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这给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信息技术这些科技类学科,要求教师迅速转变教学观念,寻找新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以便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浅探 合作式 教学 模式
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已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教育已被提到战略的高度上来了。信息技术课程在中学课程中也正逐渐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信息技术早已被列为高中必修课,新出台的2008高考方案中信息技术也被列为高考科目之一,这是令广大信息技术教师感到欣慰的事。然而信息技术课程毕竟还是一门新兴的课程,它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诸多方面还是不完善的,它还需要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几年的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我一直在探索着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这就是“合作式”课堂教学模式。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它是符合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并能发挥信息技术教学优势的一种教学模式。下面我就谈谈关于“合作式”课堂教学模式的一些感悟。
课堂教学是以师生的双边活动为中心的。师生的双边活动主要体现在师生的组合上,因此,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课堂上师生的组合是否得当,是否达到最优化。而“合作式”课堂教学模式正是为了实现师生组合最优化这一目标的一种完善的教学模式。
一、“合作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
“合作式”课堂教学模式,指的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引导、指导学生,充分发挥师生间及同学间的合作精神,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的训练,并使之转化为能力的一种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它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师生间的合作。一堂课应该是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共同发挥的一个过程。主导性和主体性如何能和谐、充分的发挥,就要看老师与学生合作是否默契。合作默契,老师教得省心省力,学生学得也轻松愉悦。二是同学间的互助合作,也就是所谓的“合作学习”。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互相帮助、发挥合作精神、以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和各种学习任务。
二、“合作式”课堂教学的模式特点
1.民主性。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扬民主性。只有充分发扬民主,学生才敢于想、敢于说、敢于做、敢于质疑、敢于辩驳、敢于创新。
2.自主性。所谓自主性就是在课堂上给学生一个任意驰骋的空间,这不仅体现在实际操作上,还体现在思维上。但自主并不等于放任。总的来说应做到“先放后收”。所谓“放”是指:首先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操作,最后让学生互相讨论、互相交流、互相评点。所谓“收”是指:在“放”之后,做到及时反馈、正确评价,从而实现学生的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3.创造性。计算机是一门极富创造力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大力提倡学生开展创造性的活动。同时教师应做到细致观察,可能某个学生“异想天开”的想法,就是一个思维的闪光点,就是一个创新的萌芽。这时,教师应及时给予鼓励赞扬,并适度点拨,从而实现学生创新的完成。
三、“合作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
1.转变观念,增强合作意识。“合作式”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合作为核心的。要想实现“合作”,不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转变观念。
第一,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应迅速转变观念,与学生共同去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我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力求能够深入到学生中去,不只把他们当作学生来看,更把他们当成朋友。不仅在学习上关心他们,还在生活上关心他们。经常和学生进行思想交流,让学生知道老师是怎么想的。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认为老师不仅仅是他们的老师,还是他们的朋友。另外,我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做到一视同仁。千万不要只重视优生而忽略了差生,这样不仅严重挫伤差生的积极性,而且还给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带来一定的难度。教师除了要转变观念之外,还应注重增强合作意识。要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教师应乐于和学生合作,要改变学生被动吸收知识的局面,坚决杜绝学生课堂上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的现象。
第二,学生也应转变观念。长期以来,学生都对教学有一个保守的概念。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早已在他们的心中根深蒂固。其实,教学过程就应该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互相参与,互相“干涉”的过程。那么应该如何让学生转变这一观念呢?我在实际操作中是这样实现的:首先让学生树立一个思想,即教学是一个教学相长、互相促进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都能获取到一定的知识。教师如何教学,学生完全可以参与,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研究教师应怎样教,学生才更容易理解。学生头脑中形成这一概念之后,就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姿态。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就大大提高了,原来不敢提的、不敢问的、不敢说的,都可激活教师的教法。
2.合理分组,做到因材施教。在“合作式”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分组应讲究科学性和层次性。合作小组应是典型的不同成分的组合。每组学生以5—6人为宜,通常好中差按2:1:3的比例来确定人数,合作各方要多方面配合,通过合作可从对方获取有用的信息来填补自身在信息、知识和能力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信息上的拓宽、知识上的增长和能力上的提高。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可根据各组先进行整体教学,然后区分层次,做到因材施教。
3.及时反馈,正确科学评估。这是“合作式”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它对整个课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反馈及时可以较快地实现学生知识向能力的转化。通过及时的反馈,教师不仅可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还可以及时地采取相应的对策,比如改变教学方法、完善合作体系等等,使得教与学能够相互得到发展。针对反馈情况,教师应做到正确科学的评估。正确科学评估应做好如下两方面:第一,教师应建立“合作式”模式课堂教学评估表,以此规范教师的评估操作。第二,教师在评估过程中应遵循公正原则。给学生一个公正的评价,学生总会从中受到某些启发,有所领悟的。第三,教师在评估过程中应注意言辞的委婉。多对学生说些“说得好,你很棒!”“你进步很快,继续努力!”诸如此类的话语。这也符合高中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学生的劳动得到老师的承认和赞许,这对他们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从教学方面来看,这可以大大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可能会在无形中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上是我对“合作式”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点探索,我衷心地希望“合作式”课堂教学模式能给各位同仁带来更多的“活水”,让学生在民主、合作、自主的氛围中创造出更大的奇迹。
