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的保障。班主任工作是德育工作的实施者。不当班主任似乎不是真正的老师,班主任对班级学生的感受似乎是对人生的感受,五味杂陈、酸甜苦辣尽在其中。特别地,班主任感受到学生有所进步,有所改变,哪怕与学生变得聊得来,便会感觉充满乐趣,满足,幸福。本文案例讲述笔者作为高职学校的班主任,对学生平常在校行为表现和其家长之间的沟通,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高职班主任;师生关系;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德育
一、案例问题
学生A,女,18岁,职业学校高二年级,性格开朗,个性突出,平时积极参加班级活动的。对英语感兴趣,文科好,但是上课容易打瞌睡,题目稍微有些难度就不做了。任课老师多次也与笔者反映此问题。接下来,在较长时间相处下,感觉她的问题不是简简单单能解决的。
二、分析与思考
起初,我以为该学生晚上因为玩手机睡得晚,睡眠不足,影响课堂效率。因为是女生,没有进行批评,找她以聊聊天的形式来寻找原因。初次谈话了解到,她睡眠不足,容易醒夜。听到这一情况,我心中猜想,是否因为是首次住宿原因影响学生的心情。我认为有必要给她的家长联系,了解咨询情况。
第二次,我找她谈话,如果睡眠不足,建议她可以在白天适当地做一些运动,也可以多阅读,多写写作文,也可以多做练习,以充实自己的学习生活。但感觉到学生本身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也缺乏坚持的毅力。虽然有进行相应的运动,但次数并不多。上课打瞌睡的情况依然没有太明显的改变。
第三次,家长会期间与家长沟通是否同意小A 同学退宿,母亲说,不想让其退宿。从与母亲的谈话中,猜想可能母亲因为小女儿太小,需要更多的照顾。
不知不觉,第一个学期过去了。期末成绩中有一门专业核心科目和数学科目没能达到及格,与家长和学生再次沟通。家长和学生提出下学期退宿,不管怎么说,第二学期学生进步是有的,有一个手抄报的活动,主题是“心理健康教育”,她问,“老师,这个做的好,有奖励吗?奖励可以是加分吗?”虽然有时候实践与科目平时分没有多大关系,但我知道,她是一个要求自己上进,自尊心特强的女孩子。我对她的手抄报印象非常深刻,她的内容是“母爱的缺乏和过溺”,我心里有了大大的问号,我联系了她的母亲,回想这一学期的相处情况,对于她的问题分析总结如下:
1.自身学习品质因素:学生在小学期间,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都在班级里名列前茅的,在初中期间,父母因忙于做生意,缺少平时该有的关怀,及时的沟通。对她而言,正是叛逆期,再加上当时的电子产品对她的影响,导致在初中时,学习习惯在逐步变差,克服困难的毅力消退,学习成绩明显下降。
2.家庭坏境因素:小A 同学是女生,平时注重形象,性格十分要强,因为初中成绩下降,对她自己是一种打击。她对现在母亲过多照顾小女儿,想法确实错了。有时候A同学总是与她母亲对着干,其实她还是介意在初中时期母亲对她的照顾变少了。心里的想法多,又感觉一些消极的事情无法及时表达出来,长期积累,导致消极情绪过度积压。
三、案例措施
针对学生现在的情况,家人和老师不闻不问,或者批评责骂,不仅不会消除她的偏激想法,反而会适得其反。人是具有情感的,所以情感关怀在教育中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
1.利用“教师期望”,促进友好的师生关系
学生既是管理的对象,也是管理的主体,教育的过程是师生之间不断交流的过程,既有各种信息的发出和反馈,又有情感的相互交流。教育学生的前提是理解学生,理解学生的前提是了解学生。创设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或教育氛围,是使德育“入心”、“入脑”的基本前提。而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老师就要尽力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门。
教师期望效应启示我们,想要学生在行为和成绩上有所进步,就应该对学生怀有较高的期望。
由“手抄报”事件,我没有对她说出心里的疑问,而是从另一种角度入手--画画不错,不时与她找“话题”,与她“变熟”,旁敲侧击地提醒她,如果遇到解决不了的困惑,我可以帮助她。开始作用不太,可能与我之间还是间隔的,但我知道每人学生都渴望得到家人与老师的被爱。左思右想,我开始和她聊一聊生活的趣事,班级的趣事,渐渐,我们的间隔消除了。数学课上,她认真听讲,全神贯注;课后,也能够主动的找我问问题。看得出来,她思维敏捷,方法獨特,只要基础扎实,难题也变得容易了,我也鼓励她在专业课上多多用功。
2.与家庭教育相配合,相辅相成。
