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懂“减法人生”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k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生即减法,这还用说?人的寿命,从诞生之日起就不断减少。所增加者,唯腰围而已。
  
  可凡人偏偏不愿意接受“人生即减法”的现实,用加法予以抵抗。他们疯狂积蓄钱财,努力购置较大的住所,不断把计算机、电视、冰箱、洗衣机、微波炉、衣柜、书架、沙发、床……往家里搬。就算是对过往的记忆,也不舍得扔弃,把它们藏在发黄的相册里。
  香港人比较懂得过“减法生活”,因为房子太小、公共空间太少,每一寸空间都要规划使用。我家中至今仍然没有沙发,原因是地方小,我不可能像在内地时那样大手笔买书架,书只好往柜子里、床下、桌下塞。
  而香港的家居设计,也总能从狭小处透出精致。例如“上面”的空间往往是不容浪费的,电冰箱上安个铁架,放微波炉或烘干机。“下面”的空间也不可浪费,床下方通常都有抽屉。而所有转角,也被开辟出来作为储物的空间。
  提倡“减法生活”的一个知名人物,是香港文化人欧阳应霁。欧阳在拙著《同胞,请淡定》中和我对话蜗居。他的意见是,人在年轻时住小一点的房子不是问题,甚至是件很好的事情。理由是,小的房子能够训练人的挑选能力。他小时候,全家6口人住在20平方米的房子里。大学毕业后买的第一套房子,也不过20平方米。但即便在这么狭小的空间,欧阳还是要大展他的厨艺。怎么办?他说,办法就是砍掉其它没那么重要的东西。
  如果住大房子,你买东西只考虑买不买得起,只要买得起就往家里搬。但住在小房子里就没这么简单。你在买东西前,必须考虑它的“空间成本”:它值不值得占据家里的空间,如果家里因放了它而必须扔掉别的东西,彼此之间的取舍、衡量怎么做?这样的训练,就是“减法生活”。
  另一个“减法大师”,是台湾散文家舒国治。舒哥年轻的时候曾经在台湾文坛名噪一时,但是有一天突然消失。多年之后他复出,人们才知道原来他去流浪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舒哥去美国,在无休无尽公路上踟蹰,此来彼往,越奔越远,竟一晃晃了七年。他的回归之作,散文集《流浪集》被很多人奉为当世之经典。里面花很多笔墨去谈他独特的“离弃哲学”。离弃常被视为贬义词,其实不一定尽是坏的。诚如舒国治说:“你放弃了先前的所爱,便比较可以拥有新来的爱。”好比戒烟,戒成功了,便是另一种人生,健康的人生的开始。舒哥是最精于此道的人。
  我认识的舒哥,传说家里从前什么家用电器都没有。普通人(比如我),都做惯了现代文明的奴隶,觉得没有空调的生活不方便。但有没有更进一步想过,没有空调的生活可能更方便──不用买,不用装,不用费电,不用得空调病……大不了流流汗,还有利于身体健康。被“加法”压惯了的人,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指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是不可能从这个方面来思考问题的。难怪世上只有一个舒哥。
  写到此处,先停一停,有个人跳进我的脑子里。想了想,觉得韩寒还是比我要懂得做“减法”。他没有读大学,没有给自己的人生加上一张大学文凭,逍遥自在。问题是,做“减法”的人不责怪做“加法”的人,但做“加法”的人却对做“减法”的人口诛笔伐。世间的事情真是古怪。
  但仔细想想其实也不怪,你站在他们的立场看看,一群做“加法”美梦的人相依相偎,突然来了一个清醒的“减法”人,来搅扰他们的美梦,他们要是不群起而攻之,将清醒的人置诸死地而后快,又怎么继续进行他们的“加法”美梦呢?
