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少梅相关论文
本文以民间音乐家周少梅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考察、地方文献和音乐形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在探析江阴丝竹的历史源流、音乐本体......
摘要:刘天华和华彦钧是我国近代杰出的音乐家,都以二胡的演奏和创作为主。对我国民族音乐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他们身上......
练习曲作为人类音乐技巧提高的练习形式,应该说“古自古”即有,它在提高表演者的音乐技巧(术)、深化乐意及音乐的表现力方面,发挥......
中国民族器乐作曲家、演奏家刘天华与阿炳 ,都对民族民间音乐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他们之间的不同表现也很明显......
江苏二胡之“民间二胡”以周少梅、华彦钧、孙文明为代表;学院派二胡以刘天华为宗师,下及出生在江苏,或工作在江苏的二胡演奏家第......
<薰风曲>全称<虞舜薰风曲>,是一首古朴大方、雅俗共赏,深受人们欢迎的二胡古曲.近百年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影响深远,是我国民间艺术......
二胡古曲《熏风曲》,全名《虞舜熏风曲》。它是由民间流传的老六板(也称老八板)的曲调变化发展而来的。该谱存见于清代荣斋所编的......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正> 刘天华(1895、2·4—1932、6·8)是誉满中外的作曲家、民乐器演奏家和音乐教育家,其曲集、传记已多次出版。他熟习多种中外乐......
<正> 近代卓越的二胡、琵琶演奏家周少梅先生,江苏省江阴县顾山镇人。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出生于一个以演奏民间音乐为生的清寒人......
刘天华的处女作《病中吟》,又名《安适》,意为“余将何往?”即“人生向何处去?”的意思。乐曲曲调构思酝酿于1915年,1923年8月定稿......
民国时期二胡换把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二胡演奏技术的进步,关于胡琴演奏换把技艺的发端,多认为是民国时期的周少梅先生,将二胡......
文章通过对周少梅、蒋凤之、陈振铎<薰风曲>二胡演奏谱的比较研究,分析了三种版本的板眼结构变化和加花演奏手法特点,探讨了二胡曲......
【正】 二胡古曲《熏风曲》全称《虞舜熏风曲》.它是由民间流传久远的一首老六板(也称老八板)的曲调变化发展而来的.该谱最早存见......
刘天华二胡学派与中国近现代二胡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呼延梅文一、引言刘天华是中国音乐界所熟知和称颂的杰出音乐家,他在二胡艺术方面......
<正> 在悠悠数千年中华民族音乐历史长河中,拉弦乐器的出现最晚。我国直至唐朝(581~960年)才出现了现代拉弦乐器的前身——轧筝与奚......
<正>每当我们听到二胡独奏曲《光明行》那熟悉的旋律,就会想起它的作者刘天华,就会想起江阴的二胡艺术。在刘天华、郑觐文、周少梅......
<正>江苏省江阴市是民乐前辈郑觐文、周少梅、刘天华的故乡,是江南丝竹的发源地之一。2014年10月4日至6日在江阴大剧院举行了2014......
<正>二胡音乐创作自刘天华的第一首原创性作品《病中吟》(1915—1918年)至今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程。在这近百年的历程中二胡作品大......
<正> 1912年,父亲17岁,随兄半农先生到上海谋生,考进了上海开明剧社的乐队。开明剧社是一个话剧团,那时话剧被人称做“文明戏”,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