家长的价值观、人生观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习惯养成和为人处事的方式都起到了榜样作用。因此,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的最重要阶段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现在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父母的交流越来越少,从而,父母对学生的了解也逐渐减少。父母在学生最关键的初中时期而忙于工作,而且女生的心智发展快,A 同学已经养成一种不需要父母来管的错误意识。此时,家长对学生的教育最为关键的前提也是要了解孩子,做孩子的朋友,更新教育观念,注重教育方法和教育过程,更要有耐心。
3.从学生自身因素出发,抓住根本。
(1)端正学习态度
学生自身存在很多不足,个人的学习习惯差,学习自觉性不高,遇到困难容易放弃。现在的高职学校的学习任务注重专业实践,有时候文化基础课相比普通高中的要求要低些,学生的课后时间较多,在没有家长和老师的监督下,面对学业与娱乐,学生有能力判断是非,判断轻重。喜欢的科目就去学,不喜欢的科目马虎应付,是绝对不可行的。
(2)克服困难,培养坚持的毅力
面对困难要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克服,高尔基说过“你们应该培养对自己,对自己的力量的信心,这种信心是靠克服障碍,培养意志和锻炼意志而获得的。”平时我会建议A同学玩一些益智游戏,例如数独,趣味数学,抛开QQ、手机游戏等,培养克服困难的精神。
(3)“自我实现的需求”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科学的理论之一,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达到自我实现境界。
笔者平时让A同学组织一些课外活动或者策划主题班会,每次她感受到班级同学的参与,都十分开心。我也建议A 同学应该为了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采取相应的计划,从中感受到自己的能力,自己的毅力,自己为自己而自豪,感受自我实现的快乐。
四、结语
现在,少些与母亲的矛盾,多了在理科科目的时间,上课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也不会像第一学期有过不及格,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A同学的进步上还没有那么明显。作为教师,还是愿意帮助她走出自己的困境,希望她会成为快乐的人。
学生需要爱,教育需要爱。无私的关爱是我们教育者的基本职业道德,是教育工作的前提;教育者耐心的教育工作,体现在一朝一夕,方方面面;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于行的做法,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作者单位: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关键词:高职班主任;师生关系;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德育
一、案例问题
学生A,女,18岁,职业学校高二年级,性格开朗,个性突出,平时积极参加班级活动的。对英语感兴趣,文科好,但是上课容易打瞌睡,题目稍微有些难度就不做了。任课老师多次也与笔者反映此问题。接下来,在较长时间相处下,感觉她的问题不是简简单单能解决的。
二、分析与思考
起初,我以为该学生晚上因为玩手机睡得晚,睡眠不足,影响课堂效率。因为是女生,没有进行批评,找她以聊聊天的形式来寻找原因。初次谈话了解到,她睡眠不足,容易醒夜。听到这一情况,我心中猜想,是否因为是首次住宿原因影响学生的心情。我认为有必要给她的家长联系,了解咨询情况。
第二次,我找她谈话,如果睡眠不足,建议她可以在白天适当地做一些运动,也可以多阅读,多写写作文,也可以多做练习,以充实自己的学习生活。但感觉到学生本身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也缺乏坚持的毅力。虽然有进行相应的运动,但次数并不多。上课打瞌睡的情况依然没有太明显的改变。
第三次,家长会期间与家长沟通是否同意小A 同学退宿,母亲说,不想让其退宿。从与母亲的谈话中,猜想可能母亲因为小女儿太小,需要更多的照顾。
不知不觉,第一个学期过去了。期末成绩中有一门专业核心科目和数学科目没能达到及格,与家长和学生再次沟通。家长和学生提出下学期退宿,不管怎么说,第二学期学生进步是有的,有一个手抄报的活动,主题是“心理健康教育”,她问,“老师,这个做的好,有奖励吗?奖励可以是加分吗?”虽然有时候实践与科目平时分没有多大关系,但我知道,她是一个要求自己上进,自尊心特强的女孩子。我对她的手抄报印象非常深刻,她的内容是“母爱的缺乏和过溺”,我心里有了大大的问号,我联系了她的母亲,回想这一学期的相处情况,对于她的问题分析总结如下:
1.自身学习品质因素:学生在小学期间,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都在班级里名列前茅的,在初中期间,父母因忙于做生意,缺少平时该有的关怀,及时的沟通。对她而言,正是叛逆期,再加上当时的电子产品对她的影响,导致在初中时,学习习惯在逐步变差,克服困难的毅力消退,学习成绩明显下降。
