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冲板块相关论文
本文利用来自ISC数据和CEA数据中的近震和远震事件中的S波绝对走时残差对中国下方及邻边地区进行全球层析成像。相比于传统的利用......
西太平洋马里亚纳俯冲带具有典型的"沟-弧-盆"体系,是由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到菲律宾海板块之下形成的洋-洋俯冲带。前人研究成果为......
智利是世界上部分大地震的发生地:那里大概平均每十年就会发生一次8级地震。这些地震都发生在俯冲带:有的发生在南美和Nazca板块之......
在日本西南部非火山区发现长周期深部颤动。颤动震中沿菲律宾俯冲板块走向分布,长600km。颤动的平均深度约30km,位于莫霍面附近。......
平板俯冲是地球上一种独特的俯冲模式,主要发生在南美洲地区,与该地区的地震、火山等构造地质现象有着密切联系。平板俯冲的形成机......
利用美国、德国以及瑞士地震台网(台阵)记录的伊豆-小笠原地区地震的波形资料,使用N次根倾斜叠加方法提取反射及透射转换震相,研究......
利用CNSS编辑的深源地震目录,对全球深度500km以上的俯冲板块形态进行研究,给出了俯冲带的俯冲参数,以及菲律宾和班达弧俯冲带的三维......
故事还得从2006年8月中旬的一天讲起。那天,阳光明媚,一个名叫Fredrik的澳大利亚人在南太平洋汤加国的瓦瓦乌(Vava'u)岛西侧洋面上驾......
利用分阶段热解释放气体质谱分析法研究了冲绳海槽浮岩热解释放气中CO2和H2O的碳、氢同位素组成,结果显示:浮岩中原生CO2和H2O主要释......
利用南、北加州地震台网、华盛顿州西北太平洋地震台网单分量短周期地震仪和德国、瑞士地震台网 /台阵的三分量宽频带地震仪记录的......
在核幔界面之上的下地幔一侧,地震波速分布极不均匀,厚度在50~300 km范围内变化的一层物质称为地幔底层。地幔底层由具有高地震波......
自提出板块超深俯冲和超地幔柱的新全球新构造模型,与传统板块构造提出的地幔对流观念大相径庭。这一研究地球动力学的新思路,体现......
西方的云南位于在 Gondwana 和劳亚古大陆之间的一个巨大的 Tethys erogenic 地区以内。联系威尔森 orogenic 周期的 Magmatic 活......
围绕中国东北地区下方俯冲的西太平洋板块是停滞在地幔过渡带内水平向西伸展,还是穿透660km间断面直接进入下地幔,始终是一个具有......
利用中国东北长白山附近的19个临时地震台站和中国数字化地震台网的3个台站所记录到的高精度远震P波到时资料, 对长白山及邻近地区......
T-波是由海底地震或者海陆边界俯冲带附近地震激发,并在海洋低速层中传播的声波.2004年12月26日,在印度洋东部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中国东北西太平洋俯冲带位于欧亚板块与西太平洋板块的交界部位,西太平洋板块在日本海沟以约29°的角度俯冲到欧亚大陆下。研究表......
利用USARRAY的远震记录资料,对1万多条地震记录的SS前驱波进行共反射点叠加分析(叠加范围是半径为5°的球冠),得到纳斯卡板块南部......
次声监测方法在灾害监测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地震监测领域。大震来临之前1~10 d,通常都会接收到次声波异常信号,......
<正> 引言活跃扩张的弧后盆地是俯冲带的瞬时特征,它只出现在某些活动的俯冲带的后面,最长的扩张期达20百万年。Karig 首先确定出......
<正> 目前,已有几位学者注意到了弧后盆地运动学的起源。这样的一些模式要求仰冲板块和海沟铰合线之间的离散运动必然导致弧后扩张......
<正> 0 引言 E.Farrar和J.M.Dixon在最近一篇关于“洋脊俯冲作用”论文中,讨论了被淹海底扩张中心的构造、岩浆作用问题。他们的论......
近年来 ,尽管不同学科通过不同手段对长白山火山进行过广泛研究 ,然而 ,目前人们对它的起源仍不清楚。利用全球地震层析成像和区域......
对1999年以来长白山火山观测站记录到的火山地震活动进行了研究,发现在西北太平洋5.0级以上中深源地震发生前后,均有火山地震活动......
本文首先评述了俯冲作用的研究现状,着重讨论俯冲增生、俯冲浸蚀及其地质意义。作者从比较俯冲学出发,提出俯冲作用在在着旋回性,......
<正> 俯冲带在板块构造学说中不仅是运动着的板块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被认为是涉及到板块运动的动力来源。自1935年和达第一次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