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收函数相关论文
本文利用84个布设于华南中部地区的流动地震台站记录的239个远震地震事件的波形资料,通过接收函数方法得到了华南大陆中部地区的地......
接收函数主成分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取单台接收函数中蕴含的台站下方地壳结构和速度各向异性信息,本文在原有理论基础上将该方法应......
正在进行的印度与欧亚板块陆陆碰撞研究已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然而印度地壳与欧亚大陆地壳的深部构造接触关系仍存在较大争议。因此......
地壳厚度和波速比是研究地壳结构和组分的两个重要参数,可为区域构造研究提供重要约束。接收函数被广泛地用于确定地壳厚度和波速比......
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持续不断的陆陆碰撞过程形成了全球规模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是大体沿雅鲁藏布......
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持续碰撞造就了世界上最高、体积最大的青藏高原,然而高原与周缘块体深部结构、相互作用时的变形机制至今尚......
中国东部位于多个构造区域的交界处,包括北部的中亚造山带,东部的太平洋和菲律宾板块以及西侧的青藏高原,构造环境和地质背景非常......
鄂尔多斯盆地和四川盆地位于中国最古老、稳定的克拉通部分,是研究大陆构造演化的理想区域.文章基于160个固定和流动地震台站记录......
解的非唯一性是地球物理反演的基本问题之一,如何减少反演的多解性是地球物理反演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通过联......
青藏高原的隆升及其现今的构造活动被认为是正在进行中的印度和欧亚大陆之间碰撞的结果。青藏高原的侧向生长、隆升及其深部过程,......
地壳厚度和波速比参数是描述地壳结构与物质组成的重要参数,此外,可靠的地壳厚度不仅可用于地壳演化与地球动力学分析、重力补偿与......
华北克拉通岩浆活动、火山活动频繁,形成了各种断层、褶皱。关于华北克拉通的壳幔结构有很多相互矛盾的地方,导致华北克拉通的研究......
为了研究珠江三角洲核心地区中深部地壳结构,在芦苞—佛山—中山—三乡地区开展了密集台阵勘探工作,使用接收函数方法处理反演,获......
根据重庆及周边地区固定地震台站记录的远震资料提取了接收函数,并利用接收函数Pms相到时方差最小方法建立网格搜索,最终获得该区......
本文收集了云南腾冲及周边地区26个流动台站和4个固定台站记录的2011年9月2日至2014年1月6日187个远震波形数据,采用时域迭代反褶......
论文选取了四川地区及其邻区,纬度范围从25° N到34° N,经度范围从98°E到108° E之间,总共49个台站记录的162个远震事件来进行研......
Moho面复杂性是目前地震学众多观测中有显示但讨论较少的内容,而Moho面性质研究对于地壳物质组分构成、壳幔物质交换、地球内部温......
印支块体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带的东侧,伴随着青藏高原的隆升和增厚过程,造成了该地区的地质构造错综复杂,......
中国华北-东北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和中亚造山带两个构造单元内,地质构造和地壳变形极为复杂。地壳厚度和泊松比是了解华北-东北地......
本文利用自制的频域接收函数程序来计算云南地区的地壳厚度和泊松比,选取了 4个远震事件:2014年4月12日所罗门群岛附近海域的7.6级......
地震三分量波形数据中提取的接收函数受震源复杂性及随机噪声等因素的影响,往往出现一些波形异常现象,需要在资料解释前予以剔除.......
红河断裂以东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前沿地带。作为青藏高原物质东流的重要通道,研究区域内强震频发......
位于太平洋东北部的Cascadia海域地区包括了Juan de Fuca洋中脊及其邻近的转换断层、Juan de Fuca板块和Cascadia俯冲带等活跃的地......
学位
P波接收函数方法是获取地壳内部S波速度结构、探测地震台站下方莫霍面深度及物质成分组成、上地幔不连续面、岩石圈地幔的间断面等......
在这里主要简述了鄂尔多斯地块与山西断陷带地区的区域地质与大地构造概况,回顾了众多学者在鄂尔多斯地块与山西断陷带地区地壳上......
华北克拉通是位于中国东部古老的克拉通。自中生代新生代以来遭遇了严重的破坏和改造,东部岩石圈厚度从200 Km减薄至100Km以下,但......
青藏高原东南部作为板块碰撞的前缘地带一直是地球科学研究的热点,为了进一步提高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壳结构的分辨率并揭示其特征,我......
通过处理Chin Array计划二期和三期台阵中823个台站的远震波形数据,共获得174 562个高质量的P波接收函数,采用接收函数共转换点(CC......
利用哈密地区的巴里坤地震台和雅满苏地震台,以及周边的木垒地震台获取自2012~2016年接收到的远震波形数据,利用H-κ叠加法获取这些......
鄂尔多斯地块紧邻青藏高原东北缘,位于华北克拉通的西部,在我国中生代、新生代以来东部地区的构造活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对鄂尔多......
采用频域反褶积方法提取接收函数,用H-K方法反演吉林丰满台下地壳厚度和泊松比.结合吉林区域的地质构造特征,分析该地区的地壳特征......
接收函数H-k叠加方法自Zhu和Kanamori提出以来,已经成为处理地壳结构的常规工具。在近20年的方法使用和发展过程中,人们对该方法的......
自2005年以来,我们跨龙门山断裂带布设了龙泉驿至道孚(剖面1)、资阳至玛曲(剖面2)和广元至若尔盖三条被动源地震剖面。利用被动源剖面记......
阿拉善地块位于我国华北板块的西北缘、青藏高原块体的北部、鄂尔多斯板块西部方向,其平均海拔1000 m–1500 m。阿拉善地块北部紧邻......
现如今我们对地球内部结构的认识和研究,主要通过地表对地震波观测结果。“地震波就象是X射线那样,是照亮地球内部的一盏明灯,是通往......
中生代以来,缅甸板块(或印度板块)向东俯冲至青藏高原东南缘下方,并且腾冲地区下方出现相关的火山活动,这些构造活动是青藏高原演......
近年来伴随着俄克拉荷马州当地油气公司向地下注入废水开采油气资源方法的使用,此地区发生了许多地震事件,已经成为了美国大陆地震......
地球内部物质的成分以及其运移与地幔相变面有着密切的联系,然而了解地球内部的相变面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相变面在地震学上表现......
目前解释青藏高原东缘的生长与扩张有诸多动力学模型,如:刚性块体挤出模型、连续变形和中下地壳流模型。由于受到岩石层结构模型分辨......
2012年 MW 7.8海达瓜伊地震的逆冲震源机制表明该区穿过转换挤压型太平洋-北美板块边界的汇聚受俯冲作用调节,该机制对地震与海啸......
亚洲岩石层是否俯冲到了青藏高原之下?这对于理解高原生长机制非常重要。我们使用来自青藏高原东北缘固定台站的地震波数据,利用P......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数字地震学研究室于2012年12月至2014年10月在甘肃海原断裂带周边布设了25个宽频带流动地震台站.本文采......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大陆现今的地壳结构和物质组成是地壳经历了复杂的动力学演化过程形成的“产品”,保留着演化过程中重大地质事件留下的痕迹,使用现......
简述了在南海纳土纳岛(Natuna Islands)建设地震台站的意义和设备.用获得的首批观测资料,分别采用接收函数方法和ScS波分裂技术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