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源地震相关论文
本文的研究区域为日本南部的小笠原地区,处于鄂霍次克板块、菲律宾海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共同作用的地域,地震频发,浅-中-深源地震均......
从地球形成至今,地壳板块一直在缓慢漂移。当海洋板块与大陆板块在漂移过程中相撞,海洋板块会被挤压下沉,将表面及浅部室温的矿物带到......
分析了中国 6 .0级以上中深源地震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各主要地震活动区地震活动的关系 .深震集中分布在东北地区以 42°N ,1 30°E为......
深源地震与浅源地震之间最明显的差别是震源深度在100㎞以下的地震余震较少。余震的发生率随主震震源深度的变化而发生强烈变化。......
深源地震与浅源地震之间最明显的差别是震源深度在100 km以下的地震余震较少.余震的发生率随主震震源深度的变化而发生强烈变化.为......
基于一些简化的数值模型 ,根据弹性本构关系 ,用平面应变有限元方法计算了相变引起的体积变化、板块内部温度差、密度异常及边界力......
利用多重分形维数谱估计的Hill方法, 讨论了新西兰地震活动区地震活动的震源分布、震中分布以及时间间隔分布的多重分形特征. 结果......
本文介绍了吉林省延边地震台所处的地质构造位置以及2002年6月29日吉林汪清发生7.2级深震前后,延边地震台出现的显著的地形变和地......
地震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产生的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本文简单介绍了地震的成因和传播,着重从浅......
对1998年6月和2002年6月蛟河井出现的两次水位异常进行了分析,排除了其它可能出现的干扰因素,基本上认为是深震前的地下水异常。......
用加卸载理论对珲春7 0级深震前加卸载响应比群体异常随时空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响应比群体异常项次具有配套性,在时间上具......
本世纪以来 ,在日本海西部和中国东部地区深震带发生三次有感深源强震。震后调查发现深震在震中附近无感 ,而在远离震中区、偏离板......
利用CNSS编辑的深源地震目录,对全球深度500km以上的俯冲板块形态进行研究,给出了俯冲带的俯冲参数,以及菲律宾和班达弧俯冲带的三维......
通过对改则台2014—2017年间极远震记录的分析,简要讨论P_(diff)震相在100~110o范围内深源地震的记录特征。所选取改则台记录的震......
利用1987年1月至2001年12月的哈佛CMT目录和美国NEIC地震辐射能量目录,研究了全球范围内震源深度大于70km的地震的辐射能量与地震......
2011年3月11日日本海沟发生9.0级地震,是有记录以来日本海沟发生的最大浅源地震,2013年5月24日鄂霍次克海发生8.2级巨大深源地震,......
以往的研究结果表明,太平洋板块俯冲至中国东北地区约660km深度,在东北珲春一带引发了一系列深源地震.作为中国大陆唯一的深震带,......
西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俯冲(常称为日本俯冲带)经日本海沟向东插入中国东北大陆下方约600km深度并达到中国东北的珲春附近,造......
介绍了 1 999年 4月 8日珲春 7.0级深源地震前延边地区地震地下流体动态的典型异常 ,初步分析了深源地震前地下流体异常的基本特征......
论述了1999~2002年分别发生在吉林省汪清县、珲春县的二次深源地震前, 地下流体异常的形态、时间及空间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认为, ......
由于岩石圈俯冲板块内部温度低,在400km左右的深度橄榄石不发生相变,低压相的橄榄石便以亚稳态的形式进入更深的深度。高温高压实......
1999年 4月 8日 2 1时 10分 35秒 (北京时间 )在吉林省汪清县 (震中位于北纬 4 3 4° ,东经 130 3°)发生了Ms7 0级地震。此次地......
通过对温州地震台数字记录深源地震的特征进行分析,找出快速判断震相的方法,进一步提高温州地震台大震速报质量。......
定量处理了中国大陆东部地区2000~2002年的中小地震活动图像,分析了地震活动密集值 的相对变化及其含义,探讨了其在中期地震预测中......
利用NECESSArray宽频带地震台阵记录的P波三重震相波形资料,采用遗传算法,对千岛俯冲板块内部及附近410-km间断面的结构进行了非线......
本文研究了橄榄石原位相变实验中加载、加热路径上的相变及其对确定相变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利用文献[1]所给出的退火后先加温后加压,且......
20 0 0年下半年全球共发生 Mw≥ 6.5地震 2 7次 ,其中 2 3次为浅源地震 ,深源地震4次。发生 Mw≥ 7.0地震 5次 ,最大震级达 Mw 8.0......
基于粘弹性平面应变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 ,研究了俯冲带深部的应力场特征 .当根据Karato等的研究结果给出俯冲板块的粘度结构时 ,橄......
利用多重分形维数谱估计的Hill方法 ,讨论了新西兰地震活动区地震活动的震源分布、震中分布以及时间间隔分布的多重分形特征 .结果......
...
考虑了相变过程中生成相晶核的真实形状,对1956年Cahn给出的颗粒边界成核情况下成核长大型相变的相变体积分数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当......
利用布设在长白山地区的19个PASSCAL宽频带流动地震台站近一年的远震记录和布设在镜泊湖火山区14个宽频带轻便数字地震仪三个月的......
20 0 2年上半年 ,全球发生MW≥ 6 5地震 1 6次 ,其中 1 3次浅源地震 ,2次中源地震 ,1次深源地震 ;发生MW ≥ 7 0地震 6次。上半......
本文在给出了发生在吉林省汪清的两次深源地震的基本参数、CMT解及有感范围等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总结了对2002年6月29日汪清7 2级深......
通过分析镁橄榄石相变长大率方程的指前系数和亥姆霍兹活化能在不同含水条件下的实验拟合值,本文研究了橄榄石相变长大率与水含量的......
本文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橄榄石-单斜辉石、瓦兹利石-单斜辉石、林伍德石-石榴石三种两相矿物模型在俯冲带温度应力条件下的蠕......
摘 要:本文介绍了吉林省延边地震台所处的地质构造位置以及2002年6月29日吉林汪清发生7.2级深震前后,延边地震台出现的显著的地形......
在单台速报工作中,准确确定震源深度与确定其他参数相比难度更大一些。本研究对太原地震台记录的斐济地区中源、深源地震事件进行......
本文以地壳和地幔的基本构造和己有观测事实为依据,运用颗粒物理原理,将地壳和地幔作为大尺度离散态颗粒物质体系处理,重新认识地......
海洋板块和大陆板块会聚的场所,称为俯冲带,其剖面结构是不一样的,由于位于不同的区域,而有明显的差别。就日本列岛来看,就有古老......
通常意义上地震一般指浅表天然引发的地震。除了这种占主要数量并且研究程度较高的地震之外,至少还有两种特殊类型的地震。一种是......
环太平洋地震带在空间、时间和成因上与各类板块边界的地质构造活动密切相关.不同板块边界类型有不同的地震频度、强度、震源深度......
660km地震不连续面一般对应着地球深部林伍德石(ringwoodite,Mg2SiO4)向钙钛矿(perovskite, MgSiO3)和镁方铁矿(magnesiowustite, ......
本文利用高频深源近震地震波形数据的R/Z比来获取沉积盆地速度结构,并以2011-05-10发生在黑龙江省与吉林省交界处(131.09°E,4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