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音乐课堂以激励性评价作为载体,引领学生达到学习音乐的可持续兴趣及发展,让他们在自主评价、同伴建议和教师引领相结合中,促进每个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把学生的学习习惯、课堂表现、日常行为规范等各种表现均纳入学习习惯的范畴,笔者以“快乐do re mi”储蓄卡为载体,引领学生在关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来激励他们,让他们能在音乐的世界里成长。
【关 键 词】 小学音乐;激励性评价;储蓄卡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评价体系”。以《标准》规定的各学段、各年级的课程目标和教学领域为基准进行,其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除了关注情感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情况之外,还应注意考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关注孩子的成长。
多年来,学校开展各种形式的感恩教育活动,且《基于感恩教育的小学生活德育模式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在省级立项。在开展感恩教育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重视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学校以 “储蓄卡”为载体,把学生的学习习惯、课堂表现、日常行为规范等各种表现均纳入感恩教育的范畴,这对于音乐学科的评价,无疑是融入大环境的一个好契机。
音乐学科作为学校学科的组成部分,把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贯穿到学校教育的整个大系统中去,于是在区教研室创新的“快乐do re mi”储蓄卡基础上,建立了属于自己学科的储蓄卡,让孩子们在学习音乐的路上得到呵护、看到自己的成长。
主旨:“快乐do re mi”儲蓄卡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通过科学的学生学习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一、关注态度习惯,在形成性评价中体验成长的快乐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学的实践过程是音乐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学评价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进行,尽可能地对所有学生实施日常的形成性评价,来关注学生成长的全过程。
(一)我的成长我做主——成立“快乐do re mi”评价机构
有效的机构组织是执行操作的一个必要前提。而我们设置机构为的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愉快地融入音乐评价,成为有效的组成部分,并明白自己在其中的角色,树立主人翁意识,使评价操作能有效运作。
(二)目标引领促成长——构建“快乐do re mi”评价标准
“快乐do re mi”储蓄卡的评价内容和标准分学校、教研组两个层面形成的评价体系,分别由学校德育领导小组、音乐教研组教师负责制订实施。
(三)享受过程争第一——“快乐do re mi”形成性评价的实施
储蓄的操作必须讲求便捷、明了、易操作的原则。让每一位学生能在每一课中有清晰的成长价值体现。
1. 办理“快乐do re mi”储蓄卡
每位“储户”积极参与音乐课堂的集体活动,均可向各支行的储蓄柜长申报,具体流程图:储户申报→柜长审核敲星→行长核实→总顾问。
随着“储户”积星的增多,“银行”将对“储户”进行相应升级,由低到高依次为铜卡级、银卡级、金卡级、钻石级和皇冠级。
2. 评价“快乐do re mi”储户
美国心理学家特尔福德认为:“驱使学生学习的基本动机有两种:一种是社会交往动机,另一种是荣誉动机”。这两种动机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心理基础。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就必须充分发挥激励手段的作用。
在这里我们主要采用:每课评→每月评→期终评,这三个阶段的激励评价,来反馈每一次过程对学生进步的体现。
(四)组织人人有担当——“快乐do re mi”形成性评价操作说明
1. 音乐任课教师要宣传、发动和组织好,尤其在操作开始之初,能多对“行长”“储蓄柜长”进行工作上的指导,是该活动顺利有效地开展的基本保证。
2. 坚持学生自主参与的原则。“快乐do re mi”储蓄卡的工作尽可能地由学生担任。(一年级由音乐任课老师自行安排)
3. 坚持面向多数的原则。每月被评上“快乐do re mi”小明星的,下月评比重新记数,当月未被评上的“储户”,可累计星数到下月参与评选。
4. 坚持鼓励进步的原则。“储户”不良表现一次不能加星,在以后的课堂中加油赶超。
二、关注综合技能,在终结性评价中体验成功
音乐学科的发展性评价主张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一个相对全面、真实、准确的评价结论。而从终结性评价中可以看到一学期下来学生的音乐学习总体情况,也能让学生看到一个阶段下来自己音乐学业方面的成长。
(一)综合性评价的内容
内容以《音乐课程标准》规定的各学段、各年级的课程目标和教学领域为基准进行。从三大块进行具体操作。
1. 学业评价:①自评;②组评;③师生评。
2. 综合表演(音乐会形式的展示)。
3. 综合总评。
(二)综合性评价的实施
1. 学业评价,关心自己的成长
学业评价是对整个学期内的全部学习内容,通过自评、组评及师生评三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实施综合性学业评价。
(1)自主评价
