移居呼伦湖、贝尔湖一带。先来者为“陈”、后来者为“新”。
巴尔虎蒙古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和长期的游牧生产、生活中,创造了灿烂的草原文化。创造了草原音乐文化的代表作——巴尔虎蒙古族长调民歌。具有鲜明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的长调民歌,在草原上广为流传。长调民歌演唱艺术代表着蒙古族民歌演唱艺术成就的艺术形式。它一直是蒙古族音乐学研究中最主要的领域之一。所以关于长调民歌,国内学者已发表许多论文、专著及多篇研究报告。涉及内容广泛,有长调民歌的历史沿革、发展轨道、歌唱家传记、音乐形态、演唱方法、传承与弘扬等多个方面。长调民歌也是学术界比较关注的内容之一。
目前,虽然对长调民歌的研究有一定的进展,但在文化高度发展的今天,长调民歌在逐渐萎缩,这是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因此,挖掘、整理、保护、传承和发展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长调民歌要很好的向前传承和发展,就要在继承和保留原有民歌独特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在内容和表演形式上都应该注入新的音乐元素,使之音乐内涵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要加快研究步伐,利用现代手段进行保护和研究。
一、巴尔虎蒙古族长调民歌的形成
巴尔虎蒙古族长调民歌始起何时,现在还无从考证。不过从著名的“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等来看,巴尔虎长调应产生在由狩猎向畜牧的过渡时期。在蒙古人创建蒙古文字之前,巴尔虎人也同样只有语言而无文字。由于没有文字载体,故我们今天很难查到古代巴尔虎民歌。当年,古代巴尔虎人曾做为铁勒的一部,在“敕勒川”一带驻牧过。因此,也可以将著名的《敕勒歌》看作是最早的巴尔虎长调民歌。
巴尔虎长调民歌首先属于游牧文化,然后再属于包罗内容更多的草原文化。一片土地总有其独特的文化,而每一种音乐的形成和发展都会留下自身的轨迹。巴尔虎长调是由草原地理环境,游牧经济生活和马背民族的历史传统等多方面形成的音乐文化形式。长久以来巴尔虎长调在呼伦贝尔草原上呈现出自己的优势和旺盛的生命力,经过巴尔虎人世代传唱,经过一代代优秀歌手的创新、发展,已经成为蒙古族民歌中独具风格与魅力足已能代表巴尔虎民族特点的长调民歌。巴尔虎长调民歌即蒙古语“乌日叮道”或“奥尔图音道”俗称“长调”。,草原长调民歌,则是北方游牧民族草原民歌的高级形态,乃是草原文化进入高潮时期的产物。这一民歌形式之所以走向完美和成熟,是同蒙古族的革新与创造联系在一起的。
自古以来,我国乃至世界上有许多游牧民族,他们在广阔的草原上繁衍生息,其生活方式与蒙古族大体相近。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游牧民族的音乐,并没有走到草原长调民歌阶段。如布里亚特人,他们的生活方式与其他蒙古部落并没有太大区别。但由于脱离山林狩猎生活方式较晚,其音乐却依旧停留在短调风格时期,并没有发展到长调民歌阶段。由此可见,广阔草原的自然环境,虽然是长调民歌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但却又不是唯一条件。草原长调民歌的发展与成熟,是在蒙古人跨入蒙古高原后,伴随着蒙古游牧封建社会前进的步伐,不断向前发展,逐渐完善和提高。达延汗(名巴图蒙克1479年立,在位38年,北元时期)时期,长调民歌已趋成熟,辽阔自由的音乐风格得以基本确立,达到了新的高峰。草原长调民歌的形成,使蒙古族音乐进入了一个长调风格化的历史时期。
