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荫浏相关论文
杨荫浏和他的团队“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从事了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民间音乐考察,今天所知的大部分音......
2019年11月10-15日,在杨荫浏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文化艺术出版社联合中......
1943年“国立礼乐馆”成立,1944年杨荫浏就任礼乐馆编纂及乐典组主任,1945年至1948年《礼乐》刊行.杨荫浏在这期间,不仅作为礼乐馆......
元庆已经离开我们整整十年了。他不是一个引人注意的人。为音乐研究所掌舵的前前后后那么长时期中,他始终不是一个善用恩、威,能......
《二泉映月》是我国民间二胡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曾入选“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那么,这首享誉中外的经典名曲在面世前后,究竟......
回顾与反思20世纪中国音乐,是个很重要的议题。这涉及到对近一个世纪中国音乐全局的认识。而准确、深刻的认识,又必然带有强有力的前瞻......
一、黄翔鹏“曲调考证”学术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曲调考证”是黄翔鹏先生学术生涯中继曾侯乙编钟、中国乐律学史专题研究之后的一个......
以一个人的名义,来做整个学科的世纪回望,是因为在这个学科领域的各大部类中,无不饱含着这个人的心血,也无不存在着这个人的业绩。......
唐代的坐、立部伎是很多研究唐代音乐史的学者所关注的对象,本文拟在收集前人的研究成果(专著和论文两方面)基础上作一总结和讨论......
历朝历代都把钟磬乐悬,琴瑟笙竽,“填乎绮室,列乎深堂”,但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国家乐器陈列室、收藏库以及保存、整理、研究民族乐器......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律学与音乐实践关联颇多,笔者谈及此话题,是期望更多音乐教育者关注音乐中的律学问题,以便“运用律学的理论成果有针对性地指导音......
一、河流:曲子作为“母体”意义的揭示一件饶有意味而又值得深思的事情是,学界总以“河流”来比喻传统音乐文化的博大深邃与源远流......
中国古代音乐史作为一门相对年轻的科学,一个世纪以来的发展,核心是一个学科科学化的过程。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科学化进程......
本文共包括七个部分:绪言是对选题、研究现状和研究角度作出了阐述;第一章介绍了《史纲》的作者及写作背景;第二章是立足于民国时期史......
早在六十年代初,我曾用八开大纸将杨荫浏先生为阿炳记谱的《二泉映月》分七段作上下对比抄写。通过分析,明确了乐段、乐句之间的......
杨荫浏先生诞辰百年之际,先后有数篇论文对杨先生的中国音乐理论著作《中国古代音乐史稿》进行讨论,本文主要对相关文章进行概述并......
《二泉映月》这部作品记录着华彦钧(阿炳)人生的辛酸和苦难。音乐始终流露着真挚的情感,国际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曾经说过:“这首曲......
“宫调”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话语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以其鲜明的特色、浩博的内容,成为解读和诠释中国传统音乐的“本体话语”之一......
现存阿炳演奏的乐曲有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和二胡曲《二泉映月》、《寒春风曲》、《听松》共六首乐曲。......
<正> 五四以来广泛传唱的《满江红》歌谱,一九二○年底初次公开发表于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编辑兼发行的《音乐杂志》第一卷第九、......
随着时代的变迁,音乐文化的多元化,现代人别具一格的艺术鉴赏力,创新音乐和科技音乐的冲击,对于民间音乐有着意料之中的影响.而人......
【正】 《中国音乐》87年第一期发表了石淬同志的《【鬲溪梅令】的译谱问题》一文,拜读之后,有几个问题,提出商榷。1.姜自石在他的......
【正】 苏人的《鬲溪梅令】调式辨讹》(载《中国音乐》1986年第二期),认为杨荫浏对宋·姜白石的歌曲《鬲溪梅令》译谱有误,宫......
对新发现的许勇三先生1937年在燕京大学毕业作品音乐会的有关史料,包括《燕京新闻》中的报道、以及部分作品的乐谱进行分析,探求20世......
【正】 由王迪、张淑珍、修良等三同志编辑的《中国古代歌曲七十首》载有宋·姜夔填词谱曲、由近人杨荫浏译谱的[鬲溪梅令]一......
有人爆料:陆文夫称阿炳是上吊自尽。近日,网络上突然爆出一帖,称著名作家陆文夫生前了解到,阿炳其实是上吊自杀的,《二泉映月》也只......
2019年11月10-15日,杨荫浏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在北京举行,该活动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艺术与文献馆,文化艺术出版社联合......
无锡天韵社是创始于明代末年的文人清唱曲社。从最早的曲局,到后来的天韵社,历经300余年,社员们始终秉持“梁溪清音”的文人曲唱风......
<正>先秦音乐距今有两千多年。历史学上,先秦是指中国君主集权体制——秦朝形成之前的时间阶段,包含上古时期,以及夏、商、周等王......
中国传统音乐和民族音乐的研究,是我国音乐研究的重要领域。杨荫浏先生在这一领域通过先进的方法,秉承包容开放的态度,不仅继承和保留......
楔子大约二十余年前,已有“杨黄学派”提法在京城学术圈流传,始作俑者无稽可考,有人或戏称为“杨黄家风”。无论如何,这一概念是否......
《杏花天影》是由南宋著名词人姜夔创作的自度曲。20世纪,杨荫浏把此曲遗存的古谱翻译成线谱,为声乐演唱提供了范本。有许多的歌唱......
<正>引言自《民族音乐概论》于1964年出版以来,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并未引起学界的广泛注意和思考。《民族音乐概论》成就、成熟之......
甘于寂寞 无声奉献──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建所40周年献辞乔建中再过几个月,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全体同仁将迎来一个对他......
二胡是中国民族乐器中的国粹。这个过去虽然在民间很普及却很难登上音乐高雅之堂的乐器,因为有了民族音乐革新家刘天华和民间音乐......
<正>熟悉袁静芳教授的同行朋友都知道,她于1956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五年后留校从事教学工作,现已超过半个世纪,1970年代中期,她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