关键词:浅探 合作式 教学 模式
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已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教育已被提到战略的高度上来了。信息技术课程在中学课程中也正逐渐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信息技术早已被列为高中必修课,新出台的2008高考方案中信息技术也被列为高考科目之一,这是令广大信息技术教师感到欣慰的事。然而信息技术课程毕竟还是一门新兴的课程,它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诸多方面还是不完善的,它还需要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几年的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我一直在探索着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这就是“合作式”课堂教学模式。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它是符合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并能发挥信息技术教学优势的一种教学模式。下面我就谈谈关于“合作式”课堂教学模式的一些感悟。
课堂教学是以师生的双边活动为中心的。师生的双边活动主要体现在师生的组合上,因此,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课堂上师生的组合是否得当,是否达到最优化。而“合作式”课堂教学模式正是为了实现师生组合最优化这一目标的一种完善的教学模式。
一、“合作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
“合作式”课堂教学模式,指的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引导、指导学生,充分发挥师生间及同学间的合作精神,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的训练,并使之转化为能力的一种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它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师生间的合作。一堂课应该是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共同发挥的一个过程。主导性和主体性如何能和谐、充分的发挥,就要看老师与学生合作是否默契。合作默契,老师教得省心省力,学生学得也轻松愉悦。二是同学间的互助合作,也就是所谓的“合作学习”。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互相帮助、发挥合作精神、以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和各种学习任务。
二、“合作式”课堂教学的模式特点
1.民主性。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扬民主性。只有充分发扬民主,学生才敢于想、敢于说、敢于做、敢于质疑、敢于辩驳、敢于创新。
2.自主性。所谓自主性就是在课堂上给学生一个任意驰骋的空间,这不仅体现在实际操作上,还体现在思维上。但自主并不等于放任。总的来说应做到“先放后收”。所谓“放”是指:首先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操作,最后让学生互相讨论、互相交流、互相评点。所谓“收”是指:在“放”之后,做到及时反馈、正确评价,从而实现学生的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3.创造性。计算机是一门极富创造力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大力提倡学生开展创造性的活动。同时教师应做到细致观察,可能某个学生“异想天开”的想法,就是一个思维的闪光点,就是一个创新的萌芽。这时,教师应及时给予鼓励赞扬,并适度点拨,从而实现学生创新的完成。
三、“合作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
1.转变观念,增强合作意识。“合作式”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合作为核心的。要想实现“合作”,不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转变观念。
第一,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应迅速转变观念,与学生共同去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我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力求能够深入到学生中去,不只把他们当作学生来看,更把他们当成朋友。不仅在学习上关心他们,还在生活上关心他们。经常和学生进行思想交流,让学生知道老师是怎么想的。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认为老师不仅仅是他们的老师,还是他们的朋友。另外,我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做到一视同仁。千万不要只重视优生而忽略了差生,这样不仅严重挫伤差生的积极性,而且还给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带来一定的难度。教师除了要转变观念之外,还应注重增强合作意识。要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教师应乐于和学生合作,要改变学生被动吸收知识的局面,坚决杜绝学生课堂上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的现象。
第二,学生也应转变观念。长期以来,学生都对教学有一个保守的概念。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早已在他们的心中根深蒂固。其实,教学过程就应该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互相参与,互相“干涉”的过程。那么应该如何让学生转变这一观念呢?我在实际操作中是这样实现的:首先让学生树立一个思想,即教学是一个教学相长、互相促进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都能获取到一定的知识。教师如何教学,学生完全可以参与,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研究教师应怎样教,学生才更容易理解。学生头脑中形成这一概念之后,就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姿态。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就大大提高了,原来不敢提的、不敢问的、不敢说的,都可激活教师的教法。
2.合理分组,做到因材施教。在“合作式”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分组应讲究科学性和层次性。合作小组应是典型的不同成分的组合。每组学生以5—6人为宜,通常好中差按2:1:3的比例来确定人数,合作各方要多方面配合,通过合作可从对方获取有用的信息来填补自身在信息、知识和能力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信息上的拓宽、知识上的增长和能力上的提高。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可根据各组先进行整体教学,然后区分层次,做到因材施教。
3.及时反馈,正确科学评估。这是“合作式”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它对整个课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反馈及时可以较快地实现学生知识向能力的转化。通过及时的反馈,教师不仅可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还可以及时地采取相应的对策,比如改变教学方法、完善合作体系等等,使得教与学能够相互得到发展。针对反馈情况,教师应做到正确科学的评估。正确科学评估应做好如下两方面:第一,教师应建立“合作式”模式课堂教学评估表,以此规范教师的评估操作。第二,教师在评估过程中应遵循公正原则。给学生一个公正的评价,学生总会从中受到某些启发,有所领悟的。第三,教师在评估过程中应注意言辞的委婉。多对学生说些“说得好,你很棒!”“你进步很快,继续努力!”诸如此类的话语。这也符合高中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学生的劳动得到老师的承认和赞许,这对他们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从教学方面来看,这可以大大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可能会在无形中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上是我对“合作式”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点探索,我衷心地希望“合作式”课堂教学模式能给各位同仁带来更多的“活水”,让学生在民主、合作、自主的氛围中创造出更大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