二、巴尔虎蒙古族长调民歌的风格和特点
(一)风格
一个民族的音乐风格与本民族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紧密相连。巴尔虎蒙古族长调主要流传于“陈”、“新”巴尔虎草原上。牧民们游牧在辽阔的呼伦贝尔草原上。不受任何约束地歌唱自己的生活与爱情,抒发内心的喜怒哀乐,到处传唱。经众人之口,逐渐形成完整的歌曲,被广大群众所承认。
由于放牧生活在辽阔的草地,自由自在,又没有鲜明的劳动节奏形式,所以在这种环境条件中产生的歌曲也是自由、舒展的,没有鲜明规律性的固定节奏,小节线都不很明显。因此,民间采访时往往不写小节线,演唱者还可以根据自已的情况增添很多美妙的色彩,这很难用音符准确的记下来。这些华彩音、装饰音和滑音等体现了长调浓厚的民族风格,吸引着听众。像《辽阔的草原》这样的作品,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那种草原般宽广的胸怀和优美深沉的意境,它早已与蒙古族歌唱家宝音德力格尔的演唱一起得到世界人民的赞誉。
1、生活在呼伦贝尔草原上的巴尔虎、布利亚特人的历史生活是整个蒙古族历史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因部族、地域、外界影响等差异,也形成在民族共性基础上的地区风格,同一首歌曲在各地唱法确大同小异。巴尔虎蒙古族民歌有典型的结构,其结构一般由四个分句构成,称四句式结构。在其它形式的结构以及对比、夸张,衬托等艺术手法的运用上,也较多地渗透和闪耀着独有的地区特色。 2、其次是关于方言,在民歌艺术表现上。呼伦贝尔地区蒙古族语属于我国蒙古语东北部方言——巴尔虎布利亚特方言,它与中部和西部在语言、词汇等都有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别,在民间歌谣中表现较为突出,它是地方特色的重要体现,是与该地区历史生活,部族、习俗等难以分离的。这种以方言构成的独特语言艺术特色,在用蒙文记录整理的歌词中还较完整的得以保存,但在译文中就无法予以表现了。要想了解这种特色,只有对照原语言。民歌作品从原来的语言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无论是多么传神达意的译文,都将在内容和艺术性上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3、在调式方面,巴尔虎长调民歌民间音乐转调、离调手法运用较为普遍,并且保留着蒙古族古代音乐调式的基本模式,其常见的转调手法,便是羽调式向下属方向离调转调,往往出现清角音,带有柔和宽厚的色彩,这种调式可以表现人的内心复杂和 奋发激扬的情绪,所以这种歌曲比较多见。另一方面,大多长调4、5度连续上跳,再向下属方向发展(6—2—5—1—4),尤其巴尔虎长调一开始就以4度大跳,给人留下辽阔宽广的感觉,后一段以下5度来模仿前一段也是常有的。 如长调歌曲《辽阔的草原》。
这首歌曲第一乐句羽音开始,第二乐句下属音商音开始,以下属音来模仿第一乐句。
在巴尔虎、布里亚特民歌中,存在着一种独特的转调方法在羽调式短调歌曲中,上下乐句段结构居多,往往向下属方向进行转调,采用模进手法,在下属音上原样构筑前面的乐句,下方五度上建立起的羽调式。除了羽调式,在巴尔虎长调中宫调式也占一定的位置,其次是商调和徵调式,角调式不常见。
匈牙利著名音乐家柯达伊曾指出,在匈牙利的民间歌曲中,向下方五度作模进转调,原样重复前面的乐句,乃是最基本的转调方法。他认为这是匈牙利音乐东方特质的主要依据。这与呼伦贝尔地区的短调歌曲中转调手法完全相同。这一事实有力的说明,呼伦贝尔地区的巴尔虎蒙古族音乐其历史十分悠久。
(二)特点
巴尔虎民歌因为属于巴尔虎文化艺术的种类,所以巴尔虎蒙古族真实历史的起源、发展,离不开巴尔虎人的生活、习惯、风俗、文化等文化艺术范围。巴尔虎蒙古族在长久的游牧中形成了勤劳朴素的生活、生产方式。巴尔虎民歌是来自巴尔虎人的聪明与智慧,词和曲形成了地方的个性特点,巴尔虎歌手在继承和发扬蒙古族音乐艺术同时,又保持部落的个性风格特点。因此巴尔虎长调民歌的个性特点有以下六个方面。
