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内部结构相关论文
2010年6月,《天府早报》发布了一则消息:“5·12”汶川大地震重灾区之一的北川羌族自治县陈家坝乡出现了一起怪现象:龙坪村一座大山在......
大部分学生觉得地理课很单调、很乏味,学好地理必须背出许多地名、国家和城市的面积、人口……所以不少年轻人没有那份耐心去和枯燥......
宽频带地震学在最近30多年快速发展,已成为地球内部结构研究的主要学科,是深部地球物理探测技术中首选技术。因而,地震学探测研究......
苏联著名地震学家、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数理学博士萨瓦林斯基教授是苏联地震研究工作的组织者和国际地球物理组织的积极活动家,......
编者按:克罗地亚地球物理学家莫霍洛维奇在研究1909年10月8日克罗地亚地震的地震波走时特征时,首次发现了该地区的地壳与地幔的分......
超导重力仪台站的背景噪声水平是评价观测数据质量和台站观测环境优良水平的一个关键指标,可以为台站选址、仪器校正以及观测数据......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远震体波接收函数已经开始广泛地应用于地球内部结构的研究中,它是现阶段国内外探测地壳及上地幔结构和间断面起......
定点连续固体潮汐形变资料在我国已有40多年的观测历史,这些资料在地震前兆监测及地震预报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同时,这种长期的......
张家口一渤海地震活动带(以下简称张一渤带)是华北地区的一条大致为北西西走向的地震活动带,长约600余千米,宽十几至数十千米。在张一......
地震波数值模拟在地球内部结构反演和地表强地面运动研究中都有重要的地位。尽管近几十年来计算机技术有了迅速的发展,但仍然不能满......
地震定位是地震学中最经典、最基本的问题之一,对于研究地震活动构造、地球内部结构、震源的几何构造等地震学中的基本问题有重要意......
主动源探测是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及其动态变化的重要手段,传统爆炸震源对激发场地产生的破坏使得其难于用于监测动态变化,近年来国内......
地震定位一般是指确定震源的时空参数,包括震中经度、纬度、震源深度及发震时刻,对研究地震活动机制、地球内部结构等科学问题具有......
利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改造后的7个台站的VHZ波形资料,采用功率谱密度估计方法,利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地震仪对低频信号压制的......
地球自由振荡的研究已成为探查地球内部结构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通过观测和理论分析对比,以数值实验的方式推测地球内部更详细的......
地球自由振荡的研究已成为探查地球内部结构的重要手段之一.影响地球自由振荡的因素有很多,如地球物理学结构横向不均匀性及径向不均......
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定量讨论震源区附近高速异常、接收区附近低速异常以及目标区浅部局地波速异常对三叉震相反演一维波速结构的影......
利用南、北加州地震台网、华盛顿州西北太平洋地震台网单分量短周期地震仪和德国、瑞士地震台网 /台阵的三分量宽频带地震仪记录的......
为了计算在震源和接收点深度相同或相近情况下分层半空间介质中的合成地震图,在重复平均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提出一种有效的数值积......
一、中国地震学的发展中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中国的大陆地震占全球大陆地震的三分之一。1556年陕西华县地震(死亡逾83万人)是人类历史上伤......
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和促进了人类利用地球和探索地球的能力。在特定阶段从事特定的生产生活过程中,人类逐渐认识地球、逐步......
基于高精度的三维波场模拟和伴随方法,伴随成像成功实现了天然地震全波形成像在区域和全球尺度下的应用。伴随成像技术基于谱元法,......
研究分析地震波中的信息是人类认识地球内部结构的主要途径.利用人工震源激发地震波,便可获得高精度地壳级别及更小尺度的介质结构......
本文对近几年中国地球物理学家在地球内部结构和物质性质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总结.从地球内部结构的地震波速度成像,地幔介质的各向......
<正>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对地球表面可以直接观察,但地球内部是什么样子,我们谁也没有亲眼见过。不过,科学家依据地球物理方面观测研......
对 1999~ 2 0 0 2年中国地球物理学家在地球内部结构和物质性质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 .分别对地球内部结构的地震波速度成像研......
地震背景噪声方法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有效的的地震学探测手段,并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地壳和上地幔的面波层析成像上。它的基本......
20世纪末,空间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获得了地球表面清晰的图像,使人们可以实时地观测地球水圈和大气圈的结构、状态和运动过程,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