自我评价是一个人从外部评价向内部评价逐步内化的过程,自我评价,能够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承认音乐学习的个体差异、关注自我发展。开展的自身评价,对于评价和事实是否有距离,不必苛责。
如“我会唱的歌”这一活动中,在唱《两只小象》这首歌时,其中有一名学生对自己的评价是:“老师,我觉得自己能背唱得很好,我对自己很满意,这首歌我可以拿到■。”这位学生虽然没有说自己怎么唱得好,可我已经能够想象到,他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一定会很积极,因为他已经为自己树立了信心。 (2)同伴建议
组织学生进行组内同伴间互相提建议是在自评基础上进行,坚持信任原则。在互评时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去指导学生,除了要向那些课堂表现不错的同学表示祝贺,更重要的是鼓励那些课堂表现不自信的同学。
(3)教师引领
教师是教学评价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至关重要。这里主要是根据学生们的自评、互评,再根据教师对学生自身的纵向评价,进行一个合理的综合评定。
2. 合表演,展示自己的成长
“班级音乐会”是学生间相互展示、相互评价的有效途径之一。為了让学生展现自我,扬长避短,组织学生以“小小音乐会”的形式进行学期测评,即让学生可以自选强项参加考试。学生采用综合自评、互评的方式,评出等级。每位学生既是演员,又是观众也是评委,在和谐的气氛中,既展示了特长,又增强了兴趣;既体验了成功,又促进了发展。
3. 合总评,看到自己的成长
综合评价相当于总评,在以上积累的资料中进行一个合理的综合评价作为学生最后的学业成绩。
一日之计在于晨,而一课之际在于始。“快乐do re mi”储蓄卡的实施,音乐课常规形成,学生每次课前准备都有心的把上课要用的工具准备好,能够整齐、安静、有序地排队到音乐教室上课。课堂教学中做到了活跃而不凌乱。学生既感觉轻松活跃,同时也感受到一定的教学规则。参加音乐社团氛围浓厚,学生从原来的被动加入变为主动参与。储蓄卡也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文艺积极性,成了关心身边一切音乐活动积极分子。他们作为社区的一分子,对社区搞的活动越来越关心,参加也越来越踊跃,参与校外艺术培训也更加积极。这样的良性循环将会更好的持续发展。
总之:“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我们要用爱心去正确地进行评价,恰如其分地表扬、充满关怀的批评、满怀希望的鼓励都能让学生在激励性评价得到自我发展,让他们在享受音乐的道路上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 金亚文. 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 徐勇,龚孝华. 新课程的评价改革[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 周卫勇,李雁冰,钟启泉. 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谈新课程的评价改革[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 鲁洁,王逢贤. 德育新论[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关 键 词】 小学音乐;激励性评价;储蓄卡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评价体系”。以《标准》规定的各学段、各年级的课程目标和教学领域为基准进行,其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除了关注情感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情况之外,还应注意考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关注孩子的成长。
多年来,学校开展各种形式的感恩教育活动,且《基于感恩教育的小学生活德育模式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在省级立项。在开展感恩教育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重视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学校以 “储蓄卡”为载体,把学生的学习习惯、课堂表现、日常行为规范等各种表现均纳入感恩教育的范畴,这对于音乐学科的评价,无疑是融入大环境的一个好契机。
音乐学科作为学校学科的组成部分,把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贯穿到学校教育的整个大系统中去,于是在区教研室创新的“快乐do re mi”储蓄卡基础上,建立了属于自己学科的储蓄卡,让孩子们在学习音乐的路上得到呵护、看到自己的成长。
主旨:“快乐do re mi”儲蓄卡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通过科学的学生学习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一、关注态度习惯,在形成性评价中体验成长的快乐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学的实践过程是音乐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学评价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进行,尽可能地对所有学生实施日常的形成性评价,来关注学生成长的全过程。
(一)我的成长我做主——成立“快乐do re mi”评价机构
有效的机构组织是执行操作的一个必要前提。而我们设置机构为的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愉快地融入音乐评价,成为有效的组成部分,并明白自己在其中的角色,树立主人翁意识,使评价操作能有效运作。