2.家庭坏境因素:小A 同学是女生,平时注重形象,性格十分要强,因为初中成绩下降,对她自己是一种打击。她对现在母亲过多照顾小女儿,想法确实错了。有时候A同学总是与她母亲对着干,其实她还是介意在初中时期母亲对她的照顾变少了。心里的想法多,又感觉一些消极的事情无法及时表达出来,长期积累,导致消极情绪过度积压。
三、案例措施
针对学生现在的情况,家人和老师不闻不问,或者批评责骂,不仅不会消除她的偏激想法,反而会适得其反。人是具有情感的,所以情感关怀在教育中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
1.利用“教师期望”,促进友好的师生关系
学生既是管理的对象,也是管理的主体,教育的过程是师生之间不断交流的过程,既有各种信息的发出和反馈,又有情感的相互交流。教育学生的前提是理解学生,理解学生的前提是了解学生。创设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或教育氛围,是使德育“入心”、“入脑”的基本前提。而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老师就要尽力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门。
教师期望效应启示我们,想要学生在行为和成绩上有所进步,就应该对学生怀有较高的期望。
由“手抄报”事件,我没有对她说出心里的疑问,而是从另一种角度入手--画画不错,不时与她找“话题”,与她“变熟”,旁敲侧击地提醒她,如果遇到解决不了的困惑,我可以帮助她。开始作用不太,可能与我之间还是间隔的,但我知道每人学生都渴望得到家人与老师的被爱。左思右想,我开始和她聊一聊生活的趣事,班级的趣事,渐渐,我们的间隔消除了。数学课上,她认真听讲,全神贯注;课后,也能够主动的找我问问题。看得出来,她思维敏捷,方法獨特,只要基础扎实,难题也变得容易了,我也鼓励她在专业课上多多用功。
2.与家庭教育相配合,相辅相成。
家长的价值观、人生观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习惯养成和为人处事的方式都起到了榜样作用。因此,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的最重要阶段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现在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父母的交流越来越少,从而,父母对学生的了解也逐渐减少。父母在学生最关键的初中时期而忙于工作,而且女生的心智发展快,A 同学已经养成一种不需要父母来管的错误意识。此时,家长对学生的教育最为关键的前提也是要了解孩子,做孩子的朋友,更新教育观念,注重教育方法和教育过程,更要有耐心。
3.从学生自身因素出发,抓住根本。
(1)端正学习态度
学生自身存在很多不足,个人的学习习惯差,学习自觉性不高,遇到困难容易放弃。现在的高职学校的学习任务注重专业实践,有时候文化基础课相比普通高中的要求要低些,学生的课后时间较多,在没有家长和老师的监督下,面对学业与娱乐,学生有能力判断是非,判断轻重。喜欢的科目就去学,不喜欢的科目马虎应付,是绝对不可行的。
(2)克服困难,培养坚持的毅力
面对困难要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克服,高尔基说过“你们应该培养对自己,对自己的力量的信心,这种信心是靠克服障碍,培养意志和锻炼意志而获得的。”平时我会建议A同学玩一些益智游戏,例如数独,趣味数学,抛开QQ、手机游戏等,培养克服困难的精神。
(3)“自我实现的需求”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科学的理论之一,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达到自我实现境界。
笔者平时让A同学组织一些课外活动或者策划主题班会,每次她感受到班级同学的参与,都十分开心。我也建议A 同学应该为了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采取相应的计划,从中感受到自己的能力,自己的毅力,自己为自己而自豪,感受自我实现的快乐。
四、结语
现在,少些与母亲的矛盾,多了在理科科目的时间,上课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也不会像第一学期有过不及格,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A同学的进步上还没有那么明显。作为教师,还是愿意帮助她走出自己的困境,希望她会成为快乐的人。
学生需要爱,教育需要爱。无私的关爱是我们教育者的基本职业道德,是教育工作的前提;教育者耐心的教育工作,体现在一朝一夕,方方面面;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于行的做法,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作者单位: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