1、语言流畅、节奏自由
巴尔虎民歌不被歌词所局限,而是直接用地方口语来表达思想感情,它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及韵味,巴尔虎歌手的咬字和吐字一听就能听出来。
这首歌曲的“由乐森”、“折乐木折那”是巴尔虎地方语言,它直接赞美马的肥壮有力的步态,使内容更加清晰,巴尔虎民歌语言朴素,思想感情直白,形成了自由的节奏形式。
2、“诺古拉”优美柔和
巴尔虎长调“诺古拉”(直译为“波折音”)较多,没有特定的规律,而且这种特点已成为巴尔虎人的主要演唱技巧。诺古拉“修饰”了歌曲,使歌手自由发挥,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内容清晰,通俗易懂
巴尔虎蒙古人因为有纯朴豪放、热情开朗的性格,所以歌曲内容清晰明确。歌曲来自于牧民生活,反映了牧民生活。因此,牧民很容易接纳本民族的歌曲,使民歌一代一代相传。
三、巴尔虎蒙古族长调民歌的体裁
巴尔虎民歌与其它蒙古族民歌一样,它随着千百年来游牧迁徒,驯养狩猎并涉及民族风情和山川风物的长调民歌式的歌唱,经逐水草而牧,冬夏移营,形成丰富多彩的歌曲内容,如《故乡的远影》描写了远离故土时的情景,《吉仁口》则又抒写了回归故土时的心情。当然,有时迁徒游牧来自社会的原因,这些民歌也就不能不触及历史背景,如《搬家路上》、《使人心疼》等。有的对故乡草原和赖以驰骋的骏马给以由衷的礼赞。骏马不仅是蒙古人的人生伴侣,更是游牧蒙古人表达心灵,精神和思想的话语。蒙古人表达最美好的思想感情都和马相提并论。如“育儿居于幼、驯马始于驹”,“笼头是马的规范,行为是人的规则”“有马就能远到天涯,有理就能走遍天下。”蒙古语言中最丰富的词汇就是形象地描述马的神态、步伐、习性和毛色的词语,蒙古人仅对马的称谓就多达上百种。巴尔虎民歌和音乐无以伦比地捕捉到了马属于灵魂的东西。游牧人总是把自己的忧伤、构想和心绪对马诉说,悲伤的眼泪落到秀长的马鬓上,马成为游牧人心灵对话的伙伴。在辽阔的草原上传唱了多年的那一首《刚根哈拉》——黑骏马,就以它荡人魂魄的曲式和情绪,久久回响在人的心底。
《 使人心疼》
我们糊里糊涂地搬迁了
离开了甘珠尔庙真使人心疼。
扬起飞尘的呼伦贝尔人哪
丢开了铜钵地方真使人心疼
官府的金印哟
没有因骚乱而移动
故乡的远影
遥望故乡啊影影绰绰,
白色的岩石象羊群和毡包。
我们远离故土的原因哪,
只有安本大臣知晓
遥望远山哪缥缥眇眇,
白色的岩石象羊群和毡包。
我们从家乡里搬出的原因哪,
只有威严的诺颜知道。
男婚女嫁,宴席祝酒,迎宾待客,祭祀庆典,宗教礼仪等方面的仪式歌,起源较为久远,随着社会的脚步、内容和形式都在不断丰富和更新。这些作品总是在民间礼俗和祀典仪式上吟诵和歌唱。有与该仪式目的相适应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仍在流传的仪式歌已为数不多,而且经过推陈出新,主要用以制造某种气氛,或者纪念生活中的一些重要事。
这里的时政歌,具有鲜明的倾向性。反映了蒙古民族对一些历史事件,以无情的揭露和热烈的赞颂,来鞭挞丑类,赞扬光明。在呼伦贝尔地区历史事件中,较为突出的是帝国主义的侵略与人民的反侵略战争,分裂祖国的判乱和维护祖国统一的反判乱斗争。《高高的沙原》、《边界这边的满洲里》表现的就是一九OO年中俄战争期间呼伦贝尔人民反侵略战争的英雄主义颂歌。千百年的压迫与剥削,使呼伦贝尔产生大量的反映牧民沉重灾难和寻求正义,向往美满幸福生活的歌曲。其中反映劳动人民的生产、人生哲理和生活的歌,教人友爱、向善、勤俭、进取、闪烁着蒙古民族长期游牧生活所形成的乐观豪爽性和深沉淳厚感情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