(二)目标引领促成长——构建“快乐do re mi”评价标准
“快乐do re mi”储蓄卡的评价内容和标准分学校、教研组两个层面形成的评价体系,分别由学校德育领导小组、音乐教研组教师负责制订实施。
(三)享受过程争第一——“快乐do re mi”形成性评价的实施
储蓄的操作必须讲求便捷、明了、易操作的原则。让每一位学生能在每一课中有清晰的成长价值体现。
1. 办理“快乐do re mi”储蓄卡
每位“储户”积极参与音乐课堂的集体活动,均可向各支行的储蓄柜长申报,具体流程图:储户申报→柜长审核敲星→行长核实→总顾问。
随着“储户”积星的增多,“银行”将对“储户”进行相应升级,由低到高依次为铜卡级、银卡级、金卡级、钻石级和皇冠级。
2. 评价“快乐do re mi”储户
美国心理学家特尔福德认为:“驱使学生学习的基本动机有两种:一种是社会交往动机,另一种是荣誉动机”。这两种动机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心理基础。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就必须充分发挥激励手段的作用。
在这里我们主要采用:每课评→每月评→期终评,这三个阶段的激励评价,来反馈每一次过程对学生进步的体现。
(四)组织人人有担当——“快乐do re mi”形成性评价操作说明
1. 音乐任课教师要宣传、发动和组织好,尤其在操作开始之初,能多对“行长”“储蓄柜长”进行工作上的指导,是该活动顺利有效地开展的基本保证。
2. 坚持学生自主参与的原则。“快乐do re mi”储蓄卡的工作尽可能地由学生担任。(一年级由音乐任课老师自行安排)
3. 坚持面向多数的原则。每月被评上“快乐do re mi”小明星的,下月评比重新记数,当月未被评上的“储户”,可累计星数到下月参与评选。
4. 坚持鼓励进步的原则。“储户”不良表现一次不能加星,在以后的课堂中加油赶超。
二、关注综合技能,在终结性评价中体验成功
音乐学科的发展性评价主张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一个相对全面、真实、准确的评价结论。而从终结性评价中可以看到一学期下来学生的音乐学习总体情况,也能让学生看到一个阶段下来自己音乐学业方面的成长。
(一)综合性评价的内容
内容以《音乐课程标准》规定的各学段、各年级的课程目标和教学领域为基准进行。从三大块进行具体操作。
1. 学业评价:①自评;②组评;③师生评。
2. 综合表演(音乐会形式的展示)。
3. 综合总评。
(二)综合性评价的实施
1. 学业评价,关心自己的成长
学业评价是对整个学期内的全部学习内容,通过自评、组评及师生评三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实施综合性学业评价。
(1)自主评价
自我评价是一个人从外部评价向内部评价逐步内化的过程,自我评价,能够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承认音乐学习的个体差异、关注自我发展。开展的自身评价,对于评价和事实是否有距离,不必苛责。
如“我会唱的歌”这一活动中,在唱《两只小象》这首歌时,其中有一名学生对自己的评价是:“老师,我觉得自己能背唱得很好,我对自己很满意,这首歌我可以拿到■。”这位学生虽然没有说自己怎么唱得好,可我已经能够想象到,他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一定会很积极,因为他已经为自己树立了信心。 (2)同伴建议
组织学生进行组内同伴间互相提建议是在自评基础上进行,坚持信任原则。在互评时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去指导学生,除了要向那些课堂表现不错的同学表示祝贺,更重要的是鼓励那些课堂表现不自信的同学。
(3)教师引领
教师是教学评价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至关重要。这里主要是根据学生们的自评、互评,再根据教师对学生自身的纵向评价,进行一个合理的综合评定。
2. 合表演,展示自己的成长
“班级音乐会”是学生间相互展示、相互评价的有效途径之一。為了让学生展现自我,扬长避短,组织学生以“小小音乐会”的形式进行学期测评,即让学生可以自选强项参加考试。学生采用综合自评、互评的方式,评出等级。每位学生既是演员,又是观众也是评委,在和谐的气氛中,既展示了特长,又增强了兴趣;既体验了成功,又促进了发展。
3. 合总评,看到自己的成长
综合评价相当于总评,在以上积累的资料中进行一个合理的综合评价作为学生最后的学业成绩。
一日之计在于晨,而一课之际在于始。“快乐do re mi”储蓄卡的实施,音乐课常规形成,学生每次课前准备都有心的把上课要用的工具准备好,能够整齐、安静、有序地排队到音乐教室上课。课堂教学中做到了活跃而不凌乱。学生既感觉轻松活跃,同时也感受到一定的教学规则。参加音乐社团氛围浓厚,学生从原来的被动加入变为主动参与。储蓄卡也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文艺积极性,成了关心身边一切音乐活动积极分子。他们作为社区的一分子,对社区搞的活动越来越关心,参加也越来越踊跃,参与校外艺术培训也更加积极。这样的良性循环将会更好的持续发展。
总之:“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我们要用爱心去正确地进行评价,恰如其分地表扬、充满关怀的批评、满怀希望的鼓励都能让学生在激励性评价得到自我发展,让他们在享受音乐的道路上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 金亚文. 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 徐勇,龚孝华. 新课程的评价改革[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 周卫勇,李雁冰,钟启泉. 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谈新课程的评价改革[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 鲁洁,王逢贤. 德育新论[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