  责任编辑:刘贞
其他文献
移花接木海景图  2011年6月23日傍晚,北京突然雷电交加暴雨如注,我看到微博中有网友发了几张颇为震撼的“海景图”。其中有一张大望路积水导致车辆被淹没的图片。“车辆都被淹没得只剩个顶了,这积水得有多深。”我心想。就当时的雨量来说,这张图确实让我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甚至有网友调侃说要来北京“看海”。我身在北京,觉得雨虽然下得很大,但还不至于那么夸张,我当即决定去外面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  此时天色很
在中国,大家总是这样介绍我:“这是王可,她是哈佛的毕业生。”最普遍的回应是:“你能去哈佛读书,一定是最优秀最聪明的学生。”我一直以来都在思考:从社会大众和媒体钦定的最好的大学毕业,被界定为“最优秀和最聪明”究竟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我是一个学术奇才吗?这意味着我可以轻而易举获得一份报酬丰厚、地位高贵的工作吗?这意味着我被列为社会精英,智力高人一等吗?根据我的个人观察,许多人都会这样说,他们的确也这样
想一想那些年我身边的女汉子们,真是感慨良多,有时候甚至觉得都没有她们爷们。女汉子绝对是个神奇的生物,卖的了萌耍得来酷,明明是姐却自称是爷。如今,有些女汉子已经散落天涯了,不过我想对她们唱一句歌表达我的心意——你存在,我深深的脑海里,我的梦里,我的心里,我蹩脚的文字里。  D是我的一个好朋友,其实女娃本身姿色不差,算得上一个美人坯子,可就是不喜欢化妆,从来不会,让她学也不学,关于护肤方面的知识我竟然
两次走出来的人都灭绝了    我是研究气候的,让我们从气候的角度来看看人类是怎么发展到现在,怎么一代一代变成了现代的人。这其中有几个关键阶段,走出非洲是最早的、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  从前我们总觉得中国人应该是北京猿人的后代——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大约50万年前,实际上当然是有关系的,但是我们并不是北京猿人的直系、直接的后代。有了DNA研究后,通过它便能知道我们现在的人,跟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是从什
范曾先生国画别开生面,注重诗魂书骨,他文学修养尤其是诗才升华了他的国画创作。  在南开大学跟随范曾先生读博士的几年间,难以忘记的是茶余饭后,游历之间,先生每每出对联让命作。一天晚饭后,我与范先生散步,顺便到米景扬先生宅一坐。范先生见壁上悬挂着张大千书法横幅“镂烟剪云”,让我对下联。我即对曰“悬素操觚”,先生拿过纸来,续成七言对联,曰:“悬素操觚思大朴;镂烟剪云意不群。”记忆深刻的2001年7月22
各种分水岭  大一一年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讲就是适应的一年,适应大学要独立的生活,适应大学“快餐式”的学习,适应不要太自私的人际交往,适应19、20岁需要的情感满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等等。  大部分学生大一会参与各类与学生工作相关的活动。进入大二似乎就是分水岭了,因为从高校学生组织的人员配备来讲,基本干部都是大一和大二的学生,相当于贮备干部。而且大二将会是成为高校学生组织主要干部的关键期。因此,参加社团
年初和几个朋友聚会时,谈到导师,一个朋友非常肯定地说,“导师根本没用” ,还举证无论是国内就职外企时,还是在国外上学时,都曾被安排过导师,而事实上,一年到头,要么很难约见,要么即使固定时间见面,透过简短接触,也很难真正了解彼此,因而谈何指导和帮助?他的这番话,貌似有理有据。可是大家要明白,导师也只是一个工具,而真正的差别,在于使用工具的人。  回首在国外读书这几年,深感幸运,如果要排序的话,来自导
有很多人听说我毕业后也不找个正儿八经的工作,就在一个农场窝着,认为我是吃苦了,认为我钱不够花,甚至“可以断定你目前的处境并不好,至少没有过上你想要的生活吧。”(这是我妈给我写的邮件里的原话)我每次听到这样的话,就心里偷笑。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罗逸,  东北师范大学2011届毕业生,  现为北京小毛驴农民农场实习生。    我不吃肉,不用手机,不看电视,不是“果粉”,不喝可乐,不用任何化
2004年刚来北京时,原本以为这个城市会给我一种浓浓的古老感,但在这里生活多年之后,古老感只能在胡同里恍惚有那么一丁点,其余大部分时候感觉这座城市很“严肃”。    在北京经常可见的是各种交通管制,每每遇到这种情形必定会在马路上看见如临大敌的交通警察或武警。这在台北是很少见的。在北京一定会坐出租车,开车的师傅要不就是面容凝重、沉默不语,要不就是截然相反——健谈,但谈话内容必定是社会弊端、国内外时政
92%的理工科人才对自己能成为工程师感到自豪;  96%的理工科人才希望未来转到管理岗;  80%的理工科人才愿意继续留在理工科领域,但是,前提是能获得与管理岗相等的薪资和待遇……  10月23日,通用电气(GE)发布了《2013中国理工科人才》白皮书,揭示了理工科人才在职业发展中的现状和挑战。在抽样调查了在读本科生、毕业1~2年的技术人员和拥有3~9年工作经验,处于职业生涯中期的理工科人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