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满洲国相关论文
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对中国人民造成的伤害是不可回避的事实,日俄战争[1]结束后,日本将旅顺和大连划入其永久殖民地,作为全面入侵东北......
20世纪以降,随着日本对中国东北地区侵略的不断加深,中国东北地区日本人小学音乐教材中出现了所谓的“满洲唱歌集”。“满洲唱歌集”......
伪满时期,日本帝国主义打着"民族协和"的旗号,在中国东北地区进行了大量的文化侵略,其中,百姓喜闻乐见的戏剧艺术形式,充当了日......
中国古代封建帝王“巡幸”(临幸、行幸)是帝王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统御地方、彰显帝王权威的政治行为,随着帝制的终结,帝王巡幸也不复......
在伪满时期,日本侵略者通过扶植的伪满政权,大肆地对东北地区实行文化殖民,利用政权的力量充分美化和掩盖殖民事实,宣传殖民奴化思......
由于教科书对青少年价值观念与情感构成影响深远,日本侵略者在伪满洲国通过教科书这一意识形态控制工具,掩盖其侵略形象,塑造了仗......
根据伪满洲国《政府组织法》《国务院各部官制》等法令,1932年,伪满洲国实现了对伪司法部的法律创制,并在组织、权限及人员构成等......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为强化其在中国东北的殖民统治,于1932年炮制出傀儡政权——伪满洲国,扶植溥仪"执政".伪满政权建立后,在日本关......
"满洲中央汉医会"是在伪满政府扶持下成立的傀儡中医学术团体,其组织体系健全,覆盖面广。在其存在的几年间,尽管开展了促进中医学术......
伪满时期,东北沦陷区的中医被称为“汉医”,当时东北中医从业人员有25 000名之众.中医未能得到伪满政府承认,一度走在被废止的边缘......
迟子建是我国当代文坛上一位具有独特创作品格与执着艺术追求的女作家,她对于民间社会的关住使其创作贯穿着强烈的民间意识。在这种......
摘 要: 中国历史上的伪满洲国时期的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被遮蔽的图景。由于政治因素的复杂性,将此时期东北地区的大部分文学作......
摘 要:在殖民统治的伪满洲国,面向大众的显摆写作显然已不可能,为避开高压统治的审查,伪满洲国作家纷纷采用多种隐微写作,或借史以讽今,......
日本在中国东北炮制的满洲傀儡国,是其在东亚地区制造的特殊类型的殖民地。该殖民地的文学不仅有日本殖民者和被殖民者本土中国人......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三省以后,扶植与承认伪满洲国以实施对中国东北地区的殖民统治,应该作为九一八事变史乃至"十五年战......
铁路是近代社会最为先进有效的陆路运输方式,铁路的建设、运营对经济和国防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近代史上,修筑铁路是日本对东北进......
中东铁路是俄国在中国东北强行修筑的铁路线,中俄签订了两个不平等条约,即1896年《中俄密约》和1898年《旅大租地条约》,使得俄国......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地区建立了伪满洲国,对当地居民实施了奴化教育。主要教育对象正是身心都处于发展阶段的青少年。其目......
“自治指导部”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关东军在武装占领中国东北后统辖关东军占领区辽宁各市县伪政权的机构,主要为达到伪造、控......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侵略者着手控制东北地区的文化与教育事业,企图通过思想教化来蒙蔽东北人民,减少人们的抵日情绪,为其军事侵略......
日本侵占中国东北是其意图建立国际新秩序的重要步骤,也是实施“大陆政策”征服世界的关键环节。伪满洲国建立后,如何有效控制东北......
日本自古代开始,从中国吸收了大量文化营养,成为丰富本国的重要资源,近代以降,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下,日本实施明治维新,迅速推进近代......
伪满洲国文学研究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长足的进展,这种趋势在中国和日本学界尤其明显。作为一个复杂交叉的研究视域,无论是上......
日本殖民末期韩国文学中的伪满洲国形象是殖民地作家通过跨界体验和跨界想象获得的异国形象,是东亚现代跨界叙事中具有代表性的个......
一、迟子建的写作背景 迟子建,1964年元宵节出生于黑龙江漠河北极村,原籍山东,小名迎灯。1984年于大兴安岭师范学院毕业,1987年进入......
摘 要:牛岛春子是伪满洲国时期日本女作家,由于当时生活环境、社会背景及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影响,在《一个姓祝的男人》中,她根据自己的......
“伪满洲国”(1932—1945)广告现象研究,是基于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扶植的伪满傀儡政权期间的广告现象,是受制于社......
《满洲国指导方针要纲》是1933年8月8日日本内阁会议决定和通过的.该决议为日本控制伪满洲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司法......
山海关长城博物馆收藏着一块伪满洲国日本籍税关监吏的墓碑,碑文纪录了墓主的生平,为日本侵华的一个实物见证。
Shanhaiguan Grea......
自1932年“满洲国”成立到1945年抗战胜利“满洲国”自动消亡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在沦陷区的东北文学家创作了大量不同形式的文学......
本文通过讨论“伪满”的农村电影上映,与放映前中后举行的演讲和插话的关系及发展变迁,试图厘析“伪满”农村电影巡回上映是如何通......
本文以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在结合前人论述,发掘、增添部分日文原始资料的基础上,试图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分析法、综......
三江平原位于世界第一大黑土地带,农业生产条件优越,民国时期即有大量人口来此开荒,荒地迅速被垦殖。“九·一八”事变后,日本选择三江......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迅速占领中国东北,随后便扶植了以“末代皇帝”溥仪为元首的傀儡政权“满洲国”。1934年“满洲......
《世界珍闻及其他》(以下简称《珍闻》)是二十世纪前半叶在东三省产生最大社会影响的《盛京时报》的一支副刊,于1931年1月8日创刊......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关东军迅速占领了中国东北地区,并制定了一系列殖民统制政策。经济方面,在完成伪满初期统制后,立即制定“产......
满洲青年联盟是于1928年至1932年主要活跃在中国东北的右翼在满日本人团体。本文主要通过三部分内容阐述满洲青年联盟的发展过程、......
伪满洲国法制特性研究属于历史学、法学交叉学科研究,殖民地化发展贯穿伪满洲国法制1932—1937年阶段,伪满洲国法制殖民地化特性研究......
1932年3月1日,伪满洲国成立后,日帝侵略者为了稳固在东北地区的殖民统治,企图通过武断强化手段保证其法西斯统治政策的顺利实施,并......
殖民地时期,东北是朝鲜人的生活圈。在东北的朝鲜人主体性面临着三重困境:从种族上来看是朝鲜人,居住地在中国,国籍是是中国或者日本。......
迄今为止,无论在中国国内还是国外,对伪满洲国问题的研究成果已经很多。但这些研究分别从战争、军事、伪满洲铁道等一个个单独角度......
19世纪末,日本开始在封建体制下建立近代统一国家,此后日本成为了支配着相当数量殖民地的帝国主义国家。受1929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影......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沈阳,并陆续强占了我国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日寇随之于当年3月在我国东北地区......
天主教在中国有着悠久的传播和发展的历史,近代以来,随着外国列强的入侵,天主教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也日益加深。由于地理条件和社会历史......
隐瞒就是抵赖和扼杀,沉默就是无奈和死亡,rn忽视就是麻木和无知,遗忘就是昏庸和背叛.rnA、惊人的发现rn1931年,日本侵占中国东北,......
伪满洲国是日本帝国主义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及蒙古东部后直至1945年战败投降前,以清废帝溥仪为傀儡建立的殖民统治政权。而......